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学习目标】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课代表给大家作介绍1、了解远古人类分布的情况和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单元重、难点】 重点1、了解元谋人和北京人等早期原始人类生活情况2、了解农耕文化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具体成就和贡献3、理解炎黄子孙被成为华夏祖先的原因4、了解新石器时代的生活和文化难点1、理解“劳动创造的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抽象观念2、农耕文化的出现3、
2、区别传说和史实4、如何通过彩陶上的图案来认识原始社会文明、破解彩陶之谜一:【导入新课】:(2分钟)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引以为荣的。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说法有很多种,大家知道的有:女娲造人、亚当和夏娃、印度的梵天造人等,这些都是神话故事,缺少科学依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二:【了解概况】(3分钟)同学们看一下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长江黄河流域远古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三:【教学流程】:(
3、10分钟)学法指导:同学们先自己浏览课本五分钟,熟悉课本知识。然后全班分成三个大组:一组二组为第一大组,主要研究元谋人;三四组为第二大组,主要研究北京人;五六组为第三大组,主要研究山顶洞人。要求学习要全面,相互之间要交流合作。【元谋人】1、元谋人遗址被发现的地点和元谋人生活得历史时期分别是什么?(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2、发现元谋人的意义是什么?(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3、在元谋人遗址有哪些他们遗留下来的东西?(人类牙齿的化石、石器、烧骨)易错点: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但世界人类最早的是南方古猿,在非洲南部。【北京人】1、北京人遗址被发现的地点和北京人生活得历史时期分别是什么?距
4、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2、北京人有什么样的体质特征?有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手发展较快。脑缓慢进化。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劳动4、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什么工具?石器工具。5、北京人会使用火吗?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知识拓展:大自然中有哪些自然起火的情况?知识挖掘使用火的意义有哪些呢?照明御寒熟食,有利于摄取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驱逐野兽,增强人类的自卫和狩猎能力。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7年级历史科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班级_姓名 _座号_一单选题1.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A. 18000年前 B. 20万年前 C. 70万年前 D
5、. 170万年前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 北京人 B. 蓝田人C元谋人 D山顶洞人3.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 神话传说 B. 大胆想象 C. 历史文献 D. 遗骨遗物4.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位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 D以上选项都不是5.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最初主要是以什么为生( )A农耕种植B饲养家畜C渔猎采集D手工制作6.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群居生活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 A.
6、会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会钻木取火 D. 过着群居生活8、中华文明悠久灿烂,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山顶洞人答案:D、C、D、B、C、D、C、C.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饲养的禽畜产品、制造的陶器,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居民的彩陶艺术。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二、
7、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实物模拟图片和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意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特点,使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感受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了解漫长的人类进步史和半坡、河姆渡氏族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与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教学要点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1.生活的年代2.磨制石器及弓箭的使用3.水稻和粟的种植及半坡彩陶4.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5.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二、大汶口原始居民1.父系氏族及氏
8、族瓦解时期的代表2.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黑陶和白陶的制造3.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现象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学生能够简述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对原始农业文明特征的概括。教学过程先提问: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主要有哪些,他们使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存问题有保障吗?有固定的居住地吗?(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或树上)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人使如何生活的。板书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并观察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这些聚落的居民主要吃什么,他们怎样获取食物,住在哪里,生活是怎样的。半坡聚落: 半
9、坡聚落指半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略呈椭圆形,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的周围有一条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那是氏族的公共仓库。居住区内先后建筑的四五十座房屋,密集地排列着,布局颇有条理。在居住区中,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那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为彩陶,花纹的特点是动物形象较多。饲养猪、狗、牛、羊、鸡等家畜家禽。1958年在该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河姆渡聚落: 河姆渡原始居民指河
10、姆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在遗址的居住区发现了木结构建筑遗迹,出土的木构件总数在千件以上。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骨耜是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是用个体较大的动物的肩胛骨去掉骨脊制成的一种翻土工具。陶器制造粗糙,为“夹炭黑陶”,质地松脆,品种不多,只有釜(古代炊具,相当锅)、(形状像盆,但较小,用来盛饭、水)、罐、盆、盘等五种。同时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经科学测定这些古稻谷的种植是在距今6 700年至6 900年之间,比曾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还要早数百年。这里还出土了一件陶猪和一件陶羊。陶猪腹部下垂,四肢短小,
11、作奔驰状。陶羊昂首匍匐,栩栩如生。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水牛骨骼。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饲养猪、羊和水牛。大汶口居民: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是由火耕农业向耜耕农业过渡的时期,当时火耕仍占一定比重,但耜耕已有了一定发展。大汶口父系原始居民时期耜耕农业已占统治地位,这里出土的石耜大大多于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还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长的鹿角鹤嘴锄。至于各种质料制作的镰刀,其总数超过了整地农具的数倍。耜用于翻地,鹤嘴锄用于中耕,镰刀用于收割,整套农具的出现,反映了大汶口父系氏族时期农业技术的提高。当时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家畜饲养业和制陶等手工业都有赖于它的发展。由于剩余粮食的
12、出现,制陶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猪的饲养也得到很大发展。半坡氏族的猪,绝大部分是在幼小时宰杀掉的,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资料还比较缺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宰杀的,则多为一二岁的成年母猪,且猪的数量也很大。猪的饲养,间接地反映了大汶口父系原始居民时期农业的相对发达。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发掘的10号墓随葬品最多,数量居各墓之首,达一百七十多件。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绿松石等质料的装饰品。据鉴定,墓主人是一个50岁左右的妇女。此外,有两组墓葬(可能为两个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组7座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一座墓有77件,最少的一座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
13、、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4座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墓葬随葬品悬殊之大,反映贫富分化已很明显。大汶口墓地里发现了4座岁数相当的成年男子合葬墓。其中一座为二次葬,为正常死亡,两者应是夫妻关系。其余3座都是一次葬,有一座还有一个女孩的尸骨,因为男女同时死亡的现象是极少有的,因此这种墓葬不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殉葬现象。那些殉葬者极大可能是被掠夺或购买来的女子,丧失了原来氏族的保护,主人杀死她们也不算犯罪。因此,她们成为家庭主妇的替身,随父系家长殉葬。殉葬的女孩,很可能是小奴隶。这种人殉现象说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出现了阶级的萌芽。房屋构造: 我国南、北气候相
14、差很大。不同的气候,使南、北方的房屋建筑形式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巢居”和“穴居”,当是南、北方最早的居住形式。河姆渡遗址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长脊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今天,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傣族、壮族、高山族等的住房,仍保留干栏式建筑的遗风。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而成。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多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硬。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
15、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陶器: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烧制技术也有提高。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白陶
16、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或分段衔接法做坯,小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土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与光洁度。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上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最后放在窑中去烧成。由于当时的窑室封闭得
17、还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绝大部分呈红色或红褐色。因为烧制火候估计有1 000 左右,所以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的高。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原始农业出现于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
18、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稻和粳()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应重点讲述水稻和粟的种植,因为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粟和蔬菜的遗物,以及当时饲养的家畜家禽种类,课文是用小字叙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但不要求记忆。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的普遍使用,标
19、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此教师可适当多讲几句,并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但不要求学生记忆。总结: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发现地使用工具房屋结构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7年级历史科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班级_姓名 _座号_一单选题1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A. B. C. D.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大汶口时期我国最早能喝上小米饭的居民是()A山顶洞人
20、B半坡氏族 C大汶口居民 D北京人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小麦6. 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A. B. C. D.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会制作陶器A. B. C. D. 8.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
21、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答案:D、C、B、D、B、D、A、B.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单位: 主备人:周惠远复备人:李黎 审核人:林丽华【内容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讲的是从人类诞生以来远古时代、原始社会阶段的历史。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元、北、山、河、半等。我们是如何得知这段历史的?通过考古发现的成果!很好,我们知道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不能将所发生
22、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记载并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来推断当时的历史。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但是老师今天要换一种方法带领大家来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即通过古史传说来学习这段历史。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那什么是传说时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6页,快速的看一看“每课一得”的内容,其实,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文字出现以前,所以那时候的历史不能够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靠的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和流传的,这其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祖先传说。神话基本上都是远古居民自己想象得来的,多是虚构的,而祖先传说呢是他们对自己祖先的回忆,也有很多不真实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 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