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doc
《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精品文档.四川省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合 同 段:LM1施工单位: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二九年九月二十日一、工程概述1、路面中面层结构形式:厚5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试验路段施工位置及日期试验路段设置在K41+200K41+500右幅,长300m。计划于2009年9月22日下午进行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施工完毕后按规范要求对试验路段进行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检测,进行施工小结,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试验路段的工程数量:结构名称面积(m2)压
2、实方数量(m3)重量(t)下面层3186159.3401二、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确定机械数量及其组合方式。2.通过试拌:(1)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参数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确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3.通过试铺确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找平方式等。(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3)施工缝处理方法。(4)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松铺系数。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3、,修订施工组织计划。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指挥方式。三、材料及要求 (一)集料(1)级配范围:根据本项目设计文件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其级配范围见下表:级配类型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2)粗集料 全部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石灰岩碎石,生产线安装有“废料带”和吸尘器装置。石料选材坚硬、清
4、洁、不含风化颗粒,开采源经过监理部和中心试验室检测验证合格,审核批准。对进场的粗集料按要求检验。其技术要求见下表:检 验 项 目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2.5吸水率 (%)3.0软石含量 (%)5坚固性 (%)12*压碎值 (%)28*洛杉矶磨耗损失(LA) (%)30与沥青的粘附性(掺抗剥落剂后) (级)5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其中粒径大于9.5含量12其中粒径小于9.5含量18水洗法小于0.075颗粒含量 (%)1注:“*”要求检测试验室经200加热处理或经高温拌和机烘干后的样品,同样满足该指标要求。(3)细集料 采用石质坚硬、洁净的石灰岩碎石轧制的机制砂。其规格及级配要求见下表:规格
5、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225010沥青下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 标技术要求表观视密度 (g/cm3) 2.5坚固性(大于0.3mm部分)(硫酸钠) (%) 12含泥量(水洗法0.075mm的含量) (%) 3砂当量 () 60亚甲蓝试验 (g/Kg) 不大于25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4)填料 选用粘附性等级较好的石灰岩磨细加工的矿粉,拌和楼回收的粉尘不得使用。矿粉必须干燥、清洁。其质量要求见下表:指 标质量技术要求表观密度 不小于(t/m3)2.50含水
6、量 不大于(%)1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100901008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 4(二)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中石油克拉玛依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要求如下:检 验 项 目70#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5cm/mim,15)(cm) 不小于100延度(5cm/mim,10)(cm) 不小于15软化点(环球法)() 不小于47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9.5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变化(%) 不大于0.8针入度比(%) 不小于61延度(10)(cm) 不小于6
7、闪点(COC)() 不小于260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密度(15)(g/cm3) 实测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 不小于180(三)配合比的确定1、目标配合比:经试验并与广巴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验证,结果如下:类型矿料比例()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实测理论相对密度12345矿粉AC-20C133414122434.22.4303.722.5242、验证配合比:在中心试验室、监理部的指导下,经拌合楼试拌,对目标配合比进行了调整,调整的生产配合比如下:类型矿料比例()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最大理论相对密度12345矿粉AC-20C7331914
8、2434.22.4483.362.533经试拌检测,生产配合比的级配控制如下:级配类型油石比(%)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生产配合比4.210095.883.17059.940.529.620.815.59.67.44.8要求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热料仓的筛分情况对料仓比例进行微调,使级配与生产配合比更接近。四、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出厂时间数量状态备注1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吉姆-400020071台套良
9、好调试完毕2沥青砼摊铺机ABG42320062台良好调试完毕3轮胎式压路机XP261、XP3012007、2009各1台良好调试完毕4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宝马20220083台良好调试完毕5洒水车东风10吨20071台良好调试完毕6自卸车东风35吨200712辆良好调试完毕7变压器1000KW20081台良好调试完毕8发电机200KW20061台良好调试完毕9切割机3台良好调试完毕10装载机ZL5020084台良好调试完毕11小型压路机20081台良好调试完毕五、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本试验路段施工设置以项目经理金泉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共68人,主要成员如下:组长:金 泉 副组长:胡小荣(技术
10、) 徐志春(施工、安全)路面工程师:邱正峰 拌和站负责人:赵军亮 运输队负责人:杨劲松前场负责人:李伟 试验负责人:邓万军 测量负责人:滕 军 六、质量控制(一)施工前的准备1.准备下承层(下面层)及喷洒粘层油(1)下面层已按规范要求进行中期交工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清理下层面上的杂物,确保表面清洁,必要时用鼓风机进行清理, 彻底清除表面的浮尘和松散的封层颗粒。(3)对于路面检测钻芯孔在喷洒粘层油前封堵完成。(4)为了增加层间结合,在摊铺中面层前,在清理完毕的下面层上喷洒粘层油。采用沥青撒布车喷洒粘层油时应选择适宜的喷嘴、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
11、,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呈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过量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份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2、试验仪器的自校和标定(1)我项目部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设备均经过计量部门计量标定,并向四川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申报了工地试验室的临时资质;(2)对部分不需进行标定的试验仪器设备进行自校,保证良好的使用状况和精度。3、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施工交底召开交底会议,按照规范要求和安全生产要求向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作
12、人员、辅助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并以书面形式发到各部门、施工班组、施工操作人员。(二)施工控制1.开工前的检查(1)检查用于工程的材料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密切关注天气,选择晴好天气施工,并检测当时的施工温度符合规范要求;(3)检查施工设备是否良好,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运输车辆是否清洁无污物;(4)检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有关要求。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1020,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沥青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层 试验 路段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