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分析与调适》复习提纲.doc
《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分析与调适》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分析与调适》复习提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分析与调适复习提纲.精品文档.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分析与调适复习提纲一、各章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喜、怒、哀、惧等)意志过程(人们自觉地确立目标、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1.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信念、理想等)个性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2.健康新标准:“五快” : 吃得快、便得快 、睡得快 、说得快 、走得快“三良好”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应变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3.大学生心理健康
2、的标准(1)能对学习保持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3)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7)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二章情绪1.什么是情绪情绪是一种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表情、态度、体验、生理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一种整合性的心理过程。2.正常情绪的判断(1)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2)情绪反应的强度,应能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3)情绪作用的时间,是随客观情况而转移的。3.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1)
3、易于引发生理疾病(2)易于导致心理障碍4.大学生的情绪特点(1)丰富性、多样性(2)冲动性和爆发性(3)波动性(4)容易心境化(5)隐蔽性(6)自尊性与敏感性5.大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愤怒、自卑、恐惧等。6.情绪的有效调节(1)调节认知(2)积极的心理暗示(3)活动转移法(4)适度发泄法(5)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第三章挫折1.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2.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3.需
4、要的分类(1)生物(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物质性需要)(2)社会性需要(或继发性需要、心理性需要)4.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或心理过程。5.动机冲突的种类(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6.需要与动机的关系(1)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2)需要的强度与动机的强度一般成正相关。7.挫折与需要、动机的关系(1)需要与挫折是间接关系(2)动机与挫折的关系A、动机的强度与挫折的关系B、动机实现的难度与挫折的关系8.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积极影响(1)有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2)有利于提高
5、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消极影响(1)降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2)容易导致大学生改变性格(3)容易出现行为偏差9.什么是心理防卫(御)机制人们在遭遇挫折时,常发自本能地采取某些方式减轻精神痛苦,恢复心理平衡。这种保护自我免遭精神痛苦的心理机制被称为心理防卫机制。10.心理防卫机制的种类认同(表同、仿同、自居)、补偿、幽默、抵消合理化(文饰)、反向(矫枉过正)、投射11.挫折心理调适(1)正确看待挫折(2)善于运用心理防卫机制(3)勇于面对挫折(4)积极寻求社会支持(5)优化人格品质 第四章学习心理1.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学生学
6、习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2.影响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客观因素(1)家庭的影响(2)学校的影响(3)社会的影响主观因素(1)学习兴趣(2)学习目的(3)成就动机(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3.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1)认知的内驱(以求知作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量,属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以在集体和他人心目中赢得一定的地位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量,属外部动机)(3)附属的内驱力(指以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量属外部动机)4.动机过强的表现(1)过于勤奋(2)争强好胜(3)情绪紧张(4)容易自责5.动机过强的原因(1)自我评价
7、过高,期望与实际水平有较大差距(2)自尊心过强,过分看重荣誉(3)补偿心理(4)成败归因不合理 6.动机缺乏的表现(1)懒惰行为(2)容易分心(3)厌倦情绪(4)不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5)依赖性强7.动机缺乏的原因(1)目标不明确或没有目标;(2)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或无兴趣(3)成败归因不合理8.解决学习动机问题的对策(1)制定明确、具体、恰当的学习目标(2)激发学习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学会正确总结学习成败的原因9.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容易走神易受干扰多余动作多10.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1. 注意的分类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无
8、意注意是指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无须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并与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自觉的目的,但又无须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1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对活动意义的认识(2)对活动的兴趣 (3)个体的意志努力 (4)对活动的精心组织13.注意力不集中的调适(1)明确目标,规定任务,带着问题学习(2)激发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14.记忆规律(1)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2)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3)运用多种感观(眼耳手脑等)进行识记效果好(4)适当“过度学习”识记效果好15.学习程度低度学习是指对材
9、料的识记尚未达到成诵程度时就中止了的学习。适度学习是指对材料的识记刚好达到成诵程度时就中止了的学习。过度学习是指对材料的识记达到成诵程度后还继续进行的学习。16.记忆规律的运用(1)确立明确具体的识记目标(2)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有机结合(3)运用多种感观进行识记(4)适当“过度学习”增强识记效果17.遗忘规律的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保持曲线)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速度是先快后慢,随后渐趋平稳。(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3)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18.考试焦虑的主要危害(1)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2)干扰回忆过程(3)瓦解思维过程(4)危害身体健康19.考试焦虑
10、因素分析(1)与知识掌握程度呈负相关(2)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3)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4)与考试意义呈正相关(5)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6)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20.消除考试焦虑的办法(1)目标恰当,调整认知(2)认真复习,充分备考(3)掌握技能,提高效率(4)劳逸结合,有张有弛21.考试作弊心理分析(1)对考试反感 (2)蒙混过关心理(3)虚荣心与自尊心作怪(4)不抄白不抄心理(5)侥幸心理(6)哥们义气 22.考试作弊的危害(1)易引起考试焦虑(2)严重损坏教学秩序和学校形象(3)践踏考试公正原则(4)对诚实学生的不公平(5)对授课老师劳动的不尊重(6)助长社会不正之风23.建立良好考
11、风的对策(1)塑造诚信人格(2)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学会学习,注意平时积累(3)注意对考试认知的调整,理智看待考试及其结果(4)做好考试期间的良好心理维护和保健第五章交往心理1.什么是人际交往指人们为了满足传递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感情等方面的需要,相互间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而进行的联系过程。2.人际交往的功能(1)交流信息(2)心理保健(3)自我评价(4)行为协调3.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1)认知障碍A、对自我的不良认知B、对他人的不良认知C、对交往本身的不良认知 (2)情绪障碍A、情绪反应过于强烈B、情绪反应过于冷漠C、逆向情绪(3)个性障碍A、不良性格:为人虚伪、自私自利
12、、不尊重人 、报复心理、嫉妒心强、猜疑心理、苛求于人 、孤独固执等B、能力障碍:不懂交往原则与方法4.影响对他人认知的心理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从众效应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A、调整认知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和交往B、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C、完善人格品质(2)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3)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A、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快记住交往对象的名字、对交往对象真诚地感兴趣、衣着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B、学会说恰当地选择谈话内容;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原则问题不含糊,非原则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心理分析与调适 选课 大学生心理 分析 调适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