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复习题.doc
《兽医病理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病理学复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兽医病理学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的一门学科。充血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淤血 :是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 肺褐色硬化 :肺长期肺淤血,可引起肺泡壁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脏变硬,称“肺褐色硬化”。槟榔肝 :淤血的肝窦及中央静脉呈暗红色,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呈黄色,因而肝脏切面呈红黄相互交错的斑 纹,形似槟榔的切面,称为槟
2、榔肝。积血 :指由血管流出的血液进入体腔或管腔内。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的固体质块栓塞:是指在循环的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物质,随血液运行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梗死 :是指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流断绝而引起的坏死。萎缩 :已经发育成熟的器官和组织,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变性 :是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类形态学变化,其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过多。细胞肿胀 :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脂肪变性 :是指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胞浆内出现脂肪滴或脂肪滴增多的现象,简称
3、脂变。虎斑心 :脂变心肌呈灰黄色,浑浊,松软脆弱,可见在正常色彩的心肌纤维之间分布着一排排黄色的条纹,外观上黄红相间类似虎皮状斑纹,称“虎斑心” 坏死 :指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凝固性坏死 :在蛋白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发生凝固。干酪样坏死 :坏死组织除凝固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量脂类物质(来自结核杆菌),故外观呈黄色或灰黄色、质地柔软易碎的无结构物质,形如干酪(奶酪),称为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 :是肌肉组织发生的凝固性坏死。肌肉肿胀,无光泽,干燥坚实,呈灰黄或灰白色,外观如石蜡,故称蜡样坏死。坏疽 :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或腐败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变化。分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适应 :是指
4、机体对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时所发生的各种积极的有效的反应。肥大 :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增强,称为肥大增生 :细胞数量增多,并伴有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的过程。化生 :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上和功能上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机化 :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凝块和血栓等病理性产物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肉芽组织 :是由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增殖形成的一种幼稚结缔组织炎症 :是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包括组织的变质、血管反应和增生,其中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变质 :炎症时局部组织的一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
5、细胞的各种变性和坏死。渗出 :指炎症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内的过程。蜂窝织炎 :是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下、肌间疏松的结缔。特点是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沿组织间隙弥漫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原有组织不发生明显的坏死和溶解。临床上,红、肿、热、痛明显。脓肿 :是组织内发生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组织溶解液化,形成充满脓液的囊腔, 甚至形成结缔组织包膜。肉芽肿 :是指炎症局部形成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化脓性炎:是以嗜中性白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二、 判断题1. 引起贫血性梗死的原因是动、静脉同时受阻。
6、(无静脉)2. 透明血栓是由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构成的。(无血小板)3. 脾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4. 动脉性充血又称为淤血。X(动脉改为静脉)5. 动脉性充血只发生于生理状况下。X6. 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7. 脾、肾、肠易发生贫血性梗死。(无肠,肠为出血性梗死)8. 只要消除刺激因子,损伤都可以恢复。X9. 萎缩的基本病变是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10. 气球样变是细胞肿胀的一种形态学表现。11. 细胞质内脂肪酸蓄积称为脂肪变性。X12. 心肌严重的脂肪变性称为心肌脂肪浸润。X(并非是脂肪变)13. 严重的肝脂肪变性称为脂肪肝,严重的心肌脂肪变性称
7、虎斑心14. 纤维结缔组织透明变性,只见于纤维结缔组织的病理性增生。X15. 若细胞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功能丧失,就可称该细胞死亡16. 体内的细胞死亡称坏死。X(活体)17. 两端开放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窦。(瘘)18. 炎症的核心是血管反应。19. 炎症是防御反应,对机体无害。X20. 免疫反应有时可以引起炎症。21. 渗出液是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和黏膜表面的液体成分,但不包括细胞成分。(包括细胞成分)22. 炎性渗出与漏出不同,渗出仅取决于血管壁通透性的变化。(淤血,流体静脉压升高及组织渗透压升高都会影响)23. 炎症时局部血流动力学力学变化一般按如下顺序发生:细动脉短暂收缩-血
8、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24.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嗜中性粒细胞)25. 病毒性感染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淋巴细胞渗出为主)26. 炎性增生是指间质细胞增生,不包括实质细胞增生,后者属于修复。(包括)27. 慢性炎的病理变化常以渗出为主,浸润的炎细胞常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28. 任何炎症中都有变性、渗出和增生改变。29. 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30. 有炎症的发展过程中一种炎症类型可转变成另一种炎症类型31. 肉芽肿内的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吞噬能力很强,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32. 适应性变化中无细胞及其内部结构的损伤。X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病理学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