《中医治疗高血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高血压.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医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血压2011年摘录于互联网目 录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9老中医阮国治的降压秘籍10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11高血压临证辨证辨病12顽固性高血压该如何治疗14高血压应检查哪些项目16搭配方法治疗高血压16论高血压的“心肝同病”171 级高血压中医辨证选中成药18高血压 - 实用验方集锦19吃香蕉可预防高血压19鲜芹菜汁辅治高血压19醋浸花生米辅治高血压20大蒜鸡蛋丸辅治高血压20海带决明汤辅治高血压20花生壳可以辅治高血压20菊花粥辅治高血压20大蒜绿豆汤辅降血压21桑叶荷叶粥辅治高血压21山楂粥辅治高血压21向日葵叶辅治
2、高血压21玉米须辅降血压21黄瓜秧可辅降血压22绿豆海带粥辅治高血压22土豆花煎汤辅降血压22白果枸杞辅降血压22偏方25例22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22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22治疗高血压的偏方323治疗高血压的偏方423治疗高血压的偏方523治疗高血压的偏方623治疗高血压的偏方723治疗高血压的偏方824治疗高血压的偏方924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024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124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224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325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425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525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625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725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826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926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026治疗高血压
3、的偏方2126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226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327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427治疗高血压的偏方2527自我降血压十法27降压四方29高血压患者试试中医外治法29穴位疗法辅助治疗高血压30运动疗法控制血压31走路降压治高血压34疏经络调血压35全身按摩降压效佳35中医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孙兰军从事心血管专业四十余年,对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有独到见解,现将其综合整理如下。改善高血压防治现状迫在眉睫我国高血压流行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
4、升高,高血压最常见,患者约有2亿人。据2002年全国调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5%和6%。高血压危害脑血管病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并且更易引起出血性脑卒中。中国脑卒中研究显示,传统危险因素(血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等)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与发达国家差异不大高血压除外(与美国檀香山、弗明翰队列研究比较):高血压的RR值,中国显著高于发达国家(5.4 vs 2.1);高血压的RR值,出血性脑卒中高于缺血性脑卒中(5.6 vs 4.1)。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
5、因(男性:39%,女性:59%),高血压的患者约40%死于心力衰竭。根据Framinghan研究,血压升高20mmHg,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增加56%。积极降压达标,可以使心衰的危险降低52%。对高血压人群而言,除了年龄外,左室肥厚是预测心血管事件最强的危险因素。左室肥厚是心脏对长期高血压的适应性改变,心脏结构的重塑增加了心血管死亡、猝死、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卒中的危险。糖脂代谢异常 高血压患者极易并发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而且高血压是糖尿病病情进展的强预测因子,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而伴发糖代谢异常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可增加23倍。高血压还可导致脂代
6、谢异常、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神经递质分泌紊乱、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改善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现状已迫在眉睫。“高质量降压”成新观念常用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五大类降压药(CCB:钙离子拮抗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B:受体拮抗剂;D:利尿剂),其单药或联合治疗适用于抗高血压的初始和维持治疗。单药治疗只能使不到一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约2/3高血压患者需联合治疗。新观念“高质量降压”是现在国内外较为推崇的降压观念,主张高血压治疗不应该再单纯着眼于血压数值的变化,更要关注降压过程和临床获益。其重要内容包括:第一,强效降压,重点强调血压达标;第二,持久降压,有效
7、抑制血压的“晨峰”现象;第三,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第四,降低中心静脉压,实现整个动脉系统血压降低;第五,合理的联合配伍方案;第六,副作用小,药物间不良相互作用少。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中药降压治疗的优势改善生活质量 血压升高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胸闷、心悸气短、健忘、腰酸乏力等;同时靶器官(如心、脑、肾等)损害和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亦可出现相应症状,如伴左心衰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紫绀(嘴唇或指甲、皮肤发紫)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不单着眼于血压的下降,更着眼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例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因为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的状况,头疼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单纯地使用西药降
8、压后,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反而不能适应“血压正常”的状况了,头疼的症状更明显。而中药治疗高血压,降低血压缓慢,同时症状改善明显。降压平稳和缓 西药治疗高血压,常常有为达到目标血压而频繁加减药量等情况,因此,也常常出现血压波动幅度较大的现象。而中药降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效果较好,如葛根、杜仲、野菊花、夏枯草(需注意观察肾功能)、钩藤等,尤其适用于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较重的高血压病中西药联合应用,也可防止血压较大波动。多靶点调节 中医药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理,可使高血压病人在改善症状,减轻或逆转终末器官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等有着一定的优势。如中药养血清脑颗粒就是通过上调和下
9、调多种基因协同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改善和减轻LVH的机制可能与LTBP-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靶器官保护 治疗高血压,降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更重要的是在降压的同时,要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因为靶器官受损引发的心衰、肾衰等往往比高血压本身更为致命。除一些西药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外,目前一些研究发现,中药在对某些受损器官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例如活血祛瘀中药丹参、田七、赤芍、丹皮等协同降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预防及治疗中风的效果;又如黄芪可强心利尿,降压和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复方制剂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长期高血压导致的LVH,降
10、低心肌间质胶原蛋白含量,降低心肌、型胶原的比值,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心肌微循环环境,减轻心肌损伤;牛黄降压丸可降低左心室肥厚程度,减轻肾脏小动脉硬化,对糖脂代谢、中枢神经递质有一定的影响。中药治疗高血压,通常从患者的具体病证出发,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中药复方,调整体内环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心、脑、肾、血管得到保护。“治未病”思想治疗前移 尽管目前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疾病缺少根治性手段,所以应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放在首位。2010年1月2日,发现和干预中国高血压隐匿危险因素协作组(即EARLY协作组)正式启动,以关注、干预和预防为宗旨,致力于高血
11、压隐匿危险因素的研究,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案,这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吻合。目前认为血压从110/75mmHg起,人群血压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正相关。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患者辅助检查发现主动脉已经增宽、左心室肥大、心脏舒张功能异常,还有些患者出现头痛、头胀、头发沉、脖子发硬、走路像踩棉花等症状,但血压在120/80mmHg以上、140/90mmHg以下,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而属于高血压前期(我国定为正常高值)。在高血压前期药物治疗方面,西药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与西药合用“减毒增效” 高血压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或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可能同时服用几种药
12、物,药物相互作用就成为影响降压疗效和安全性、影响用药依存性和连贯性的重要因素。心衰患者常用的地高辛,糖尿病患者服用的阿卡波糖,以及临床常用的西咪替丁、抗真菌药物等,易和许多降压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或影响药物代谢。中西药合理联用,可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如钙拮抗剂可造成浮肿,同时给予健脾利湿的中药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等, 可使其浮肿消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导致咳嗽,选用中药桑叶、桑白皮、百部、前胡、陈皮、蝉衣、佛耳草、川贝等疏风宣肺止咳,针对有的患者兼有咽痛等症状,还可以加用马勃、玄参等清热利咽。中药降压治疗的原则辨证论治 高血压属于中医“风眩”范围,病理因素涉
13、及风、火、痰、虚,其中以肝阳上亢型为核心。常见的辨证分型及方剂如下:肝阳上亢: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代表方:天麻钩藤饮。痰浊中阻: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肝肾阴虚: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代表方:杞菊地黄丸。瘀血阻滞: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代表方:血府逐瘀汤。辨病治疗 对于临界、1级高血压:加用中药治疗,能通过降低其交感神经兴奋性,起到镇静与改善睡眠作用;同
14、时兼能利尿通便,整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2、3级高血压:中药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减少西药用量;减轻副作用;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病证结合 病证结合是通过对现代医学病的中医症状学、证候学、证和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探索病与证之间的内在规律;随着中医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在以病的诊断指标作为“金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中医辨证论治显得越来越重要。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不足起效慢 中药治疗高血压起效慢,特别是对于中、高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欠佳,应配合西药联合应用。用药不方便 辨证用药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但中药汤剂使用较不方便,应进行剂型创新。目前已有大量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如养血清脑颗粒、牛黄降压丸、松龄血脉康等。难
15、辨证 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的辨证分型较为复杂,证型不统一,应进行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将证型简化及标准化。中药降压治疗应注意的问题辨证论治是基础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及辨证论治,不仅降低血压数值,同时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等。坚持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个体化治疗是方法 由于高血压的复杂病因、病理生理、不同的危险因素及靶器官受损等诸多因素使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必须因人而异,兼顾多个方面。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具体患者降压达标并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如果没有针对患者个体的有效治疗,又怎能奢谈全面防治高血压的目标。中西医结合是方向 中医的辨证分型与西
16、医的分期分级关注的重点不同,各有所长。中医重视整体,西医关注局部。所以应该把中医的辨证分型与西医的分期分级有机地联系起来,从中西医两种医学对疾病的认识高度,共同评价,判断预后,提出规范的治疗措施。中国中医药报 汪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国名老中医治高血压病经验严世芸,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严老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证范畴,与肝、肾两脏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病机关键及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内伤虚损引起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肾,兼及心脾。病损脏器不同,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亦有表现差异。
17、病变在肝,多由于精神激动或忧愁思虑,导致肝郁气滞,疏泄升发太过,肝阳偏亢或郁而化火,肝阳肝火上扰清窍;临床表现以头脑胀痛、眩晕口苦为主,病属实证。病位在肾,多由于秉赋不足或烦劳过甚或房室过度,导致肾精亏耗,肾阴虚损,既不能上充脑髓,又不能下涵肝木,以致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以头脑空痛、眩晕腰痛为主,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高血压病因复杂,病机多端,临床诊治当首辨虚实、或补或泻、方不致误。一般而言,虚则肾阴虚兼及心脾,阴虚于下,水不涵木,脑髓失养使然;实则肝阳亢盛、痰浊上蒙、瘀血阻滞所致,治疗以滋补肾阴,平肝潜阳为主,兼顾活血化瘀。治疗的目的在于调理阴阳,恢复阴阳气血之平衡。严老在临床上据证施治,虚则
18、补之,实则泻之,遣方用药,不拘一格。现将其治疗高血压病经验简介如下:平肝潜阳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症见眩晕、耳鸣,头痛头胀,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苔黄,脉弦滑,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夜交藤、生石决明(先煎)各20克,钩藤(后下)、杜仲、牛膝、桑寄生各15克,白蒺藜、黄芩各12克,远志10克,水牛角粉3克(分吞)。肝火之症明显时,可与丹栀逍遥散合用。育阴潜阳法:适用于阴虚阳亢型患者,症见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自拟方:生地、熟地、生石决明(先煎)各20克,麦冬、枸杞子、菊花、白蒺藜各12克,钩藤(后下)、白芍各15克,珍珠母(先煎)40克,天麻20克。
19、平肝温胆法:适用于肝胆郁热型患者,症见头晕头痛,口苦耳鸣,失眠多梦,心烦胁胀,脘腹痞闷,或有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陈皮、甘草各6克,半夏、枳壳、竹茹、胆南星各12克,茯苓、钩藤(后下)各15克,天麻、生石决明(先煎)各20克。滋阴补阳,协调阴阳法:适用于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症见头晕颧红,气短健忘,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此时治疗单以甘寒养阴则阳气益耗,纯用辛温助阳则阴气益伤,治疗以二仙汤加减:仙灵脾、生地、熟地各20克,仙茅、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各12克。注重辨舌:如舌质红者为阴虚阳亢,用杞菊
20、地黄丸加平肝潜阳药,如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如舌苔浊腻,伴眩晕头沉,胸闷呕恶,为痰浊内蕴,夹肝阳上扰,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加平肝药,如菊花、珍珠母、钩藤、夏枯草之类;如舌苔黄腻以温胆汤加平肝药,如钩藤、菊花、生石决明等;如舌苔黄糙,头晕胀痛并重,为肝胆气火上扰,以龙胆泻肝汤加清肝药,如夏枯草、桑叶、白蒺藜、钩藤等;如舌质淡,舌下络脉青紫或紫黑,多为气虚血瘀,治疗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随症加减:治疗高血压应在分型治疗基本方的基础卜,根据患者症状灵活加减。头痛明显加川芎、蔓荆子、藁本、白芷;夜寐艰,加黄连、肉桂;夜寐易醒,加夜交藤、远志、合欢皮、茯苓、朱灯芯;视力模糊加枸杞子、菊花、密蒙花;大便秘结加火
21、麻仁;大便不通加生大黄(后下)、肉苁蓉;肢体麻木加乌梢蛇、地龙;手足冷加附子、桂枝;腰酸加杜仲、川续断、牛膝;盗汗加瘪桃干、糯稻根;多汗自汗加煅龙骨、煅牡蛎、玉屏风散;心悸严重者加桂枝、炙甘草、紫石英。随病加减:老年人患高血压,临床大多是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如高血压伴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等。而这些病复杂多变,不宜速去。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气血津液皆趋于不足,从而进一步影响机体内脏的功能活动,使之紊乱或功能降低,形成不良的循环。故老年人患高血压具有体虚多病的特点,治疗时也要随病加减,若高血压并脑动脉硬化加首乌、生牡蛎、三棱软化血管;并高脂血
22、症加生山楂、泽泻、草决明以降血脂;并冠心病心绞痛加瓜蒌皮、薤白头、丹参以扩冠止痛;并糖尿病加葛根、花粉、山药;肥胖症加大黄、炒莱服子以化痰减肥;并慢性支气炎加杏仁、贝母、前胡、紫菀以化痰止咳平喘,等等。辨证使用成药: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常常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使用成药,成药具有使用方便,易于保存,携带方便等优点。临床只要能够正确地辨证论治,选用切中病机的成药,临床多能得到满意效果。高血压在缓慢进展中,取“丸者缓也”之意,采用丸药缓慢收功。病属肝火旺盛者用龙胆泻肝丸;肝肾阴虚者用杞菊地黄丸;肾阴虚用左归丸;肾阳虚用右归丸;肝气郁结用逍遥散,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用人参再造丸,有血瘀征象
23、患者用活血通脉胶囊。另用杭菊花泡茶(杭菊花15克,枸杞子12克,决明子10克)常饮也有降压作用。老中医阮国治的降压秘籍75岁的老中医阮国治,退休前发现患有高血压,但身体强壮的他根本没放在心上,结果在2000年突发心绞痛。这么多年来,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把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冠心病再也没发作过。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阮老是如何成功做到的吧!专家简介阮国治生于1936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曾研制乳癖安、清胆颗粒、结石灵等中成药。擅长治疗乳腺病、各种急(慢)性腹痛、胆道感染、肾囊肿、甲状腺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吃白菜帮对付便秘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保持大小便
24、通畅非常重要,白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可解渴利尿、润肠通便。许多人吃白菜都喜欢吃叶子,而阮老却把白菜帮“包圆”了,因为白菜帮中粗纤维含量更高。根据时令穿衣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保暖很重要,因为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是在秋冬季发作。阮老的保暖经验是,穿衣要跟着24节气走,秋冬季穿衣要提前一个时令,春夏季穿衣要拖后一个时令,如即将立夏了,还是要按谷雨时节来穿衣服;而在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则开始按秋季来穿衣服。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中医对高血压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医学里没有高血压这个名字,高血压在中医中可以被归纳在这么几个方面:肝阳上亢,就是临床表现头晕目眩;痰淤互结,头晕脑胀,四肢发麻,
25、脾胃虚弱。这些都可以出现我们所说的高血压的症状。那么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上首先看什么呢?临床表现出的头晕、心慌、手麻,甚至抽搐的这些症状,中医就会分析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肝阳上亢的话,就得用育阴潜阳的办法,就是让你的阴阳平衡起来,让往上走的阳气能够降下来,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如果是脾胃虚弱,这时候肝阳上亢是一种现象,而脾胃虚弱是主要矛盾的时候,就要用益气健脾的办法。如果你吃得特别多,血脂特别稠,低压特别高,属于痰淤互结的话,中医就得用化痰祛淤的办法。也就是说,在西医中同样被诊断为高血压的,在中医这儿就要因人施治了。中医会根据人不同的发病、不同的状态,把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起来,加以调
26、整。如果是肝阳上亢造成的高血压,吃了些育阴潜阳的药就能下来,有人说中医降压慢,但实际上吃了药就能降下来,一点也不比西药慢。如果是由于痰淤互结造成的,就说明你血管里的血已经变的粘稠了,变成了黄河或者淮河的水,不加大血管的压力是过不去的,这时候只有让黄河的水变成清水,血压才能够恢复,血管的弹性才能够进入正常状态。要知道,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清水变成黄河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这个治理的过程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一般中医对于急性的或者是症状型的高血压,用育阴潜阳的办法很快就能降下来,但是对于那种低压很高,伸开舌头是紫色的,舌系带就像那蚯蚓似的那种痰淤互结型的高血压,就得假以时日了。中医是治本的,所以对
27、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中医的治疗绝对不仅仅只针对高血压,而是针对你的全身状态去的,把全身和脏腑的状态调整好了,血压就会正常了。高血压临证辨证辨病中医并无高血压一病,因本病多见头晕、头痛等症状,所以习惯把高血压归于“眩晕”、“头痛”范畴。笔者认为,中医辨治高血压,不应仅囿于“眩晕”、“头痛”而千篇一律应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之类,而应因证因病施治,方能收到显著疗效。举例说明:更年期并高血压 滋水清肝二仙灵汪某,女,48岁,2006年3月6日来诊,诉:近半年以来血压偏高,波动在145160/95100mmHg之间。询知其常常心烦,急躁,烘热,自汗,易发脾气,伴见月经前后无定期,面红赤,咽干舌燥,腰
28、膝酸软。测血压155/98mmHg,查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寸关弦细,尺略沉无力。西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笔者认为该妇女年近七七之岁,天癸将竭,证属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木旺于上。方用二仙汤加味:仙茅15g,淫羊藿15g,熟地30g,黄柏12g,知母15g,白芍20g,生牡蛎30g,夏枯草30g,当归12g,生杜仲20g,川牛膝15g。7服后复诊:心烦、急躁、烘热、自汗等症明显减轻,咽干舌燥、腰膝酸软症状略减,测血压145/95mmHg,舌、脉同前。上方改熟地为生地30g,生杜仲增至30g,加黄芩15g。7服,水煎服。三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压140/92mmHg,舌淡红少苔,脉弦细。继服前方1
29、4服。半年后患者因其他病就医,告知药后血压一直在130/85mmHg左右,更年期症状也没有再出现。按:二仙汤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剂,笔者以滋肾补肾、敛肝柔肝、滋阴降火立法,以二仙汤加味治其更年期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肾积水并高血压 济生肾气效力宏郑某,女,40岁,2007年10月24日来诊,诉半月前单位组织体检发现:血压145/90mmHg,肾脏彩超示:双肾轻度积水。查其舌脉无明显异常,测血压145/95mmHg。笔者便问其是否腰痛?答曰:腰不痛,但腰部经常发凉。笔者借用宋严用和济生方中的济生肾气丸治之:熟地30g,山药30g,山茱萸15g,茯苓30g,丹皮10g,泽泻15g,肉桂10g
30、,淡附片10g,生杜仲30g,川牛膝15g,车前子30g。14服,水煎服。二诊:腰部已不发凉,测血压135/84mmHg,肾脏彩超示:双肾无异常。疗效超出笔者预期,遂嘱效不更方,再服前方14服巩固疗效。随访半年血压一直在130/80mmHg左右,肾积水亦未再复发。按:岳美中医案集记载有济生肾气丸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验案,济生肾气丸是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以降血利水。笔者据此试治于肾积水,结果肾积水很快治愈,同时血压也恢复正常。颈椎病并高血压 方取补中益气汤高某,男,56岁,2008年4月12日来诊,诉:发现高血压1年,未予治疗,近一个月以来,头晕,颈痛,双上肢时有麻木,伴见乏力、动则自汗淋漓、
31、气短,纳差。查舌质淡嫩,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测血压160/95mmHg。嘱其照颈椎四位片,回示:C3-5骨质增生;C4-6椎间隙变窄。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60g,党参12g,白术15g,当归12g,柴胡6g,升麻6g,陈皮10g,葛根30g,白芍20g,黄柏12g,泽泻30g,白芥子10g,生牡蛎30g,生杜仲30g,车前子30g,炙甘草10g。7服,水煎服。二诊:头晕大减,余症亦皆有减轻,舌脉同前,测血压150/90mmHg。上方去车前子,继服14服,水煎服。三诊:头晕、颈痛、双上肢时有麻木均消失,汗出明显减少,乏力改善,食欲增加。测血
32、压140/85mmHg,舌齿痕消失,脉沉。上方去生牡蛎、白芥子,加夏枯草30g,川牛膝15g,14服,水煎服。四诊:临床症状消失,测血压135/82mmHg,舌正常,脉沉。复查颈椎四位片,仍示:C3-5骨质增生;C4-6椎间隙变窄。与前片相比无明显改变。嘱其服补中益气丸(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连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经随访半年,血压正常,亦未再出现头晕等症。按: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颈椎病,在改善头晕、肢体麻木的同时而成降血压之事。方中生黄芪用量大至60g,竣补中气,说明大剂量生黄芪降血压是不争的事实。肾结石并高血压 焦老验方建奇功胡某,女,54岁,2008年6月16日来诊,诉:高血压2年,曾
33、间断服过罗布麻片,现在不愿再服用西药,血压一直波动在145155/8595mmHg。患者无头晕、头痛等症,亦无更年期症状群,随身带来大量化验单、检查单以及全身多部位CT结果报告单,辅助检查显示“血脂偏高”、“轻度脂肪肝”等,引起笔者注意的是一个腹部CT结果:右肾盏有一约0.8cm1.2cm结石一粒。查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笔者暗忖本例似乎无证可辨,遂记起前述“肾积水”案,不由豁然开朗,告知患者可先试治“肾结石”,再图高血压。由舌脉可知患者体质偏热,方用焦树德教授治结石验方加减:川断炭30g,生地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内金30g,冬葵子20g,茯苓15g,泽泻15g,瞿麦15g
34、,黄柏15g,小蓟15g,川牛膝15g,泽兰15g。14服,水煎服。嘱其多饮水,多跳跃,以利结石下排。二诊:患者喜形于色,自言中药服至第10服后,感小腹剧痛,入厕排出石子一粒,其后自测血压也恢复正常。查舌脉同前,测血压135/80mmHg。调整方药如下:川断炭30g,生地30g,生山药30g,生杜仲30g,山茱萸15g,茯苓15g,泽泻15g,黄柏15g,知母15g,丹皮10g。14服,水煎服。三诊:查舌脉同前,测血压135/82mmHg,嘱服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每次10粒,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血压正常,复查肾脏CT示:双肾无异常。按:焦树德老中医治疗肾结石的验方,是以知柏
35、地黄丸、葵子茯苓散、瓜蒌瞿麦丸化裁而成,笔者借用焦老验方加减来通过治其结石而收降血压之效,似有“歪打正着”之嫌。素问云,“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当临证“无证可辨”时,不妨把有关辅助检查看作是中医“四诊”的延伸,也正是“无者求之”的一种体现。总之,上述验案都是从中医辨证辨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血压”的角度思考问题,却起到降低血压的治疗结果。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要注意吸收应用,如黄芩、生地、生杜仲、夏枯草、车前子等,临证时选取一二味添入方中可以增效,但不可堆砌,“欲速则不达”。中国中医报 张明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顽固性高血压该如何治疗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已有百余种,如果合理选药,大多数高血压病
36、人的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只有少数病人即使服用三种或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且每种药物都用到了足量,其血压仍然持续增高,这被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顽固性高血压呢?日前,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病科主任余振球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余教授指出,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由于病人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下,因而会在短期内发生上述疾病。因此,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一方面请医师帮助您找到原因,一方面帮助您进一步调整治疗。顽固性高血压难以控制有哪些原因? 余教授回答说,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第一,高血压的伴随因素未及时消除。如患者的体重增加、钠盐摄入过多、饮酒过量(每日超
37、过30毫升白酒)、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等等,这些伴随因素不除,其血压是难以控制的。还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拟交感神经药物等,这些药物本身就是升压药物,同时还具有导致高血压的副作用。因此,服上述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的抗高血压药物时,血压下降常不满意。 对于以上现象,只要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生活、饮食、心理状态及患有其他疾病的服药情况,就不难发现极有价值的线索并确诊。 第二,继发性高血压疾患未得到病因治疗。有些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由于症状不典型或检查选择不合理,结果判断不准确,而未能及时诊断。由于不能针对病因治疗,当然高血压也难以控
38、制。还有一部分诊断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病变晚期,原发疾病无法根治时,血压亦难以控制,这就需要及早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对于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应给医师提供一份详细的病史资料,注意要找从事高血压临床研究的专科医师进行系统诊治。 第三,高血压并发症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高血压易引发心、脑、肾等器官一系列疾病,而肾脏损害本身是高血压的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如未及时有效地治疗,容易造成肾功能受损,此时再不合理使用利尿剂,体内过多的水和钠盐就不能排出体外,会更加重高血压病情,从而造成血压难以控制。 第四,“白大衣高血压”。有部分病人在医院诊所测量血压时高于正常,且所测血压的血压值逐次
39、上升,甚至用几种药物也难以控制到正常。奇怪的是,这种病人在自己家里测量的血压或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的血压却是正常的,同时检查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无严重的损害,这在医学上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因此,对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己测量血压,有条件者应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第五,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其临床特点是,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可达200130毫米汞柱以上,且持续升高;症状多而明显,如剧烈头痛、呕吐、眼花、呼吸困难;短期内可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损害。这类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住院接受系统治疗,以保护心、脑、肾。 第六,抗高血压治疗
40、不当。有的高血压患者,由于治疗不合理,也会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情况。这些不合理的表现是:未坚持服药;药物剂量太小或间隔时间太长,而达不到治疗效果;选药不合理或不适当的联合用药。对于这种因治疗不当而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情况,不属于顽固性高血压的范畴。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该怎样治疗呢? 余教授介绍,只要患者及其家属能认识到,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性,特别是当高血压难以控制时,危害性会大大地增加,从而采取积极措施,血压一定会及时得到理想控制的。针对上述几种原因,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主动检查,发现并清除不利的伴随因素,积极配合医师做到:坚持运动,控制饮食,以减轻体重;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饮酒
41、或不饮酒;戒烟;做到劳逸结合,充足睡眠;有不合理用药习惯的人,要避免某些不利药物的服用。有相当部分的病人,经过采取上述措施,在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就得到了理想控制。 2病人在家中可自测血压或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如果是“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按“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处理;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后,再采取别的措施。 3强调病因治疗。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疾病所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去除病因是根本的治疗。应根据临床线索,选择性地进行详细系统地检查。即使是过去经过系统检查,已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但最近出现血压难以控制时,也应重新进行系统检查及评价。 4做肾功能检查,证实高血压患者
42、肾功能不好时,要调整改善肾功能,可采用利尿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该如何用药? 余教授提示,(1)强调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剂量个体化的原则,合理选用药物,并保证剂量要充足,尽可能做到三四类药物足量联合应用,特别是进行药物的调整,即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搭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2)利尿药物合理应用。对于病程短、肾功能无损害或未用过利尿剂的患者,先加用双氢克尿塞等弱的利尿药;对于病程长、有肾功能损害或已用过利尿药而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用速尿等中等强度的利尿药。应用利尿药物时,要同时服用补钾药物,尽量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 (3)加大用药剂量。对于经过上述处理后,血压仍然不能得到满意
43、的控制,或血压水平很高、发病急的患者,应立即到医院,由医师决定是否加大用药剂量。在加大剂量的同时,积极寻找引起高血压的病因,进行病因治疗,以便尽快减少或不用降压药物。余教授最后强调,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比较复杂,应及时找专科医师认真检查,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处理,一定要使血压控制到满意为止。高血压应检查哪些项目当拟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时,一般都要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通常要进行以下一系列相关检查,如:肾的B型超声波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同位素肾图、肾动脉造影、肾静脉血测定肾素、24小时尿测定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17羟(17一K3)、17酮(17一OHCS)、血肌酐和儿茶酚胺、血钾、血
44、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及尿钾等。已经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应注意检查必要的项目。如因服用利尿药后,会出现低血钾、高血糖及高尿酸,所以在应用利尿剂时,要测定血钾、血糖和尿酸;而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有助于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尿蛋白和血肌酐、尿素氮的测定,有助于评价肾功能;定期复查心电图,可帮助了解心脏受累情况;眼底检查及拍摄X线胸片、心脏片,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搭配方法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常采用多种方式搭配使用的方法治疗高血压。将不同的降压药搭配起来使用临床上这种搭配
45、疗法最为常用。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1受体阻滞剂等六大类。这些降压药各有利弊,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同。如利尿剂若长期使用可使患者的血钾浓度发生变化。B受体阻滞剂若长期使用可使患者的血脂升高和发生低血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后可使患者出现干咳等症状。将不同的降压药联合起来使用不但可以增强降压的效果,更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复方降压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通常临床上不主张将同一类的降压药联合使用,因为这样做会加大药物的副作用。此外,短效制剂也不宜联合使用。因为联合使用短效制
46、剂会影响降压的稳定性,也不利于对患者靶器官的保护及对冠心病、心衰等疾病的预防。将中药与西药搭配起来使用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让患者服用中药降压还可以减少他们长期服用西药的顾虑。因此,可以将中药和西药联合起来降压。常用于降压的中成药有珍菊降压片、地奥降压片等。单味的降压中药有黄柏、知母等。此外还有中药复方降压汤剂、降压的药膳方和食疗方等。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西药降压的同时,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中药帮助降压常可以收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把降压药与非降压药搭配起来使用 有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阿司匹林、镇静剂和钙剂等虽不能直接降低患者的血压,却可以减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栓塞等症状,具
47、有协助降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服用上述相关的非降压药,不仅可以收到较好的降压效果,还可防止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将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搭配起来使用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常需要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主要是指科学地调整生活方式,比如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让患者经常进行运动、减轻肥胖患者的体重、让患者戒烟限酒等。将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搭配起来使用已经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不仅可以缓解长期用药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帮助。论高血压的“心肝同病”高血压中医辨证认为肝阳和心神的关系密切。心主神志,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肝为藏魂之所。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左传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阴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