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资源植物中心研究课题一览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资源植物中心研究课题一览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资源植物中心研究课题一览表.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资源植物中心研究课题一览表目标任务与年度执行情况课题概况目标任务年度进展与执行情况课题名称小桐子良种扩繁及规模化栽培试验示范1.良种选择:获得高产、高含油率的优良种源(或品系)3-5个。2.基地建设:不同地理种源收集区20亩,良种扩繁区30亩,丰产栽培实验区100亩。 3.丰产栽培指标: 3年生种子亩产量150kg以上,盛产期亩产达到250kg/亩以上; 种子含油率35%(种仁含油率60%)以上。4.培养小桐子生产技术骨干5名以上。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根据省林业厅和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方案和落
2、实年度实施方案。(2)按照实施方案,上半年完成基地区划、落实种源并育出苗木,下半年实施小桐子苗的定植,年末基本完成基地造林工作。同时开展相关研究科目的表格设计,并开始各种性状的观测记录。(3)目标是完成基地定植工作。(1)除延续相关研究科目的观测外,上半年完成基地各片区的补植,挂果植株的产量测定,试产区单位面积产量和油脂品质测定。(2)下半年第二次挂果植株产量测定,试产区单位面积产量和油脂品质测定。(3)目标是确定小桐子试产期的产量和油脂品质。(1)小桐子初投产期的产量和油脂品质测定,病虫害种类调查和不同防治措施效果的检测。试验数据的汇总分析。(2)目标是弄清小桐子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3、。(1)小桐子投产期产量和油脂品质的测定,不同优良种源的评价,丰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归纳和编写,提出项目验收(鉴定)报告。主持人马桂洪、杨成源课题编号合作者版纳州林业局经费额度(万元)实际经费135.0,植物园30.0执行年限2007.1-2010.12填报日期2007.1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院地合作合作项目一览表 2段柱标:云麻新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研究目标任务与年度执行情况课题概况目标任务年度进展与执行情况课题名称云麻新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研究1.广泛收集云麻(大麻)资源,建立资源圃,对材料的经济性状进行系统的鉴定评价和优异基因的发掘。2.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化学诱变、筛选
4、出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品系3-5个。3.探明雌雄异株和雌雄同株品系之间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的关系。4.对云麻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5.发表研究论文3-5篇。6.完成新品种登记1-2个并供生产使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广泛引种,建立种质资源圃,并对材料进行鉴定评价。(2)大田选育优良单株和株系。(3)开展相应的栽培试验。(4)改良品种试验。(1)延续2006年的工作,并进行总结改善。(2)利用上年鉴定的优良品种开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工作。(3)对筛选好的材料提纯和比较试验。(1)延续并总结前两年的工作。(2)对杂交后代、诱变材料进行
5、筛选。(3)对前几年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系进行加代繁殖、加快品系的筛选进程。(1)延续并总结前几年的大部封工作。(2)对性状比较稳定的品系做好评审和鉴定的前期工作。(3)发表2-3篇学术论文。(1)对优良的材料和品系进行鉴定,使其成为新品种。(2)再发表2-3篇学术论文。主持人段柱标课题编号0501073007合作者版纳农科所经费额度(万元)50.0(25.0为园外经费)执行年限2006.1-2010.1填报日期2006.4.12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院地合作合作项目一览表 3刘玉洪:山苍子矮化丰产高效栽培试验示范目标任务与年度执行情况课题概况目标任务年度进展与执行情况课题名称山苍子矮化丰产高效
6、栽培试验示范1.在试验地中有2-3块(每块5-15亩)亩产量达到丰产指标。2.编写山苍子矮化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使用手册。3.发表山苍子矮化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4.形成一项专利技术并进行登记。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完成项目申报、种子采收及育苗,种植基地的选择。(2)营造山苍子试验示范林150亩,具体安排:景东100亩,思茅30亩,西双版纳20亩,并组织人员到德宏州和贵州山苍子主产区考察学习。(1)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粗加工试验,提高山苍子芳香油的出油率。(2)对新造的试验林进行抚育管理、修剪整形和观察记录;完成山苍子优良单株选择。(1)进一步开展整形使之形成合理的矮化树冠
7、。同时,开展山苍子施肥促丰试验,并对幼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1)完成试验观察和资料整理,进行成果总结和验收,完成山苍子矮化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编写山苍子矮化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用手册。主持人刘玉洪、王立新课题编号0501073011合作者思茅林科所经费额度(万元)20.0(园拨经费12.0)执行年限2006.1-2009.12填报日期2006.1.6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院地合作合作项目一览表 4许勇:山苍子+茶矮化丰产高效栽培试验示范目标任务与年度执行情况课题概况目标任务年度进展与执行情况课题名称山苍子+茶矮化丰产高效栽培试验示范1.通过合理定植,截干及整形修剪,进一步矮化树冠,实现
8、矮林作业。2.完成“山苍子茶林间作矮化丰产高效栽培试验示范”100亩。3. 通过抚育及施肥等集约经营措施,提高山苍子的产量,每亩产量约达500kg。4.提供山苍子茶林间作矮化丰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成果。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完成项目申报,山苍子茶林间作100亩的种植,加强林地管理及其施肥,打顶矮化、生长量观察。(1)加强林地管理及施肥,打顶矮化,生长量观察。(1)加强林地管理及施肥,打顶矮化,生长量观察。(1)加强林地管理及施肥,打顶矮化,生长量观察。(2)少量采收测产,完成试验观察及进行小结。主持人许勇、李忠诚课题编号合作者经费额度(万元)3.8(其中县扶贫基金2.8)
9、执行年限2006-2009填报日期2006.8.8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院地合作合作项目一览表 5唐建维:棕榈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勐腊县扶贫项目)目标任务与年度执行情况课题概况目标任务年度进展与执行情况课题名称棕榈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1.根据本县丰富的棕榈藤种类资源以及北部四乡(镇)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的棕榈藤种类,因地制宜,在易武、勐伴2个乡镇重点进行棕榈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2.并进行组建模式的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及其生态效益和生物生产力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组建出适宜本县北部四乡镇山区,具有推广前景的棕榈藤优质高产的农林复合经营示范模式200亩(易武、勐
10、伴2个乡镇个100亩),以达到棕榈藤产业可持续并快速发展的目的,以推动山区经济发展。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试验样地的选取;(2)试验种子的收集、苗木的培育及准备;(3)试验样地的准备。(1)试验种子的收集、苗木的培育及准备;(2)苗木的种植和模式的组建;(3)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调查与观测及苗木的补植;(4)试验样地的管理;(5)生境因子的观测和土壤样品的取样;(6)观测、分析数据的整理。(1)重复上一年2-6项的工作(1)重复上一年的各项工作;(2)进行模式生物生产力的测定;(3)经济产量与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4)观测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5)文章的撰写;(6)
11、课题的总结、验收及鉴定。主持人唐建维、段志忠课题编号06HX131B01合作者勐腊县国营林场经费额度(万元)30.0执行年限2006.06-2009.12填报日期2006.06.12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院地合作合作项目一览表 6蔡传涛:天然药用植物大黄藤人工培育试验示范工程(勐腊县扶贫项目)目标任务与年度执行情况课题概况目标任务年度进展与执行情况课题名称天然药用植物大黄藤人工培育试验示范工程1.人工繁殖大黄藤苗木2-3万株。2.建立人工种植大黄藤基地200亩。3.三年后 人工种植大黄藤的产量(鲜重)平均达到180-250公斤/亩(纯种)、90-120公斤/亩(混种)。4.筛选一种适合勐腊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科院 西双版纳 热带 植物园 资源 植物 中心 研究课题 一览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