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功能》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体功能》课程纲要.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正常人体功能课程纲要.精品文档.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院校课程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纲要正常人体功能(试用稿)适用专业: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康复治疗技术教研室2012年05月正常人体功能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正常人体功能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教学材料: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正常人体功能为主要教材,兼以课程标准、学习指南、习题集、教案、案例、教学录像、实验指导、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材料主讲教师:麦麦提江.麦苏木、阿斯也木、向艳梅等授课对象: 三年制高职护理技术专业学生课程学时:72学时课程衔接:正常人体结构
2、、生物遗传学、医用化学、医用汉语等后学课程: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开课时间:第二学期正常人体功能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学科,是生命科学和医学各学科的共同语言和工具,是一门医学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是该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主干课程。护生只有在了解正常人体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在各种疾病发生时表现出的物质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变化。只有掌握正常生命活动规律,才能正确区分人体的生理现象及病理过程,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表现。因此,正常人体功能无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它能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达到如下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3、:系统掌握人体基本机能的发生、发生原理、发展、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及人体机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够应用基本的正常人体功能知识体系从整体、系统器官和分子水平上解释基本的生理现象和生物分子代谢过程,能够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对相关执业考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能力目标:掌握正常人体功能实训的基本实验技能和临床人体机能检测基本项目的基本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熟悉其临床意义,并配合专业特点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目标: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应用正常人体功能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职业上岗、继续教育和独立工作创造条件。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
4、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二、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按照护理专业课程目标和护理临床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护士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正常人体功能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下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观念,注重正常人体功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色,把握“实用、够用”原则。课程内容安排递进模块项目内容时数学习情境划分模块一、生理学人体基本功能2细胞的基本功能
5、6血液4血液循环10呼吸4消化和吸收4肾的排泄功能6感觉器官2神经系统的功能6内分泌4模块二、生物化学蛋白质与核酸的化学3酶1糖代谢2脂类代谢2氨基酸与核苷酸的代谢2遗传信息的储存与表达2校内实 训模块三、技能训练机能学实验(人体体温测定、ABO血型鉴定、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心音听取等等)8观看电教片(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呼吸运动的调节、胸膜腔负压及其周期性变化的观察、家兔尿量的调节、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设备等等)4总计72(二)学习项目设计项目序号项目名称任务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课时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项目1人体基本功能、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任务一
6、 概述任务二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任务三 人体与环境任务四 人体功能的调节1、能理解正常人体功能的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与护理学的关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2、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的概念及周期性变化、生殖的意义。3、掌握人体功能的三大调节方式。4、熟悉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正、负反馈。5、熟悉常用动物捉拿、给药、取血、处死、插管等方法。1、能将疾病护理思维模式转变为整体护理、程序护理模式。2、能判别机体反应形式。3、能判断不同组织兴奋性高低。4、能判断调节方式。5、正确进行动物捉拿、给药、取血、处死、插管等操作。活动一(课堂讲授):通过理论讲授、举例等形式让学生理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功
7、能调节方式。活动二(校内实训): 播放教学片学习常用动物捉拿、给药、取血、处死、插管等方法。2项目2细胞的基本功能任务一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任务二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任务三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任务四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熟悉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掌握物质转运功能。2、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特征、离子机制、生理意义和异同点。3、肌细胞的收缩过程、机制、特点和影响因素。1、能判断细胞外液和主要脏器中晶体物质和胶体物质的转运方式。2、能运用生物电知识解释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的原理。3、根据肌细胞收缩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判断临床某些药物对骨骼肌的作用。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理论
8、讲授、多媒体、flash动画播放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活动二(校内实训): 通过实验熟悉骨骼肌活动规律和影响因素。6项目3血液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任务二 血浆任务三 血细胞生理任务四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任务五 血型和输血1、认识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功能。2、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生理特性和功能。3、理解血液凝固和纤溶过程的关系。4、掌握血量正常值及失血后情况分析和输血原则。5、掌握ABO、Rh血型分类依据。1、在临床实际中能根据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发生贫血。2、能解释溶血的生理机制。3、判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与血小板、凝血因子的关系。4、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失血程
9、度,进行相应护理处置。5、能根据个案进行成分输血。活动一(课堂讲授):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让学生认知血液组成及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4+2项目4血液循环任务一 心脏生理任务二 血管生理任务三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任务四 器官循环1、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主要机制、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2、理解并掌握心脏生物电形成机制、心肌生理特性。3、了解心电图的波形特点及各部分生理意义。4、掌握动脉血压正常值、形成、影响因素。5、熟悉微循环通路。6、理解组织液、淋巴液生成与回流过程。7、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自身调节。8、理解冠脉循环特点。1、能判断心动周期、心率、泵血过程之间的关系
10、,运用于脉搏、血压的测量、心音听诊中。2、能判断正常或异常心电图。3、掌握周围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并能判断是否正常。4、判断水肿发生的原因。5、当心率、搏出量等因素变化时能判断血压如何变化。6、能进行蛙心灌流实验操作和家兔血压调节实验基本操作。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血液循环过程和心脏泵血功能及调节。活动二(校内实训): 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种神经、体液因素对蟾蜍心脏、家兔血压的影响。活动三:个案分析讨论10+4项目5呼吸任务一 肺通气任务二 气体的交换任务二 气体的交换任务四 呼吸运动的调节1、认知呼吸全过程。2、理解并掌握肺通气动力和阻力;肺通气功能评
11、价指标。3、认知肺换气、组织换气过程及影响因素。4、了解气体在血液中运输。5、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1、能判断呼吸困难的类型。2、能解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生理机制。3、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的测量方法和意义。4、能判断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时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的变化特点。5、能判断通气/血流比值变化可能的机制。6、判断几种化学物质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呼吸运动活动规律及调节。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4项目6消化和吸收任务一 概述任务二 口腔内消化任务三 胃内消化任务四 小肠内消化任务五 大肠内消化任务六 吸收1、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2、;消化道神经支配。2、了解口腔内、大肠的消化;掌握胃、小肠的化学性、机械性消化过程。3、熟悉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1、能比较分析几种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异同点。2、能解释消化性溃疡病的部分发病原因,指导临床护理。3、能根据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氧疗护理的调整。4、能解释胆石症的发病原因,进行饮食健康指导。5、能进行营养指导。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人体的消化过程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4项目7肾的排泄功能任务一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任务二 尿的生成过程任务三 尿生成的调节任务四 尿的浓缩和稀释任务五 尿液及其排放1、认知肾的结构
13、特点和血液循环特点。2、掌握尿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3、熟悉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方式和机制。4、了解尿液理化特性及排尿反射。1、能解释临床上患者尿量增多或减少时涉及的生理机制,并能进行临床护理措施的调整。2、通过患者尿量性状的改变观察病情变化。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人体尿液生成的过程、影响因素及排泄途径。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6+2项目8感觉器官任务一 概述任务二 眼的视觉功能任务三 耳的听觉功能1、认知感受器的生理特性。2、熟悉眼的折光和感光功能、眼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折光功能异常表现。3、熟悉耳的听阈、听域和各部耳的功能。4、了解前庭器官的功能和前庭反应。1
14、、能解释生活中与视觉有关的特殊现象。2、分析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生理机制。3、能分析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临床护理方案的调整。4、能根据病情特点判断传导性耳聋和感音性耳聋。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人体主要感觉器官(眼、耳、前庭器官)的特点和功能活动规律。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2+2项目9神经系统的功能任务一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任务二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任务三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任务四 神经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任务五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任务六 脑的高级功能1、熟悉神经元的结构机联系方式;突触传递过程和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分类。2、神经系统的感觉
15、功能、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的调节。3、脑的高级功能及脑电活动。1、能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感觉传导通路病变的部位。2、根据痛觉特点指导临床护理。3、能根据失语症、失写症、失读症症状进行鉴别。4、根据睡眠规律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病情分析。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规律及调节。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6项目10内分泌任务一 概述任务二 下丘脑与垂体任务三 甲状腺任务四 肾上腺任务五 胰岛任务六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1、认知内分泌、外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及一般特征。2、下丘脑与垂体激素分泌的规律。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
16、激素、降钙素的功能及调节。1、指导临床激素类药物运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能分析各种内分泌相关疾病与相应激素的关系,指导临床护理。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内分泌系统功能活动规律与调节。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4项目11蛋白质与核酸的化学、酶任务一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任务二 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任务三 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酶任务四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任务五 核酸的理化性质1、了解蛋白质、酶、核酸的化学结构;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四级结构。2、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凝固、呈色反应等特点。3、熟悉核酸、DNA、RNA的结构和功能。4、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酶原激活
17、过程;影响酶催化的因素。1、利用蛋白质、酶的特性解释临床检验手段。2、根据DNA、RNA结构解释生命遗传规律。3、能对临床常见生化检验方法进行原理分析。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蛋白质、核酸、酶等物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点。活动二(校内实训): 播放教学片学习常用生物化学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4+2项目12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任务一 糖代谢子任务一 概述子任务二 糖分解代谢子任务三 糖原的代谢子任务四 糖异生子任务五 血糖任务二 脂类代谢子任务一 甘油三酯代谢子任务二 甘油磷脂的代谢子任务三 胆固醇代谢子任务四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任务三 氨基酸与核
18、苷酸代谢 子任务一 概述子任务二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子任务三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了解糖原的合成、分解代谢和血糖的调节。2、掌握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的主要过程和生理意义。3、熟悉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合成和分解代谢;了解磷脂代谢;掌握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4、熟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的代谢特点;了解氨基酸的特殊代谢,核苷酸的代谢规律。1、能根据血糖测定结果及酮体测定结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调整。2、能根据血脂测定结果判断病情,指导患者调整饮食。3、能对某些代谢类药物进行原理分析。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人体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及生理意
19、义。活动二:个案分析讨论6项目13遗传信息的储存与表达遗传中心法则任务一 DNA的生物合成任务二 RNA的生物合成任务三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2、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过程及加工修饰。3、了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4、了解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解释生命遗传现象。2、能对一些已研究清楚地基因遗传性疾病进行解释。3、对解释临床实践中恶性肿瘤的发生。活动一(课堂讲授): 通过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形式让学生认知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和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过程。2三、课程实施(一) 教学建议1、课程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
20、设计思想,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教学录像、个案分析、校内实训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内容上树立课程的“知识与行动结构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完成正常人体功能的基本技能,获得正常人体功能所需的职业能力。2、课程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知识、新方法及时体现在课程内容中。课程应以学生为本,内容要突出重点且表述清晰,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重在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个案教学或项目教学,注意以任务引领的个案或项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学习或项目
21、活动中了解正常人体功能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 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实践,探索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以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创新能力。5、注意渗透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 努力把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品质与个性发展、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协调发展,形成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二)考核评价建议突出过程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综合能
22、力评价,结合护理个案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参照护士执业资格的标准。 (三)使用教材建议根据课程内容选用比较先进、针对性与适应性较强的教材,根据教学能力目标的确定,编写相对应的实训指导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作,编写好讲义、教案,制作课件。教材设计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三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服务于专业课程,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议使用卫生部规划、高职高专适用教材。(四)实验实训建议校内虚拟机能实验室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3、,模拟软件操作简便,趣味性浓,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即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模拟场景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积极的创造性等综合能力。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五、考核方式理论课考核可采取笔试(闭卷)方式,实践课考核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并制定出评分标准。理论教学部分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占本课程总分的70%(每个项目的重点部分作为考试题的重点内容、考试题内占60%、难点部分作为应用题、占30%的考试题、了解内容占10%的考试题。),平时成绩(包括小测、提问)占15%(其中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出勤占5%),实验课采用对平时实验课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的质量打分考核方法,占功能学课程总分的15%(其中学习、工作态度考核占5%)的综合考核,有利于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保证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由专业教师、实验带教老师共同考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