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精品文档.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一、重要的化学概念(一)物质的分类1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例:洁净的空气、天然水、过氧化氢溶液、石灰水、碘盐等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例如:水、纯净水、蒸馏水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铜Cu、汞Hg等 非金属单质: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Cl2、金刚石C、硅Si 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4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MgO、KMnO4、Ca(OH)2、NaCl5 氧化物:由一种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水H2O、氧化铁Fe
2、2O3、四氧化三铁Fe3O4(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H2O、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刚石C、石墨C、硅Si、金属(如:汞Hg)。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Na+和Cl)。相关概念: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例:H、O、Fe、S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学式。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分子
3、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不可分),实则是原子核不变,而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一定要发生变化,否则就不能生成新物质。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阳离子带正电荷如钠离子Na+,钙离子Ca,镁离子Mg,铝离子Al,铵根离子NH;阴离子带负电荷,如氯离子Cl,硫离子S,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4原子的构成(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显电性。(2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3)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会画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氯原子Cl(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的原子核相同(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核外电子数(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呈电中性,而离子显电性。5 元素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 地壳里、生命细胞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5、氢。(3)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或说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还决定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在13为金属元素、一般在47为非金属元素、8为稀有气体元素(氦为2)。(4)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上册书75页表4-6)氢_氦_ 锂_ 铍_硼_碳_氮_氧_氟_氖_钠_镁_ 铝_硅_磷_硫_氯_氩_ 钾_钙_锌_铜_铁_汞_银_钡_锰_铂_ 金_碘_(5) 元素符号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时还能表示一种单质如Mg。H 氢元素;一个氢原子(三)物质组成的表示:化
6、学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镁Mg 锌Zn 铝Al 铜Cu 铁Fe 汞Hg 氢气H2 氯气Cl2 氧气O2氮气N2 磷P 硫S 硅Si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氧化钠Na2O3 氧化钙 氧化镁 氧化铝 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二氧化锰 氧化汞 氧化亚铁 氧化铁 水 三氧化钨 盐酸 碳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 氯化钠 氯化锌 四氯化硅 硫酸铜 硫酸铵 硝酸钠 硝酸铵 碳酸铵 碳酸氢铵 碳酸钙 高锰酸钾 锰酸钾 1化学式的含义(仿照水的写二氧化碳的) H2O 二氧化碳 CO2微观 1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氢、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1。 水是由
7、水分子构成的。 宏观 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 = 1:8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果题目中只出现了物质的名称,这时应从元素的角度回答,它是由某元素和某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微观: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果题目在出现某物质名称的同时,名称的后面跟有“分子”,则是要从微观的方面描述该分子的构成,这时应从原子的角度回答,它的一个分子是由几个某原子和几个某原子构成的。2.化合价价:H、Ag、K、Na、NH,价:Ba、Ca、Mg、Zn、Cu、Hg、Fe(亚铁)价:Fe(铁)、Al 价:F、Cl、Br、I、OH、NO3 价:S、O、S
8、O、CO3(1)通常H显+1价、O显2价是推算其它元素化合价的基础。(2)具有变价的元素,重点是Fe可显+2价(亚铁)或+3价(铁)。(3)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3数字的意义(微观):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O:两个氧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脚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O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2O2:前面的2表示两个氧分子,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2Na+两个钠离子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2
9、,O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2; 两个钙离子:2Ca2+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4. 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1省略。表示一个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价标符号正戴帽,先写正负,再写数字,1不省略。表示正(负)几价的某元素。Ca2+: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微观)。 Ca:正2价的钙元素(宏观)。(四)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燃烧、由燃烧引起的化学性爆炸、钢铁生锈、孔雀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杀菌消毒、食物(蛋白质、淀粉)消化、葡萄糖在酶作用下
10、缓慢氧化释能等。物理变化:木棍折断、冰雪融化、酒精或氨水挥发、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滤、蒸馏、物理性爆炸如车胎充气爆胎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对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溶解度)、挥发性、吸水性等。3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最常见的是热量的变化,即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4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还伴随有发光、产生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5、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
11、化的物质。(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酶是重要的生化反应催化剂,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五)认识几种化学反应1二种基本反应类型 特征 实例化合反应“多”变“一”C + O2 = CO2 分解反应 “一”变“多” 2H2O =2H2+O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合反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纯氢在空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汞在氧气中加热【分解反应】电解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氧化汞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如:4P+5O2 = 2P2
12、O5, CH4 + 2O2 = CO2 + 2H2O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六 )常见物质的色态物质色态气体无味氮气N2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甲烷CH4有味 氨气NH3 二氧化硫SO2(刺激性气味) 氯化氢气体 HCl固体 黄 S粉 硫磺蓝 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CuSO4红 红磷P 暗红色 Fe2O3 红棕色 铜Cu白P2O5五氧化二磷氯酸钾KClO3MgO 氧化镁白磷P氯化钾KCl 碳酸钠Na2CO 碳酸钙CaCO黑 C 炭粉 二氧化锰MnO 氧化铜CuO四氧化三铁Fe3O4 铁粉 Fe 暗紫 KMnO4 高锰酸钾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期中 考试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