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字典果实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草药字典果实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草药字典果实类.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草药字典果实类.精品文档.中草药字典 果实类果实类八角茴香八角茴香Fructus Anisi Stellati (英)Star Anise Fruit 别名大茴香、八角、八月珠。 来源为木兰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叶互生或螺旋状排列,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cm,上面深绿色,光亮无毛,有透明油点,下面淡绿色,被疏毛。花单生于叶腋,有花梗;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淡红至深红色;雄蕊1519;心皮89;胚珠倒生。聚合果星芒状。花期春、
2、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于阴湿、土壤疏松的山地。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制秋、冬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聚合果常由8个骨突果着生在中轴呈星状。骨突果长12cm,宽35mm,高061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果皮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内含种子1粒。果梗长34cm,弯曲,常脱落。种子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气芳香,味辛、甜。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黄樟醚(Saf 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ylacetone) 水芹烯等。
3、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呕吐、腰痛。 果实类大枣大枣Fructus Jujubae ( 英)Jujube,Chinese Date 别名红枣、小枣。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inermis(Bge)Rend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小叶有成对的针刺,嫩枝有微细毛。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cm,宽1.23.5cm,先端稍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较小,淡黄绿色,23朵集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柱头2裂。核果卵形至长圆形,熟时深红色,花期45月,果期7
4、9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 采制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烘炕至皮软再晒干。 性状果实椭圆形或圆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捶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化学成分含大枣皂甙、(ziziphussaponin ,)、酸枣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等。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
5、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果实类大草寇大草寇 Fructus Alpiniae Zerumbet (英)Beautiful Galangal Fruit 别名土砂仁、假砂仁。 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处生草本,高23m,叶披针形,长3060,宽510,先端渐尖而有一旋羌卷的小尖头;叶知长0.51.0cm,外被子毛。圆锥花序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cm;苞片白色,顶端及基部粉红色;花萼爱保形,白色,先端粉红色;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cm,乳白色,先端粉红;唇瓣匙状宽卵形,直径约2cm,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红色。花期46月,果期7
6、10月。 生于林荫。主产福建、广东。 采制果实熟时采摘,晒干或低温烘干。 性状蒴果椭圆形、卵圆形或橄榄形,长1.53cm,直径12cm;黄棕色或红棕色,两端突出稍尖,皮厚无刺,纵棱线突起,杰棕色开裂,露出种子。种子不集线结成团,呈不规则的多面形,灰棕色或棕褐色;外被白色假种皮。质梗 。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分含有棕榈酸、桉叶素、蒎烯、石竹烯、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明(cardamonin)、龙脑、桂皮酸甲酯等。 性味性温,味辛,涩。 功能主治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果实类山茱萸山茱萸 Fructus Corni (英
7、)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 的果肉。 植物形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47m。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地生,卵形至长椭圆形,长510cm,宽2.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生平贴毛,下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间有黄褐色毛丛;有叶柄。花先叶开放,伞形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总苞片4,黄绿色;花瓣4, 黄色;雄蕊4;花盘环状,肉质;子房下位,2室。 核果椭圆形,熟时深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阴湿沟畔、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中;有栽培。
8、主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山东、四川、山西有分布。 采制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有时酒制用。 性状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肉厚约1mm。 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化学成分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0-甲基莫罗忍冬甙(7-0-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鳖甙(I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tannin 1,2,3)等。 性味性微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
9、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果实类山楂山楂 Fructus Crataegi Pinnatifidae (英) Hawthorn Fruit 别名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7m。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7cm,基产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产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梨果深红色,
10、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河南。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黄色或浅棕色;果核5粒,淡黄色,多脱落。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化学成分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山楂酸(crataegolic acid) 、柠檬酸(citric 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性味性酸,味甘。 功能主治消食健
11、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果实类山楂野山楂山楂野山楂 Fructus Crataegi Cuneatae (英) Nippon Hawthorn Fruit 别名南山楂、小叶山楂、红果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s Sieb. Et Zucc. 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叶倒卵形,长26cm,宽0.82.5cm,先端常3裂,基部狭楔形下延至柄,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伞房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白色。梨果球形或梨形,红色或黄色,直径约12cm,宿萼较大,反折。花
12、期56月,果期810月。 生于向阳山坡或山地灌木丛中,主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化学成分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山楂酸( crataegolic acid)、齐菊果酸、槲皮素、金丝桃甙(hype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同山楂。果实类川楝子川楝子 Fructus Toosendan (英)Szechwan Chi
13、naberry Fruit 别名金铃子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d. Et 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小枝灰黄色。2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2cm;羽叶45对,小叶511,狭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6裂;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12,花丝合生成筒;子房上位,瓶状,68室。核果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cm,黄色或栗棕色。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于丘陵、田边;有栽培。主产四川、云南。 采制冬季果实成熟、果皮黄色时采收,晒干。 性状果实类球形,直径23cm。
14、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化学成分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 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果实类女贞子女贞子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英) Glossy Privet Fruit 别名冬青子、蜡树、虫树。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
15、m Iucidum Ait. 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花小,芳香,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1220cm;花萼钟状,4浅裂;花冠白色,漏斗状,4裂,筒和花萼略等长;雄蕊2;子房上位,柱头2浅裂。核果长椭圆形,微弯曲,熟时紫蓝色,带有白粉。花期67月,果期812月。 主产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四川。 采制1112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性状果实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基部有果梗
16、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肃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种子12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无臭,味甘而微苦涩。 化学成分含女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羟基-B-苯乙基-B-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 性味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果实类小茴香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英)Fennel 别名谷茴香、谷茴。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实。 植物形
17、态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双悬果矩圆形,果棱尖锐,具有特异芳香气。花期67月,果期10月。 各地有栽培。主产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采制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有时盐炒用。 性状双悬果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细小的果梗。悬果瓣呈
18、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棱,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化学成分含茴香醚、-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果实类马兜铃马兜铃 Fructus Aristolochiae (英)Dutchmanspipe Fruit 别名水马香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无毛,有香气。茎细长,扭曲,有
19、棱。叶三角状狭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8cm宽24cm,中部以上渐狭窄,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心形,两侧具圆的耳片。花单生于叶腋,花被斜喇叭状,长34cm,基部膨大成球形,中间收缩成管状,缘部卵状披针形,全缘,上部暗紫色,下部绿色。蒴果近球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于路旁、沟边阴湿处及山坡丛林中。分布于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南至广西。 采制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 性状蒴果广卵形或长圆形,长37cm,直径24cm。表面黄绿色、灰绿色或棕褐色,有纵棱线12条,由棱线分出多数横向平行的细脉纹。顶端平钝,基部有果梗,裂为6条。果实6室,易裂为6瓣,每室种子多数。果皮内表面平滑而带光泽,有
20、横向脉纹。种子扁平而薄,钝三角形或扇形,边缘有翅,淡棕色。气特异,味微苦。 化学成分果实及种子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马兜铃次酸(aristolochinic acid)、木兰碱(magnoflorine)、青木香酸(debilic acid)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果实类无花果无花果 Fructus Fici (英)Fig 别名映日果、奶浆果、蜜果、树地瓜。 来源为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聚花果。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12m,有乳汁。叶互生,厚膜质,宽卵
21、形或近球形,长1020cm,35掌状深裂,少有不裂,边缘有波状齿,上面粗糙,下面有短毛。肉持花序托有短梗,单生于叶腋;雄花生于瘿花序托内面的上半部,雄蕊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聚花果梨形,熟时黑紫色;瘦果卵形,淡棕黄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各地庭园有栽培。 采制夏秋季摘取未成熟青色聚花果,放于沸水内烫过,立即捞起,晒干或烘干。 性状聚花果圆锥形或类球形,长约2cm,直径1.52.5cm。表面淡黄棕色或棕黑色,有波状弯曲的纵棱线,上端稍平截,中央有圆形突起,基部较狭,连有果序柄及残序苞片。质硬,味甜。 化学成分含枸橼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琥珀酸、丙二酸、脯氨酸、草酸
22、、苹果酸、莽草酸(shikimic acid、奎尼酸(quinic acid)、生物碱、甙类、糖类、无花果朊酶(ficin)等。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用于食欲减退、腹泻、乳汁不足。果实类天竺子天竺子 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 (英)Common Nandina Fruit 别名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幼枝黄色。叶互生,集生茎端,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先端渐尖,全缘,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小叶下方及叶
23、柄基部有关节。圆锥花序顶生;花被片多轮,每轮3片,外轮小,内轮大;雄蕊6,花瓣状;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湿润山谷、山坡杂林下;或栽培于庭园。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 采制果实于1112月或2月采收,晒干。 性状果实球形,直径79mm。表面黄红色或红紫色,光滑,微具光泽,有时稍凹陷,顶端宿存微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细果柄或其断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两粒,略呈半球形,内面凹下,黄棕色。味酸涩。 化学成分含异紫堇啡碱(isocorydine)、原阿片碱(protopine)、0-甲基南天竹碱(0-methyldomesticine)、 氢氰酸等。 性味性平,味酸、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草药 字典 果实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