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教案.精品文档.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舒兰十九中学教师赵艳玲第一讲生物与生物圈一、 教学目标:1、了解并并认识生物的特征,以此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3、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二、知识讲解: (一)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4、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6、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7、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典
2、例精讲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小鸡破壳而出。 B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C 钟乳石慢慢长大。D 含羞草被触后叶片自然合拢。(提示:生物的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与生长引起的。而非简单的物质积累。)2、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快乐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为()A 生物的生长。 B 生物的运动。C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 生物的繁殖3、下列关于生物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B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 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
3、才是真实的。B 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 边观察边记录。D 观察时积极思考。5、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 A 植物生长需要营养。B 植物要生长。C 植物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 D 植物会释放出过多的氧气。6、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A 应激性。B 印随。C 本能反应。D 条件反射7、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蝴蝶珊瑚蘑菇智能机器人卫星A、B、C、D、8、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母鸡下蛋B、雨后彩虹C、大汗淋漓D、稻浪滚滚 (二)、
4、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面适合生物生存的一个薄层。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空气等。)和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等 捕食关系 生物因素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大树底下好乘凉(有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利)组成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
5、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包括光、大气、水体和土壤等)。食物链(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所形成的一个庞大体系)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非生物部分(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生产者(主要指植物 ) 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指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关系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7、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6、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8、生态系统三要素: 典例精解: 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 候鸟迁徙.B 山顶的旗形树.C 蛾类夜间活动.D 仙人掌叶特化成刺.(提示:北方冬天寒冷,候鸟南飞,南方夏季炎热,候鸟北飞。)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块菜地。B 一个湖泊。C 生物圈。D 太平洋的鲨鱼。(提示:生态系统的构成有三要素:地域性、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3、在沙地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这说明( )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影响环境。C
7、 生物在环境中不断变化。D 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4、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A 竞争关系。B 捕食关系。C 寄生关系。D 合作关系。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B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就是生物圈。C 生物圈是地球上如同一张纸薄的一个圈层。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6、甘蔗只能在南方种植,而甜菜只能在北方种植,这主要说明( )A 光照长短影响植物的分布。B 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C 土壤的质地影响植物的分布。D 水分影响植物的分布。7、百灵鸟借助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狐所食。这说明(
8、)A 生物普遍适应环境。B 生物与环境存在着生存斗争。C 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ABCDFE8、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9、食物链开始的生物一般是( )A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B 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C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D 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物质的细菌和真菌。10、维持生态平衡必不少的生物是( )A 生产者和草食动物。B 生产者和分解者C 食肉动物和分解者。D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综合训练1、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填充:(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2)直接以植物为食
9、的消费者是 。(3)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4)请你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如果某种原因狐和鹰的数量减少,对草的影响是 2、根据下面的食物网图,回答问题: 。(1)这个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2)在这个食物网中,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是 。(3)如果使用农药将昆虫全部杀死,那么,由此直接导致数量急剧减少的生物将是 ,其原是 。 兔 植物 鼠 狐 狼 昆虫 食虫鸟 猫头鹰(4)在一定的地域内,上述生物和无机自然环境可以组成一个 。3图22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亦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l)图中B是指 ,
10、D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 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十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 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关系。(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 行为。如果人们大量捕食青蛙,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11、者主要是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 。(4)水稻生长需要较多的含氮无机盐,如果缺步含氮无机盐,水稻植株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请完成下面有关验证水稻生长需要含氮无机盐的实验取生长健壮、状态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将两组幼苗分别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两个塑料容器中。A容器加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 的完全培养液。将两组装置放在 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 5、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请据图回答:(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有_。(2)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作
12、用是_。(3)该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 _。(4)为了防止鸟吃草子,有人用大网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罩了起来,实验区内的草能否获得高产,试分析回答:_。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教学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3、概述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4、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5、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二、复习要点:(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
13、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和安放,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1、使用步骤 对光(简记
14、:低倍镜、选光圈、左眼看、右眼睁,选反光。) 放置玻片标本 观察(简记:先下后上,先粗后细) 2、成像特点: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在哪边玻片标本就往哪边移。3、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会变大、数目会变少、视野会变暗。)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4、 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或标本上。 判断视野中污点: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盖盖玻片时要斜着盖上,以赶走气泡。若出现气泡,可用铅笔头轻轻敲击盖玻片,将其赶走。气泡是中间发亮,边沿
15、发黑,按压会变形,而细胞中间有结构。6、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步骤2中滴入清水;而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步骤2滴入的是生理盐水,与人体细胞细胞液浓度大致相同,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形态,若置于清水中,会使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 (三)、观察动植物细胞 1、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2)、涂片用液态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漱刮涂盖染吸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临时装片的“七字步骤” 擦-滴-取-展-盖-染-吸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作用 (P.45
16、)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内有线粒体、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思考: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哪一部分? 主要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3、动物细胞的结构(P.47P.4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地方,内有线粒体。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
17、胞没有。 (四)、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五)、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3、染色体:(P.59)DNA和蛋白质组成
18、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4.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七)、细胞的分裂和生长1、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1)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2)过程:核分染色体通过复制倍增以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核原细胞所含遗传物种相同,细胞核分为两个; 质分将细胞质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形成细胞膜(细胞壁)在两个新细胞核中间形成细胞膜(细胞壁)2、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概念新细胞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的物质,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复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