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精品文档.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指导2011年9月实验一、 油菜生育特性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油菜生长发育的动态,掌握油菜生长发育的动态观察的方法。二、实验内容(一)、生育时期油菜生长发育过程,需要经过发芽、出苗、现蕾、抽苔、始花、盛花、终花、成熟几个生育时期1、发芽出苗期种子吸水萌动,胚根穿过种子的珠孔露出白色根尖,称为发芽。胚根伸长入土时,下胚轴也同时伸长,将两片子叶和胚芽顶出土面,子叶平展由黄转绿,称为出苗。出苗期以75%幼苗的子叶平展为标准。2、现蕾期 随着花芽的分化与形成,主茎顶端生长锥分化的一簇小花蕾长大,用
2、铅笔尖轻轻拔开二、三片心叶,用肉眼能看到黄绿色的花蕾时称为现蕾。在生产上将田中有50%以上植株现蕾时作为现蕾期。3、开花期 油菜为无限花序,花序长,开花多,开花期长达30天左右,有一个明显的始花、盛花、终花期。开花时植株的主花序先开,一般田间有25%的植株开始开花,称为始花期。主花序开花后3天前后,第一次分枝由上而下依次开放,全田有75%以上花序开花称为盛花期。植株边开花边谢花,全田有75%以上的花序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即是终花期。4、角果成熟期 开花受精后的子房逐渐发育成园筒形的果身,柱头和花柱成为果啄,花柄换名为果柄,胚珠发育为种子。一般在终花后30天左右,全田有50%的角果转黄变
3、色时,即称为成熟期。每个学生将上述主要生育时期及时记载于下表表1、油菜生育期记载品种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 花成熟期始期盛期终期(二)、叶片生长动态油菜出苗后约4-7天出现第一片真叶,以后陆续出现新叶,直至始花期前10天以内叶片全部伸出。着生于主茎下、中、上部的叶片,分别依次为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凡叶柄长度超过叶片全长三分之一者为长柄叶。不及叶片全长三分之一,且柄上着生不连续的小裂片者为短柄叶。叶柄上的小裂片相互连接为一整叶,且叶片狭长者为无柄叶。以叶片由卷合伸张至平展时为出叶期。老叶由绿转黄且变黄部分达二分之一者为黄叶。在生物园教学基地油菜实验田中,当幼苗现第一叶时,每2人定点观察10株,
4、菜苗出现5片真叶后选定生长良好的5株一直观察至成熟时止(寒假离校时标记当时最上一个叶位,来校后继续观察)。观察结果记载如下表。表2 叶片生长动态调查 品种 第 株月/日主茎第几节位出叶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绿叶数中有长宽长柄叶数短柄叶数无柄叶数(三)、角果生长动态角果的生长,先长足长度,而后长足宽度,宽度长足后角果体积不再增大。角果成熟所需时间,与不同开花期的环境条件有关。分别于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于主花序上各选定同一天开放的10朵花挂牌记载,结果记录于下表。表3、始花期的角果生长月/日果号12345678910长宽长宽长宽长宽长宽长宽长宽长宽长宽长宽开花期花后5天花后10天花后15天花后20天
5、花后25天花后30天退绿期黄熟期表4、盛花期的角果生长(表格格式同前)表5、终花期的角果生长(表格格式同前)三、作业田间观察结束后,每人于明年5月下旬写出“油菜生长发育观察报告”,连同观察记载资料交教师评阅。实验二、棉花的形态特征及四个栽培种的比较一实验目的棉花属于锦葵科的棉属。栽培种有四个,即陆地棉、海岛棉、中棉、草棉。生产上栽培面积最大的是陆地棉。本实验主要了解棉花及四个栽培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形态区别二、实验内容(一)、陆地棉的主要植物学特征1、根棉花的根系属园锥根系,具主根、侧根、支根、根毛。在适宜条件下,主根入土深度可达2-3米。侧根开始与地面呈水平伸展,以后渐向地下伸长,长达60-1
6、00厘米,下层较短。侧根多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深度范围。2、茎和枝棉花的主茎园形、直立、中实。具有多数分枝。茎的颜色幼时为绿色,老熟时或受日光照射后呈紫红色。茎表面常有茸毛,茸毛多少,依品种而异。茎上有节,每一节上有一片真叶,叶腋有一个腋芽,主茎下部2-3个叶的腋芽一般不发育,约自第4节起,以上的腋芽发育成为叶枝或果枝。第一个果枝出现的节位称为第一节位。第一节位出现的高低与品种及环境条件有关。果枝与叶枝的区别:果枝:每节上直接着生花蕾,叶片与花蕾对生。枝条弯曲,为合轴分枝。与主茎夹角大。一般着生于茎上部各节间。叶枝:每节不直接着生花蕾,一个节上只有一片叶子。枝条不弯曲,为单轴分枝。与主
7、茎夹角小。一般着生于下部几个节间。果枝按其节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大类:无限果枝:果节数多,养分时可继续伸长形成新果节。有限果枝:仅能生长1-2个节,即停止生长,在顶部丛生几个铃,株型很紧凑。零式果枝:棉铃直接着生在主茎节上。3、叶棉花的叶片分为子叶和真叶,真叶又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陆地棉的子叶近半圆形,较大而厚,色绿。真叶:完全叶 主茎上每一节直接着生的叶片及其他部位发生的均具有叶片、叶柄、托叶的叶片。主茎上的叶片,随着个体发育进程,叶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靠近子叶节的第一片真叶全缘,继后叶片出现裂缺,缺刻把叶片分成几个裂片,由最初的3个增至5个,甚至7个,至主茎顶部又减少至3个裂片。叶身中脉
8、所在的裂片称主裂片或称中裂片,主裂片左右两边的裂片称为副裂开片。裂口深浅:不同品种裂口深浅不同。比较裂口深浅的方法是:取主茎七、八节上的叶片,将中裂片从裂口处反转来,叶尖达不到叶基红点的,就是裂口小于1/2,叶尖超过叶基红点的,就是裂口大于1/2,叶尖超过叶基红点后,尖端又从叶基红点折转超过两裂口连线的,可说裂口深达2/3以上。不完全叶 在主茎叶腋发生分枝时,不论是果枝不定期是叶枝,最初出现的一个节短缩,肉眼几乎辨别不出节间、节上有一片叶,形如托叶,实为分枝上第一节着生的无柄叶,属不完全叶,称先出叶。易脱落。4、花 由外向内可分为五部分苞叶:三片,叶三角形,裂齿转深而尖长花萼:五片,联合成杯形
9、花冠:五个花瓣组成,陆地棉的花冠呈乳白色雄蕊:约60-90枚,花丝基部连成一雄蕊管,并与花冠基部相连。雌蕊:1枚,为雄蕊管所包围。5、果实蒴果,称棉桃或棉铃,3-5室,棉铃可分为铃尖、铃肩、铃面、铃基、铃柄几部分。陆地棉的铃圆形或卵圆形。铃的大小通常以每铃子棉重量表示,平均7克以上的称为大铃,5-7克为中铃,5克以下为小铃。6、种子除去纤维的棉子。棉子上有短绒的称为毛子,毛子色有白、灰、绿、棕等到色。种子无短绒的为光子,黑色。尖端有毛的为端毛子。7、纤维 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成,是单细胞,外形上可分三部分。基部:靠近种子表皮细胞一端,直径较小,易断裂。中部:直径最大,成熟纤维有很多扭曲。端部:
10、靠顶端渐细,没有中腔,也无扭曲。棉纤维的长短、粗细、颜色因棉种或品种而异。(二)、四个栽培种的主要区别表1、四大棉种各生育期主要开矿特征表棉种陆地棉海岛棉中棉草棉染色体数26261313苗蕾期子叶近半圆形或椭圆形,叶片较大,较厚,绿色。半圆形,叶片大而肥厚,浓绿色。肾形,叶片较小而薄,淡绿色肾形,叶片小而薄,嫩绿色主茎中部叶片中裂片宽,三角形,裂口深小于1/2。叶片中等大,有长茸毛。中裂片长而渐尖,裂口深大于1/2。叶片最大最厚,无茸毛。中裂片矛头形,裂口深1/2-1/3。叶片较小,长大于宽,有短茸毛。中裂片短矛头形,裂口深2/3或小于1/2。叶片小,长小于宽。花铃期苞叶苞叶基部分离,有苞外蜜
11、腺。较深缘齿。苞叶基部分离,有苞外蜜腺。较深缘齿。苞叶基部联合离,无苞外蜜腺。较浅缘齿。苞叶基部联合,向外反卷,无苞外蜜腺。花花瓣乳白色,多数品种无红斑,花中等大。花瓣黄色,基部有少许红心,花很大。花瓣鲜黄色,基部许红心明显,花较小。花瓣鲜黄色,有红斑,花小。铃铃面平滑,油腺不很明显,铃大呈卵圆形,向上着生。铃面有大凹点,铃中等大,较尖长,铃肩不明显。铃面有小凹点,油腺明显,铃小,较尖长,有肩。向下着生。铃面光滑,油腺不明显,铃小,圆和扁圆形,有肩。向下着生。种子大、毛子大、光子或端毛小、毛子或光子小、毛子或光子纤维较细长细长短而粗短而细二、材料和用具1、棉花植株:陆地棉2、棉花叶、花、铃、种
12、子和纤维标本3、沙培7天、15天的棉苗三、进行方法1、观察陆地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观察棉株上不同部位的叶片变化,仔细比较果枝和叶枝的特点。2、观察四个栽培种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其异同。四、作业1、果枝和叶枝的区别如何。描述所观察的陆地棉叶形和铃形。2、四个栽培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形态区别,根据观察列表加以说明。实验三、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种子发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水稻的植物学特征识别籼、粳、糯;了解稻种在不同水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特性。二、实验内容(一)、稻的植物学特征1、根:有种根和不定根。种根又叫胚根,仅一条;不定根又叫冠根,由茎基部各节发生。从种根和不定根上又可发生
13、支根。稻根成长后,皮层部分薄壁细胞缢缩解体,形成较大的空腔,叫作裂生通气组织,是地上部向根系输送氧气的通道。2、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稻茎中空,每茎有10-18个节。各节均有腋芽,基部各节密集,腋芽能萌发分蘖并可发生不定根,故称为根节或分蘖节;地上部分节间伸长,一般有伸长节4-6个,通常不发生分蘖和不定根,茎杆最上一个节为穗颈节。3、叶:发芽时最先长出的是胚芽鞘,白色无叶绿素;接着出现的为不完全叶,绿色,仅具叶鞘而无叶片;以后依次长出若干片完全叶10-18片,完全叶由叶鞘、叶片、叶舌、叶耳等四部分组成,叶片与叶鞘连接处叫叶枕。最上一片叶叫剑叶(顶叶、止叶、旗叶)。4、穗:稻属园锥花序。穗的中轴叫
14、穗轴,穗轴上有节,叫穗轴节。从穗轴上发生的枝梗称第一次枝梗,从么一次枝梗上再发生第二次枝梗。枝梗上着生小穗,小穗由小穗梗、付护颖、护颖(不孕花外颖)和小花组成。每个小穗有三朵小花,但下部的小花退化,仅上部一朵小花发育。发育小花有内、外颖各一片,浆片2枚,雄蕊6枚,雌蕊1枚。5、果实:谷粒内有糙米1粒,称颖果,由果皮、种皮、胚及胚乳组成。着生胚的一面为腹部。背部有一纵沟,称背沟;腹部常有腹白,米粒中心多有心白。腹白、心白的多少及有无与品种及栽培条件有关,腹白、心白多的品种米质差。米的色泽有白、红、褐、黑、紫等色。(二)、籼、梗、糯类型识别1、籼、粳亚种的区别表1籼、粳亚种的区别项目籼亚种粳亚种叶
15、的形态、色泽、顶叶开度叶片较宽,色淡绿,顶叶开度小叶片较窄,色浓绿,顶叶开度大叶毛的多少多少或无芒的有无及长短多无芒,间有短芒长芒至无芒,芒略弯曲颖毛毛稀短,散生毛密而长,集生于颖棱上谷粒形状细长,断面扁平短园,断面呈园形脱粒性易难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染色较深染色较浅1%的石碳酸:将苯酚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溶解,然后配成1%的的溶液。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取籼、粳谷粒各100粒,在30温水中浸6小时,把水倒出,用1%的石碳酸浸泡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再置于吸水纸上24小时,观察染色反应;或直接将谷粒浸泡于装有石碳酸溶液的培养皿中,8小时后观察谷壳着色情况。2、粘、糯性的区别表2、粘、糯性的区别项
16、目粘性糯性胚乳颜色白色透明乳白色不透明胚乳成分含20-30%的无直链淀粉或极少饭的粘性粘性小粘性大碘碘化钾反应吸碘性大呈蓝色吸碘性小呈红褐色碘碘化钾溶液:1.3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再加0.3g结晶碘,溶解后加水至100ml。胚乳淀粉对碘碘化钾反应:取粘、糯稻种子,在米粒横断面上滴碘碘化钾溶液1滴,观察着色反应。(三)、稻种发芽特性1、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数3个100粒种子放入3个垫有吸水纸保湿的培养皿中,分别置于20、30、40培养箱中发芽,每天观察发芽率和根芽长度。2、不同水分(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数2个100粒种子分别放入1个垫有吸水纸保湿的培养皿和放有深水的烧杯中,置于 30
17、 培养箱中发芽,每天观察发芽率和根芽长度。三、作业1、绘稻穗模式图2、籼、粳亚种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粘、糯稻淀粉对碘碘化钾的反应的观察结果3、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观察结果4、不同水分(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观察结果如何,为什么?实验四、油菜的形态特征及冬前苗期的田间诊断一、目的认识油菜的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并通过冬前(小寒前)油菜苗期的田间诊断,认识冬发苗、冬壮苗、冬瘦苗的长势长相,了解其形成原因,为采取相应的培管措施提供依据。二、内容(一)油菜的形态特征1、根直根系:白菜型油菜为密生根系,主根入土浅,支根细,数量多;甘兰型油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20-30cm;芥菜型油菜为疏生根系,主根入土
18、深,支根分布稀疏,木质化程度高。2、根颈在栽培上常将子叶节以下的整个幼茎称为根颈。在植物学上,根和幼茎连接处的一小段幼茎称为根颈。根茎的精细,长短是衡量油菜苗期生长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壮苗,根颈粗短,根子发达。3、茎和分枝(1)、主茎甘篮型油菜的主茎可划分成三个茎段。苗期为缩茎段,节短而密,苗床期留苗过密,缩茎段会延长形成高脚苗;伸长茎段,节间由下而上渐长,着生短柄叶;苔茎段:位于主茎上部,节间自下而上渐短,着生无柄叶。(2)、分枝油菜的分枝性很强根据分枝的级数分: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三次分枝。根据一次分枝的多少和在主茎的分布不同分为:下生分枝型:缩茎段腋芽比较发达,分枝生长速度比主茎快或相近
19、,株型丛生状,筒状;上生分枝型 缩茎段和伸长茎段的腋芽不能正常发育,株型为扫帚形;中生分枝型 缩茎段的腋芽不能正常发育,株型为纺锤形。3、叶真叶为不完全叶,无叶托甘蓝型油菜的叶型有三种:长柄叶,着生在缩茎段,叶柄茎部两侧无叶翅;短柄叶,着生在伸长茎段,叶柄茎部两侧有叶翅;无柄叶,着生在苔茎段。5、花花序为总状花序,分为主花序,分枝花序。为十字花科植物。6、果实和种子油菜的果实为角果,由果柄、果身、果喙三部分组成。种子:一般呈球形,色泽有黑色、褐色、黄色、红褐色,千粒重3g左右。(二)、油菜三类型的识别1、白菜型油菜植株较矮小,上部苔茎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花淡黄至深黄,花瓣圆形,较大,开花时花
20、瓣重叠或呈覆瓦状,花序中间花蕾低于开放花朵。角果肥大,果喙显著,果柄与果轴夹角约为600。种子3克左右,无辛辣味。南方油白菜基叶叶柄宽,中肋肥厚,叶柄两侧多有附叶(裙边),叶全缘或有浅缺刻,叶面微被或不被蜡粉,种皮有褐、黄或黄褐杂色。2、芥菜型油菜植株较高大,茎较坚硬,主根木质化较坚硬。叶面皱缩被有蜡粉和刺毛,叶色灰绿或青绿,有的紫色,苔茎叶均有叶柄,不抱茎。花瓣窄小较长,开花时四瓣分离,花色淡黄,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角果细而短,果柄与花序夹角小,约为450。种子较小,千粒重2-3克,辛辣味较强,种皮有黄、红、褐色。3、甘蓝型油菜植株高大,分枝粗壮,基叶具琴状缺刻,上部苔茎半抱茎;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栽培 耕作 实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