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综合训练题全册.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综合训练题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综合训练题全册.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二、三、四、五、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综合训练题全册.精品文档.六、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给下列词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微波粼粼(linling)一缕(nulu)恬静(
2、tiangua)、用“”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1)(2)(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5、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6、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7、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8、片段中的近义词:( )( ) 反义词:( )( )9、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
3、话:10、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想能不能把“仿佛”这个词去掉,为什么?答: 12、 当你听到庄严的国歌旋律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二、白杨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
4、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画“”的句子是 句。2读第三自然段,归纳白杨树的特点。(1) (2) 3爸爸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4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是什么?5 文章表面写白杨,实际是写爸爸,这种写法叫 。三、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是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如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
5、,有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按原文填空。2、短文中写了( )、( ) 和 ( ) 这些景物。3、请用“那么那么”写一句话。4、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5、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6、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7、画“ ”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8、“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9、“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10、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四、再见
6、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打糕,( )炮火,( )硝烟,( )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
7、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1. 依原文填出表示动作的词。2. 朝鲜阿妈妮为志愿军叔叔做了哪些事?请简要回答。3. 请你大胆想象志愿军叔叔为这位阿妈妮做的事?试着写一件。4. 读了这段你有什么体会,请简要写出你的感受。5、“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 ;在文中指的是 6、“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7从划线句子中用“”圈出反映大娘爱志愿军伤员胜过爱小孙孙的词语。8、你是大娘,你会说: 假如你是志愿军,你会说: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用反复呼唤的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 ,
8、“亲人”表现 ;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 。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 。 五、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凉 清爽)!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见 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弯 弓)着腰,(俯身 低头)(凝望 看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 仍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
9、,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zh zh)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gun gun),胳膊变成树枝,血(xi xu)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zhun zhun)、流淌。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
10、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1.、“俯”字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平坦( ) 喧闹( ) 冷淡( )3、用“”为文中加
11、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4、用“”画出具体体现老桥德高望重特点的句子。5、请用“”在文中找出一个可以看出“我”和林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6、(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个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不但写出了桥的 ,而且也突出了它 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个句子用 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 、 这两位朋友间的 。(3)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这样写的好处是 。7、山中访友中作者拜访的老朋友指的是 ,表达了作者 8、在这个文段里,作者运用了 、 、
12、、 等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9、“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中的“撞”写出了作者的 。结尾也提到了这点,但更包含了访友之后的 和 。10、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11、第四自然段采用 、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感情。1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13、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用它另写一句话。津津乐道: ,我能用它写一句话: 。15、把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6、用“ ”画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17、从第六自然段找出比喻句划
13、“ ”。下面的句子是我写的比喻句: 。18、把“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写成陈述句,再想一想,哪一种表达更好?改陈述句 你认为哪种表达好 19、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答: 20、面对“我”热情的招呼,“我”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如:你好,汩汩(g)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溪流回答道: 21、第五自然段划双横线的句子中,“它们”指的是 和 ,“仪式”指的是 ,这仪式时间虽短,但却有深意,是因为 。(用一句名诗句回答)作者从“ ” “ ” “ ”中,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七、草虫的村落
14、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小的草茎变为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生着一副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虫子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
15、丽地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
16、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1、“庞”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勉”查音序应查( ),查部首应查( )部。2、我会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3、文段中写到“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给人留下想象的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阅读 综合 训练 题全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