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2006-中国传统文化.doc
《传统文化2006-中国传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2006-中国传统文化.doc(3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传统文化2006中国传统文化.精品文档.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目 录【历史故事】不计恩怨、宽容大度的刘伯温1周处自新从善如流1【历史故事】善心待人暗室自持3人责己过拜谢无怨5【历史故事】恪遵妇道、淡泊谦和的荆国大长公主5上书减膳6重义不贪7重阳子的故事7虚心求教8善良大度为人着想9善良无私一心为人10礼让宽恕以德报怨11敦厚善良乐于助人11廉洁正直谦逊无私12善良仁慈宽宏大量13善良助人14公正无私坦承罪责14摒弃嫉妒转祸为福15舍己代罪16行善施济不求虚名16刘将军欺侮神灵遭暴亡17王员外侮神家舍顷刻化灰烬17誓言与声明18兄弟仁爱礼让化盗1
2、9夜拒黄金19宽容大度不计前嫌20朝闻道 夕可死21刘秀改容谢宋弘22糟糠之妻不下堂22安逸胜毒酒23忠厚善良23便宜不便宜欠债必要还24行善积德天赐福禄25忠善驱祸25律己求责26诚实勿妄语26仁德为宝27感恩图报诚实守信28陶侃惜时节用29讲求信义以德交和30王祥敬母31谢弘微不争财产31诬陷忠良遭恶报32诚实无私33夏侯端忠义持节33公正无私知错即改34功不论亲疏34矢志不移真义士35狂夫之言,圣人择焉36虚心改过从善如流37庸人自扰37仁慈怜悯积德昌后38戒贪38李克荐相39孔斌辞官40节俭施济41康熙:最博学的帝王42善良怜悯谦逊自持44明进退淡名利46大度忍让47甘苦与共47重德的
3、陶母47不信谗言48功臣应当自持49不识弓箭49忠厚忍让 以德报怨50爱而不教反害其子50【成语故事】三生有幸51大度忍让52中国古代礼仪坐姿52诘言成真从晏子使楚想到的53玉器和瓦罐55爱子当教子成人教子应自小重视56利心不动道心存暗施阴德天神助57【成语故事】推己及人58忍辱不怨反为人着想58轻利重义善良忠厚59恭敬谨慎59返老还童60【成语故事】画龙点睛61慈爱宽仁的郑板桥62不畏人知畏己知63不攻人短63晋文公封山记过64勿图虚荣65重义重德君子所为66为儿孙积钱财,不如教子孙修身重德67同心协力68贤德的乐羊子妻68行善传家厚德望族69诚实、守信70奸巧天不容欺人谋财招恶报71千年轮
4、回我是谁?71宁伤己不损人75【成语故事】一诺千金75【成语故事】感恩图报76重义轻利问心无愧77清廉简约舍己施人78文王拘而演周易79清明节的习俗与由来80君子止于至善82仁亲以为宝83扁鹊为什么叫“神医”83邾文公知天命85损己利人86孔子论为政之道86重义轻利积德昌后87克己奉公戒骄奢安逸88君子不失恭敬89【成语故事】壶中天地89妒嫉生患90诚实不欺91【成语故事】侃侃而谈91名义至重92论语里的故事:孔子与颜渊92【成语故事】程门立雪93传统文化:孔子与子贡94兄弟争讼善言化冰95孔子信上天97忍苦享福98伯夷求仁得仁98勿断章取义99叔向贺贫100勿贪图安逸享乐101八德与八旦10
5、2仁者爱人103梁毗拜金104待人宽厚的牛弘104【成语故事】开诚布公105克己修礼谦恭谨慎105古人论仁德106古人论诚信108古人论知耻109古人论改过110古人论持节112古人论贵和113古人论“勇”115胯下受辱不计旧怨117【成语故事】多多益善118【成语故事】一饭千金118古人论勤俭119【成语故事】清心寡欲120君子与小人121君子慎其独123民间故事:腊八粥124无欲则刚125孔子看“祈祷”125不偏心的孔子126持平守正 执志不渝127雅量、慎独、俭朴127子贡敬师128寓言:井水和河水129宽宏大度平易谦和130谦虚132王阳明断是非132一言九鼎诚实守信133赵盾善有善报
6、135齐景公更晏子宅136为国为民正直忠义136恭敬138晋景公病入膏肓138暗室慎独139一心不可二用140棒打公主车141敬慎威仪141孔子示礼仪142忠义守节143伊尹训诫太甲144孔子论儒行145君子不忧不惧146舜其大孝147清廉爱民148切莫强词夺理149克己让人149孝顺、仁德的汉文帝150重礼重义151教化除盗152恭谨重礼自省改过153居处恭执事敬153唐代名医孙思邈154唐代名医孙思邈155周文王的贤德156遵师重义的喻家兄弟156正直宽厚先人后己157孔子论“礼”158重义感恩159中庸做人的智慧160乐善好施161济世助人的名医扁鹊162善心助人163匡衡论“灾异”和“
7、上行下效”163重孝义无私心165睿智的箕子165宽宏大度知错即改166预言和天意167善良怜悯正气清廉168尊师重义169敬天改过远离天谴170知足不辱有过坦承171克己让人171孝顺、仁德的汉文帝172贤淑无私的长孙皇后173唐朝书家李世民177问心无愧志节不屈178积德福报179善良怜悯积德家昌180行善利己,福泽满门;做恶害己,祸遗子孙181不贪图私利济人得善报182励志古诗183行善积德功成名就183误杀无辜削减福寿184冤屈平反天降甘霖185善心怜悯积德显贵186训蒙文浅译(一)186训蒙文浅译(二)188训蒙文浅译(三)189人不信神的代价190励志古诗(2)191寓言:狼毛的悲
8、哀191唐太宗诗选192断案积阴德子孙必显贵194吞丹195善恶一念之间报应毫厘不差196【成语典故】修身正心197“莫起恶心,和尚知汝”198命由天定 生命轮回199有器量受敬重200雅量201善心助人积德延寿201作恶多端难逃恶报202窃窃私语亦如雷204诚心改过205阅微草堂笔记故事一206阅微草堂笔记故事二207阅微草堂笔记故事三208眼见不实209以孝养善209谨慎厚道受污不辩重道义210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211修养德行福报子孙211善心善行 遇仙飞升214深明大义 严谨治家217祖上积德荫后代子孙重德享福报218积德改命219为民谋福造福予己221不为五斗米折腰221贪利酿祸失德
9、丢命223贪利害人恶报迟早223【民间故事】筷盘224积德得福失德遭祸225朋友相交以义为重225积德的福报226天佑善人228唯利是图损德丢命228心诚敬畏可感苍天229命中注定230心诚敬畏可感苍天231命中注定231害人减寿233亡灵借体退赃,坚持操守清白233逆境造就成功者234宽恕谅人人人敬重235感德推功235大度有量236正直重义守节知足237尽人事听天命君子坦荡无愧238拾金不昧匾238平冤积德子孙显贵239“仁君”风范:宽厚 节俭240“仁君”风范:纳言克己240口是心非小人之恶241远色重德神目如电242贪私利 遭天谴242此亦人子243淡泊守节 克己修身243亲身经历的元
10、神不灭的故事244知足不辱淡泊明志245患难与共246刑及无辜罪孽深重247怜悯救济清白持身248拒色守正念248施政不善饱受天谴24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50患得患失非君子250官高位显不忘节俭251行善救人积德福报252有欠就有还252侮神狂妄遭天谴253宽厚谦虚不炫己长254善良积德福报成仙255城隍神助孝子256怕人知事莫萌心257宽厚谦让257行善降福258不念旧恶259做人应守信知礼259幸福260宽容为大多加忍让261见错弥补知错勇改262天下溺,援之以道263忍辱不较263宽厚善良264谦逊大度闻过则喜265善心化人265克己制怒266恭敬持身267诚实守信唯此为大267守信重
11、诺为人之本268敬无失恭有礼269伏羲创八卦269君主的知命与不知命271北周武帝灭佛受重罪272庾信谤佛现龟身273魏文侯讲诚信274上书救民累世福报274判案是非 神察秋毫275勿好名自欺276三不宝277忍辱消祸278书法与书道279人心易昧天理难欺279职责苟同亦受惩罚280恭敬谦逊281淫邪害人 必遭天谴282毁淫邪之书上天降福报283让功不自夸283华夏始祖黄帝的神话传说284人生如梦288欺天讹人应誓偿还288一善除疾290李虚护佛抵罪得善报292为谁而学(上)293为谁而学(下)296宽恕于人299健康的因素299破坏佛法难逃恶报300善心宽恕301忠实厚道积德家盛301正直不
12、欺高中状元302“不如人”304储星念佛的启示305【历史故事】不计恩怨、宽容大度的刘伯温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他的老师曾对他的父亲说:“你祖德深厚,日后这个孩子必成大器。”元至顺年间,刘伯温考中进士,授为高安丞,获得廉洁正直的名声。行省要提升他,刘伯温谢绝离去。 刘伯温博通经史,无书不读,尤其精于天文。朱元璋攻下金华,闻知刘伯温的才学,不惜钱财予以招聘。起初,刘伯温坚决不答应,后经总制孙炎两次写信邀请,刘伯温才决定出山。刘伯温到了应天,向朱元璋陈时务十八策。而后刘伯温凭其才学和神机妙算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开创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即位后,刘伯温上奏制定军卫法,整肃纲纪,凡有过错的宿卫、宦官等,一
13、律依法惩治,因此人人畏惧刘伯温。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手下而被治罪。丞相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轻发落,刘伯温不听,在祈雨时,将李彬杀死,从此刘伯温和李善长开始有隙。后来,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伯温劝说道:“他虽有过,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太祖说:“他三番五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伯温叩首道:“这怎么能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立即就会倒塌。” 刘伯温相貌堂堂,慷慨而有大节。每当谈论天下大事时便声形于色。太祖知道他非常忠诚,故对他委以重任。每次召见刘伯温,都要避开他人进入内室,单独与他长时
14、间密谈。刘伯温也是知无不言。每到紧急危难的关头,他总是勇气奋发,计策立定,人莫能测。闲暇之时,便敷陈为王之道。而太祖每次都是洗耳恭听,常常称刘伯温为老先生,并说:“你就是我的张子房啊。”又说:“老先生多次以孔子之言来劝导我。” 刘伯温性情刚烈,嫉恶如仇,隐居山中后,只是饮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劳。 周处自新从善如流“周处自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周处是晋代义举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少年时就失去父教。周处不拘小节,性情凶悍粗鲁,恣意妄为,简直成了乡中一害,乡亲们都十分怕他,总是躲得远远的,不愿和他交往。 久而久之,周处也知道自己为乡亲们所憎恶,便有了悔改之意。他见乡亲们大多愁眉不展,闷
15、闷不乐,心里觉得奇怪,便问道:“如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都如人意,为什么还郁郁不乐呢?”父老们答道:“现今地方上有三害未除,哪里能快乐得起来呢?”周处问道:“是哪三害?”父老答道:“南山上的白额猛虎随意伤人,为一害;长桥下的河中蛟龙常伤人畜,又是一害;至于第三害”说到此处,父老们有些犹豫,但还是说了出来:“恐怕要算是你了。” 周处听罢此言,沉默良久,最后他决然说道:“这三害我都能除去!” 周处身带利器,孤身进山搜寻白额猛虎,与猛虎一番拼搏,终于杀死了这只伤人性命的猛兽。接着他又奋身投入河中,去搏杀那只蛟龙。蛟龙在水中或沉或浮,一连三日三夜,毫不知倦。而周处比蛟龙更勇猛,他与蛟龙恶
16、战三日三夜,终于将蛟龙斩杀。 周处三日不归,乡亲们以为他已经死了。想到地方上一下子三害俱去,从此可以太平无事,乡亲们都高兴的互相庆贺,欢喜雀跃。这时候,周处正好归来,眼见乡亲们的高兴情景,才明白自己被大家痛恨到了何等地步,顿时大受刺激,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改过自新、从新做人的决心。 周处决心已定,立即付诸行动。他了解到吴中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很有才学,便专程前去拜访,想拜他们为师。周处只见到了陆云,将自己的情况如实相告,问陆云:“我很想改过自新,但是年纪已经大了,不知是否来得及?”陆云鼓励周处道:“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陆云的一番话极大的教育、鼓励了周处,
17、他从中领悟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深刻道理。从此,周处刻苦读书,好学上进。他勤学而有文思,又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仅一年,他的名声就大大的不同以往,以至于州、府的官员都举荐他出来做官。 此后,周处为官三十余年。在任时,他克尽职守,很有政绩,如在新平任太守时,与少数民族关系相处得很好;当广汉太守时,为官清廉,处理了不少数十年留存下来的积案;当御史中丞后,他秉公执法,不阿附权贵,他的刚正不阿,自然是难以见容于恶势力。 后来,少数民族首领齐万年造反,朝中想加害于周处的权贵故意推荐他去征讨。有人知道那些朝臣们的险恶用心,规劝周处推辞掉这个差使,周处坚决说道:“忠孝岂能两全,既然辞别亲人,服务于朝
18、廷,父母亲哪里还能把儿子仅仅当作自己的私有之物呢?今天是我献身的时候了!”最后周处由于恶人的陷害,战死疆场,以身殉国。 周处勇于改过,忠于国事,由一个地方恶少转变为忠臣良将,给后人以很大的启发。他的故事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但只要立志改过,从善如流,是有光明前途的,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下定决心,踏踏实实的去做。 【历史故事】善心待人暗室自持范元琰,字伯珪,一字长玉,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他待人非常恭敬,与人说话唯恐伤害了别人。即使一人在家,也象有宾客在场一样庄敬自持,严谨循礼,看到的人没有不尊敬他的。他生性善良
19、,即使对偷盗自己财物的人,他也都以善心对待,并处处为对方着想。 元琰家中很贫困,仅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元琰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 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人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元琰于是特意伐木,在水沟上架了座桥,让偷竹笋的人不必渡水而过。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之人。 很多官员钦慕元琰的德行,多次举荐其为官,但元琰颇为淡泊名利,
20、都一一拒绝了。他的故事在南史、梁书的隐逸处士列传中均有收录。 人责己过拜谢无怨文彦博,字宽夫,北宋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一生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追复太师,享寿九十二,谥忠烈。史称其有“大臣之风”、“朝野倚重。” 当时的御史唐介刚直无畏,他有一次上书请求罢免文彦博的宰相之职,说文彦博在益州时,曾经交通宫禁,送蜀锦给张贵妃,这样才得以当上宰相。皇帝非常生唐介的气,将唐介的奏折都扔了。当时文彦博也在殿上,唐介于是斥责文彦博说:“文彦博你应该自省,既然有这件事,就不要隐瞒。”文彦博不断向唐介拜谢,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说愿意让位。皇帝非常震怒,于是将唐介贬到了英州,文彦博被罢了宰相之位
21、,贬到了许州。 后来,文彦博又重新被恢复了相位。他对皇帝进谏说:“唐介身为御史,他说我的事,都说中了我的毛病,其间虽然有传闻之误,但当时责罚他还是太重了。”于是,唐介被召回了知谏院,恢复原职。 文彦博官居相位,在别人指责其过错的时候,甚至可能是误会,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因为对方指出了自己的毛病而向对方不断拜谢,并虚心改正。在官复原职后,他宽宏大量,不计私怨,反而替批评指责自己的人求情,当时的人们都称视文彦博为德高望重的长者。【历史故事】恪遵妇道、淡泊谦和的荆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是宋太宗之女,幼时不好嬉戏游玩,足不出户。太祖为了试一试自己女儿的天性与志向,曾经打开藏金银珠宝的库房,让她们姐妹们
22、自己随便挑选,大长公主却一无所取,表现的淡泊轻财。 大长公主十分谦和,她嫁给驸马都尉李遵勗为妻,从不以公主的身份压人。按过去的朝廷制度,驸马的父亲不能与皇帝平辈,必须要降低辈份,变成驸马的兄弟辈。但是驸马的父亲过生日时,大长公主仍然以媳妇的身份去为公公拜寿。宋太宗知道后,悄悄给女儿一些礼物让她去给公公祝寿。大长公主身为帝女,却恪遵妇道,以一个贤妻良母的身份出现在家庭生活中,实在难能可贵。 平时公主对待下人十分宽厚。一次她沐浴摔伤了右肱骨,宋太宗派人前去问罪,公主说:“是我自己年老体弱,不小心摔了一跤,不是下人的过错。”在她的护卫下,下人们才得以免祸。 大长公主能做诗,又喜读史书。更为可贵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 2006 中国传统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