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doc(1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精品文档.ICS 11.0 20C 10 CJH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s/T 16751.1一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 病 部分Clinic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Diseases1997一03一04发布1997一10一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T 16751.1一1997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引用标准“”“”一13 传染病、寄生虫病类“”“”“”“ 14 脑系病类”一55
2、 心系病类“”“”“”“”一76 肺系病类“”“”“”“ 97 脾系病类“”“”“”“ 108 肝系病类“”一139 肾系病类”一141。男性前阴病类“ . 1611 颈澳病类、乳房病类“”“”“”“” 1812 疮疡病类”“ 2013 皮肤病类“ ,“,“ 2814 妇女经、带、杂病类“”“” 3515 胎、产及其疾病” 3816 新生儿病、小儿特发病“ 4217 眼病类“”“”一4518 耳鼻咽喉口齿病类“”“”一5219 肛肠病类“一5720 躯体痹.赓.瘤等病类”一5821 时行病、中毒及其他病类” 6222 症状性名称 64附录A(提示的附录)疾病拼音索引“”“”“”“”“”二“69
3、附录B(提示的附录)疾病笔画索引“”“”“”“”“”“一86GB/T 16751.1一1997前言中医 学 对 于疾病的认识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规律,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满足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的需要,必须遵循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统一、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标准。中医 临 床 诊疗术语包括中医疾病、证候、治法三个部分,分别规定了中医临床常见疾病、证候、治则治法的基本术语及其概念。鉴于中医英译名的原则、方法不尽一致,故本标准仅提出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中文部分,英文对应词暂未列出。本标 准 是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第一部分,规定了中医
4、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肛肠等科临床常见病及其定义,计930条,并按中医认识疾病的规律进行分类。病的确定以中医为主,能中不西,在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前提下,收录了部分经改进、新创和分化的病名,以反映中医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另有症状性术语49条,当病种难以确定时,可以症状待查形式作为暂时性诊断。鉴于骨伤科目前已普遍使用现代解剖学名称作为诊断术语,而与西医病名相同,经征求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意见,本标准中未予收录,可使用GB/T 14396-93疾病分类与代码。本标 准 中 列有部分同义词,临床诊断时,应使用正名,避免使用同义词。疾病中用方括号所括起的部分,表示放在
5、括号中间的词可以代替部分前面的词。疾病中用圆括号( )所括起的部分,表示可以省略。本 标 准 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鉴于 中 医 学理论渊博,实践性强,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使中医学术不断充实、完善。本 标 准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提出并归口。本 标准 负 责起草单位: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肛肠科等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等。本 标准 主 要起草人:朱文锋、王永炎、唐由之、陈士奎、陈佑邦、潘筱秦、吴厚新、王沛、刘敏
6、如、袁兆庄、庄曾渊、熊大经。本 标 准 由 国 家 中 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 病 部分GB/T 16751.1一1997Clinic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Diseases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医临床930种常见病及其定义。并有症状性术语49条。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卫生统计、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2 引用标准下 列 标 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7、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T 1 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ZY /T 0 01-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传染病、容生虫病类(时疫)霍乱因饮食不洁、感受疫病之邪,损伤胃肠,升降失司,清浊相干。以骤起剧烈吐泻米柑水样物,目眶凹陷,小腿转筋,津气严重耗损,甚至因厥脱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鼠疫因病鼠的疫毒随疫蚤叮咬而注入人体,内侵肺系与血络,迫血成寮。以起病急骤,高热,出血,誉核肿痛,或咯痰、咳血,甚至因厥脱迅即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春温瘟温热疫毒经口鼻而入,侵及营血,上犯于脑,扰乱神明。以冬春季骤起高热,头痛,项强,呕吐,发斑,烦躁
8、,继则神昏、惊厥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暑温瘟暑热疫毒随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上犯于脑,扰乱神明。以暑季骤起高热,头痛,呕吐,项强,甚则神昏、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软脚瘟暑湿疫病之邪由口鼻侵入,蕴于肌肉,阻滞经络,或热伤阴液,筋失濡养,导致筋脉弛缓不用。以双峰热,肌肉软瘫,日久肌肉萎缩,步履不便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时行感冒时令疫病之邪侵及肺卫所致。以急起发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麻疹感受麻疹疫毒,毒邪蕴于肺脾,走窜于血络,外发于肌肤。以发热,咳嗽,流涕流泪,遍身发疹,疹退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一03一04批准1997一10一01实施GB/T 16751.1一199
9、7脱 屑 ,留 有 色 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8 白喉燥热 疫 毒 之邪搏结于咽喉,耗伤阴液。以发热,咽痛,咽、喉、鼻等处出现白色假膜不易剥脱为主要表 现 的 疫 病 类疾病。3.9 百日咳时 行 疫 邪 犯 肺,阻于气道而肺气上逆。以阵发呛咳,咳后有鸡鸣样回声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同 义 词 :顿 咳3.10 烂喉丹形温 热 疫 毒 经 口鼻或皮肤伤口侵入,上冲咽喉,外窜肌肤所致。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 猩 红 疹 点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11 痒腮温 热 疫 毒 侵 袭,奎遏少阳经脉所致。以发热,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12 肝热病湿 热
10、 疫 毒 之 邪侵及中焦,郁蒸肝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成。以腹胀纳差,恶心厌油,右胁疼痛,肝 肿 大 ,或 有 黄疽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13 肝瘟湿热 疫 毒 内 攻 ,肝脏严重受损,并伤及营血,内闭心神。以发热,黄疽迅速加深,神志昏蒙,出血为主 要 表 现 的 疫病类疾病。同 义词 :瘟 疫黄3.14 痢疾因疫 毒 童 滞 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所致。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 类 疾 病 。3.14.1 暴痢因 饮食 不 洁 ,湿 热 疫毒之邪经口而入,童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以骤起发热,腹痛腹泻,里 急 后 重 ,大 便 下 脓血为特点的痢疾。3.
11、14.2 疫毒痢湿热 疫 毒 内 侵 ,损 伤肠络,内陷心包,引动肝风。以高热,腹痛,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面青 为 特 点 的 重 度 痢疾。3.14.3 休息痢痢 疾 日 久 ,邪 毒 蕴 结,脾胃气血受损。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里急后重,粪质稀烂或便中 夹血 为 特 点 的 痢疾。3.14.4 嘴口痢多 因 湿 热 疫 毒 蕴 结肠中,邪毒亢盛.损伤气阴所致。以呕恶不食,下痢频繁,肌肉瘦削为特点的痢 疾 。3.14.5 奇恒痢因 虫 毒 内 侵 ,蕴 积 大肠,肠络受损所致。以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粪便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5 湿温瘟湿 热 疫 病 之 邪,经口鼻而
12、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而成。以持续发热,院痞腹胀,苔腻 脉 缓 ,神 情 淡漠,玫瑰疹或白痔,左胁下痞块,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16 疫斑热温 热 疫 毒 之 邪人侵血脉,伤及心肾所致。以骤起壮热,热退病反重,容易发斑出疹,血压低,小便先少 后 多 为 主 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GB/T 16751.1一19973.17 温仁瘟毒发斑疫 毒 之 邪 随 虱蚤叮咬而侵入血脉,热毒伤营,闭扰神明。以高热,斑疹,头痛,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 疫 病 类 疾 病。3.18 稻瘟病感 受 暑 湿 疫 毒,蕴于肌麟脉络,或内攻脏腑,伤及营血所致。以骤起高热,全身酸痛,黄疽,小腿肌
13、肉 尤 为 疼 痛 ,目赤,脊核肿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门9 疟疾被 疟 蚊 叮 咬 ,疟邪入血,卫气与疟邪交争为病。以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头痛,汗出而解,日久左胁下 有 痞 块 等 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19.1 瘴疟发 无 固 定 时 日 ,有 神志昏迷,或黄疽等病情严重之疟疾。3.19.2 久疟发 作 日 久 不 愈 之 疟疾。3.20 狂犬病被 疯 狗 等 咬 伤,疯毒入血攻心,致人发狂,引动肝风。以烦躁,怕风,恐水,畏光,痉挛抽搐,终致瘫痪而 危 及 生 命 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21 沙虱病被 携 带 疫 毒 邪气的沙虱幼虫叮咬而引起,毒邪留滞局部,腐肌败血。以
14、骤起发热,斑疹,叮咬处溃烂 、结 痴 为 主 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22 炭疽接 触 患 病 动 物及处理皮毛时,疫毒侵袭皮肤及肺、肠等器官,以致气血凝滞,毒邪蕴结。以皮肤溃烂、 焦 痴 及 其周 围水肿,偶可见肺、肠、脑病变及毒邪流注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同 义 词 :疫 疗3.23 麻风因 感 染 病 毒 ,内侵血脉,损伤皮肤、筋脉经络及五脏。以遍身麻木,皮肤见红斑紫瘫.形若蛇皮,脱屑 等 为 主 要 表现的慢性疫病类疾病。3.24 梅毒多 由性 乱 而 使 淫秽疫毒之邪入侵,流窜皮肉筋骨、脏腑经络,甚至侵犯脑系。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 ,筋 骨 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等为常见
15、表现的疫病类疾病。3.24.1 下疮发 生 于 男 性 阴 茎 、龟头、包皮,女子阴户、阴道等处的梅毒。初起豆粒大硬结,不痛不溃破者为硬下 瘩 ;初 起 小 疮 , 渐至溃破者为软下疮。3.24.2 横疙发生 于 两 腿 合 缝 间 的梅毒。以背核肿大、溃破如鱼嘴为主要表现。生于左者名鱼口,生于右者名便 毒 。3.24.3 杨梅疮疹以皮 肤 红 斑 脱 屑 、丘 疹结节等为主要表现的发疹期梅毒。3.24.4 杨梅结毒以 头 、面 、 四 肢 等 处发生结节、溃破、树胶样肿及萎缩破溃性疤痕为主要表现的梅毒。3.24.5 梅毒攻心梅 毒 侵 及 心 脏 及 血管,以心悸、胸痛、心区杂音及震颤,甚至
16、出现心衰等为主要表现的晚期梅毒 。3.24.6 梅毒致痪Gs/T 16751.1一1997梅毒 损 及 脊 健 ,以 发 生闪电样痛,下肢感觉异常、障碍,步态不稳等为主要表现的晚期梅毒。3.24.7 胎传梅毒父 母 患 梅 毒 遗 传 给胎儿。以婴儿体瘦枯搞,肤色暗红发斑、溃烂,脓血淋漓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梅 毒 。3.25 花柳毒淋因不 洁 性 交 ,淫 秽疫毒之邪侵及肾系、精室所致。以排尿困难,尿频尿痛,茎端流出米柑样浊物为主 要 表 现 的 疫病类疾病。3.26 赤扁虫病因吞 食 粘 有 赤 虫(姜片虫)幼虫的水生植物后,赤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致气机阻滞,脾失健运。以大便 检 查 有 姜
17、片虫卵,一般表现有腹痛腹泻,面黄体瘦,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主要表现的寄生 虫 病 。3.27 肺(吸)虫病.因 进 食 含有肺(吸)虫幼虫的生石蟹、蜂蟒等之后,虫毒蕴结肺络等处。以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大便 或 痰 中 检 查有肺吸虫卵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3.28 寸白虫病因吞 食 寸 白 虫 绦虫幼虫而使之寄生于小肠,以致阻滞脾气,耗吸营养。以腹痛腹泻,善食而瘦,大 便 检 查 有 绦虫卵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同 义 词 :绦 虫 病3.29 囊虫病因 绦 虫 卵 在 人体内发育为幼虫,与痰浊相搏,寄生于肌肤、脑、眼等处。以痰核包囊,脑系症状(如痛病 ) ,视 力 障 碍,检查发现
18、囊虫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3.30 包虫病因 包 虫 卵 在 人体内发育为幼虫,主要寄着于肝、肺等处,与痰痕水湿相搏结而形成包块。以局部囊肿 ,检 查 有 包虫 征候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3.31 丝虫病因 携 带 丝 虫 幼虫的蚊叮咬后,虫毒入侵,结于肢体脉络,湿热痪滞,内伤脾肾,脂液失摄。以发热,下肢 皮 肤 红 肿 灼痛,翠丸肿痛,小便混浊,下肢及阴囊肿大,检查发现虫体或微丝m为主要表现的寄 生 虫 病 。3.32 黄胖肿病钩 虫由 皮 肤 侵 入,寄生于小肠,湿热虫毒内蕴,脾虚失运,气血亏虚。以善食易饥,疲乏,皮肤萎黄,浮肿 ,大 便 检 查有钩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同 义 词
19、:钩 虫 病3.33 蛔虫病吞食 粘 有 蛔 虫 卵的不洁食物,化生湿热,损伤脾胃,蛔虫得以繁殖并寄居肠道,耗吸营养。以食欲不振 , 脐 周疼 痛 ,甚或体瘦腹大,大便排虫或检查有蛔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3.34 烧虫病吞食 烧 虫 卵 后 ,致烧虫寄生于肠道下端,袭扰大肠、肛门。以肛门奇痒,夜卧不安,在肛周或大便中找 到 烧 虫 或 烧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3.35 鞭虫病吞 食 含 有 鞭 虫卵的食物后,鞭虫寄生于肠道,耗吸水谷精微,使气血亏损。以神疲,乏力,食少,腹痛 腹 泻 ,大 便 检查有鞭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3.36 肝虫病进食 未 熟 而 含 有肝虫华支辜吸虫幼虫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临床 诊疗 术语 疾病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