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实验88043.doc
《光电效应实验8804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效应实验88043.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光电效应实验88043.精品文档.实验二 光电效应实验【预习重点】1、 了解前人研究光电效应进程中的思维精华。2、 体会数值微商法的应用意图,弄清怎样计算,怎样作图。3、 复习直线拟合;了解曲线族的应用。【实验目的】本实验令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依次入射同一光电管,测绘伏安特性曲线族,用数值微商法确定不同光频的遏止电势差,经曲线族变换获得遏止电势差光频曲线,以此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求普朗克常数。【学史背景】光电效应作为信号转换的一种重要方式,已制成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器中,广泛地应用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和国防建设众多领域中。但这绝不是光电效应的全部
2、价值。更重要的是发现光电效应的过程本身,它曾经把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19世纪末,理论物理学者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黑体辐射。1900年12月14日,他在德国物理学会例会上宣读论文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公然挑战有史以来默认物理量可以连续变化的常规,提出石破天惊的能量量子化假设,拉开人类揭示微观世界跳跃式变化规律的序幕。以其姓氏命名的普朗克常数,连同1900年12月14日这个非凡的日子一起载入量子论创立发展史册,普朗克本人荣膺1918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普朗克
3、量子假说最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充其量被当作局限于个别问题侥幸成功的一个经验公式。首先意识到深刻内涵并推动量子论发展的人是青年学者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爱因斯坦1905年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一文中高屋建瓴,把普朗克量子假说推广到光辐射,发展为光量子(光子)概念,精辟解释了此前已由赫兹、勒纳德等人研究发现的光电效应奇特现象。当时,包括普朗克本人在内的许多物理学家都认为爱因斯坦走得太远,太过分了。实验物理学者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 18681953)抱着否定态度开展了杰出的试验研究,他甚至把旋转式微型剃刀装进
4、真空光电管中,以便随时清除电极表面的氧化膜。密立根1916年发表的实验结果把赞成票转而投向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和密立根分别于1921年和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的不朽业绩和科学风范永远昭示后人。因研究阴极射线获1905年度诺贝尔物理奖的勒纳德发明了一种光电管,实际上就是真空三极管的雏型,为他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人们公认勒纳德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但他本人仍觉得被忽视了。勒纳德后来追随纳粹,攻击相对论,在科学史上留下一笔遗憾。【实验原理】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勒纳德等人的工作揭示光电效应基本实验事实如下:(1)仅当光频高于某一阈值时,才能从金属表面打出光电子;(2)单个光电子的动能随光频提
5、高而增大,与入射光强无关;(3)单位时间内产生光电子的数目仅与入射光强有关,与光频无关;(4)光电效应是瞬时完成的,电子吸收光能几乎不需要积累时间。经典物理学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上述现象,爱因斯坦利用光子假说作出了清晰的说明。他指出,入射光其实就是单粒能量=h的光子流。这种光子在运动中并不瓦解,而是在一瞬间整个地被吸收或被发射。电子吸收光子后,如果动能仍小于金属的逸出功(功函数),即hW,则不可能脱离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满足h=W的光频0 叫做该种金属的光电效应截止频率(红限),它激发的光电子刚好脱离金属表面而无剩余动能;如果hW,激发的光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后具有剩余动能 (1)这个式子称为爱因斯
6、坦光电方程。在理想光电管中,令光电子在反向电场中前进,当剩余的动能刚好被耗尽时,电子所经历的电势差Uv叫做遏止电势差,显然eUv = ,代入(1)式可得(2)(2)式表明,遏止电势差Uv是入射光频的一次函数,h/e就是一次曲线的斜率。爱因斯坦方程预见了实验测算普朗克常数的可行方案。除了求出h的量值以外,还可通过(2)式了解光电管的特性。令=0,可得理想阴极的逸出电势等于曲线的纵轴截距,U0=-W/e;令Uv=0,可得理想阴极的截止频率等于曲线的横轴截距,0=W/h。实际光电管的情况比较复杂,只能把两个截距U0、0看作整体光电管的宏观参量。 图 1图1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简化电路。一束单色光照射真空
7、光电管的阴极K,设光频0,有光电子产生且有剩余动能。只要外电路闭合,即使电源分压U=0,光电子也能到达阳极A形成光电流IA,IA的量值由A表读出。当U的极性K负A正时,电场对光电子加速,飞抵A的速度加快。如果光强不变,单位时间的入射光子数不变,单位时间产生的光电子数也不变,从而单位时间到达A极的电子数不变。即使增大U,IA也不会增加,光电管进入正向饱和状态,如图2(a)虚线a段所示。当K正A负时,电场使光电子减速。|U|较小时,光电子到达A极速度尚不为零,虽然渡越时间变长,但单位时间进入A极的光电子数仍等于此间K极产生的光电子数,IA维持不变,如图2(a)虚线b段。进一步增大 |U|直到Uv,
8、光电子抵达A极前减速为零,剩余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场势能eUv = ,之后电子加速返回K极。因无电子进入A极,IA骤降为零,光电管进入反向截止状态,如图2(a)虚线c段,Uv就是该光电管对该光频的遏止电势差。此时即便增大光强,虽能激发更多的光电子,但不能增加单个光电子动能,故IA0。光电流在Uv下骤降为零的特性称为锐截止特性,锐截止的必要前 图 2提是K极表面各处的逸出功W都是同一个确定量值。理想光电管并不存在,实际阴极材料的W值是不均匀的,有一个带宽WW;阴极表面浅层电子的初动能也不是一个定值,因而单一光频激发的光电子剩余动能大小不一。见图二(b),当U趋负时,光电子从S点开始依次被遏止,IA沿
9、实线b减小,直至Uv时,IA降为零,称为遥截止特性。S点和点分别叫做曲线的肩部和趾部。S点开始被遏止的光电子具有最小动能,可知它们是从阴极表面W最大的地方逸出的;直到Uv才被遏止的光电子具有最大剩余动能,显然它们是从阴极表面W最小的地方逸出的。假如入射光单色性不好,光频也具有带宽,则Uv还要左移。此时Uv对应于光频上限+而不是主频,出现明显的测量误差。进一步分析还有以下细节:(1)实验中无法避免少量入射光照到A极上,A极也会发射少量光电子,构成反向电流IK如图2(c)。(2)爱因斯坦方程仅当绝对零度时严格成立。常温下,即使没有入射光,电极也会发射少量热电子,加上管座和管壳表面的漏电,构成暗电流
10、IT如图2(d)。(3)纯粹的IA曲线如图2(b)所示,肩部达到饱和,趾部截止于Uv。实测曲线是IA迭加了IK、IT的综合结果,如图2(a)实线那样,肩部以右渐趋饱和,趾部Uv的电流不是零而是一个较小的负值;曲线d段只含IK+IT,较为平直,与b段光滑连接,给Uv的判定造成困难。一般教科书上都建议凭目测判断Uv,具有一定的随意性。(4)S点出现在纵轴右边,看起来A正K负,电子怎么会开始被遏止呢?实际上电极间真实电势差UK-A大于外加电压U,差额部分是由电极内异种金属层面间的接触电位补足的,如图3所示。通常阴极接触电位UK较小,阳极接触电位UA较大,真实遏止电势差应是UK-A=U +(UA-UK
11、),可知图2(a)纵轴实际上应在虚线IO位置,实测值 |Uv| 比真正的遏止电势差小了一个常数UA-UK。 图 3对照(2)式可知,这一系统误差仅会改变(2)式曲线的纵轴截距,并不改变斜率h/e,不妨碍正确测算普朗克常数。如前所述,具有系统误差的纵、横轴截距,宏观表达了实际光电管整体的逸出电势和截止频率,它们是阴极和阳极的综合效果,不能直观反映阴极的真实特性。光电管在工程实践中作为一个元器件来应用,人们往往也只关心它的宏观参量。复杂的科学研究通常是为简捷的技术应用铺路的。应当指出,上述分析仍是粗略的,实际情况还要复杂。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上廓清了物理模型,区分了次要因素,我们就有了一条比较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电效应 实验 8804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