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2.doc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2.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2.精品文档.一、强直收缩:连续多次阈上刺激且彼此间隔小于单收缩时程,则可引起持续收缩,称。阈电位:刚能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临界膜电位,称。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磷脂双份子层之间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是一种大分子蛋白,具有ATP酶的活性,当细胞内Na+增加或细胞膜外K+增加时被激活,因此又称Na-K依赖式ATP酶。去极化:受到刺激之后,Na离子通道首先被打开,即处于激活状态,大量Na进入胞内,出现去极化、反极化,达电位平衡为止。1、何谓兴奋收缩偶联,简述其过程。答:兴奋收缩偶联:基膜电变化和肌节机械缩短之间所存在的中介性过程,称
2、为。偶联过程:三步骤 1)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2)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触发肌肉收缩。 3)肌肉收缩后Ca2+被回 摄入纵管系统。2、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及其特点.时期时间神经细胞状态给予刺激后状态绝对不应期0.3ms兴奋性为0不兴奋相对不应期3ms兴奋性上升,仍低于原水平阈上刺激可兴奋超常期12ms兴奋性高于原水平阈下刺激可兴奋低常期70ms兴奋性低于原水平阈上刺激可兴奋3、比较RP.AP.局部反应的定义、特点及产生机制。答:静息电位(RP) 定义;细胞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特点:机制:主要由K外流所造成
3、动作电位(AP) 定义:当神经或肌肉细胞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它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三个过程。 特点: 1、具“全或无”特性;2、非递减性扩布;3、不能总和;4、有不应期 机制: 是由于膜受到刺激后对Na的通透性增高,进而导致Na内流造成的。局部反应定义:当刺激强度增强到阈值的60左右时,在阴极部位的膜电位变化除了包含阴极电紧张电位外,还有另外的成分,被称为局部反应。特点:1.不遵守“全或无”法则。2.电紧张性扩布/递减性扩布产生的小去极化可向邻近短距离影响/扩布,随影响很快减弱。3.可以总和。时间
4、性总和/前后叠加 空间性总和/空间叠加 4.无不应期机制:实质上是外向电流所导致的使局部细胞膜部分Na+通道激活,少量Na+内流去极化的活动结果,是锋电位的前身。仅局限于阴极部位。二、脊髓休克: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离断水平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部分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呈无反应状态。运动单位: 指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及红核的下方水平面上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等肌紧张亢进现象。1、试论下丘脑对内脏机能的调节。答:下丘脑有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之称,对血压、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
5、。2、试述脑电波形成原理。答:1、产生脑电节律性活动的条件:(1)同步化;(2)神经元的排列方向一致。2、脑电活动的皮层神经元机制: 脑电波是由皮层细胞群同步活动时突触后电位的总和所形成的。3、皮层神经元节律性同步活动的起源:皮层的自发的节律性活动来源于丘脑,然后从丘脑传递到大脑皮层。三、近视: 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瞳孔对光反射:光的刺激使瞳孔反射性缩小,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限制强光过多进入眼内,防止视网膜受到损伤。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
6、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简述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分布及功能特点答:感光细胞分: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均由外段、内段和突触末梢组成外段呈片层结构,由细胞质膜内折形成。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区别:结构特点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外段结构与色素圆锥状,含视紫兰质等三种感光色素呈圆柱状,含视紫红质分 布中央凹密集,周边部少周边部多,中央凹处无与N节C 联系视锥: 双极: 神经节C1 :1 :1单线联系汇聚联系功能感受白昼光和色光,光敏度低感弱光刺激光敏度高,2简述色觉学说基本要点,分析色觉异常的原因答:色觉的三原色学说:视网膜中存在感红、感绿、感蓝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视红质、视绿质和视蓝质为其感光色素,当不同波长
7、的光线入眼时,这三种视锥细胞的兴奋程度不同,在中枢则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色觉。 四、凝聚原:红细胞膜上含A抗原和B抗原(凝集原)即糖蛋白和糖脂。 晶体渗透压:是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是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其值大约为705千帕。渗透性溶血:是指红细胞有低渗溶液中,细胞膜膨胀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象。1、列表比较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功能。答: 形态数量 功能红细胞两栖类和鱼类:长椭圆状,有核爬行类:椭圆形,有核,比哺乳动物的大鸟类:椭圆形,有核,胞体较大哺乳动物:双凹圆盘形,无核,携氧能力强,但驼科和鹿科,则呈卵圆形成年男子4
8、50-550万个/立方毫米,平均为500万个成年女子380-460万个/立方毫米,平均为420万个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的酸碱度白细胞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51)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48)淋巴细胞(2533)具有很强的变形、趋化和吞噬消化细菌和异物的能力抗过敏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释放组胺、肝素及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机体变态反应入组织成为巨噬细胞,具有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参与特异性免疫。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血小板呈双圆盘形或卵圆形,无核1545万个/MM3生理性止血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说明ABO
9、血型的输血原则答:1)同型血可输 2)适宜异型血少输 0型为供血者时量不宜超出200Ml 3)交叉配血 供血者 受血者 配血反应 红细胞 血清 主测 血清 红细胞 次测 如果主测/次测均无反应-配血相符;主测反应-配血不合/不能输血;次测反应-应急少量 2)成分输血:失血输全血,严重贫血输浓缩红细胞,烧伤输血五、 心动周期: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一般周期为0.8秒(75次/分)。期外收缩:在心脏的搏动中,如果窦房结的功能不健全,或者房室结的兴奋加强,在窦房结的冲动还没有传来时就先发出冲动,这就可能引起心室正常收缩以外的收缩,即期外收缩。有效不应期:电位变化:90mv 6
10、0mv(0期至3期末),兴奋性为0;由于Na通道完全失活而形成。1、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是如何转化的?淋巴循环有何意义?答:1)组织液有血液过滤产生,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物质交换完成后,96%的组织也被静脉血管回收,另外10%则为浸没在组织液末端呈盲管状的毛细淋巴管回收,形成淋巴液,最后因逐级递送而回到心脏,参与血液循环。2)淋巴液生理意义: (1)保持血液总量。 120ml/h 24L/d (2)吸收运输脂肪。 8090%的脂肪 (3)防御作用。淋巴结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他微粒 (4)回收蛋白质。如抗体、激素、酶、其他蛋白质2、讨论心肌自律性形成原理,总结心肌收缩
11、性特征。答:心肌自律性原理:自律组织膜电位在复极化4期结束后,立即开始自动去极化,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爆发AP,这种变化周而复始。心肌收缩性特征:(1)“全或无”式同步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 心肌收缩依赖细胞外液Ca2+ (4)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3、简述冠状循环、脑循环的生理特点。答:冠脉循环生理特点:1)心肌耗氧量最高。 2)氧利用率高 3)冠状A口径,影响冠状血流量4)心舒期冠脉血流量占总冠脉血流量的80。脑循环生理特点(脑血供应来自颈内A和椎A):1)脑代谢率高。 2)脑血流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3)灰质血流量大于白质。 4)脑血流量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很小。六、潮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动物 生理学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