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doc
《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住宅社区规划设计173449418.精品文档.住宅社区规划设计目录一、居住区结构模式及规划设计要求 1二、住宅与住宅组群 21、家庭生活与住宅平面的功能组成 22、单元式住宅的类型与户型 33、低层花园式住宅类型 74、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 85、住宅群体的日照、朝向、通风和噪声防治 96、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 127、群体空间构成 17三、公共服务设施 20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20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规划布置 213、中小学规划布置 224、幼托规划布置 23四、道路与停车设施 241、道路类型和规划要求 242、道路系统规划 253
2、、步行道的典型空间形态 264、自行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 265、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规划布置 27五、绿地 281、绿地功能 282、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293、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的要求 294、小游园规划设计要求 305、组团绿地规划设计要求 326、林荫步行道规划设计要点 347、园林植物分类及植物功能 358、儿童游戏场类型与规划要点及场地设施 39六、竖向设计及地形在竖向设计中的作用 40七、管线分类 41八、立面设计 41九、建筑局部与环境设施 421、住宅门厅 422、单元门厅、电梯前厅 433、阳台、露台 444、走廊 455、中庭和采光院子 456、窗、墙壁(立面) 467、屋顶
3、 468、a 房间 479、专用庭院 4810、共用庭院 4811、公园、广场、绿地 4912、人行道 4913、道路 5014、停车场 5115、自行车停放场 5116、社区设施 5217、设备室 5218、外部设施 53十、超高层住宅 56十一、智能住宅 58一、居住区结构模式及规划设计要求1、居住区结构模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街坊居住区规模在10000 15000户 居住小区规模在2000 4000户居住组团规模在300 700户 街坊规模在800 2000户2、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有五方面:舒适、便利、卫生、安全和美观。舒适要有完善的住宅、
4、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及公共绿地。服务设施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并且有宜人的居住环境。便利居住区的用地布局要合理,公共建筑与住宅有方便的联系。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和布点恰当,便利居民使用。居住区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合理,步行与车行互不干扰,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卫生在居住区内有完善的给水、雨水与污水排水、煤气与集中供暖系统,居住区内空气新鲜净洁,无有害气体与烟尘污染,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无噪声,公共绿地面积较大。安全对防止火灾、地震、交通安全有周密的考虑,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美观居住区应具有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空间富有变化,建筑物与绿地交织,色调和谐统一。居住教育停车休息健身文化娱乐社会
5、服务社区管理出行方式就近工作老人护理儿童教育餐饮购物居住活动关系图二、住宅与住宅组群1、家庭生活与住宅平面的功能组成入寝 更衣 衣物柜、桌椅 更衣室 睡眠 床铺、卧具 卧室 夫妻卧室 儿童卧室 老人卧室 客人室 保姆室个人卫生 便溺 便器 厕所 厕浴 沐浴 浴盆、沐浴器 浴室 盥洗 洗脸盆、台 盥洗室 美容 梳妆台 梳妆室个人业余活动 读书 书桌、书柜、电脑 书房 文娱 音像设备 音像室 游戏 儿童、成人玩具 儿童室 工作 工作台及设备 工作室家庭活动 家庭起居 桌椅、沙法 起居室 待客 桌椅、橱柜 客厅饮食 进餐 餐桌椅设备 餐室 烹饪 冲洗烹饪台、炉灶 厨房洗涤 洗衣 洗衣机、烘干机 洗衣
6、室 晒衣 晾晒衣设备 阳台 烫衣 烫衣设备清理 清扫 吸尘器 储藏室 整理杂物 柜架交通 通行 公共通道与楼梯 室内通道 出入 住宅大门每户住宅的平面功能组成公共通道公共楼梯住宅大门门厅工作室游戏室贮藏厨房厕所浴室餐室内过道卧室更衣贮藏生活阳台服务阳台外过道起居室客 厅户中起居室、卧室和生活阳台应取最好的朝向(在我国应朝正南或南偏东或南偏西),工作室和餐室应取次好朝向,而厨房、厕所、浴室和贮藏间可不好朝向。2、单元式住宅的类型与户型住宅类型基本分为单元式和低层花园式住宅两大类。单元式住宅由于在水平和垂直面上空间利用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单元形式。如在水平面上的变化产生了大进深式和内天井式,在
7、垂直面上的变化产生了跃层式和错层式,又由于在垂直和水平公共交通组织上的不同处理而产生了梯间式、内廊式、外廊式和集中式等各种类型的住宅,还有形体上作一些变化的台阶式住宅等等。(1)、单元式住宅的类型 梯间式梯间式住宅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24户之间,户数愈少,由公共楼梯间所引起的对住房的影响就愈小。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住户的私密性和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一般在多层住宅中采用较多。 外廊式外廊式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4户以上,且每户都能得到均等的居住条件。由于公共外廊对住房的私密性有一定影响,故居室的位置宜远离外廊安排,靠外廊一侧宜安排辅助用房,如厕所、厨房、贮藏室等。高层建筑中的公共外廊应考虑对步行有安
8、全感的设计,如设窗封闭外廊。 内廊式内廊式住宅走廊光线较暗,对住房私密性的影响亦较大,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也不良。采用这种形式住户的朝向不是向西和向东,就是朝南和朝北。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不能使所有的住户都得到良好的居住条件。但如采用跃层式,就可避免上述的不利因素。 集中式集中式住宅与梯间式住宅的不同点,在于楼梯间与电梯间都集中在住宅中央,无直接采光,所以集中式住宅有着内廊式住宅相同的缺点,但对住房的影响比内廊式少得多,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外墙为户内创造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每层联系的户类可多可少,一般在高层住宅中采用较多。3、低层花园式住宅类型低层住宅有独立式、并列式和联列式三种,层数为1
9、-3层。每种类型的住宅每户都占有一块独立的住宅基地。基地规模根据住宅类型、住宅标准和住宅形式的不同,一般在500-2500平米之间。每户都有前院和后院。前院为生活性花园,通常面向景观和朝向较好的方向,并和生活步行道联系;后院为服务性院落,出口与通车道路联接。独立式和并列式住宅每户可设车库。1、 独立式花园住宅独立式花园住宅拥有较大的基地,住宅四周均可直接通风和采光,可布置车库。2、 并列式花园住宅并列式住宅为两栋住宅并列建造,住宅有三面可直接通风采光,可布置车库。基地较独立式住宅要小。3、 联立式花园住宅联列式住宅为一栋栋住宅相互连接建造,占地规模为最小,每栋住宅占的面宽从6.5-13.5米不
10、等,这里共列出三种形式的用地规模。4、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1)、功能 日照指保证住宅每户主要居室获得国家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同时保证居住区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通风指保证住宅之间和住宅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对群体组合的影响。 安静指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免组群内部有过境人流和车流的穿越,使室内与室外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允许标准。 舒适指室外环境设施(包括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如儿童游戏场地、老年和成年人休息场地、体育活动场地等。这些设施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定额标准。 方便指根据居民活动规律,组织交通(如上、下班、购物、休息等活动)达到出行便捷、公
11、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程度及其服务时间和方式的合理性。此外,还应便于门牌编号和垃圾集收。 安全指防盗、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地震灾害等要求,特别是安全防盗尤为重要。 交往指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居民交往的场所和增加生活气氛,使居民产生邻里归属感。(2)、经济主要指土地和空间的合理使用,通常以容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和建筑密度作为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衡量和控制。(3)美观居住建筑是城市重要的物质景观要素,而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景观不仅取决于建筑单体的造型、色彩,而更重要的在于群体的空间组合以及绿化和环境小品等的整体设计。住宅组群的设计应力求打破千篇一律和单调呆板的形式,努力创造富有地
12、方特色、充满生活气息的亲切、明快和和谐的居住环境。5、住宅群体的日照、朝向、通风和噪声防治(1)日照日照标准住宅室内的日照标准,一般由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不同纬度的地区对日照要求不同。高纬度地区更需要长时间日照;不同季节对日照要求也不同,冬季要求较高,所以日照时间一般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数为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气候区 气候区、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 寒 日冬 至 日日照时数2小时3小时1小时有效日照时带816小时915小时计算起点底 层 窗 台 面日照间距在住宅群体组合,为保证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而要求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为日
13、照间距。(2)、通风住宅应该享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我国地处北温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炎热地区夏季需要加强住宅的自然通风;潮湿地区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以使空气干燥;寒冷地区则存在着冬季住宅防风、防寒的问题,因此恰当地组织自然通风是为居民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措施之一。住宅的自然通风不仅受到大气环流所引起的大范围风向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局部地形特点所引起的风向变化的影响。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建筑的间距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通风的方向(即风向对组群入射角大小)等有关;建筑间距愈大,后排房屋受到的风压也较强;当间距相同时,入射角由060逐渐增大时,风速也相应增大;当风的入射角为3060时通风较为有利;当入射角为6
14、0时,间距为1:1.3H时的通风效果较入射角为30,间距为1:1.2H时为佳;当间距较小时,不同风的入射角对通风的影响就不明显。建筑间距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但为了节约城市用地,房屋间距不可能很大,一般在满足日照的要求下考虑通风的需要。为了提高通风效果,住宅需要选择合适的朝向,在夏季迎主导风向,保证风路畅通。 群体布置方式与自然通风的关系行列式布置调整住宅朝向引导气流进入住宅群内,使气流从斜方向进入建筑群体内部,从而可减小阴力,改善通风效果。周边式布置在群体内部和背风区以及转角处会出现气流停滞区,旋涡范围较大,但在严寒地区则可阻止冷风的侵袭。点群式布置由于单体挡风面较小,比较有利于通风。但当
15、建筑密度较高时也会影响群体内部的通风效果。混合式布置自然气流较难到达中心部位,要采取增加或扩大缺口的办法,适当加进一些点式单元或塔式单元,不仅可提高用地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改善建筑群体的通风效果。 规划设计中住宅群体通风和防风措施(3)、朝向住宅的朝向与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及地形等因素有关,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可以为每个城市确定建筑的适宜朝向范围。影响住宅朝向的因素:地理纬度、地段环境、局部气候特征及建筑用地条件等。朝向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炎热季节尽量养活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
16、地;考虑居住建筑空间组合的需要;其中日照和通风是评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主要的标准。北京地区最佳朝向为正南至南偏东30度以内;适宜朝向为南偏东45度范围内和南偏西35度范围内;不宜朝向为北偏西30度至60度之间。(4)、噪声防治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干扰人的生活工作、休息、而且还会损害听觉和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方面的许多疾病,因此,噪声防治已被提到环境保护的范畴来加以研究。影响居住区生活的噪声包括三个方面:道路交通噪声;邻近工业区的噪声;人群活动噪声。 住宅群体噪声防治合理组织城市交通,明确各级道路分工,减少过境车辆穿越居住区和住宅组群的机会;控制噪声源和削弱噪声的传递,对居住区中一些主
17、要噪声源如学校、工业作坊、菜场、青少年及儿童活动场地等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与住宅组群有一定的距离和间距,尽量减少噪声对住宅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的地形屏障、绿化带等来削弱噪声的传递,降低影响住宅的噪声级;住宅群布置要与周围的绿化系统一起考虑,绿篱能反射75%的噪声;利用噪声传播特点,在群体布置时,将对噪声限制要求不高的公共建筑布置在靠近噪声源一侧,还可将住宅中辅助房间或外廊朝向道路或噪声源一侧;在住宅群体的规划中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作为阻止噪声传播的天然屏障,特别在工矿区和山地城市,在进行居住区竖向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地形条件,隔绝噪声对住宅的影响。 规划设计中住宅群体噪声防
18、治措施a.利用临街建筑防止噪声b.利用绿化防止噪声c.利用地形防止噪声6、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1)、群体平面组合形式住宅组群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三种: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此外还有混合式。、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布置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整齐的住宅排列在平面构图上有强烈的规律性,但形成的空间往往单调呆板,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组群建筑空间的变化,仍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基本形式:a.平行排列b.交错排列c.变化间距d.单元错接e.成组改变朝向f.扇形排列(直线形)(曲线形)、周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宅 社区 规划 设计 1734494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