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doc(1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精品文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就学科特点而言,内科医师要有更好的临床思维,因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特别是长学制的医学教育中(如七年制),教会学生掌握从疾病到症状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内科学教学的开始,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中抽象、归纳出有价值的诊断线索,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完善诊断,最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目前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效果离其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尝试以个案病例为基础,顺应临床医师诊疗疾病的思维过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逐一剖析临床病例,从归纳临床症
2、状、分析体格检查、筛选辅助检查到提出初步诊断、选择治疗方案,使临床医学生或医师掌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帮助他们把握临床医学的灵魂,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搭建一个教高水平的平台。本书由南京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单位合作编写,旨在帮助长学制高年级医学生、研究生及住院医师快速找到进入医学殿堂的金钥匙。目录第一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例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二急性左心衰病例三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病例四劳力性心绞痛病例五变异型心绞痛病例六心肌梗死病例七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八室性心动过速病例九心房颤动病例十风湿性瓣膜病病例十一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十二联合瓣膜损害病例十
3、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十四急性心脏压塞病例十五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例十六晕厥病例十七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例十八急性结核性心包炎病例十九主动脉夹层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例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病例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病例四支气管哮喘病例五重症哮喘病例六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例七支气管扩张病例八真菌性肺炎病例九重症肺炎病例十继发性肺结核病例十一血源性肺结核病例十二结核性胸膜炎病例十三支气管肺泡癌病例十四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病例十五肺癌病例十六肺血栓栓塞症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一胃食管反流病病例二食管癌病例三慢性胃炎病例四十二指肠溃疡病例五胃癌病例六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
4、七酒精性肝病病例八肝炎后肝硬化病例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例十原发性肝癌病例十一肝性脑病病例十二急性胰腺炎病例十三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十四胰腺癌病例十五克罗恩病病例十六肠结核病例十七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十八结核性腹膜炎病例十九肠易激综合征病例二十慢性腹泻第四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例一肢端肥大症病例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例三中枢性尿崩症病例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五糖尿病病例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七胰岛素瘤病例八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病例九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例十皮质醇增多症病例十一Kallmann综合征病例十二21-羟化酶缺陷症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第七章泌尿系统疾病第八章风湿性及免疫系
5、统疾病第九章老年疾病第十章传染性疾病第十一章理化因素疾病参考文献中文索引英文索引第一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例一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史】 1 病史概要刘XX ,男,37 岁,2 年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休息可以缓解,未行诊治。1 年半前于感冒后,心慌气短再次发作,休息时不能缓解,夜间高枕卧位休息,轻度下肢水肿,咳嗽,咯黄痰。在当地医院疑诊为“心肌病,肺部感染”,经使用先锋霉素、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1 周症状缓解。此后,每次过度劳累或感冒皆可诱发。4 天前,着凉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不能平卧;咳嗽、咯黄痰,偶有痰中带血;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腹胀,食欲不振;未测体温。平时可以胜任轻体力活动,无心前区疼
6、痛,食欲一般,尿量偏少,大便正常。近2 周来持续口服地高辛,半片日,双氢氯唾嗦1 片日。既往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生长在郊区,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2 病史分析(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应该重点采集: 其发生、发展过程,即呼吸困难的特点,发生、缓解过程,严重程度,伴随症状; 诱发因素,即哪些因素诱发的心力衰竭; 寻找可能的病因。经过仔细询问,大致可以明确常见心力衰竭的诱因、特点、病因,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相鉴别。(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早期症状是呼吸困难,包括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呼吸困难等。心源性呼吸困难
7、的特征是活动时重,休息时轻;卧位加重,坐(立)位减轻。咳痰、咯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次要表现,常因肺淤血、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右心衰竭因体循环淤血表现为呼吸困难及水肿。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的低垂部位。能够活动的患者首先出现于下肢,逐渐向上扩展,严重者除了下肢水肿外,还出现胸腔积液、腹水;肾脏淤血可致少尿、肾前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肺源性呼吸困难包括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有急慢性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史。本患者的症状特点是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痰、咯血及双下肢水肿,此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全心衰)的表现,结合病史可以排除肺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
8、吸困难、神经性呼吸困难。每次心力衰竭发作与过度劳累和感冒有关,因而可以确定过度劳累和感冒为发作诱因。可以考虑的病因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先心病、心肌病。患者的病史中无高血压病史,无急、慢性肺部疾病史,并且以全心衰为主要表现而不是右心衰。另外,患者仅37 岁,无冠心病家族史、易患因素及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因而2 肠床病例诊疗剖析内科学分册 - - - - 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不大。在病史中始终没有明确的病因线索,因此需要借助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对上述疾病做鉴别诊断。( 3 )本病例的病史特点: 青年男性患者; 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病史及嗜烟酒史;
9、明确的全心衰竭临床表现,过度劳累和感冒为其诱因; 无明确的病因,而当地医院曾经疑诊“心肌病”,经过纠正心力衰竭及抗生素治疗可以缓解。3 主诉间断呼吸困难2 年,加重伴下肢水肿4 天。【 体格检查】 1 结果T 37 . 5 ,P 108 次分,R 23 次分,Bp 106 / 70mmHgO 一般情况尚好,生长发育正常,面颊部无发组,半坐位,神志清楚,皮肤微湿,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给,咽部无充血。颈静脉怒张,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干性锣音,双侧肺底可闻及湿性哆音。心尖搏动位于第6 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 . scm ,直径3cm ,无震颤,叩诊心界双侧扩大,以左下方扩大为主,心率10
10、8 次分,节律整齐,第一心音减弱,P :增强,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心尖部1 /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其他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部平软,肝脏肋下Zcm ,质韧,轻度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脏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下肢压陷性水肿,无柞状指(趾)。神经反射正常。2 体检分析( 1 )体检特点: 左心衰体征:半坐位,肺底可闻及湿性锣音,心界以向左下方扩大为主,心率108 次分,第一心音减低,舒张早期奔马律,心尖部局限的1 /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右心衰体征: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双侧下肢压陷性水肿。 肺部感染体征:体温37 . 5 ,呼
11、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哆音。 无慢性阻塞性肺病体征。 其他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2 )特点分析体检特点可以确定该患者是以感冒、感染为诱因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从 、 来看,患者没有慢性肺病的基础,而具有左心衰竭体征,因此可以排除肺心病。 、 可见,虽然心尖部有局限的1 / 6 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但很明显是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的杂音,其他部位未闻及杂音、心包摩擦音,基本可以不考虑先心病、风心病和心包疾病,但是还需要辅助检查加以证实,因为还需要排除某些特殊情况,如瓣膜的重度病变或房、室间隔巨大缺损等也可以导致杂音不明显、体征不典型。由于本患者已经将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肺心病、高
12、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排除,因此初步诊断为“ 扩张型心肌病,心脏功能W 级; 肺部感染”。【 辅助检查】 1 结果( ”胸部X 线:两肺淤血改变。心胸比例0 . 67 ,左右心缘向两侧扩大,呈“普大型”,左前斜位心后缘与脊柱重叠;右前斜位食管轻度受压,心前间隙消失。( 2 )超声心动图(UCG ) : 为72mm 、slmm ,右室内径全心扩大,左房内径46mm ,左室收缩、舒张内径分别26mm 。各瓣膜形态、位置、启闭正常,呈“大腔小口”一务章循环系统疾病3 样改变,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轻度减少,搏动幅度减低,整体收缩功能减低,EF 值0 . 22 。大血管内径正常。彩色多普勒:二
13、、三尖瓣重度反流。( 3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肢体导联低电压;Vl 一V :导联呈QS 形,V3 一V4 导联可见异常Q 波,广泛导联T 波倒置。( 4 )血流动力学(Swan 一Ganz 导管)检查:右房压(RAP ) 12mmHg ,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 ) 1 gmmHg ,心脏指数(Cl ) 1 . 6IJ / min m2 。( 5 )实验室检查:WBC 1 4 . 4 只109 / IJ , N 0 . 78 , I , 0 . 22 ,血尿素氮8 . Zmmol / IJ , 肌配(Cr ) 102 拌mol / I , , K 一3 32mmol / IJ , Na
14、十13Ommol / L , CI 一loZmmol / Ij 。AIJT 46U , AST 50U ,其他指标以及大、小便常规,血糖、血脂均正常。2 辅助检查分析( l )胸部X 线片强烈提示患者的心脏是整体扩大伴心衰,主要表现在除心脏各腔室明显扩大外,还有肺部淤血,因此支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但病因尚难以确定,因为冠心病、风心病、某些先心病及心肌病的心脏也可以向两侧扩大。( 2 )超声心动图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更准确地提供心脏各腔室大小变化、瓣膜结构及心脏功能情况。一般以收缩末和舒张末容积差计算射血分数(EF 值),正常应0 . 5 ;
15、还可以用来估计舒张功能。该患者的UCG 结果已经明确了各腔室扩大,各瓣膜正常,但心脏整体功能很差(EF 值0 . 22 ) ,结合临床表现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同时也比较肯定地排除了心包积液、风心病和先心病。另外,无心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因而不支持冠心病诊断。然而,“大腔小口”样改变、收缩功能减低则更加强烈地提示“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 3 )心电图对于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无特异性,即不能用心电图评价心脏功能,但对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从本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窦性心动过速仅表明心率快,除见于心力衰竭者外,还可见
16、于正常人情绪紧张或运动时,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肢体导联低电压可见于扩张型心肌病、肺气肿、心包积液等,结合本患者无慢性肺病病史、UCG 示左右心室明显扩大而无心包积液,应该考虑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性。 胸前导联的异常改变首先应该鉴别心肌梗死及其他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疾病,但它不能说明心功能状态。( 4 )血流动力学检查能够直接而准确地了解心脏功能的变化,常选用SwaoGanz 导管(漂浮导管)或右心导管。检测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或右房压(正常值O 一smmHg )、肺动脉压(正常值18 一30mmHg / 6 一12mmHg )、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正常值6 一12mmHg )、动脉压、
17、心脏排血量(常用心脏指数,正常值2 . SIJ / min mZ )。本例患者的右房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升高而Cl 减低,因此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5 )实验室检查示WBC 14 . 4 X10 / IJ , N 0 . 78 , I , 0 . 22 ,说明患者合并感染。血尿素氮8 . Zmmol / IJ ,肌配(Cr ) 102 拌mol / L , K 一3 . 22mmol / L , Na + 13Ommol / L , CI - 102mmol / I , ,考虑是心力衰竭发作以来,肾脏血流减少及淤血,同时饮食减少,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其特点是存在影响肾脏血流的
18、因素(如血容量减少、心力衰竭等), 血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醉正常。另外,平时口服利尿剂导致电解质紊乱,引起K 十、Na + 减低。Al 汀、AST 的轻度升高是肝脏淤血的结果。4 临床病例诊疗剖析内科学分册【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W 级肺部感染2 诊断依据( l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 级)”具有典型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即间断出现的呼吸困难症状2 年,每次发作与劳累和感冒有关。1 年半前出现不能平卧、腹胀、少尿、下肢水肿,偶然有咯血,经过休息和抗感染、强心、利尿治疗可以缓解。当地县医院曾经疑诊“心肌病”。就诊时仍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因此诊断为心功能
19、W 级。2 )体检发现有全心衰表现,即呼吸频率快,半坐位,双肺底有湿性哆音,心界明显向两侧扩大,以向左下扩大为主,心率增快,第一心音低,有舒张早期奔马律,心尖部1 / 6 级收缩期杂音等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以及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侧下肢压陷性水肿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3 )影像检查:胸部X 线片提示两肺淤血,心脏扩大呈“普大型”。UCG 示左心房及左右心室皆明显扩大,搏动幅度减弱,收缩功能减低,彩色多普勒显示二、三尖瓣重度反流。4 )血流动力学检查发现中心静脉压或右房压升高及PCWP 升高,CI 减低。( 2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l )青年男性,2 年来反复出现充血性
20、心力衰竭的症状。除了具有左、右心衰体征外,还具有心界明显向两侧扩大,以左下为主的特点。2 )辅助检查表明心脏明显扩大,尤其UCG 结果提示各瓣膜形态、位置、启闭正常,心室呈“大腔小口”样改变,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减少,搏动幅度减低,二、三尖瓣重度反流。3 )根据病史、体征首先可以排除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未发现心脏瓣膜形态、位置异常、心脏内结构异常以及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从而可以排除风心病、先心病,冠心病,同时患者并不存在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类疾病等),居住地为非地方病疫区,故诊断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3 )肺部感染l )此次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并且
21、出现咳嗽、咯黄痰。2 )体温37 . 5 ,肺部听诊闻及干性锣音和湿性哆音。3 ) W13C 1 4 . 4 X 109 / L , N 0 . 78 , I , 0 . 22 。3 鉴别诊断( l )冠心病:严重冠心病即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各个腔室都扩大,有时很难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鉴别: 冠心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而扩张型心肌病则无; 冠心病患者常有与异常Q 波、ST 一T 改变相一致的室壁运动障碍;扩张型心肌病的S 下T 呈现广泛改变,异常Q 波多不典型,且与冠状动脉分布区域无关; 冠心病以左心室受累为主,UCG 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一务章循环
22、系统疾病5 障碍;扩张型心肌病则表现为全心扩大,无节段性运动障碍,心肌普遍运动减弱。本患者为青年男性,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无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呈不典型的异常深大Q 波,广泛S 子T 改变;UCG 各个腔室明显扩大,无节段性运动障碍,心肌普遍运动减弱,因而不支持冠心病诊断。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核素检查可以证实或排除诊断。( 2 )风心病: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体征上常见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区杂音,强度在3 / 6 级以上。连续听诊中,随着心脏功能好转,杂音逐渐增强。UCG 可以清晰地显示瓣膜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本患者为青年男性,无风湿病史,体征为全心扩大,仅在二尖瓣区有收缩期杂音,强度
23、在1 / 6 级。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各瓣膜形态、位置、启闭正常,而心腔呈“大腔小口”样改变,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轻度降低,搏动幅度和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因而可以排除风心病。( 3 )心包积液(大量):大量心包积液可以出现类似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上心脏呈“普大型”,心脏搏动消失,心音遥远,奇脉,UCG 可以做出明确诊断。本患者体征与上述不符,尤其是UCG 结果可以明确地排除大量心包积液。( 4 )其他类型的心肌病:根据现病史和既往病史可以排除特异性心肌病(如酒精性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及克山病。【 治疗】 1 治疗原则本病的病因不明,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患者常因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死亡。治疗原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学 临床医学 基础 学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