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doc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精品文档.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 8电气照明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9建筑物防雷2010-03-09 22:14:04|分类: 电子版规范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二不小心9建筑物防雷1引用二不小心 的 9建筑物防雷1特此鸣谢!9建筑物防雷9.1一般规定9.1.1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建筑物
2、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确定雷电防护等级。9.1.2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作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合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9.1.3在大量使用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内,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接闪功能、分流影响、等电位联结、屏蔽作用、合理布线、接地措施等重要因素。9.1.4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使建筑物防雷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
3、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9.1.5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9.1.6在防雷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9.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9.2.1民用建筑中无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为第二类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9.2.2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9.2.3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见表9.2.3。9.3接闪器9.3.1接
4、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1独立避雷针。2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3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4混凝土构件内钢筋。9.3.2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镀(浸)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9.3.3按照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接闪器的布置应满足表9.3.3规定。表9.2.3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 类别建筑物类别防雷措施第类防雷建筑物1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3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
5、、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4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5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6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注: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见附录9.9.1防直击雷的措施1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网)、避雷针或由其昆合组成。避雷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并应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2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且不少于两处。3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的物体可不装接闪器
6、,但引出屋而的金属体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4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丽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5当利用金属物体或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时,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且金属板之间应具有持久的贯通连接,当不需要防金属板雷击穿孔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当需要防金属板雷击穿孔时,其厚度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钢板4rnm;铜板5mm;铝板7mm。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0.5mm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役层。6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
7、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一根D12mm或40mmX4mm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宜不小于1m,作为防雷引下线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7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1)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做具体规定,间距不应大于18m,但建筑外廓易受雷击的各个角上的柱子的钢筋或钢柱应被利
8、用。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可不作规定。8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要求见9.7节防雷侧击措施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1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相互连接;2应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结构圈梁中的钢筋每三层连成闭合回路,并同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3应将45m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4建筑物内钢构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金属管道等的连接措施,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相互连接;应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结构圈梁中的钢筋每三层连成闭合回路,并同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当整个建筑物全部为钢
9、筋混凝土结构,或为砖昆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固梁时,应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并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连接一次。并应在顶端和底端将垂直金属管道与防雷装置连接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1为防止雷电波的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人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导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连接。当采用全线埋地电缆确有困难而无法实现时,可采用一段长度不小于2p(m)的铠装电缆或穿钢导管的全塑电缆直接埋地引入,但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其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导管应与接地网连通。注:P为埋地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m)。
10、2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还应装设避雷器,并与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导管及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3年平均雷暴日在30da及以下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入,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入户端应装设避雷器,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防雷接地网上,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2)入户端的三基电杆绝缘子铁脚应接地,靠近建筑物的电杆,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4进出建筑物的架空和直接埋地的各种金属管道应在进出建筑物处与防雷接地网连接;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止年田电流产生的一向电位对电气、信息设备的反击
11、措施1为防高电位反击,有条件时宜将防雷装置的引下线与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或电气线路隔开。1)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不相连时,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按下列表达式确定:当Lx0.3Kc(R.+0.1Lx) (9.2.31)当Lx5Ri时Sa30.075Kc(R.i+Lx) (9.2.32)式中Sa1空气中距离(m);Ri防雷接地网的冲击接地电阻();Lx引下线计算点到地面长度(m);Kx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2)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相连或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相连时,
12、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按下列表达式确定:Sa40.075KcLx (9.2.33)式中Sa4空气中距离(m);Lx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的长度(m)。2当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体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同时建筑物的大部分金属物(钢筋、钢结构)与被利用的部分连成整体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3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昆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4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混凝土墙、砖墙隔开时,混凝土墙的击穿强度与空气击穿强度相同,砖墙的击穿强度为空气击穿强度的二分之一。如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金属物或线路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或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相连
13、。5设有大量电子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其电气、电信竖井内的接地母线应与每层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结。一般建筑物的电气、电信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每三层与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结其他措施1当为专设接地网时,接地网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一个闭合环路,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当基础采用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如矿渣水泥、波特兰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以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防雷接地网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昆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网。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
14、用于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3)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每根引下线在距地面0.5m以下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应少于4.24群(m。),K。为分流系数。2防雷接地网宜与其他各种接地网连在一起,其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3在电气接地网与防雷接地网共用或相连的情况下,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低压电源用电缆引入时(包括全长电缆或架空线换电缆引入),应在电源引入处的总配电箱装设浪涌保护器;2)当Y,yn0或D,yn11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设在本建筑物内或外时,高压侧采用电缆进线的场合下,宜在变压器高压侧各相装设避雷器,在低压侧各相装没浪涌保护器;3)
15、在高压侧采用架空进线时,除按有关规定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外,尚应在低压侧装设浪涌保护器;4)当采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导管埋地进出建筑物时,其长度大于2(m),但不应小于15m。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导管应与防雷接地网相连。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导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2省级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3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4年预计雷出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且小于或等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建
16、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街集的公共建筑物。5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日.小于或等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6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7通过凋查确认当地遭受过雷击灾害的类似建筑物;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8在平均雷暴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红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1接闪器宜采用避雷带(网)、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2避雷带应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建筑物易受宙击部位,并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
17、于20mX20m或24mX16m的网格。3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借带。4任屋研接闪器保护范同之内的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引出屋嘶的金属体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5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埘防雷装嚣相连。6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肖利朋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一根D12mm或40mmX4mm镀锌导体,此导体仲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宜不小于1n1.作为防雷引下线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钢筋直径为16mm2及以上时,应利
18、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肖钢筋卣径为10mm及以下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7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1)为防雷装置专没引下线时,其引下线数量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25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但对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且.小于或等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建筑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2)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时,其引下线数键不做具体规定。间距不应大于25m。建筑物外廓易受雷击的几个角上的柱筋宜被利用。每根引下线的州哺接地电阻值可不做规定。8构筑
19、物的防直出雷装置引下线一般可为根,但其高度超过40m时,应在相对对称的位置卜装设两根。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一芦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上部(屋顶)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一根D12mm或40mmX4mm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宜不小于1m,作为防宙引下线的钢筋臆符合下列要求: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一组引下线。9防直击雷装嚣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其接地网宜和电气设备等接地网共用。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网,成在进
20、出处与防雷接地网相连。在共用接地网并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网宦同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彤接地极。当基础采埔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如矿渣水泥、波特兰水泥)和周围的含水置不低于4以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腹利用丛础和目梁作为环形接地极,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钢,其直径不直小于10mm。波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用于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3)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每根引下线在距地面0.5m以下的铡筋表晒枳总和,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不应少于1.89K
21、2c,Kc为分流系数防止侧击措施1建筑物内钢构架、钢筋混凝土十|的钢筋及金属管道等的连接措施,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相互连接;应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防雷装嚣引下线。结构圈梁中的钢筋每兰层连成闭合回路,并同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当整个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性和圈梁时,应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2应将60m及以上部分外墙,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防田电波侵入的措施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铡导管等上j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架空线转换为电缆,电缆长度小宜小于
22、15m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了铁脚、金具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出接地电阻不大于30。2对低压架窜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迮在一起接剑电气设备的接地网卜。当多回路进出线时,可仪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避雷器或其他形式的浪涌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网j-。3进出建筑物f1,ja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网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宦大于30防止雷电流产生的一向电位对电气、信息设备的反击措施1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线路的反击,应符合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但表达式(9.2.31
23、)、(9.2.32)、(9.2.33)相应改按下列表达式计算:当Lx0.05Kc(Ri+Lx) (9.2.35)Sa40.05Kx.Lx (9.2.37)式中Sa4当金属管道的埋地部分末与防雷接地网连接时,引下线与金属物体之间的空气中距离(m);Ri防雷接地网的冲击接地电阻();Kc一一分流系数;Lx一一引下线计算点到地面长度(m);Sa4空气中距离(m)。2当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体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同时建筑物的大部分金属物(钢筋、钢结构)与被利片的部分连成整体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3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其距离可不受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民用建筑 工程设计 技术措施 200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