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反思.精品文档.在冲突中激活学的思维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反思“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一课。课标要求是: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以前在上本课的时候,我是分别介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高一学生都非常了解儒道法家内容(初中课标中要求学生知道孔子和老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这样上课学生觉得
2、枯燥,自己也觉得无趣。这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我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期望能加深学生对主要派别思想主张的理解。面对春秋战国“礼乐崩坏”的大变革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对其他学派进行诘难、批驳,并且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同时逐步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基础。教师如果简单分别介绍各派观点,无法显示出互相诘难与批驳的争鸣之势,所以我在介绍儒家学派和法家与墨家学派主张的时候,学习易中天设计“儒墨之争”“儒法之辩”环节,在冲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以下为教学内容。回顾春秋时代儒家学说问题:孔子的主要主张是什么?材料: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者爱人。孔子的爱人是无差别爱所有的人
3、吗?不是的。师:孔子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最爱的是谁?生;父母。师:有血缘关系的人。这就是“亲亲之爱”,也就是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最爱。然后以自己为圆心,亲疏关系为半径向外辐射,这是仁爱。 统治者如果有仁之心,又会怎样对待自己民众?生:爱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材料: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师:孔子重视哪些道德品行? “恭、宽、信、敏、惠“,可见,拥有这些道德品德的人,才是仁者。 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才是做仁义之事。孔子
4、主张维护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解读:仁者爱人,仁者拥有“孝、恭、宽、信、敏、惠”等美好品德。子爱父,父爱子,臣爱君,君爱臣,由此及彼,就能实现以德治国。在家为孝子,出门就是忠臣。在家为慈父,在国就是仁君。君爱臣,臣也爱君,政权就稳定。父爱子,子也爱父,社会就安定。恢复君君,臣臣社会秩序。这是孔子治理社会的方法。孔子这方案作用如何?看起来不错,可惜谁都不听他的。诸侯各国,依然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连他自己国家的局面,都扭转不了。(省略孟子与荀子)儒法之辩韩非子用两个故事来反驳儒家的观点,甚至还有些讽刺: 鲁国有一个人每次打仗都不卖力,人家冲锋他往后跑。后来把这个士兵找来说你怎么回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 历史教科书 必修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