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以及中药治疗阑尾炎的多个方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针灸以及中药治疗阑尾炎的多个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以及中药治疗阑尾炎的多个方法.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医针灸以及中药治疗阑尾炎的多个方法.精品文档.中医针灸以及中药治疗阑尾炎的多个方法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方一: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
2、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方二: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方三: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方四: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五: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方六: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
4、,连根葱20根。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方七: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方八: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方十: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此外,治疗阑尾炎还有以下五种
5、中药便方:a.鲜野菊花60克 用法:打汁,用黄酒冲服。b.败酱草30-60克 用法:煎服,没隔3小时服一次,重者可以加大量。c.马齿见 用法:打汁调红糖,或蜂蜜,或水煎服。d.鸡血藤15-30克 用法:加黄酒250克,水煎服。e.紫花地丁30克 用法:加黄酒一碗,煎至半碗服用。中医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方法阑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二个主要因素。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管腔狭小,易潴留来自肠腔的粪便及细菌。阑尾壁富于神经装置(如肌神经丛等),阑尾根部并有类似括约肌的
6、结构,故受刺激时易于收缩使管腔更为狭窄。阑尾动脉为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是一条终动脉,故因刺激发生挛缩或有阻塞时,常招致阑尾的缺血甚至坏死。 阑尾炎因细菌感染引起,但无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阑尾腔内能找到大肠杆菌、肠球菌及链球菌等,但必须在阑尾粘膜发生损害之后,这些细菌才能侵入引起阑尾炎。阑尾腔可因粪石、寄生虫等造成机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种刺激引起阑尾痉挛,引起阑尾壁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粘膜损害,有利于细菌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病变 1急性阑尾炎,有3种主要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多只限于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肉眼观,阑尾轻
7、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镜下,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图10-20)。粘膜下各层则有炎性水肿。 图10-20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隐窝处粘膜上皮坏死脱落,该处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94 (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肉眼观,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镜下,可见炎性病变呈扇面形由表浅层向深层扩延,直达肌层及浆膜层(图10-21)。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
8、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 图10-21 急性蜂窝织炎性 阑尾炎的发展过程模式图 图中点状区示炎性细胞浸润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因内腔阻塞、积脓、腔内压力增高及阑尾系膜静脉受炎症波及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等,均可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发生坏死。此时,阑尾呈暗红色或黑色,常导致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结局及合并症 急性阑尾炎经过外科治疗,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例因治疗不及时或机体抵抗力过低,出现合并症或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合并症中主要有因阑尾穿孔
9、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有时因并发阑尾系膜静脉的血栓静脉炎,细菌或脱落的含菌血栓可循门静脉血流入肝而形成转移性肝脓肿。如果阑尾近端发生阻塞,远端常高度膨胀,形成囊肿。其内容物可为脓汁(阑尾积脓)或为粘液(阑尾粘液囊肿,mucocele)。粘液囊肿破裂,粘液进入腹腔,可在腹膜上形成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2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呈慢性经过。主要病变为阑尾壁的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细胞浸润等。临床上时有右下腹疼痛。 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的化脓性疾病,但有急慢性之分。若有下腹固定压痛对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若是慢性阑尾炎则多有急性阑尾炎史,
10、仅有右下腹不适感或隐痛,可因活动、饮食不节而诱发。本病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 方二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
11、,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方三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
12、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 方四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五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 方六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 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七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
13、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 方八 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 方九 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 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 方十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 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民间热传的防治阑尾炎的偏方【偏方一】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
14、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偏方二】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偏方三】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
15、、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偏方四】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偏方五】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本方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偏方六
16、】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偏方七】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偏方八】新鲜马齿苋120克(于者30克),绿豆30-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本方对急性阑尾炎有效。【偏方九】苡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本方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偏方十】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将其
17、捣烂研细,用开水冲服。本方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此外,治疗阑尾炎还有以下五种中药便方:1)鲜野菊花60克 用法:打汁,用黄酒冲服。2)败酱草30-60克 用法:煎服,没隔3小时服一次,重者可以加大量。3)马齿见 用法:打汁调红糖,或蜂蜜,或水煎服。4)鸡血藤15-30克 用法:加黄酒250克,水煎服。5)紫花地丁30克 用法:加黄酒一碗,煎至半碗服用。以上十种偏方,对于阑尾炎的治疗都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大家一定要好好收藏,以备不时只需。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
18、均很高。试论中医治疗阑尾炎邓铁涛 阑尾炎这病名在中医文献上是找不到的;但是按照现代中医的治疗经验,阑尾炎是可以用中药治疗,并且这一个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有了。更使我们感到自豪的是不单在于有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而且是这个方法经过千百年来无数医者在治疗实践上加以证实加以丰富。这一个治疗方法是和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现代医学对于阑尾炎的治疗,都主张在24 小时内施行外科手术,把阑尾截除;苏联医者更主张要在12小时内施行手术。这差不多已是不移的定论,其他方法只是辅助治疗,此外没有根治疗法。“治疗:外科疗法,即或在第一晝夜内,进行早期阑尾括除,或俟浸润消散后的静止期中,进行此项手术,最近除
19、手术外,同时另用青霉素疗法。”苏联高等教科书叶、穆、塔列耶克院士著内科学下卷445页,(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阑尾炎之治疗,是在患病后尽速动用外科手术,把阑尾截除掉,如果医师在病人有脓肿形成前没有临床诊视的话,那他在其后诊视时必须决定于何时最宜施手术,并须决定在引流脓肿之脓液时是否应将阑尾截除掉,急性阑尾炎并无内科疗法。”西塞尔内科学中册311页,(余启顺、何南祥等译本)。阑尾炎,“原则上以外科疗法为宜,轻症的白血球增加不多,一般状态佳良者,姑用内科方法治之。仍须由外科协诊,俾随时有外科手术之准备。”庄连氏内科学467页。阑尾炎必须外科手术治疗,中外现代医学文献所同认的。从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医所
20、发表的文献来看,一致都认为阑尾炎即古之所谓肠癰,并且用治疗肠癰的内服药法治疗阑尾炎效果良佳。“肠癰者盲肠或阑尾,及其周围之炎症也”陆淵雷金匮今释卷6第380页。“急性阑尾炎大都突然腹痛仰卧时右脚常半屈,不能伸直,故中医旧称缩脚肠癰,”叶橘泉,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第二集162 页。“西医名之曰盲肠炎或蚓突炎,其实即中医之肠癰也”南宗景、中医内科学全书156页。不但现代中医公认肠癰治法适合治疗阑尾炎,就是日本的汉医也有同样认识,如日本人大塚敬节等所编的“汉方诊疗实际”中治疗盲肠炎和虫囊炎就多半采用仲景的肠癰疗法。“肠癰”病名始见于内经和仲景的金匮要略。内经:肠癰为病,不可惊之惊则肠断而死。金匮:肠癰
21、者少腹肿痞,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登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中医根据仲景的经验,对阑尾炎多用下法,许多中医学习西医理论之后对本病不敢沾手,因为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论对阑尾炎是禁用泻药的,用泻药有穿肠的危险,如阿勒米亚斯尼科夫的内科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27页)写道:“阑尾炎的治疗是手术疗法绝对安静,禁用泻剂;投予易消化的食物”。因此这一问题有加以讨论的必要。下面打算先探时一下肠癰是否和阑尾炎有相似处;其次再讨论阑尾炎是否可以泻下,它的治疗根据何在。一(一)古籍对肠癰病的记载金匮要略,“肠癰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
22、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癰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肠癰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巢氏病源三十三卷肠癰候:“肠癰者由寒温不适,喜怒无度,使邪气与荣卫相干。在于肠 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成癰。热积不散,血肉腐败,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重而微强,抑之即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诊其脉洪数者已有脓也,其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甚者腹脓大,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穿而脓出,或脓自脐中出,或大便去脓血,惟宜急治之,又云大便脓血,似赤白下,而实非者是肠癰
23、也,卒得肠癰,而不脱治之,错者杀人,寸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荣,数则为卫,卫下降,荣上升,遇热荣卫相干,血为浊败,小腹否、小便或难,汗出,或复恶寒,脓为已成,设脉迟紧,聚为瘀血、血下则愈,脓成引日,又诸原数脉、当发热而反洗浙恶寒,若有痛处者,当积有脓,脉滑濇者,小肠癰出血者也。”千金方卷二十三肠癰:论曰卒得肠癰而不脱其病侯,愚医治之错则杀人,肠癰之为病,小腹重而强,抑之则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其脉数者小有脓也,其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甚者腹胀大,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中出,成大便出脓血,”又引脉经“问曰官羽林妇病,医脉之,何以知妇人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针灸 以及 中药 治疗 阑尾炎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