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望远镜.doc
《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望远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望远镜.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望远镜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3270 更新时间:2006-11-15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一、望远镜发展简史关于望远镜的发明,不同文献有不同的记载。例如,“13世纪,英国诺格尔培根发现,用透镜组成的仪器可使遥远的物体看起来好像更近了”。“ 1590年,意大利有人制成了望远镜。”荷兰光学家和眼镜制造者利伯休(15721640)的儿子在1608年的一天偶然发现,将两块镜片重叠并使其相隔一定远近观看时,可看见远处教堂屋顶原来几乎看不见的小鸟。他俩把两块镜片装在一个铜管的两头,发明了最初的望远镜。不过,也有文献认为
2、他是得到了别人(可能是Z扬岑)的帮助。1608年10月,荷兰利伯休、马丢、詹森三人分别先后向政府申请发明望远镜的专利,但均被专利部门所拒绝,因为真正的发明人一直未能查明。当望远镜从荷兰重新传入意大利时,引起了伽利略的研究。他发明了能测量镜片球面半径的球径计。这使他在与普通磨制镜片工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因为这一仪器可使每一望远镜元件按设计标准数字化。他从1609年7月初制成倍率为3的望远镜开始,于1609年11月制成倍率为20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因此,伽利略是“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1610年9月,他给开普勒的信中说他已将望远镜倍率提高到32(其实际放大率应为 33,口径为 4.4
3、厘米)。16111612两年间,他对金星、土星及其光环、太阳黑子等的观察,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天文发现。1609年,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用一个凸透镜作物镜,一个凹透镜作日镜,这与利伯休的望远镜相同。其优点是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正的(一般双筒望远镜即观剧镜就是伽利略望远镜)。1645年,施里尔也发明了一种能产生“正像”的望远镜。鉴于伽利略望远镜放大倍数和视场都较小等缺点,开普勒于1611年设计了由两个凸透镜分别作物、日镜的望远镜。用这种望远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倒的,这会使人很不习惯,不过,这对天文观测则毫无影响。可惜他生前未能制成,死后十五年即1645年才由雪耳造成。基于开普勒望远镜放大倍数和视场都比伽利
4、略望远镜大,且其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在镜筒以内,可在该处设置叉丝或刻度尺(伽利略望远镜则不能设置这类装置)等优点,从17世纪中叶起,开普勒望远镜就在天文观测中得到普遍应用。伽利略望远镜筒全长(指物、日镜间距离)为两镜焦距绝对值之差,故镜筒较短,便于携带观剧、看足球赛等;而开普勒望远镜,筒长则为两镜焦距绝对值之和,故镜筒较长,这一缺点使它多用于固定天文观测。1850年,I波罗发明另一种折射望远镜棱镜望远镜。其后又出现了棱镜双筒望远镜。形形色色棱镜相继出现后,棱镜望远镜又有新的品种。由于伽利略和开普勒望远镜均有明显色差,所以人们又发明了消色差的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常见的主要有如下四种:牛顿式、格
5、雷戈里式、卡斯格伦式和赫谢尔式。牛顿于1668年发明的一台反射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一个大抛物面凹面镜,一个小平面镜和一个凸透镜组成;其镜面直径为1英寸、长6英尺、放大率为3040倍。J格雷戈里(16381675)发明的反射望远镜,发表在他 1663年的第一部著作中,它比牛顿式望远镜多了一个椭球面凹面镜,少用一个小平面镜。卡斯格伦的反射式望远镜则用一个双曲面凸面镜代替格雷戈里望远镜中的椭球面凹面镜。JFW赫谢尔(17921871)发明的反射式望远镜则由一个凹面镜和一个凸透镜构成,由于反射式望远镜能反射光谱范围较宽的光而不致产生色差,且球差小、像质好、观察方便、成像明亮,所以当今世界上许多大型天
6、文望远镜都采用反射式。如后述帕洛马山上5.08米的望远镜,就是卡斯格伦反射式望远镜。1814年,哈密顿提出在透镜组中加入反射面,以增加光焦度,可得到色差改正比消色差镜更好的望远镜,这就是最早的折反射式望远镜。1931年,德国BV施密特发明的望远镜由一形状接近平板的草帽形非球面透镜和一个凹球面镜组成。他后来的改进不是在于变动凹球面,而是在光阑处放一块与平行平板差别不大的非球面改正透镜,称施密特改正透镜。后来,美国贝克又将其改进为贝克-施密特望远镜。近代望远镜中一般都采用了施密特物镜,在遥感技术、宇航、导弹跟踪、高空摄影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现最大的施密特望远镜 1960年建于德国陶登堡的史瓦西天文
7、台,其改正透镜口径1.34米,球面镇直径 2米。马克苏托夫折反射式望远镜为1940年初苏联马克苏托夫和荷兰包沃尔斯几乎同时独立发明,故又称马克苏托夫包沃尔斯系统。它是将施密特望远镜中的草帽形透镜改为弯月形。最大的马克苏托夫望远镜在苏联阿马斯图马尼天文台,其弯月形透镜口径0.7米,而球面镜直径为0.98米。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就越能反射或折射更多的光线,也就能看到更远更暗的天体;所以望远镜口径就越做越人。1的8一19四年美国帕洛马天文台天装的反射式望远镜直径为200英寸即5刀8米,镜面重14.5吨,镜筒里140吨,整个镜可转动部分竟达530吨Z而在19741976年,苏联在克里米亚天文台又建造了直
8、径为236英寸即约6米的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至今仍大L界之冠本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欧洲南天天文台、他岁斯还分别在建造或拟建造口径为10米、4架口径 8米(联成一体后相当于口径历米)、口径 25米的更大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直径也达到40英寸即约 1.02米,这台最大的折射式望远镜于 1897年安装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时凯士天文台下图是上海天文台1.56m天体测量望远镜雄姿。但是,人们终于发现,不管望远镜做得多大,设置在多高的山上,总会受到大气的阳制:不但是云层的阻挡与夜空散射光的影响;而且还在于大气只让可见光与少数红外波段的辐射通过;即使在晴夜,大气扰动也会使垦紧发生形坐而游移不定;更相糕的
9、是,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这种扰动也越明显、因此,大型望远镜的实际分辨率比衍射理论计算的结果要坏几十倍以前述508米口径的望远镜为例,在最好的天气条件下其分辨率只相当于38厘米口径望远镜的计算值,而在多数情况下则只及10厘米口径望远镜的计算值。于是天文学家们梦寐以求走出大气层,将望远镜架在太空。随着1990年4月一台用了十多年建造成的哈勃太空望远镜(HST)的升空,这一梦想终于成真。耗资15亿美元,长 13米、重 11.5吨、分辨率为 0.05秒的HST的升空,在望远镜发展史上是一次飞跃,它使人类的视野扩大到一、二百亿光年的空间。1993年12月对它耗资6.3亿美元的太空维修,被称为与阿波罗载人登
10、月相比美的航天成就:四名宇航员多次步出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工作35小时维修HST。除了光(可见)学望远镜外,还诞生了许多称之为“望远镜”的仪器,以满足不同需要。随着无线电的诞生(1895:波波夫、马可尼)和偶然发现来自银河中心的电波(19311932:美国K场斯基),1937年美国G雷伯首创了一台直径 9.45米抛物面天线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德国玻恩附近100米直径的大型精密可跟踪抛物面射电天文望远镜,而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固定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直径达300米。九十年代,美国波士顿西北50公里的哈佛史密森射电天文望远镜碟形天线直径为25.5米,这台称为“”的望远镜是用来寻找外星“智慧生物”。被
11、称为“子计数器望远镜”的探测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地质结构、寻找矿床。激光器的发明,诞生了激光扩束器,这也算一种望远镜。科学家们还将红外望远镜、紫外望远镜、X光望远镜等安放在人造卫星上,以克服大气妨碍观测的缺点,以便分别观测这些射线。二、“哈勃”退休后谁来接班科学家正研究以一座新的轨道天文台,取代将于下世纪初寿终正寝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个名为“下一代太空望远镜”的新装置,已定于2006年发射升空,这距离哈勃太空望远镜完成其观察遥远星体及银河系的任务还有四年1、“哈勃”功成身退199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的哈勃望远镜传送回地球的高度清晰影像,已为科学家提供了可以用来计算宇宙年龄、星体诞生等宝贵资料,并
12、且提供了关于一个黑洞存在的首项有力证据原先是有计划于2005年让该部望远镜退役的,但其后该13米长、离地面600公里环球飞行的望远镜使它获得可以继续服务至2010年的“缓刑”美国大空总署未能确定在这之后该如何处理哈勃太空望远镜其中一个可能做法是由一架航天飞机去接收它,并把它拖回地球另一个计划则是在地球大气层中把它引爆毁灭2、接替者详情新望远镜的操作寿命预期会有10年,这要比哈勃太空望远镜短5年但它将会较为便宜: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成本是60亿美元,而它只需10亿美元新望远镜将被安置于离地1500公里的高度,比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轨道高出两倍以上它直径6至8米之间的镜片可以像花瓣般开合一套精巧的电脑系统
13、,将操纵个别部分的方向,及把它们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固定于一个可以提供拍摄遥远物体最佳影像的位置一把巨型的可膨胀伞子,将为该灵敏度很高的望远镜提供保护,使它免受到从太阳及地球飘出的热力侵害,因为这些热力会影响到由太空散发的微弱红外线新望远镜还会采用一部干涉仪:该系统透过把一组连接着的望远镜所收集的辐射进行合并和电脑处理,以提供一个高解像度的影像三、光学仪器的诞生几何光学实验定律的建立,为光学仪器的制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元件和光学仪器阿拉伯人阿尔哈金(Alhagen,9651038年)首先发明了凸透镜,1299年,阿玛蒂(Salvino de
14、gli Armati)发明了眼镜到16世纪初,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等光学元件相继出现,为光学仪器的问世创造了条件1、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自然界中一些伟大的发现,往往是由偶然事件开始的,但只有碰上了有心人,才能成为伟大发明的开端1590年,荷兰的米德堡有一位名叫詹森的人,以磨眼镜片为生,眼镜片吸引着他的两个儿子一天,哥哥把两块眼镜片装在一根铜管的两头,拿着管子对准一本书看去,书上的逗号竟然像蝌蚪一样大,使他惊奇地叫了起来弟弟忙接过管子,对着哥哥的眼睛看去,发现哥哥的眼睫毛竟粗得像一根木棍于是,詹森用一根可以伸缩的管子,两头各放了一个凸透镜,当管子的长短调节得合适的时候,用它可以看清很小的物体
15、在1590年他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1)现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是用来观察近距离微小物体的,它是按观察细小物体的不同需要,通过严格的光学设计制造出来的显微镜(光路图如图1所示)由物镜、目镜两部分组成物体AB首先通过显微物镜L1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 AB(位于目镜 L2的第一焦点 F2附近),再经过目镜成一放大的虚像AB,虚像AB又成为人眼这一光学系统的物,成像于视网膜上AB就是眼睛通过显微镜对物AB获得的像显微镜的视放大率T定义为:同一物体用仪器观察的视角仪和把物体放在明视距离250mm处直接观察时的视角眼二者正切之比,(2)显微镜可看作是一个组合放大镜在近代的高级显微镜里,往往有几个倍率
16、不同的物镜,可以替换使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一种测量微小距离用的显微镜,其目镜中装有标尺或叉丝在工作距离较大时,所用显微镜物镜的焦距较长,它的作用主要是将物体成像于目镜物方焦平面附近,放大作用基本靠目镜,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2、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17世纪初,意大利人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年)受到显微镜制作的启发,他想,既然小的物体可以放大,能否把远的物体移近呢?开始,他只是照样子仿制,未能成功之后,他改用一凸一凹的玻璃片,经不断修改、装配,终于在1609年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他用一根细管,两头安上一凸一凹的镜片,眼睛贴近凹镜望远处物体时,物体移近了许多,并且比直
17、接用眼睛看时变大了按他的计算,这支管子能将物体放大8倍为了观察天上的星星,他把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提高到32倍他和他的望远镜完成了天文学上的第一次革命,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他的望远镜被称作伽利略望远镜,其光路图如图2所示两年以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年)为了得出行星运动的规律,不断地改进观测仪器,在1611年他设计出另外一种望远镜他用更长一些的管子,两端都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得到倒立的但是放得更大的像,称为开普勒望远镜,其光路如图3所示对望远镜来说,目标在远距离,进入望远镜的光束可视为平行光为了使人眼不易疲劳,目视光学仪器的出射光束应为平行光束,因此望
18、远镜应该是一个平行光射入、平行光射出的系统,或者说是把无限远的物成像于无限远的无焦系统最简单的望远镜光学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像方焦点和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现代的伽利略望远镜光路如图2所示自无穷远物点A发出的光束,在物镜处与望远镜的光轴有较小的夹角(无限运物体对人眼的张角眼=),经物镜后,光束被会聚于物镜的后焦平面处的A点,为A的像这一光束再经目镜后与望远镜的光轴有较大的夹角(物通过仪器后对人眼的张角仪=),相当于使物体对人眼的张角变大,从而在视网膜上获得放大的像望远镜的视放大率为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各种结构形式的望远镜相继问世,按用途不同可分成:1伽利略望远镜用于观剧用望远镜及眼镜式
19、低视力助视器3调焦用望远镜如经纬仪中的望远镜,能完成调焦按光学原理,又可归纳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两大类折射式望远镜常见的有棱镜双筒望远镜,特点是镜筒短、视野大、携带方便,多用于军事和野外考察;反射式望远镜由四面镜作物镜,凸透镜作目镜,用于天文观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折射式望远镜是美国芝加哥附近的叶凯士天文台拥有的口径102cm、长19m的天文望远镜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是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口径是254cm的望远镜它所“捕捉”的光,比自然进入人眼的光要强1000万倍;用它观察天体,距离可达100亿光年(一光年约等于94605亿公里)之外,能看见的星星数目可达几十亿颗之多3、世界上第一部照相机1
20、9世纪初,法国写生画家达格尔希望发明一种能把人影留下来的装置为此,他整天躲在黑屋子里,一连工作几个月达格尔先把一块铜板镀上银,把它放在水银蒸汽中熏好后装在一个木箱子里在箱子前面的箱板上挖一个洞,在洞上嵌上可以伸缩的透镜,调节透镜的距离,使物体的像恰好落在小铜板上经过处理的小铜板终于感光,留下了物体的影子就这样,在1827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照相机现代照相机主要由照相物镜、暗箱和放置感光板或胶片的支架组成,光路图如图4所示电影放映机和幻灯机(光路图如图5所示)则是与照相机作用“相反”的光学仪器投影仪由投影镜和照相系统两部分组成投影仪的作用是将一定大小的物体经照明系统照明后,由投影物镜成像,在屏
21、幕上观察或测量这些光学仪器都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国防、教育和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中目前变焦距照相物镜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新闻采访、电影摄制、电视摄影、转播等场合,而且逐步扩大到135照相机和小型电影放映机上一般变焦范围在200600mm,变焦类型有好几种,是按系统中变焦透镜组的个数,以及正透镜组和负透镜组配置位置进行分类,有四种类型可供选择四种类型中,有三种符合物像交换原则,一种属非物像交换原则具体选择哪一种型式既可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又易于实现呢?这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高斯光学计算,反复进行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最佳方案4、世界上第一个分光镜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lsaac Newto
22、n,16421727年)为了改进问世不久的天文望远镜,不断研究光通过各种形状玻璃的各种特性,发现了色散现象牛顿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玻璃棱柱镜,在漆黑房间的窗口上挖一个小孔,把棱镜放在仅能让一束阳光射进来的入口处,使光折射到墙上这样,他看见了由此而产生的鲜明、强烈的色光,他兴奋不已就这样,世界上第一个分光镜问世,它证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复合而成的众所周知,光在不同媒质中折射且折射率与光的波长有关当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向棱镜底 BC偏折(见图6)波长较长的红光偏折角最小,而波长较短的紫光偏折角最大,按波长不同分布,形成了七色彩带图6所示的是牛顿的颜色实验,图7所示的是七色彩
23、带的形成由于棱镜的折射与色散作用,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光谱仪,如图8所示图中棱镜前的装置为平行光管,它由一个会聚透镜L1和放在它第一焦平面上的狭缝S组成(S与纸面垂直)光源照射狭缝S通过缝中不同点射入平行光管的光束经L1折射后变为不同方向的平行光束非单色的平行光束通过棱镜后,不同波长的光线沿不同方向折射,但一波长的光束仍维持平行棱镜后的透镜L2是望远物镜,不同波长的平行光束经L2后会聚到其像方焦平面上的不同地方,形成狭缝S的一系列不同颜色的像,成为光谱把光源发出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展开成一个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进行不同波长辐射强度测量的仪器叫“光谱仪”若在光谱仪中的望远物镜处再装一目镜,可供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伽利略 望远镜 到哈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