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doc





《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特色新疗法冬病夏治三伏贴.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医特色新疗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精品文档.中医特色新疗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任丘市中医院 张海涛2014.7.6一、冬病夏治的概念 “冬病夏治” :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一定的药物敷贴、针灸、拔罐及饮食调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 、“冬病”的定义1“冬病”:泛指一些由于阳气不足,正气亏虚、虚寒型疼痛和一切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2冬季易发作的疾病。3易发人群
2、为虚寒型体质,即阳虚、气虚类体质。 三、“冬病”包括哪些疾病?1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2虚寒型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3风寒湿痹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寒性慢性颈肩腰腿痛。4妇产科疾病属于虚寒型者,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身痛。5其他:冻疮、遗尿等。四、 “冬病”的病因 贪凉 饮冷 晚睡 缺少运动 * 夏季是最容易导致冬病的季节 五、何为“夏治” 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运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以达到扶元正本的目的。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冬季减少某些疾病发生或复发,乃至不再复发的目的。六
3、、源流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清张志聪注:“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 清张介宾:“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七、“冬病夏治”的中医机制 “冬病夏治”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季节摄生”的理论,在每年夏
4、季“三伏天”进行治疗。其机制体现“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八、“冬病夏治”常用方法内服汤药、食疗、敷贴疗法、熏蒸疗法、推拿、针灸、拔罐等数十种方法 三伏贴(天灸) 贴药 选择“三伏天” 原因 三伏天: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 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火克金,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三伏天”
5、的计算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公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14年三伏天 7月18日庚寅日(初伏) 7月28日庚子日(中伏) 8月7日立秋 8月7日庚戌日(末伏) 末伏第10日以后就出伏了
6、,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天灸疗法历史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南北朝荆楚岁时记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以“蓟”敷“中颠”发泡以治毒蛇咬伤“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点头额,名为天灸”(用刺激性药物外敷治病)(最早出现“天灸”一词)治疗思想初步形成蓟:芥子泥。中颠:百会穴斑蝥:辛寒,有大毒。外用发泡有攻毒蚀疮,消肿散结之效。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李时珍本草纲目宋代针灸资生经关于药物发泡灸的经验方很多,注明了具体的制作方法“山人截疟,采(毛茛)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之为天灸、自灸。”(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结合)创新改进详细描述了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药物敷贴某些部位刺激皮肤发泡治疗有关疾病
7、赵学敏串雅外编吴师机理淪骈文张璐张氏医通“治喉痹独蒜瓣半枚,银朱少许,共捣如泥,摊药膏上,贴眉心印堂穴,如起泡流水无大碍,勿误入目”载有多种发泡剂型及发泡验方,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天灸疗法成熟的标志)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治冷哮方(延胡索、白芥子、生姜汁、麝香、细辛、甘遂),堪称治疗哮喘的经典天灸方,被后世广泛应用(天灸得以广泛应用) 天灸方主要组成 张璐张氏医通冷哮方: “白芥子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麝香半钱,姜汁调涂”后发展为哮喘膏-治疗哮喘的经典方。 白芥子-君药,辛温,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 细辛-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开窍。 甘遂-苦寒,入脾肺
8、肾经,泻积水、破积聚。 延胡索-辛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 生姜-辛温,入肺脾经,发表、散寒、开痰。 麝香-辛温,入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诸药相配-温肺行气、祛痰平喘。如清.吴师机理淪骈文“借生药、猛药、香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 适应病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药物分析 白芥子 味辛,性温。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白芥子有刺激作用,黑芥子甙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
9、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白芥子有祛痰作用。 细辛 味辛,性温。祛风散寒,行水开窍、宣肺蠲饮。 抗炎,可抑制炎性反应过程的渗出、白细胞游走及肉芽组织增生;抗变态反应,可使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释放减少40%以上;细辛挥发油、细辛醚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产生平喘作用,细辛挥发油可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细辛醚有一定祛痰作用。 延胡索 辛,苦,温。活血,利气,止痛。 主要成份是生物碱,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甘遂 苦,寒,有毒。泻水逐饮,驱顽痰。 生姜 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产生
10、抗炎作用。 洋金花 味辛,性温;有毒。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含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以东莨菪碱含量较高,莨菪碱少量。可用于紧急治疗哮喘持续期。 生姜 辛,温,有小毒。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降逆止呕。 镇咳作用,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药物制备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
11、,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贴敷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的最佳时间为去药后局部潮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特色新疗法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中医 特色 新疗法 冬病夏治三 伏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