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阳气与疾病--------和李可老中医对话.doc
《人体阳气与疾病--------和李可老中医对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阳气与疾病--------和李可老中医对话.doc(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体阳气与疾病-和李可老中医对话.精品文档.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从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我一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
2、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则力难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辩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则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忘食。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奋发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
3、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辩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要充满自信心与豪情,走中医自身发展的道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本
4、书初稿曾蒙邓铁涛老前辈审阅,抱病约见,并亲笔题词,嘉勉后学,不胜感激!有生之年,当铭记邓老鼓励教诲,为中医事业克尽微力。感谢原山西省卫生厅蒋天佑副厅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郭博信总编辑,在落实中央抢救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中,多次屈尊下访,给我以多方面的关怀、鼓励与鞭策。感激之余,反思一生医事的成败得失,凑成了这本医学杂录,自知先天不足,根底浅薄,一得之见,难免偏颇。除了一点为救人命甘担风险的赤子之心外,别无所求。复兴中医,任重道远,原与青年一代共勉,尚望前辈及同仁不吝斧正。人体阳气与疾病阴和阳是事物的两个相对属性。一般来说啊,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为阳性。相对
5、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阴性。中医学理论素来讲究调整阴阳的关系,正如引文中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但对于怎样算是阴平阳秘这个问题,历代医学各抒己见,众说纷纭。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先生,在其著作格致余论中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两篇中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则。滋阴学说,至今对临床医师仍有深远影响。明朝张景岳则是折中派,他在钻研黄帝内经30余年后,著成了类经附翼,把阴、阳关系理解成半斤八两、平起平坐的关系。根据黄帝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说,在大宝论中写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
6、论,强调了阳虚多寒,宜补而兼温;阴虚有热,宜补而兼清。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亦不能小觑。孰是孰非,未有定论。而今,历经52年的从医生涯后,78岁高龄的李可老先生语出惊人:阴虚有热宜补而兼清,这个是沿袭多年的错误。内经中阴虚出盗汗,阴虚生夜热两条,阴指的不是阴、阳,而是指五脏。头一个阴指的是手太阴肺脏,应理解为肺气、阳两虚,卫外失固。第二个阴指的是足太阴脾脏,土壤不能敛火,虚阳外散,当温之敛之,甘温可除热是也。而朱丹溪、张景岳都错了。影响所及从金元明清一错错到今天。祸及千万患者,太可怕了!试想,脾、肺阳虚的病,怎么可以用清热滋阴?甚至是沾唇必殆!说阳,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太阳、春日、阳光、温暖
7、、明亮?美好的词汇如泉纷涌。欧美有一首经典老歌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 Thats why Ill always be around中国亦有一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呀毛主席,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千山万水向您欢呼太阳,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崇拜。光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甲骨文之阳,左边是阜,表示升高的意思;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小篆之阳,与甲骨文基本相似,灯下增加了三撇,表示灯光四射。历朝历代的人们如何解释阳字呢?诗经?小雅?湛露:湛湛
8、露斯,匪阳不晞。(浓茂的露水啊,不出太阳就不会干。)阳,指太阳升起。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日,天气和暖,黄莺处处欢鸣。)阳,指温暖。东汉的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中说:阳,高明也。从阜,昜(yng)声。(从阜,与山有关。)战国时,鲁人谷梁赤注解春秋,在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中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如衡阳-衡山之南,洛阳-洛水之北)相传为秦汉时所作的尔雅中载曰: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由此一析,山之东、南、西三面皆阳。人们在选购房屋的时候传统来说,是要讲究一个好风水,但风水学说流派繁复,规矩众多,往往让人无所适从。但是,有一个标准是得到公认的。那就是房屋首选坐北朝南的,最好还要有
9、可供晾晒的向南阳台。为什么呢?太阳,在我国来看,每日都要沿着东-东南-西南-西的方向,延一线划过天空,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朝南,房间的采光才会好,温度才能有保证,这样一来,人们平时积累在衣物、被褥等起居用品里的湿气才得以燥干,不会发潮,不会积湿伤人。潜在的健康影响因素被消除或减少了,人的心情自然而然愉悦起来,房间也会显得生气盎然。长年卧病在床之人,病态怏怏,其人往往给人以晦暗阴冷的感觉在物资不足的年代,肉类、脂类等供应不足,小孩子们,常会患上佝偻病:胸骨前突呈鸡胸状,走路时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O型腿或X型腿。病因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进而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而
10、维生素 D的缺乏除了摄入量不足以外,还有可能是紫外线照射不足,也就是俗话说的晒太阳晒得不够,皮肤基底层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未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不能顺利转化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南方日照时间长,佝偻病的发病率低;相反,北方日照时间短,佝偻病的发病率就较高了。春夏时分,天和日暖,草长莺飞,繁花争妍,人们都走到户外来,踏春、远足、登山、旅游、慢跑、练拳、游水阳光下,大千世界热闹、活跃、律动。秋冬时分,天凉日冷,草凋莺藏,落叶纷纷,人们都躲到室内去了,厚装厚裹,以避寒气。阳光变得稀薄,世界也渐渐安静。而亚热带的雨林里,五颜六色的树蛙还在欢腾跳跃,千姿百态的植被为一争头顶阳光而使劲地拔高北极的冰天
11、雪地里,只剩下零星出动的北极熊,形单影只。环境严酷,大多植物难以存活,地衣紧抓地表,在冰雪覆盖下静延生命。我们看到,活力的来源-光和热。属阳。然而,在同一个环境下的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活力。是为什么呢?外界之阳仅仅是一方面。人的体内乃另有其阳。一般认为男性以阳为本,女性以血为本,故而常见男性的活力尤其是运动活力或运动意向一般来说高于女性。孩童为稚阴稚阳之体,生机蓬勃向上,手足常温,不觉冬寒。老人年事渐长,阳气渐虚,冬日喜在阳光下静坐,汲外温,补内暖。回赏诗词,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尽道美人的娇艳,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也因而流传千古。桃腮、粉面、红粉佳人,是怎样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唐代张裕又言
12、: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樱桃小嘴、点绛唇、纤红指流行至今,受到现代女性的挑战,涂脂抹粉,非红粉不可吗?偏不!个性时代,不少人已有描灰黑唇彩、染褐色指甲、打蓝紫粉底的大胆尝试。但试问有多少看官觉其美艳?为何唇、颊、指,非红不美呢?那是气血的象征,是健康活力的外在表现啊!化妆为何?为美。美为哪般?为健康模样罢了。为了生命的活力,人们逐阳息居,犹未自知而已。千言万语,亦道不尽简单的规律,一朝翻阅古书,古人三言两语已尽诠其意:寒热者,春夏之暖为阳,秋冬之冷为阴。当长夏之暑,草木昆虫,咸苦煎炙,然愈炙愈繁,不热则不盛。至一夕风霜,即僵枯遍野,是热能生物,寒无生意,热无伤而寒可畏,非寒强于热乎?
13、此寒热阴阳之辨也。逐阳,不等于弃阴,只是更强调阳主阴从的理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肉身其形既成,即已为器,故生命活力全在于这一口真气,一份阳气。人生在世,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皆为有形之物,要倚靠阳气运化;外界六淫日积月累,伤人于无形,耗阳损正,故护阳实为要务。秋日的明净的阳光静静的照进来,坐在李老旁边,我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面庞。虽然中风痊愈不久,李老气色还好,透着健康的白。他的胡须刮得很干净,只能看到淡淡的青痕,如果不是满头银发和花白的眉毛泄漏了他的年龄,还真猜不出他已经78岁了。开始谈话并不顺畅,李老简单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回答了我的问题,气氛有点冷清。期待中
14、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的李老并没有出现。相信是我还没找到打开李老这座宝藏的钥匙。我不断的变换着话题和角度,期望能触到他的兴奋点。果然,谈到高血压的病因时,李老的话多了起来。他挪了下身子,点上一支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偶尔会听不太清,这时他的眉毛微微上挑,大大的金边眼镜后面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疑惑的看着我,孩童一般认真,额头上叠起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李老的胳膊支在沙发扶手上,身体微微倾向我这边。他近一寸长的银发根根竖立,两只令人无法忽视的大耳朵神气的矗立着。当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头稍低,眼睛凝视在茶杯上,稍作停顿,呃,好像在努力思考和分析。李老在山西行医五十余年,本以为谈话会伴随着浓浓的山西味,没想到
15、李老开口竟是标准的普通话。他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不拖半点泥水。李老的手瘦如竹枝,关节凸起。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始终微弯着。就是这三支把脉的手指,五十二年来触摸了十余万病人的脉搏,成为李老聆听身体信号的武器。谈到有人鼓吹中西医的理论可以结合时,李老手一挥,说:那是胡说八道!李老爱抽烟,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味,从我们进门,一直到吃饭结束,他没停止抽烟,只要双手有空,他就在抽烟。他的满头银发靠近脑门的一块是微微发黄的,不知是不是被烟雾给熏黄的。他瘦如竹枝般的手夹着香烟,逆着光,光洁的面庞在袅袅的烟雾中,像一幅静静的油画。他间或吐一口痰。有一次,他抽完一支,又从桌子上的烟盒里抽,捏了捏,抖了一下
16、,没烟了,我心里暗暗想,终于不用抽二手烟了。没想到李老从容不迫的从裤兜里又掏出一盒烟,悠然点上一支。极不愿闻烟味的我也被他哪种抽烟时的怡然自得所感染。中医不是讲要健康养生吗?李老抽烟这么厉害岂不违背了中医理论?我忍不住向李老甩出了自己的问号。呵呵李老笑了,我抽烟十年二十年以上,体检发现某个地方有毛病,接受医生的建议,就断然把烟戒掉了,戒掉以后就出现好多严重问题。所以现在也就无所谓了。他还劝四十岁之前没抽烟的就不要抽,抽了的就不要戒了。难道是因为抽的时间长了,烟和身体合为一体了,这也是天人合一吧!李老中风两次,都是自己给开的药。说到这,一直默默不语的师母插进话来:他喝完药就晕倒了,走着就这样躺在
17、地上言语间无限的关怀和担心。李老低着头,嘴角泛起浅浅的笑意,一缕淡而绵长的青烟从他手夹的香烟飘出来,空气中是暖暖香香的烟草味二让人很难想像,瘦削的,78岁高龄的他,仍时常背着装满药物的出诊箱,徒步穿越一座座山头,到穷乡僻壤给村民们看病,还奇迹般地将一例例垂死病人从阎王爷的手里拽回来。而同龄的老人们,多在享受含饴弄孙、下棋遛鸟的晚年乐趣。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里,一位瘦削的年轻人,带着委屈,度过了两年多的牢狱生活,狱中一位陌生的老人,给了他最初的中医启蒙,也许只是一本残破不堪的中医书本,却饱满了李可的整个生活。于是,在山西灵石远郊的山区中,常有一位瘦削的年轻人,背着份量很重的药箱,徒步行走在人烟稀少的
18、山岭,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一点水壶里的冷水每到夜晚,县城里的某一间小屋,总有温暖的灯火长明到天亮,一个年轻人披着一件旧棉袄,一页页翻读灯下的书籍,过了几年,旁边多出一个女人的影子,不时端来水和食物,年轻人有了陪伴,在他出诊时,帮他打理家务,准备饭菜,只是他陪伴在病人身旁的时间,远远多于自己的妻子。五十几年很快过去,少年变成中年,又变成老年,一头乌黑的短发渐渐的褪去了最后一丝黑色,变成雪白,只是仍旧倔强得竖着。瘦削的脸庞依旧瘦削,皱纹渐渐爬上额头,行走的速度慢了下来,走的,还是那些走了几十年的山路。有时候累了,就在哪个土墩儿上、树桩上坐一下,拿出跟了他几十年的水壶,喝上一口水,再接着
19、赶路。回到了家中,等候他的,除了妻子,还有五个可心的儿女,所有疲劳都被家庭的幸福安抚了。依旧没变的是,他陪伴病人的时间仍多于陪伴自己的家人。时间太久了,山里的村民们,老一辈子已经逝去,从前的小孩子们,也都年老了,有了自己的儿孙,但是他们却全部识得一个人的名字-李可。因为这个人曾守护着他们父辈的健康,保住他们父辈的生命。而今,只要李可还能行走,也会守着他们,守住他们子孙的健康。看着李老抽烟的样子,熟练而惬意,淡淡的烟雾缭绕在他的四周,颇有点儿仙风道骨的感觉。不得不提的,还有李老的夫人,始终安静的陪在一旁,神情里总希望谈话早些结束。她会常常说:他太累了。语气里的怜爱和无奈是那么明显。一个太善良的女
20、人,在李可为了救治更多生命而不得不放弃对家庭的守护时,安静的站在李老背后,守着一个大家庭,守住一个能让丈夫在累的时候可以安心休息的码头。李老是爱笑的人,笑声朴实而憨直。每当看到他的笑容,我都会假设,如果当初没有受到伤害,没有渡过那段灰色的日子,也不曾遇到赠他医书的老人,那么李可会过怎样的一种生活?也许没有也许,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像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李老几十年的苦难与其说是磨练,不如说冥冥中成就了他与中医的缘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对李老与夫人的最大祝福。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位中医老人,可是上苍对人类的最后赐福?!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田 原:咱们谈一些中
21、医学子们想听的话题吧,学中医,应该怎么进门?书太多了,不能辨别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李可:还是要读彭子益的书,那个是中医最基本的东西。田 原:他的理论是紧扣黄帝内经?还是伤寒论?李可:他那是从易经开始,到内经,到伤寒论,到神农本草经,一线贯穿。他那里面对古代的儿科、妇科、温病学提出了批判。田 原:他不赞成这样分科来讨论病是吗?李可:对。可以这样说,他是古代中医学的一种原貌,不是像现代理解的那样。田 原:彭老师师承谁呢?怎么能跨越这么长的时空,悟出古代这些东西?李可:他出生于名门望族,在他10多岁的时候,经史子集已经都读完了。最后跑到清朝太医院,得以见到一般人见不到的失传的,或者是没有流传开
22、来的医书,经过自己几十年的实践思考,发现了中医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有那个条件,就是清朝辛亥革命以后,当时因为山西对中医比较重视,所以他就来山西了,在山西待了好几十年,山西那时是阎锡山统治时期,阎锡山这个人虽然不好,但是重视中医这一点他是任何人比不了的。一直到抗战开始,山西开始动乱,日本就要占领山西,他才回到云南。彭子益那套理论和方法,建国后最早成立的五所中医药大学里,像北京中医学院,就曾经采用过他的理论和方法,后来被现代派给否定了。田 原:为什么?李可:就因为他和中西医结合的这套东西不同,他是批判那些的。他走的是古中医的路。所以说,中医的首要问题是继承,现在谈不到发展,连基本的东西都没有继承
23、下来,发展什么?田 原:当西医攻击中医的时候会说到中医的一个弱点,就是中医的急救方面,比如一些重大事故的外科手术、急救,您怎么看?李可:中医在这方面有好多特长,但这个东西基本上失传了,这是中医的一个强项。不但是外伤,而且比如像西医急腹症、胰腺炎啊这些要命的病啊,中医大约在48小时以内就完全可以让病人渡过危险期,他所花的钱等于西医治疗花的5%。田 原:说到养阳,广东、广西那边喝凉茶很普遍。李可:很多人就是喝凉茶喝出病的。他们不知道这个阳虚,以为这个上火啊,嗓子疼,脸上长痘,就去喝凉茶。其实那不行的,更糟糕了,成终生疾病了,永远好不了。舌头红,喉咙痛,起痘,那个是由内向外自我修复的一种机制,已经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阳气 疾病 李可老 中医 对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