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自己整理.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自己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自己整理.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自己整理.精品文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普遍的属性。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二、效用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追求的目
2、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三、劳动力市场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较易出题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多选的只是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理解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有两个特点:其
3、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特点: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其主要障碍:(1)信息障碍(2)体制障碍(3)市场缺陷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4、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 *100%年龄别(性别)劳参加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 *100%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Es 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Es=(S/S)/(W/W)1、供给无弹性,即Es=0;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倒8;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1、
5、2、3不考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大于工资变动);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参与率的变动趋势: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其次,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假说(男失业,女就业)、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男女都失业)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二、劳动力需求劳动
6、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Ed=(D/D)/(W/W)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线弹性,即Ed倒8;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1、2、3不考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劳动投入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特点:先增后减;当AP与MP相交为点a,AP值最大;当MP为0,TP最大。VMP(边际产品价值);MRP(边际
7、产品收益);P(产品价格)。短期企业边际成本(MC),即MRC=MC;MRP=VMP;MC=W。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原则:MRP=VMP=MPP=MC=W.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劳动者和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的代表人物: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多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
8、业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 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组成的变化。3、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的增加,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事实表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所以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
9、也在扩大。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是A马歇尔在其所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来。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二、工资形式考点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其报酬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利润(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1、工资率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所谓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0、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资支付方式(二)福利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分为两类:一为实物支付,包括各种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其二为延期支付,包括各类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不做重点福利的特征: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 考点最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
11、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多次考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格总量。总供给等同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即: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消费+储蓄)=总需求(=消费+投资)(二)就业总量决定二、失业及其类型 重点1、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其基本特征是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均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2、技术性失业这种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
12、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很大比重。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4、季节性失业人们的消费习惯、流传久远的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对劳动力需求的连锁反应所形成的失业,亦属于季节性失业的范畴。三、需求不足性失业非正常性失业(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为两种具体形式:其一为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二为周期性失业(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失可理解为非自愿
13、失业)的主要原因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将两者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地劳动力市场政策,才能缓减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多选,概率不大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 *100%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100%平均失业持续期=(E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平局失业持续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考点多(一)政府支出(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
14、动时间标准(1)最低工资标准(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2、最低社会保障 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3、工会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收到法律的保护。(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1、财政政策 很重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策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因其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
15、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经济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失业率,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是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实行财
16、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变动税率。2、货币政策 重要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货币政策也包括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生产能力闲置,失业严重,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17、、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3、收入政策 略重要(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有处于宏观经济的稳定2)有处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实行收入政策,可以限制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有利于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和维持社会的公平。在这一问题上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最常用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可比性强的特点。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
18、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1.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3)收入政策措施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2)收入平等化措第二章 劳动法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的劳动法则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
19、律规范的总和。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较多考到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1、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基本原则的内容在明确性程度上显然低于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但是基本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远地大于具体规定。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3、高度的稳定性。4、高度的权威性。(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考过 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
20、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亦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概率很高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权利的保障。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劳动法都给与了全面保护。优化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与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公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3、物质帮
21、助权原则主要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性(范围、目的、组织和管理),二,互济性,三,补偿性。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多选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 单选2、劳动法律 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分为劳动关系法与劳动标准法。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规章。 几次考到5、地方性劳动法规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7、正式解释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
22、释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除上述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还有以下类别:(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2)劳动(雇佣)合同 劳动(雇佣)合同是雇员与雇主确立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3)集体合同(4)习惯法(5)法官法或判例法四、劳动法的体系多选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作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在正常情况下,每月加班也不能超过36小时。 考过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 基础知识 重点 自己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