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精品文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二司 程云书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特定化学危险源而预先制定的在危险状态下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目的是为了在发生化学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各地、各企业在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针对不同的化学危险源,在救援技术上需要得到科学、权威的指导。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二司、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本刊联合举办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旨在普及化学品应急救援知识,对一些常用的危
2、险化学品的应急救援预案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本讲座主要内容如下: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常见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讲 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二司 程云书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领域,化学品品种和数量的日益增多,给相关的产业带来了巨大变化,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人类在利用化学品的不同性质发展生产的同时,危险化学品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性也会给人类的生命和生存及发展环境带来副作用,如
3、果处理不当或疏于管理,将会发生严重的化学事故,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而化学事故具有突发性,且波及面较大,如果采取的抢救方法不当,将难以控制事故现场,甚至会导致事态的扩大。因此,为控制化学事故发生的危害,减少职工和公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研究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十分必要。一、我国化学品生产经营状况我国石油化学工业虽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建设大型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进口化学品的大国。截至2000年底,销售收入13142.7亿元,占全国工业品销售收入的13.
4、6%;进出口总额740.9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218.4亿美元,进口用汇522.5亿美元,贸易逆差304亿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大约能生产45000余种化学品,其中绝大多数属危险化学品。 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多,相对分散经初步调查,全国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单位近29万户,其中生产单位近2.3万户,储存单位1万余户,经营单位12.4万余户,运输单位近9000户,使用单位12.3万余户,废弃处置单位600余户。其从业人员多达几千万人。大量生产和使用,构成重大危险源数量多随着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储存装置的大型化,重大危
5、险源也在不断增多。1997年,原劳动部对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成都城市进行了危险源普查,共普查出重大危险源10230个,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大危险源均达2500个以上。由于这些危险源90%以上与化学品有关,无疑会对城市的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危险性大,事故多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多种经济成份的大量涌现,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加上企业规模较小、装备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定因素,特别是有些地方和企业为获取局部和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导致化学事故屡有发生。化学事故不仅仅发生在生产企业,它涉及到生产、使用、经营、运输、贮存和销毁处置等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
6、有可能发生危及人和环境的重大事故。据统计,化工企业19962000年共发生伤亡事故1060起,死亡678人,重伤646人,其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化学爆炸事故,死亡168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4.77%;其次是中毒窒息事故,死亡99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4.60%。二、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1984年,墨西哥发生了液化气爆炸事故,导致伤亡几千人,3万人无家可归;同年,发生了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因剧毒物质异氰酸甲酯储罐外泄,死亡3000多人,20多万人受害,造成工业史上空前的惨案;1989年,美国发生了阿拉斯加石油污染事故,水上浮油蔓延4600平方公里,1万只海獭、10万只海鸟和海鸭受害,生态危
7、害一时难以估算。近20年来,世界各国频繁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已引起了发达国家对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组建了专门机构,建立健全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已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责任明确,响应快捷的应急体系。美国和加拿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为了做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美国从1968年就开始实施NCP(NationalContingencyPlan)计划。在随后颁布的清洁水法案(CWA)、超基金法案(CERCLA)、油料污染法案(OPA)、清洁空气法案(CWW)等法律、法规中
8、,明确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整个体系由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国家应急响应中心(NRC)统一协调管理。在这一体系中,从企业到地方再到国家,都制定了不同级别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计划(也就是我们说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国家应急响应队(NationalResponseTeam)、地区应急响应队(RegionalResponseTeam)和联邦现场协调员(FederalOn-SceneCoordinators),不但赋予了联邦政府机构处理化学事故的权力和责任,而且还建立了很多资金资助体系,补偿
9、州政府、地方政府在应急救援活动中的开支,保障了化学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为了应对处理包括化学事故在内的各种紧急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国家安全等),加拿大联邦政府在1988年就开始实施了紧急情况法案(EmergenciesAct)和紧急情况计划法案(EmergencyPreparednessAct)。根据这两部法案的规定,加拿大政府建立了从联邦政府到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紧急情况管理体系(EmergencyManagementSystem)。在这一体系中,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级政府、地区及地方政府开展广泛合作,同时还积极地寻求企业救援力量、自愿组织的参与、支持。1979年,加拿大运输部就设立了运输
10、紧急中心(CANUTEC),该中心的24小时应急电话能够及时向化学事故现场提供应急处理方面的信息、技术支持。加拿大化学品制造商、运输商还建立了多个服务全国的应急救援组织,包括化学品运输紧急援助计划(TEAP)、加拿大液化气体应急响应集团(LPGER)、化学品运输社区须知及紧急响应(TRANSCAE)等。此外,加拿大联邦设有两个重要的应急活动基金:紧急情况联合筹备计划(JEPP)和灾害救济计划(DFAA)。这些基金组织对促进加拿大应急响应体系的完善和正常运作,对加拿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现状在我国化学工业建设的初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化学事故救援抢救工作,不过
11、那时仅仅是以抢救伤员为主,因此各大化工企业相继建立了职业病防治所,随后有些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相继设立了化工职业病防治所。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原化学工业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1994年颁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1995年成立了“全国氯气泄漏事故工程抢险网”,颁布了氯气泄漏事故工程抢险管理办法;1996年,原化学工业部与国家经贸委联合组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由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和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等组成。该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工作从组织上得到
12、了加强,纳入了国家管理的范畴,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目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系统的应急体系,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上的职责不明确,特别是缺乏法律、法规上的明确规定;二是缺少国家层面上的组织协调机构,对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化学事故难以实行统一指挥和实施有效救援;三是应急准备工作,特别是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救援的装备、物资、经费等不落实。三、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
13、“六个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后,根据国务院赋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这项职责,即着手研究建立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根据国家局党组总的工作思路,安全生产工作应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着重抓好“三件大事”、构建“六个支撑体系”、处理好“五个关系”、推进“五项创新”。在6个支撑体系中,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即是其中之一,这里包括矿山事故和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这项工作要求对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有选择、分区域建立若干个基地,配备必要的现代化装备,加强人员的技能训练,对特大事故能够及时实施有力的救援和处理,从而把事故损失减
14、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求尽快就体系框架提出总体方案。为了有效防范化学事故和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5号)的规定,国家已经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并设立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1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的职责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负责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颁发与登记编号的管理工作;建立并维护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设立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与各地登记注册办公室共同建立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网络,提供化学事故
15、应急咨询服务;组织对新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评估;对未分类的化学品统一进行危险性分类;负责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的培训工作。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的职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负责组织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核查登记单位申报登记的内容;对生产单位编制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规范性、内容一致性进行审查;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第二讲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高级工程师 李运才 工程师 袁纪武随着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装置的日益大型化、复杂化,如何预防和阻
16、止重特大化学事故的发生,积极实施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损失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1994年,原化工部制定并颁布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化督发1994597号),1996年,原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知(化督发1996242号),成立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的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1998年,“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更名为“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由国家经贸委领导,该系统由“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
17、挥中心办公室”和8个“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抢救中心”组成(见本刊2002年第4期)。1997年,公安部消防部队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成立了消防特勤队伍,配备了比较先进的装备和器材,建立了一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救的重要力量。人民解放军中的防化兵也配有比较完善的装备和器材,是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专业部队。1991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办法,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另外,我国大型的石
18、油化工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都组建了自己的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拥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但是,由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靠某一个部门或单位是很难独立完成的,必须把各方面的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尚缺乏完善的体系和管理制度对上述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因此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势在必行。根据笔者理解,一个完整应急救援体系应包括下述几个部分:一、应急救援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防范,认真落实应急措施;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
19、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现场急救与信息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基础,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灵敏,指挥有力,快速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二、组织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各类突发事件原则上由当地政府负责处理的精神,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设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企业5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根据事故影响范围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应急救援指挥部门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该体系依托政府各部门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立的组织系统,体系完整,能够逐级实施领导管理,覆盖全境,责任明确,适应化学事故点多、面广,救援工作应急性强,以当地救援为主的特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
20、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委员会由辖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国防科工委、环保、卫生、交通、财政、邮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统一领导和协调本辖区内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组织制定本辖区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办法等规章;3组织制定和实施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计划;4指导和协调本辖区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救援情况。三、技术支持体系1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由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各省(市)地方登记办公室组成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网络,结合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建立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
21、运输企业动态信息的数据库,为国家和地方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和救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持,提供24小时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热线服务,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2现场救援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与应急装备建设,促进各种救援力量的有效整合。完善国内消防特勤队伍的建设,购置先进的灭火车辆、侦检设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等;完善目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购置先进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车辆、急救设备、防护器材与通讯设备;充分发挥总参防化部队的作用,完善防化设备,增强应急力量。3专家库系统。根据地域分布,聘请包括安全、消防、卫生、环保等在内的各类专家,定期进行考核和资格认证,
22、保证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时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必要时就近专家可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四、应急预案系统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各辖区内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建立各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系统。根据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五、培训机制的建设定期对各级应急指挥人员、管理人员、现场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普通民众、在校学生等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教材。六、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条例。通过该条例的制定,建立一套明确的机构和经费管理机制,规定各方责任,可有效快速地处理事故,确保体
23、系的正常运转。第三讲 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副主任医师 郭秀云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它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危险源。为防止事故恶化,应尽早、最大程度地控制危险源;2抢救受害人员;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5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提供翔实情报;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和企业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
24、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时也称为应急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国家或区域性预案和企业预案。本讲主要探讨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和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条例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协同各部门和企业共同编制辖区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化学品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预案编制、预案演习和修订、审核实施。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应
25、急救援预案的第一步。在制定预案之前,需要对预案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化学品普查。对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督促有化学品的单位做好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析,贯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制度,摸清危险化学品在某地区生产、储存、使用情况,包括这些单位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化学品种类、数量、规模和相关的生产、储存、使用信息。2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特点。3社会公用设施、应急救援力量情况和资源现状。二、化学品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普查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评估,鉴别分类。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普查),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及其状况,包
26、括潜在事故的发生、发展情形和可能的危害情况(包括对人员、环境、社会秩序的不良影响),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三、预案编制在完成本地区的危险化学品普查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以后,地方政府就可以着手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本情况。本辖区的地理、气象、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2应急组织。设立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简称化救委)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委员会和指挥部由辖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安全生产监管、公安、环保、卫生、交通、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为:(1)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7、机构。负责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组织与协调,就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汇报。承担辖区化救指挥中心的职责;组织编制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组织开展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培训。(2)公安部门。组织、指导、协调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公安系统所担负的抢险、消防、交通和治安工作。研究、配置适用于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消防装备和技术,必要时对消防力量进行调配。(3)卫生部门。组织、指导、协调卫生部门在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所担负的卫生、医疗抢救工作。负责对受害人员的院前抢救和院内治疗与康复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本辖区有关的有毒化学品医疗抢救方案,组织
28、这些方案的培训、学习及相应装备、药品的落实。(4)环保部门。组织、指导、协调环保部门在本辖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所担负的任务。负责组织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处理事故的危害区域。(5)交通、铁路、民航等交通部门。组织、指导、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时所担负的任务。负责交通的指挥、运输工具的调配及撤离人员、应急药品、物品等的运送。(6)防化部队。组织、指导、协调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防化部队所担负的任务,积极配合支持地方应急救援行动,组织研究泄露化学品的洗消技术。(7)财政部门。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金支持。(8)食品医药部门。组织研究、开发化学事故中毒、灼伤治疗抢救药品,组织、
29、协调药品、医疗器械的调配。3通讯联络。确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完善通讯设施、通讯网络和电话号码等。4专家咨询系统。由和事故有关的各个领域的专家直接组成,包括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5区域联防。按照区域邻近原则,组织和发动社会各界志愿组织单位和企业共同协作,包括企业和社会各种志愿援助组织的名称、电话、可以提供的援助等。6应急救援计划。根据辖区内各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不同,相对应的具体应急救援计划也应有所区别。本部分的编写要具体细致,落实到人。每一项任务要注明执行单位、负责人、配备器材、通讯方式、行动路线、实施步骤等。(1)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和
30、使用的详细情况,并说明和它们有关的其它危险情况。(2)可能事故的分析。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和化学品的特点,考虑各种危险因素,分析事故影响区域及造成的伤害。(3)事故应急措施。包括事故现场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的应急措施(报警和通达、现场抢险)。7条件保障。提供尽可能充足的救援物资如交通工具、医疗器材、药品和衣物、食品、资金等。8公开事故信息。接待新闻媒体,并告知事故的发展、事故救援和伤亡情况。9预案评估。收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检验预案每一方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四、预案演习和修订预案的编制由于经验、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定
31、期进行预案的模拟演习,可以检验和完善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五、审核实施修订后的预案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危险化学品普查、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控制为基础,以系统管理为手段,以减少事故危害为目的。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委托专业机构或本地专家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预案。第四讲 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 袁纪武 谢传欣发生化学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所以,事故单位积极实施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最
32、重要的救援形式。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997年,原化学工业部就颁布了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化学危险源管理的通知(化督发1997459号文),提出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提纲。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企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程序和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程序基本一致,包括编制的准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预
33、案编制、预案的演习和修订、审核实施。但企业化学事故更强调其针对性、专业性。另外,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应并入地方政府编制的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中,以有助于增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相互了解,也确保了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紧急情况下实施。一、编制的准备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企业应组织安全、环保、生产、设备、医护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小组成员最好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以保证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致性,实现当事故扩大或波及到厂外时,与区域性应急救援预案实现有效衔接。2相关资料收集。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企
34、业的化学品普查,企业事故档案,国内外同类企业的事故资料,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3企业应急资源。在紧急情况下,企业所具有的包括人力、设备和供应等方面的应急资源,如全职和兼职的应急人员、消防供水系统、个体防护设备、毒物检测设备、医疗救生设备、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等。4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周边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当地可动用的社会应急资源。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编制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关键和主要依据。关于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具体做法和相关规定,可参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即将颁布的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三、预案编制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企业就可以编制
35、本企业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了,一般来说,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企业概况1企业的投产时间。企业建立以及投产时间,各重大危险源和装置投产或进行技改、大修时间详细列表。2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的地理位置、组织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能力等。3重大危险源或事故隐患。根据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本企业的危险工艺单元、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数目及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4救援力量。厂内消防、救护、防化、保卫等部门的人员、车辆情况,厂外消防、急救等部门的情况,地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二)应急救援系统事故发生时,能否对事故作出迅速有力的反应,直接取决于应急救援系统的组成是否合
36、理。所以,预案中必须对应急救援系统精心组织,划清责任,落实到人。应急救援系统主要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企业应急总指挥,小组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职责、权力及资源的厂内安全、生产、设备、保卫、医疗、环境等部门负责人,还应包括具备或可以获取有关社会、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应急救援专门知识的技术人员。小组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救援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统一协调部署各专业队的职能和工作。应急救援专业队是事故发生后,接到命令即能火速赶往事故现场,执行应急救援行动中特定任务的专业队伍。按任务可划分为:通讯队: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和领导小组之间通讯
37、的畅通,通过通讯指挥各专业队执行应急救援行动;治安队: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消防队: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抢险抢修队: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医疗救护队: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运输队: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物质的运输;防化队:在有毒物质泄漏或火
38、灾中产生有毒烟气的事故中,侦察、核实、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并掌握其变化情况;或与医疗救护队相互配合,混合编组,在事故中心区域分片履行救护任务;监测站:迅速检测所送样品,确定毒物种类,包括有毒物的分解产物、有毒杂质等,为中毒人员的急救、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及染毒的水、食物和土壤的处理提供依据;物资供应站: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信器材等。由于在应急救援中各专业队的任务量不同,且事故类型不同,各专业队任务量所占比重也不同,所以专业队人员的配备应根据各自企业的危险源特征,合理分配各专业队的力量。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人员的救护和事故的应急
39、处理上。(三)应急行动1报警。发现灾情后,应立即向生产总调度值班室、电话总机或消防队报警,要求提供准确、简明的事故现场信息,并提供报警人的联系方式。企业发生化学事故很重要的是前期扑救工作,应积极采取停车、启动安全保护、组织人员疏散等措施。2接警和通达。总调度或消防队值班室接到报警后,应首先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暂态、连续),是否剧毒品,估计造成事故的物质量。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事故处理程序,通知各专业队火速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救援行动。然后向上级应急指挥部门报告,根据事故的级别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区域级应急救援预案。3现场抢险。(1)根据事
40、故现场的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范围,并维持相关区域的秩序,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通道。(2)进行事故现场侦察并取样,送监测站确定毒物种类。(3)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营救、寻找,并转移至安全区,由医疗救护队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4)组织抢险队伍,控制泄漏源,确定灭火介质,进行事故扑救,监控和保护周边具有火灾、爆炸性质的危险点,防止二次事故发生。(5)通过信号、广播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自救。(6)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现扩大趋势,应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启动区域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区域性应急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援行动。(四)条件保障提供充足的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
41、药品、应急电力和照明等器材保障;明确经费来源,确保应急救援所需费用;建立完善的应急值班、检查、评比制度等。(五)事故后的清消、恢复和重新进入从应急救援行动到清消和恢复需要编制专门程序,主要根据事故类型和损坏的严重程度,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考虑以下内容:组织重新进入人员、调查损坏区域、宣布紧急状态结束、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评价事故损失,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四、预案演习和修订预案的编制必须经过一个持续改进,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经验、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因此,应定期进行预案内容的培训,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模拟演习,检验和完善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2、,对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五、审核实施修订后的预案报经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审核和批准后实施。另外,企业在组织救援的过程中,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提供有关事故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当事故的影响和后果危害到周围地区,或事故的危害程度本身超出了企业应急力量的处置能力时,请求社会救援,启动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可望于近期颁布,各企业在编制或修订本单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可参阅该导则。第五讲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工程师 纪国峰 翟良云大多数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
43、爆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了解化学品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可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讲主要探讨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现场应急抢险和救援。一、隔离、疏散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
44、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注意: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二、防护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防护等
45、级划分标准。见表1表1危险区毒性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剧毒一级一级二级高毒一级一级二级中毒一级二级二级低毒二级三级三级微毒二级三级三级防护标准,见表2表2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三、询情和侦检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3确认
46、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四、现场急救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2现场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
47、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3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五、泄漏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1泄漏源控制可能时,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在厂调度室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堵漏方法,见表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