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名解和问答.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科名解和问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名解和问答.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1234 儿科名解和问答.精品文档.5 胎儿期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6 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7 围生期: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8 乳儿期 :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9 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10 学龄期 :从人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为学龄期。11 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
2、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但个体差异较大,也有种族差异。12 生长发育是指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13 体重是指务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的总盘14 身长(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15 头围是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16 胸围是指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17 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18 体重大于同龄儿平均体重加2个标准差称体重过重。19 体重小于同龄儿子均体重减2个标准差称低体重。20 身高大于同龄儿子均身高加2个标准差称高身材。21 身高小于同龄几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称矮身材
3、。22 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多发于618个月婴幼儿,岁前会逐23 渐自然消失。24 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称遗尿症。25 儿童擦腿综合征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26 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为学龄儿童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27 动、冲动行为,常伴有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28 学习障碍,属特殊发育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29 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30 主动免疫 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使体内主动产生免疫抗体,称主动免疫。31 被动免疫 对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儿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胎盘球蛋
4、白、丙种球蛋白等注射,使小儿于短期内具有被动免疫力,称被动免疫。32 贫血饮食 贫血饮食是每日增加含铁食物,如鸡蛋一个,肝100200g,绿叶蔬菜100200g和含维生素的水果等。33 潜血膳食 潜血膳食是为了避免出现大便隐血实验假阳性,于检查大便前3d当中不吃肉、肝、血类及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及铁剂。34 阴离子间隙 离子间隙(AG)指细胞外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公式表达为:AG;Na+一(CId-HCOF),正常值范围,为816。35 脱水程度 脱水程度是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36 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是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37 累积体液损失量 累积体液损失量一般指发病后水和电解质
5、等体液的总损失量,即患病前与来诊时体重的差值。可通过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指标进行估计。38 体液继续损失量 体液继续损失量是在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瘘或胆道瘘等原因造成机体不断丢失液体,其总量即为继续丢失量,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损失量用组成成分相似的液体进行补充。39 1:2含钠液 1:2含钠液指2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混合液,13张。40 2:1含钠液 2:l含钠液指2份生理盐水和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等张。41 ORS ORS是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十20mmoL,Cl8
6、0mmolL,HCO330mmolL;可用NaCl 3.5g,NaHC0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retoolL(23张)。42 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每单位时间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43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人和吸收利用食物,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44 先天性佝偻病 先天性佝偻病指母亲患严重软骨病,或孕妇食物中维生素D明显不足,导致母亲体内维生素D极度缺乏,于新生儿期即可见典型症状:前囟甚大,骨缝增宽与后囟相连,后囟未闭,常伴低钙惊厥
7、,称先天性佝偻病。45 初乳 初乳一般指产后57天内的乳汁,质略稠而带黄色,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锌、白细胞、SIgA等免疫物质及生长因子、牛磺酸等都比较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46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50 早产儿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51 过期产儿过期产儿是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52 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53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凡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体重儿。54 正常体
8、重儿指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55 巨大儿指出生体重超过4000g的新生儿。56 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57 大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58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的婴儿。59 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婴儿。60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61 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的婴儿。62 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63 中性温度又称适中温度,是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而耗氧量最少。64 Apgar评分是一种
9、简易的临床评价刚出生婴儿窒息程度的方法,内容包括心率、呼吸、对刺激反应、肌张力和皮肤颜色,每项02分,总共10分。65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发生于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病理以肺泡壁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66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前后吸人羊水或胎粪、血液、产母阴道分泌物、乳汁以及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是吸人内容的不同和量的多少而异。67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68 缺
10、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69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aemorrhage of the newborn)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脑损伤,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70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早产儿多见71 原始反射是指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的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
11、反射、拥抱反射。72 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73 母乳性黄疽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疽,23周达高峰,停母乳3天后胆红素下降。74 灰婴综合征发生于早产儿和新生儿早期,因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没少,对氯霉素的解毒功能和糖醛酸结合的能力都低,加以肾脏排泄能力也较弱,因此易引起蓄积中毒。75 湿肺多见于足月刮宫产,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出生后出现短暂性气促,其症状很快消失,预后良好。76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指新生儿娩出时吞下母血,于生后不久发生呕血与便血。77 新生儿脱水热是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78 产瘤是头部先露部位头皮下的局限性水肿,又称为头颅水
12、肿或先锋头。79 Koplik斑:Koplik斑在疹发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眉圈,开始散布在下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量少,但在1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于出疹后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80 败血症:指细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繁殖,产生内毒素或外毒素所引起的严重感染。 81 菌血症:指细菌短暂浸入血液,无中毒表现。82 毒血症:指血内无菌,但有毒素引起的全身症状。83 原发综合征:是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病变组成,为小儿原发性肺结核的一种典型表现。84 PPD:结合菌纯蛋白衍生物。85 结核感染
13、: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PPD试验阳性和(或)血清PPDIgM抗体或IgG抗体阳性,而全身找不到结核病灶者。86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到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87 脱水:是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由于水的摄人量不足和(或)损失量过多所致,除失水外,还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88 脱水程度: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损失量,即患病前与就诊时体重的差值。89 中度脱水:指失水量为体重的510(50100mLkg)。临床表现有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
14、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90 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1 低渗性脱水:指电解质的丢失量比例大于水分丢失量,即脱水加低钠血症,血清钠130mmolL。93 累积损失量: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等的总损失量。94 微生态疗法:是补充各种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人体天然屏障以拮抗或抵御外界病原的侵犯,促进疾病治愈。95 咽结合膜热:腺病毒3、7型,好发春夏季节。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病程12周96 脓气胸:表现为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剧烈,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叩诊在积液上方呈鼓音,下方呈浊音,呼吸音
15、减低或消失。97 肺大疱: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体积小者,可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此外还可引起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等。98 蹲踞现象:下蹲时下肢屈曲,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增加,使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性缓解。法洛四联症99 差异性紫绀(differ-ential cyanosis)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右向左分流所致;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动脉导管未闭100 杵状指: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中,可使指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生肥大,表现为指端膨大如鼓槌状。101 Eisenmenger综合征:发生于左向右分流
16、心脏病后期102 机制: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产生;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出现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103 临床表现:持续性青紫104 为手术禁忌证,如纠正缺损,右向左分流中止,将导致右心衰105 骨髓外造血: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在婴儿期,当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肝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末梢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矫正后正常骨髓造血可恢复。106 生理性贫血: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
17、性贫血”。1. 简述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2. 简述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小儿的身高等特征及某些遗传性疾病均受父母遗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小
18、儿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形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等。性别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营养: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宫内胎儿生长发育,需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疾病; 母亲情况;生活环境。3. 简述婴儿期的保健原则及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按时添加辅食和断奶,并合理安排断奶后的饮食; 每13个月健康检查一次,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合理安排生活,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促进感知运动发育。4. 预防接种a. 卡介苗 出生时1次b. 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1次c. 脊髓灰质炎糖丸 2月、3月、4月和4周岁各
19、1次d. 百白破疫苗 3月、4月、5月和1.5-2岁各1次e. 6周岁时复种f. 麻疹疫苗 8月种1次 6周岁时复种5. 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白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多,微量元素较多,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3)母乳含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4)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5)乳量,温度及泌乳速度也较合宜,几乎为无菌食品,简便又经济。(6)母亲自己喂哺,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密切观察小儿变化,随时照顾护理。(7)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
20、。6.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分型:能量不足-消瘦型;蛋白不足-浮肿型;介于两者-消瘦-浮肿型【临床表现】1) 体重不增是早期表现2) 体重下降3) 身高也低于正常4) 皮下脂肪渐减少以至消失,其顺序是: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5) 重度可有各系统功能低下如 精神萎靡 反应差,体温偏低 脉细无力6) 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可有凹陷性浮肿7.简述营养不良的分型及并发症分型和分度: 以前:一度体重较正常均值减少15-25% 0.4 cm 腹壁脂肪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问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