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夯实和谐社会基础.doc
《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夯实和谐社会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夯实和谐社会基础.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夯实和谐社会基础.精品文档.2005 年 2 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实施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和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拉开了深圳市新一轮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帷幕。这次改革创新的突出特点就是:在社区设立工作站,实行“居站分设”。笔者做为从事社区建设的一名工作者,有幸参与了这一改革过程,因而,本人试图从深圳社区建设的实践出发,探讨“居站分设”的内容和特点,“居站分设”的实践与理论依据,以及改革基层社区管理体制对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意义等,以此抛砖引玉,
2、以期引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一、“居站分设”,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一)“居站分设”的涵义 所谓“居站分设”,就是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以外,独立设立社区工作站。这样,社区内主体组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而以社区组织的多元化来满足社区需求的多元化。 社区工作站作为区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的工作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承办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各项行政工作。这一体制与传统体制不同的是:让社区居委会摆脱沉重的行政负担,还位于真正的居民自治组织;同时,从居委会剥离出来的行政职能,由社区工作站承担。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有了自己的“腿”,从而真正实现党和政府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3、,使政府理念从“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转变为“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使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同时,使社区各个主体组织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负其责,建立起社区自治管理系统和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的共生机制,从而共同推进社区建设的发展,为建立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二)“居站分设”的由来 “居站分设”是深圳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深圳城市结构改革而引起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深圳的魂、深圳的根,深圳市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深圳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改革与创新。自 2004 年以来,深圳掀起了调整
4、城市结构的重大改革,快速推进农村城市化浪潮,仅用一年时间,全市 218 个村委会全部依法转为社区居委会。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和农村社会体制的城市。随着深圳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必然要求加速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因为,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同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城市结构已不相适应,有些还相互矛盾和冲突。因此,要加快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彻底解决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政府包办的旧体制。通过改革,建立政事分开、 管办分离、社会协同、民间参与、开放竞争的新机制。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触及城市最基层的社
5、区管理体制改革。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在城市管理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社区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和谐了,城市、社会就和谐了。所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重塑新型的社区主体组织,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社区建设工作着力追求的总目标。 深圳的社区管理体制经历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的以居委会作为社区主体组织的“议行合一”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居委会直接承担大量的行政职能。从 1979 年建市之初到 2002 年,深圳的居委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接受委托承担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工作;二是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名额,这些人员一开始由上级委派,到 1995 年
6、,才进行了首届居委会民主选举;三是居委会办公用房、经费以及人员工资待遇通过区财政拨款、街道办事处补助、自筹等三种方式来解决。由于各街道的补助和各居委会自筹的能力差异很大,所以各居委会成员之间的报酬不统一,差别较大。随着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剥离到基层社区,许多“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回归社区等等,使基层社区变成了各种利益群体和复杂问题的汇集点,原有的社区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突破。 第二种模式是在居委会内部增加新内容,试行“议行分设”体制。从 2002 年至 2004 年,深圳市对全市社区规模进
7、行了调整,重新划分了社区,同时,初步建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管理主体,各种民间组织相配套的较完整的社区组织体系。以深圳市盐田区为例,盐田区借鉴国内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全区推行了“议行分设”的社区管理体制。“议行分设”的特点是实行“一会两站”,即在社区居委会下面设立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居委会作为议事组织对社区重大事务和社区管理行使决策权、监督权;工作站、服务站作为居委会的“执行”机构,分别完成政府委托的行政工作、办理社区自治事务和为民服务。这种社区管理体制比第一种模式有所进步。试图寻求政府职能转变工作重点下移的载体,进而解决居民自治组织与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矛盾。但是
8、,这种制度设计并未突破传统体制框架,只是为了完成社区越来越多的行政事务,而在居委会内部增设了机构和人员。这样一来,居委会的行政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正更严重了。据调查统计,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任务平均有 28 项之多,工作量很大,而且任务与报酬不对等,由此造成居委会成员工作压力大,队伍也不稳定。所以,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还需要寻找更佳的社区管理体制。 第三种模式就是“居站分设”体制。 2005 年 2 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总结自身和其他城市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实施了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试行办法,该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设立社区工作站,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9、承办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治安、卫生、人口、计生、文化、法律、环境、科教、民政、就业、维稳综治、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以及其他由各区政府确定需要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积极配合、支持和帮助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这一规定说明了四层含义:一是在社区里新增加了一个主体组织,即社区工作站;二是社区工作站主要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三是社区工作站独立于社区居委会之外,并列而设;四是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持与配合,二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性质有所不同,一个是群众自治组织,一个是政府工作机构。由此,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我们概括为“居站分设”。这
10、种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在我市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逐步显示出它的作用。 二、“居站分设”社区管理体制的初步实践 由于“居站分设”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符合深圳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因此,能够得到迅速推广。 2005 年 1 月,深圳市南山区委、区政府率先出台了南山区设立社区工作站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设立社区工作站的目的和意义,社区工作站的职责等。同时,在所辖 96 个社区全部设立了社区工作站。此后,罗湖、福田、盐田三个区也先后设立了社区工作站。到目前为止,深圳市特区内四个区已全面实行“居站分设”,共设立社区工作站 320 个。另外,宝安、龙岗两区正在调研,以便做好设立社区工作
11、站的准备工作。 (一)“居站分设”的不同形式 纵观深圳设立社区工作站的情况,各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分离式,即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各自单独设立,人员完全分离,不交叉任职;盐田区所辖的 17 个社区均为这种形式,称为“盐田模式”;二是交叉式,即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委会人员部分交叉任职,如社区工作站站长通过法定程序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等;三是重合式,即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人员完全一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目前这三种形式运行的时间都不长,还有待于实践检验。但是,各区的这种探索创新精神,非常难能可贵。我们认为,“居站分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社区 管理体制 夯实 和谐社会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