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doc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精品文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一、信息学科教学活动的特征分析n 教学内容的广泛与专业性 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包含了当前社会广泛应用的各种大众化信息系统的具体操作使用,又涉及人文意义上的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例如,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报表、网络浏览器来获取、加工、管理与表达信息。 此外,信息技术课程还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打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趋向和兴趣爱好,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n 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对教师形成挑战信息技术本身是迅速发展的高科技,由于其发展迅速,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2、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不象语文、数理化、英语等其它学科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教学内容都相对稳定,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中,可以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与规律,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而信息学科由于技术不断创新,原先的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演变,可能会被淘汰或取消,教师与学生完全可能在同一条“学习”的起跑线上,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因此,信息学科的老师备课工作压力更大。n 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性和个性化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执行的是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这是一个各学段均从“零起点”开始的方案。 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是个性化
3、、多渠道的,许多学生自己在家里学习信息技术。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差异通常十分明显。有些学生可能基本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而有的学生则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培训。n 教学活动目标上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很强的课程。课程跨越了中小学各个学段,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小学(16年级)的教学目标为: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信息技术有初步了解,形成学生的感性经验;初中(79年级)的教学目标为: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继续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形成;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目标为:在使学生感受、认识和理解信息文化的基础
4、上,追求自由与信息文化的能力。教学环境资源的多样化与开放性信息技术课程环境趋于开放。计算机网络正在愈来俞广泛地进入学校和家庭,学习者因此获得了更有效的学习工具、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超文本(Hypertext)技术将全球信息资源链接为一个开放式的多媒体信息库,成为一本巨大的“没有页码的书”。 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要充分利用多样化和开放性的资源环境,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中用”、“用中学”,达到信息素养的逐步提升。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概述n 所谓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绩效
5、和教师的教学绩效做出价值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修改、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活动。n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得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n 评价可以检查学习效果,激励学习动机。n 评价可以促进学习的保持和迁移,巩固学习成果。n 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n 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反思。(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原则n 强化评价对教学激励和诊断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6、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的作品,全面考查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n 树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意识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n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中小学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差异很大,评价中要正视这个差异。 信
7、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与技术水平。 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己有的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1、评价功能立体化2、评价标准多维化3、评价主体多元化4、评价方法多样化5
8、、评价内容全面化6、评价结果归因多维化三、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是确保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获得理想绩效的有效办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前置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之后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一)前置评价前置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为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状况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它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参加预定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第二,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三,学生的兴趣、学习习惯及其他相关因素说明应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才最适合他们
9、。 可以采用访谈、问卷等方式来了解。(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活动,它主要有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学习行为评价、操作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电子学档评价等形式。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往往是在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单元教学将要结束时进行,它主要用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刚刚学过的那一小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依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教师要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随后明确、具体地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2、表现性评价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现自我观点的能力,比如,字表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算法设计等,都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
10、方式。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时具体行为的评价。必须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并将它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拟定评价这些行为优劣的标准。明确而清楚地界定表现性行为的评价标准,是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表现性评价标准示例演示文稿的评价标准演讲技巧评价标准题目新颖得当10%站立姿势自然10%观点鲜明,独特见解10%与听众保持良好目光接触20%论据充分10%面部表情适当、有效肢体语言10%逻辑性强,层次分明20%音量适当,吐字清楚10%图文并茂,可视性好20%以有条理的方式陈述观点20%图表翔实,技术含量高20%语言通顺10%文字精练准确10%有效保持听众的注意与兴趣20%3、学习行为
11、评价学习行为评价要求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包括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等。如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评价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组员1组员2组员3学习习惯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讲(-5-1)上课时积极回答老师提问(15)自主学习不会做时善于查阅课本(12)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灵活性(15)合作学习认真完成小组分配给自己的任务(13)在合作小组中不与他人配合(-2-1)总分4、作品评价作品评价是着眼于学生完成的作品,侧重评价作品的设计、创意、技术水平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作品1作品2技术与效果(60%)使用了老师要求的各项技术(20%)作品演示流畅(20%)结构清晰、构图完美、音效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