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主的一种文化.doc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主的一种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主的一种文化.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主的一种文化.精品文档.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主的一种文化,而儒学思想是一种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伦理哲学。正如薛华在谈谈中国古代哲学的原则中所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是以人与社会为中心的哲学。”据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编纂的中华伦理范畴丛书所言,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共含有“仁爱忠恕礼义、廉耻中信和合、善勇敬慈诚德、孝悌勤俭修志、圣公洁贞敏惠、乐毅庄正平温、友强容智道顺、良格省新恭直、博节健实恒明、优质行美刚气”等六十余个德目或范畴,它整体含盖了中华民族的心灵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
2、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我认为在这六十余个德目或范畴中,孝、义、仁、和应该是中华伦理道德文化的灵魂、核心和精髓,是其最主要的元素。 下面,我从孝、义、仁、和的产生、内涵、关系及社会风俗等方面加以论述。 一、孝、义、仁、和发源于山西,风俗于孝义。 申维辰在努力把太原建成特色文化名城中说:“中国文化早期的元素都是在山西这个地域形成的,当然这与文明起源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到春秋战国时代,全世界在那个时代都是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那个时候是中国思想成熟的时代,今天构成我们中国文化基本框架的儒家文化就是在那个时代形成的”。由此可见,山西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是异常活跃,开放包容的,也是非常进步的
3、。其原因是因为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由于多种文明不断交流,不断吸纳和整合的结果。 申维辰认为:“仁”文化发祥于尧,而尧都就在山西的平阳,即襄汾陶寺遗址。史记中记载尧当时的统治被称为“其仁如天”。尔后尧禅让于舜,舜都蒲阪,就是永济一带,舜的文化突出了孝。中国的文化中仁和孝是相联系的,孝文化的源头是从舜对父母逆来顺受开始的。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好被杀了,然后他继承父业,继续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都就是现在的运城安邑一带,禹应当是“义”的化身。所以申维辰说:孝、义、仁这三大元素都是在山西这个地域形成的。 其实,“和”文化这个元素也发源于山西这个地域的。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孔子出生前的170
4、0多年,尧就以“允执其中”四字诀传给舜。论语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身,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尧曰)。舜又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孟子公孙丑下)十六字传给禹。这十六字诀的道理是:人类心情易于变动,很难持平;宇宙自然法则极其微妙,很难把握。面对变幻的人心,微妙的自然,只有用精密的方法了解事理和物理的真相,用一贯的态度洞察宇宙和人生的整体。这一贯的态度就是不偏不倚以中和为准则来立身处世。由此可见中和文化的形成也在山西这个地域之中。 孝义具有悠久的历史,境内出土的一大批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文物证明,孝义先民早在一万年前,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衍和生活了。史家说“三
5、晋设县、孝义最早。”春秋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晋灭虢迁其民于此置瓜衍县,比太原还早1500年。自然,孝、义、仁、和的文化就在这块土地上有着深厚源渊和流变风俗。隋唐时,郑义割股奉母的故事,体现的是“孝”文化;隋唐尉迟恭白壁关降兵于李世民,明朝义虎救樵夫等故事与传说体现的是“义”文化;明万历霍冀千里寄家书,产生“仁义巷”的故事,体现的是“仁”文化;始建于汉魏时代的中阳楼上书写的“中和位育”以及明朝“锯树留邻”的传说体现的是“中和”文化。所以说孝、义、仁、和也是孝义传统文化道德伦理与人格精神的精髓和灵魂。 二、“孝”文化的产生及其内涵、外延 “孝”字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卜辞。而且“
6、孝”字与“老”是有关的。老,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写作“”或“”,是个龙钟的老人拄着根拐棍。到了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上这老人又时常把拐棍扔在一边,换上个后生小子背着他,于是汉字里便多了个“”就是“孝”。“孝”最常用的意思,按中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中说,是“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孝”也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善父母者。以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大概青铜器铭文上那个背着老人腰也直不起来的儿子,便是榜样。 但是,“善父母”的解释,似乎还不是“孝”字最初的意思。在甲骨文里,“老”字和“考”字有时是写成同一形状的,而“考”字后来专指死去
7、的父辈祖辈,所以那行孝的后生小子身上背着的,也可能是自己已死的祖宗。因此“孝”字也与对祖先的崇拜或“追思祖先”有关。诗经小雅的谷风之什里,有一首楚茨,是描写西周贵族祭祀祖先的盛大场面的。丰收之后,贵族们用洁净的牛羊肉供奉在祭庙里的祖宗神位时,写到:“先祖是皇,神保是飧,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意思是祖宗们晃晃悠悠地来到人间,接受祭司们献上的供品,而这些对祖先有一份难得“孝”心的贵族子孙,因此被告知将有神的赏赐:给他们大福,让他们万寿无疆。当祭祀正式开始时,诗中又写道:“工祝致告,徂赍孝孙:必芬孝祀,神嗜饮食。”这是说司仪宣布祭祀开始举行,祖宗便把福音传给主祭的贵族子孙,以“孝”为主旨的
8、祭祀充满了芬芳,神就喜欢饮食这种馨香。周颂里的一首闵予小子是周成王告祭他祖父周文王,父亲周武王的诗歌,其中写到动情处,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的感叹句。“皇考”自然是指成王已故的父祖,而那一辈子要尽的“孝”是指什么呢?想来大约是指上首诗楚茨里“孝孙”们举行“孝祀”来表示的那份对祖先的崇敬之心。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有十一篇里出现了“孝”字。这十一篇都属于雅、颂的范围,又均诞生于西周那个辉煌的时代,而它们的性质,则大都是祭祀祖先与为贵族祝福的献辞。这与西周青铜器上镌刻的诸如“用享孝于文且(祖)”、“其用享用于皇祖帝考”等等众多句式相似而又含有“孝”字的段落,正好相互印证,反映了殷商时代所没有的,出现
9、于西周的“孝”的观念,最初更多地是用来表示子孙对祖先的一种崇拜意识。 当然,“孝”在西周时代也有用作“待父母好”之类的意思。诗经小雅里的六月,讲到周宣王时有一次举行庆祝战争胜利的宴会,应邀参加的来宾中,有一位名叫张仲的,又以“孝友”而著名。尔雅对此这样解释:“孝”是“善父母”,“友”是“善兄弟”。尚书酒诰中,讲到殷商被西周灭掉之后,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受命去殷商故都管理前朝遗民,曾作过一个题为酒诰的报告,其中就告诫殷民要“用孝善厥父母”,而莫学他们的末代君王纣贪杯奢侈。但从文献记载的总体来看,“孝”在当时表示对在世父母的奉养,远不如表示对祖先崇拜追思那么多见。直到东周春秋时代才有所改观。左传论语里
10、,对生身父母的“孝”与对列祖列宗的“孝”不分轩轾,同样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孔子对“孝”最简洁的解释便是“无违”。当他的学生樊迟问“无违”二字怎样讲时,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他其实也是从生死两端作解释的。 孝这种观念最产生时更多地与祖先崇拜相关联,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尽管从逻辑上讲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但在上古蒙昧时代,具有人格意味的祖宗由于被视为保佑民族繁衍不绝的救星,其地位远比氏族成员的生身父母更高,更何况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着民族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西周时代社会组织方面逐步出现了家族个别化的趋势,但政治组织方面仍遗留了氏族制
11、的不少内容,因此为了维护贵族统治的形式,强调部落同宗民众在血缘上的联系,保存被统治者对祖宗神的敬畏,就显得十分迫切而需要。 “孝”的观念首先表示对同宗祖先的崇敬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以后随着个体家庭的诞生,单单强调对已逝同宗祖先的崇敬已不能维持人心的稳定,于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又标举出那本于人性的子女对父母之爱,上接流传已久的对祖先崇拜的心理。 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在国内外很流行,它和孝义版二十四孝中,都将舜孝父母感天动地的故事列为第一,叫孝感动天或重华耕田,“古代虞舜,姓姚,名重华,号虞氏。母早逝,父续妻,继母无情虐待,重华心胸开阔,从不记恨,每日勤耕田禾,获丰粮孝顺父母。孝心感动神灵,
12、象耕田,鸟代种,粮丰食满,日久孝名流传。帝尧闻其贤,许二女为妻遂将天下让焉。在位时咨询四方,近贤任能,政通事治,名垂千秋。”当然,这有些神话传说的味道。但是,尚书、尧典、史记等历史文献中,对虞舜的事均有记载,尚书中说,虞舜二十岁时,便因为大孝而名天下。三十岁那年,当时的帝王唐尧向臣下问有否可用之人,四岳便一致推荐了他。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他的生母早年亡故,瞎眼的父亲又娶了那愚鲁的继母,生了傲慢的弟弟象。父亲喜欢小儿子,常一发狠劲便要杀舜。一次让舜上粮仓顶干活,父亲居然在下边纵火烧仓谷,舜急中生智,拿了两只斗笠做凭借,像鸟儿张翅飞翔而才落地逃跑。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打井,这回舜有所防范,打井时在一边
13、井壁上挖了通向别的井洞的通道。果然,井打到深处,瞎眼老头便同小儿子把井填实,好在已备一通道,才免过灾难。尽管这样,当父母需要他时,他又很快回到他们的身边。唐尧提拔虞舜之后,又“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见其外”。 儒家重视孝,认为“百善孝为先”。有一部重要的典籍叫孝经,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孝的理论专著。“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孝经开宗明义),孝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同上)。论语学而中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由此可见,孝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早期是事奉父母,兄弟友悌。就是“入则孝,出则悌”,对父母
14、要孝,对兄弟要悌,要先与自己的父母,兄弟等亲人把关系处好,这是第一个层次;中期是进入社会做事的时代,要以孝心对待工作,对待上级,包括对待国君,就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如果一个人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去亲近有仁德的人,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的更远;最后是要做出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要是还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贤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自然就是了不起的人了。 论语为政中说:“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
15、。但是,这是真的孝吗?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得到饲养,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吗?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是孝乎?”他说: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谓孝,去好好地做事,养着父母,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吃先喝,有什么劳顿自己可以先担当。这些真是孝吗?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他说: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很克制地去劝止。这就叫“几谏”。若父母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做儿女的还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顶
16、撞他们,这就是“见志不从,又敬不违。”你心中可能对这件事继续担忧,但不能生出怨恨,这就叫“劳而不怨。”所以说,“孝”就是不仅要从物质上去孝敬父母,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去孝敬父母。 孔子的学生子有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这说明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引申出来的,也就是从孝悌引导出来的,孝是仁的根本,“忠”“恕”都是从“孝”延伸扩充出来的。宋代朱熹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有人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说的都是“恕”。“信”也是由“孝”延伸扩充
17、而来的。孔子的学生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父母的仁爱是孝,对兄弟姐妹的仁爱是“悌”,对朋友的仁爱是“信”,“推己及人”,“推己达人”就是“恕”。“忠”则是将“孝”由家推而广之在“国”里。国不过是家的放大形式。“事君事长”都是从家庭训练“事兄事父”从中得到的。(礼记祭义)中说:“事君不忠非孝也。”祭统中也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由此可见,称孝为忠或移忠为孝,二者成为中华传统道德价值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因素。所以,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18、(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敬爱自己的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一个人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工作,根本建立了,“道”也就有了。 由“孝”及“忠”,以忠、孝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再往下发展,便是道德价值的系统化了,即“五伦”与“三纲”。“五伦”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伦”要求儿子对父亲要尽孝,弟弟对兄长要尊敬,妻子对丈夫要贞节,臣子对皇帝要尽忠,朋友之间要讲信用,虽然在这五伦的关系中,表面上看是相互的,具有道德价值的相对性,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子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其内容则逐渐被
19、歪曲,片面强调单方面的忠、孝和敬爱,由此发展为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 三、“义”文化的产生及其内涵、外延 说文中解释:“义,已之威义也,从我从羊。”中国古代把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与羊联系起来,如美、善、养、羡等都带着“羊”。“我”,据考证是一种兵器,作为第一人称,是后来的事。有人猜想,是人拿着兵器守卫着羊,就是义。段注说:“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故“义”又引申为“善”。因此,“义”作动机也只是引申之一,不能完全周遍“义”的内涵。所以,说文中接着解释“义同宜”。礼义中庸里也说:“义者,宜也”。韩愈原道中也说“行而宜之谓之义”。据考证,“宜”是切肉的意思,“义”与切肉有什么关系呢
20、?庄子大宗师中说:“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把万物粉碎了,也不算义;造福万代,也不够仁;出生于上古,活到现在,也不算老;刻雕创造天地之间所有形状,还不算巧。庄子讲的这些话都是反话。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人看来,“万物”就是“义”。“”就是细切粉碎的意思。周礼天官郑宏注“细切为”。细切羊肉是为了合理地分配,合理分配,就是义。孔子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见到利益,首先要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可以取。孟子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义。推而广之,所有利益,一切好处,都应该有合理的分配,这是义的原则,如果
21、多吃多占,或者贪天之功,据为己有,那就是不义。由此引申出合理的,规范的标准,正当的行为,都为“义”。孟子告子上中说:“义,外也,非内也”。是指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要符合一定的规范或标准,这才称得上“义”。所以,后来多与“仁”,“道”等连用,成为“仁义”,“道义”的同义语。汉代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有身之养重于义篇。他说:“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这里,董仲舒认为:义利为人之养,但是“心之养”比“体之养”重要的多,因为义属心,利属体,心灵比肉体更重要。也就是说,在极端或特殊的情况下,物质对于生命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22、但在一般情况下,人的精神状态对健康生活却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做不义的事,不但损人,同时也害己。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名言,已成为后世儒者的至理名言。就是说做事情,要考虑如何做才符合义的原则,不要谋自己的私利。或者说,做事情要考虑怎样才合理,不要考虑似乎对自己有利。这就是“正其谊不谋其利”,“谊”即“义”也,那么怎样做好工作呢?“明其道不计其功”。这里的“功”,不是“立功不朽”的“功”,而是贪天之功,急功近利的那个功。就是说做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办,不要急于求成。发掘孝道精神 弘扬中华文明 李 炜孝道是中华民族丰富、优良的文化遗产,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民族有如此丰富广博的孝文化、绵
23、延千年的孝传统、信奉者众的践行人群。孝道也是健康的、积极的、和谐的老龄化社会必不可少的道德资源和文化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只有积极开发并利用这种道德和文化资源,才能构建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强大、国富民安的目标。今天,我们在创建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孝道中所蕴涵的中华文明,对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一孝道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在绵延数千年历史中以无与伦比的文化影响力,给中国社会以巨大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 传统文化 是以 儒学 思想 为主 一种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