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_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pdf
《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_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统考复习专用教材_医学综合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一、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神经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来完成的。因此它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因局部受麻醉药作用而丧失了完整性, 则因局部电流不能很好通过断口或麻醉区而发生传导阻滞。二、绝缘性在一束神经干包含有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互不干扰。三、双向性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 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 表现为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扩散。但在机体整个神经系统中,总是胞体兴奋后,沿神经纤维传向末梢。四、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突触所消耗的能量, 故传导兴奋是不易疲劳的,即能较持久地
2、保持传导兴奋的功能。第二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经典突触的概念和分类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 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仅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主要的突触组成可分为三类:(1)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称为轴胞型突触;(2)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称为轴树型突触;(3)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相接触,称为轴轴型突触。二、周围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嘌呤类和肽类化学物质。(一)乙酰胆碱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称为胆碱能纤维。 包括:全部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 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为
3、肽能纤维); 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如支配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 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节维,为肾上腺索能纤维。三、受体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 激素等)发生特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一)胆碱能受体 1毒蕈碱受体(M 受体) M 受体既能与 Ach 结合,也能与毒蕈碱结合。 广泛地分布于绝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以及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 骨骼肌的血管壁上。Ach 与 M 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自主神经节后胆碱
4、能纤维兴奋的效应,包括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与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 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 消化腺与汗腺的分泌、以及骨骼肌血管的舒张等,这种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 (M 样作用)。阿托品是 M 受体的阻断剂。 2烟碱受体(N 受体) N 受体既能与 Ach 结合,也能与烟碱结合。N 受体又分为 N1受体与 N2受体两种亚型。N1受体称为神经元型 N 受体,它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Ach 与之结合可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N2受体称为肌肉型 N 受体,其分布在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Ach 与之结合可使骨骼肌兴奋。Ach 与这两种受体结合所产生的效应称为烟碱样作用(N
5、 样作用),六烃季铵可阻断 N1受体;十烃委铵可阻断 N2受体;氯筒箭毒碱能同时阻断这两种受体。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是指能与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的受体。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存在肾上腺素能受体(交感神经支配的汗腺例外,汗腺细胞上为M 型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两型: (1) 受体:儿茶酚胺与 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如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子宫和扩瞳肌收缩,但胃肠平滑肌舒张。酚妥拉明是 受体的阻断剂。(2)受体:又分为 1和2两种。1受体与儿茶酚胺结合后使心跳加快、加强、房室传导加快;2受体与儿茶酚
6、胺结合后,使骨骼肌血管、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舒张。 受体的阻断剂是心得安。第三节突触传递一、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2+2+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 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 使突触前膜对 Ca 通透性增加, Ca2+便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内。突触小体内Ca 的增加可促使小体内的囊泡向突触前膜靠近, 并将囊泡内的神经递质以出胞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递质扩散到后膜与其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产生突触后电位, 改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完成了信息的跨突触传递。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如果是兴奋性突触, 则突触小体囊泡
7、释放的递质为兴+-+奋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提高后膜对Na 、K 、Cl ,尤其是Na 的通透+性促使 Na 内流,使后膜内电位上升,形成局部去极化。其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经过总和而产生动作电位, 使后膜兴奋。这种发生的突触后膜上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小体囊泡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主要提高后膜对Cl 的通透性,引起-Cl 内流,使原有的膜电位增大,发生局部超极化,结果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四、突触传递的特点(一)单向传布在人为刺激神经时,
8、 兴奋可由刺激点爆发后沿神经纤维向两个方向传导(双向性); 但在中枢内大量存在的化学性突触处, 兴奋传布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方向传布, 也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传递。 (二)中枢延搁(突触延搁)兴奋通过突触部分比较缓慢, 称为突触延搁。 这是因为兴奋越过突触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其中包括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发挥作用等环节。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约为 0305ms。 (三)总和单根神经纤维的一次冲动引起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数量以及所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如果同一突触前膜连续多次兴奋或许多突触前轴突末梢
9、同时将冲动传至同一突触后神经元, 则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过时间性或空间性总和而达到阈电位, 从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过程称为兴奋的总和。 抑制也可以总和,其结果是使突触后神经元更不易产生动作电位。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在一反射活动中,如同时分别记录传入与传出的冲动频率,则可测得两者的频率不同。因为传出神经的兴奋节律来自传出神经元, 而传出神经元的兴奋节律除取决于传人冲动的节律外,还取决于中问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功能状态。 (五)后放(后发放、后放电)一个感觉神经元接受一次强刺激时,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接连发放若干个神经冲动,并可出现予刺激停止以后, 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 后发放是
10、冲动通过若干个中间神经元形成回路联系造成的。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在反射活动中,突触部位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 同时,突触部位也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缺氧、二氧化碳和麻醉剂等因素均可作用于中枢而改变其兴奋性, 亦即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第四节中枢抑制一、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介导的抑制过程。 其一般过程是: 兴奋性神经元先兴奋抑制性神经元,其轴突末稍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 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受抑制。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传入侧支性抑制在冲动传导过程中, 传入纤维除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外, 还发出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
11、枢神经元,进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二)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是指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 经过轴突分支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后者的轴突返回来又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抑制它们的活动, 这种抑制称为回返抑制,又称反馈抑制。例如:脊髓前角的闰绍氏细胞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 经其轴突传到骨骼肌,使肌肉收缩,同时经侧支使闰绍氏细胞兴奋,后者经其轴突折返向运动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可能是甘氨酸, 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并借此抑制原先发放冲动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通过这种突触后抑制使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使神经元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强度上得到及时修
12、正,故它属于负反馈调节。二、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是兴奋性突触末梢受到另一末梢的作用而减少自己释放的兴奋性递质, 从而使得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少, 以至不容易或者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而呈现出抑制效应。它的生理意义是控制从外周传人中枢的感觉信息,对感觉传人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一)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经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的功能一是产生特定的感觉; 二是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丘脑的联
13、络核也属此系统,但它不引起特定感觉,主要引起联络和协调作用。(二)非特异投射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传人的冲动到达丘脑的非特异性核群, 并由此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这一投射系统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这一投射系统失去了感觉的专一性,故不能产生特定感觉。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使机体保持觉醒状态。 由于这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因此容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制。二、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动物实验证明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 该系统被称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来完成作用的。 如果阻断上
14、行激动系统对大脑皮层的激活作用则可导致昏睡不醒。同时,由于该系统中包含多突触联系,故易受药物的作用而发生传导阻滞。 临床上常用的镇静、 催眠药及一些全身麻醉药(如乙醚)就是通过阻断或抑制该系统的活动而发挥其镇静、催眠或麻醉作用的。正常情况下, 由于存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合使大脑皮层既处于觉醒状态,又能产生各种特定的感觉。三、内脏痛与牵涉痛内脏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疼痛感觉, 它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称作内脏痛。主要的特征是:持续性、定位模糊、对刺激分辨能力差;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炎症等刺激作用敏感。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某一特定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 这种现
15、象称为牵涉痛。 不同内脏疾病, 其牵涉痛发生的部位是不同的。 了解牵涉痛发生的部位对某些内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例如肝胆疾病常产生右肩胛区及上腹右侧皮肤疼痛;心脏疾病牵涉到胸骨下心前区、左肩及左臂内侧等。第六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 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 进人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脊休克的主要表现是: 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能出现,大小便潴留。脊休克发生的原因是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调节, 而不是因切断损伤的刺激引起的。脊休克现象持续一段时间后,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
16、动物愈高等,脊休克时间愈长;简单的反射恢复快,复杂的反射恢复慢)。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 (1)脊髓是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可单独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2)正常状态下脊髓是在高位中枢调节下进行活动的。二、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 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 能产生反射效应,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一)腱反射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 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表现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地缩短。 一般认为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 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传人、传出通道或者脊髓反射中枢受损;而腱反射亢进
17、,则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作用减弱, 提示高位中枢的病变,如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束受损等。 (二)肌紧张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 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表现为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致使肌肉经常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 肌紧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 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如果肌紧张受到破坏,可出现肌紧张的减弱或消失, 表现为肌肉松驰,以致不能维持躯体的正常姿势。三、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及产生原理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 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肌紧张亢进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因: 在上下丘切断脑干后,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不受影响, 而
18、抑制区不能接受高位中枢的抑制信息,抑制区失去始动作用,使易化区作用相对占优势引起的。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是指大脑基底部的一些神经核团, 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也包括丘脑底核和中脑的黑质及红核。 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 其中豆状核的苍白球被称为旧纹状体, 而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核被称为新纹状体。 上述神经核团之间有错综复杂的神经纤维联系,而苍白球是纤维联系的中心。基底神经节具有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功能, 它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 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器传人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基底神经节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肌紧张的异常,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肌紧张亢进, 随意运动过少
19、的僵直综合症, 如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另一类是肌紧张减退, 运动过多的低张力综合征,如舞蹈病(又称亨廷顿病)和手足徐动症。五、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小脑可分为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与皮层小脑三个部分, 分别接受前庭系统、脊髓和大脑皮层的传入,其传出也相应地到达前庭核、脊髓和大脑皮层。小脑的功能有: (一)维持身体平衡这是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绒球小结叶通过前庭核,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与肌肉的收缩活动, 以维持躯体运动的平衡。 绒球小结叶的病变或损伤,可导致躯体平衡功能的障碍,但其随意运动的协调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二)调节肌紧张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主要是由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成人高考 统考 复习 专用 教材 医学 综合 第十 中枢神经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