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doc
《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精品文档.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3.条件致病微生物 4.质粒 5.芽胞 6.中介体 7.性菌毛 8.菌毛 9.鞭毛 10. 荚膜 11. 异养菌 12. 热原质 13. 培养基 14. 菌落 15. 衣壳16. 壳粒17. 缺陷病毒 18. 顿挫感染 19.干扰现象 20. 内毒素 21. 类毒素 22. 外毒素 23.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24.败血症 25.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26. 隐性感染 27.潜伏感染 28.持续性感染 29.慢发病毒感染 30.干扰素
2、 二、选择题 1.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是 ( ) A.立克次体 B.真菌 C.衣原体 D.病毒 E.螺旋体 2.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到各种形态的微生物的伟人是( ) A 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柯霍 D.伊凡诺夫斯基 E.弗莱明 3. 首次研制了炭疽疫苗、狂犬病疫苗的伟人是( ) A. 吕文虎克 B.巴斯德 C.柯霍 D.伊凡诺夫斯基 E.弗莱明 4.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单细胞,结构简单 B.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 二分裂方式繁殖 D. 有细胞壁E. 对抗生素敏感 5.有关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错误的描述是( ) A. 无核
3、质 B. 无核膜和核仁 C. 细胞器不完善D. 具有胞浆膜E. 仅有核质、无核的形态 6.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B.磷脂C.磷壁酸 D.肽聚糖 E.脂多糖 7.G- 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 A. 粘肽B. 磷壁酸C. 脂蛋白 D.脂多糖 E. 外膜 8.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 A. 粘肽 B. 脂蛋白C.外膜 D. 脂多糖E. 以上均不是 9.L型细菌是( ) A. 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B. 无核质的细菌 C. 细胞膜缺陷的细菌 D. 质粒丢失的细菌 E.无致病力的细菌 10.青霉素类抗菌素导致细菌死亡的机制是( ) A. 破坏磷壁酸 B. 损伤细胞膜 C.
4、 干扰核糖体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D. 裂解细胞壁粘肽中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糖苷键 E.抑制细胞壁粘肽中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和五肽桥之间的联接 11.G- 菌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其原因是( ) A. 细胞壁含粘肽少,其外侧还有外膜层保护 B. 细胞壁含脂多糖较多 C. 细胞壁缺乏磷壁酸 D. 细胞壁含脂类A E. 以上均是 12. 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核质 E. 以上均可 13. 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 A.具有成形的核 B. 为双链DNA分子 C. 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D. 无核膜
5、 E.无核仁 14. 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的致病力无关( ) A. 磷壁酸 B. 荚膜 C. 鞭毛 D. 普通菌毛 E.以上均不是 15. 有关荚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在动物体内或含有血清或糖的培养基中形成 B.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 化学成分可以是多糖,也可以是多肽等 D. 具有粘附作用 E.具有抗吞噬作用 16. 关于菌毛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 B. 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17. 下列哪项不是性菌毛的特点( ) A. 仅见于少数革兰阴性菌 B. 数目
6、少,有14根 C. 比普通菌毛长而粗 D.由F质粒编码 E. 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18. 观察细菌动力最常使用的培养基是( ) A. 液体培养基 B. 半固体培养基 C. 血琼脂平板培养基 D. 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19. 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因为( ) A. 芽胞只在机体外形成 B. 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强 C. 并非所有的细菌都能产生芽胞 D. 一个芽胞发芽只能生成一个菌体,一个细菌的繁殖体也只能形成一个芽胞 F.以上均是 20. 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 A. 充足的营养 B. 合适的酸碱度 C. 适宜的温度 D. 必需的气体 E.充足的光线 21
7、. 细菌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最主要是( ) A. 锌 B. 钴 C. 磷 D. 铁 E.铜 22.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 A. 有性繁殖 B. 二分裂法 C. 形成孢子 D. 有丝分裂 E.复制 23. 能以简单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原生质的细菌是( ) A. 异养菌 B. 自养菌 C. 腐生菌 D. 寄生菌 E.致病菌 24. 下列哪种试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 A. VP试验 B. 甲基红试验 C.硫化氢试验 D.吲哚试验 E. SPA协同凝集试验 25. 属于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的是( ) A. 热原质 B. 硫化氢 C. 外毒素 D. 维生素 E. 抗生素 2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
8、菌合成代谢产物( )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抗生素 D. 抗毒素 E.细菌素 27. 关于热原质的叙述,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 A. 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B. 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法破坏 C. 吸附剂和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的大部分热原质 D.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 E. 蒸馏法除去热原质效果最好 28. 大多数有致病作用的细菌是( ) A. 专性厌氧菌 B. 专性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均不是 29.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有( ) A. 专性细胞内寄生 B. 只含有一种核酸 C. 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 结
9、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 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30.下列与病毒蛋白作用无关的是( ) A. 保护作用 B. 吸附作用 C. 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 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 免疫原性31.下列疾病中与朊粒无关的是( ) A瘙痒病 B疯牛病 C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库鲁病 E传染性痴呆32.病毒的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 A质粒 B. 衣壳蛋白 C病毒核酸 D结构基因 E脂多糖33 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 A血凝特性 B抗原性 C感染性 D细胞融合性 E诱生IFN的特性34.下列病毒基因类型中哪种为半保留形式复制( ) A. 双股RNA B. 双股
10、DNA C. 单负股RNA D. 单正股RNA E. 双正股RNA 35. 单负股RNA病毒本身具有哪种酶( ) A. 解链酶 B. 水解酶 C. DNA多聚酶 D. 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 依赖RNA的DNA多聚酶36. 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类型是( ) A. 双股DNA B. 单股DNA C. 单负股RNA D. 两条相同的正股RNA E. 单正股RNA37. 病毒本身具有mRNA功能的病毒是( )A. 负单链RNA病毒 B. 双链DNA病毒 C. 逆转录病毒 D. 正单链RNA病毒 E. 单链DNA病毒38双股DNA病毒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成的早期蛋白主要是( ) A依赖DNA的DN
11、A多聚酶 B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C解链酶 D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DNA多聚酶39病毒复制周期中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 )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成熟组装 40病毒吸附何种易感细胞的决定因素是( ) A. 病毒包膜 B. 刺突 C. 核酸 D. 壳粒及排列 E. 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和敏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41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 ) A口蹄疫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C乙脑病毒 D. 痘病毒 E狂犬病病毒42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下列哪项的正确的( )A. 脂溶剂灭活所有病毒 B. 紫外线对病毒影响不大 C. 包膜病毒比无包膜病毒耐热 D.
12、37不会灭活病毒 E.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43病毒感染性核酸是指( ) A. 带有衣壳的核酸 B. 脱去衣壳的核酸 C. 带有逆转录酶的核酸 D. 进入细胞并能复制的核酸 E. 可直接作为mRNA的核酸 44缺陷病毒本质是指 A. 包膜刺突缺损B. 衣壳缺损 C. 基因组缺损 D. 复制周期不全 E. 病毒酶缺损 45有包膜的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是( ) A. 胞饮 B. 直接穿入 C. 吞噬 D. 膜融合 E. 裂解细胞膜46病毒的功能蛋白是( ) A. 衣壳蛋白 B. 早期蛋白 C. 刺突糖蛋白 D. 包膜蛋白 E. 晚期蛋白 47有包膜病毒释放的方式多为( ) A. 裂解细胞 B. 细胞
13、融合 C. 细胞穿孔 D. 出芽 E. 胞吐作用48病毒的早期蛋白是指( ) A. 衣壳蛋白 B. 膜蛋白 C. RNA/DNA多聚酶 D. 核蛋白 E. 间质蛋白49关于病毒的包膜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多糖 B. 膜上刺突与吸附有关 C. 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D. 肠道病毒多有包膜 E. 包膜保护病毒50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B. 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三 问答题 1. 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组成等,可把微生物分成几
14、大类?特点如何? 2. 简述G+菌与G-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试述细胞壁的功能。 4.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在医学上的意义? 5.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6. 试以DNA病毒为例,叙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7. 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8. 试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不同。 9. 简述致病菌感染人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全身中毒症状。 10. 试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1. 简述病毒感染的类型。 12. 何谓干扰素?试述其抗病毒特点及抗病毒机理。 13. 试述质粒DNA的特征。 14. 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15.试述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 16. 标本采
15、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17.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不同点。 18. 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有哪些?19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 20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有哪些? 21简述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类型。 2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主要致病物质及防治原则。 23. 试述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并简述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24. 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25. 试比较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的异同。 26. 简述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征 27. 试述HIV的复制过程。 28. 试述HIV感染人体后的病变过程。 29. 试述HIV损伤C
16、D4细胞的机制。 30. 人若被疯狗咬伤,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 参 考 答 案 一、 名词解释 1.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 2. 能够引起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病害,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3.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一类微生物。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遗传性状,可独立复制,不是细菌生长必不可少的,失去质粒的细菌仍然能正常生活。 5芽胞是具有芽胞基因的菌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
17、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保存细菌全部生命必须物质。 6中介体为细胞膜的特有结构。由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它能有效的扩大细胞膜的面积,相应的增加酶的含量的能量的产生。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又称为拟线粒体。 7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呈中空管状结构。由致育因子质粒编码。细菌质粒可通过性菌毛进行接合。 8菌毛细菌表面的很细、很短、直而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 9鞭毛存在于所有的弧菌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的个别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为细菌的运动器官
18、。 10荚膜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其细胞壁外形成一层粘液性物质,与细胞壁牢固结合,用理化方法除去后并不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厚度0.2m,边界明显者为荚膜。 11. 异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所有病原菌都是异氧菌,大部分属于寄生菌。 12. 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故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 13.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14. 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5.
19、 为包裹病毒核酸的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壳粒所组成。它保护病毒核酸,并维持病毒的形态,还能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具有抗原性。 16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每个壳粒含有一至数个多肽。根据壳粒的多少和排列,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和复合对称型。 17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此病毒称为缺陷病毒。 18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成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非容许细胞。 19.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 20.内
20、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后才能释放出来。 21. 类毒素具有良好抗原性的外毒素,在0.3%0.4%甲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然保留有免疫原性。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诱发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 22. 外毒素多为革兰阳性菌在菌体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也有存在于菌体内,待菌体溶溃后释放出来。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23.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是指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作为判断细菌毒力的参考。 24. 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
21、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5.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称外源性感染。若来自患者自身体内或体表的称内源性感染。 26. 隐性感染是指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者。 27. 潜伏感染是指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疾病复发。 28. 持续性感染是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成为长期带病毒,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学 微生物学 寄生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