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使用常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药使用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使用常识.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药使用常识.精品文档.农药使用常识授课老师: 肖胜彬一、农药基本知识介绍(一)什么是农药及其作用农药是“农用药剂”的简称。农药包括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药剂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前者称为化学保护或化学防治,后者称为化学控制。实际上,农药就是用于农业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它可以控制农业有害生物,可以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所谓生物活性,即较少剂量就可以引起较大生理、病理反应。)农药具有两面性,既有药效积极一面,又有副作用的消极一面。我们应该通过研制和选用药效高、副作用小的农药品种,再加上优良的农药剂型、施药器械及不断提高
2、的农药使用技术,发挥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克服和减缓其消极作用。农药就象医药,副作用是难免的。副作用就象阳光下行人的影子,影与人总是相伴同行的。影子有长有短,副作用有大有小,完全没有副作用简直不可能。农药是把双刃剑,掌握得好,可以用来保护农作物,“砍杀”农作物的“敌人”;掌握得不好,也可能伤了自已,伤了“朋友”。农药既是一种很有威力的武器,又有相当的危险性,不可掉以轻心。(二)农药分类及主要农药品种农药的分类很多,现按防治对象介绍如下: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简称害虫),如蚜虫、烟青虫、水稻螟虫、飞虱、斑潜蝇等。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吡虫啉。绿浪、康福多、蚧宝、速扑杀等。2、杀螨剂主
3、要用于防治害螨,螨就是蜘蛛。肉食性螨多是有益的,植食性螨多是有害的,如红蜘蛛、棉叶螨等。有些杀虫剂如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等也能兼治害螨,确切分类名称应为杀虫杀螨剂。典型的杀螨剂只杀螨不杀虫,或基本上不杀虫,如哒螨灵、三氯杀螨醇、三挫锡、克螨特、尼索朗等。3、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多是真菌为害,称为植物病原真菌。如稻瘟病、洋葱紫斑病、番茄炭疽病、苦瓜霜霉病、柑桔疮痂病等。也有的病害是植物病原细菌造成的,如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桔溃疡病等。常用药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甲霜灵锰锌、诺毒霉、疮痂净、轮多克、百菌清、农用链霉素、可杀得2000、病毒A、病毒克星等。4
4、、杀鼠剂用于防治鼠害。如敌鼠钠盐,秀敌隆均是安全有效的杀鼠剂。5、除草剂(1)广普灭生性除草剂:能杀灭所有地上部分的除草剂,如草甘磷、克无踪、百草枯等。(2)包谷除草剂:专用除草剂,主要有莠去津、玉地、玉草净等。其它除草剂还有绿麦隆、精奎和灵、扑草净等。6、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其中有的能刺激生长,如赤霉素(九二0)、复销钾、复销钠;有的能抑制生长,如矮壮素;有的能改善植物内在或外在质量,如乙稀利(香蕉精)可用于催熟。二、农药的使用技巧(一)农药使用误区1、追求速效性。很多菜农在选择农药时,总是喜欢选择速效性的,原因是速效性的农药使用后很快便表现出效果。尽管有些农
5、约效果不错,但由于效果表现慢,在后期效果才好,而不为菜农所认同。使用杀虫农药时追求速效性,希望喷药后立即杀死害虫。但某些生物农药如Bt或阿维菌素杀虫剂等,由于只是杀死虫卵或抑制昆虫蜕皮或见效慢等,不易表现出效果,往往不被菜农所认同。菜农追求速效性最严重的后果是,某些地方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仍然存在,生产出的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2、盲目追新求异。目前市场上的农药种类较多,其中还有一部分“三正”不全的农药。有的菜农喜欢用较新的农药。固然新农药的使用可避免某些病虫害出现抗药性,但因为目前很多农药以混配剂为主,使用时会使用量加大,而出现药害。同时某些农药产品还未推广,对其效果了解不多,也容
6、易出现问题。3、过于相依某些农药的功效。很多农药的说明中都有适用范围,在购买农药时,只要是标注作用多的,便会买来使用。如有的农药标明可治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害,便会被当作是好农药而购买。4、过量施用。不少菜农过量施用农药,使用农约时用量是常用药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常造成药害。5、不能对症下药。这是目前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菜农由于缺乏必要的植保知识,出现病状后不能正确诊断,而是盲目用药。特别是当蔬菜缺乏某种营养时,错误地施用另一种肥料,不仅不能治疗病害,反而有可能加重病害。6、多种药剂混合使用。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不少菜农用几种杀菌剂与微肥、杀虫剂、杀病毒剂等58种混用,不仅
7、影响药效,甚至会产生药害,影响作物生长。(二)真假农药鉴别1、检查农药包装(1)农药的外包装箱采用带防潮层的瓦楞纸板。外包装窗口要有标签,标明品名、类别、规格、毛重、净重、生产日期、批号、储运指示标志、生产厂名,在最下方还应有一条彩线标明农药的类别:除草剂绿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2)农药外包装窗口中,必须有合格正、说明书。农药制剂内包装上,必须牢固粘贴标签,或者直接印刷、标示在包装上。标签内容包括,产品通用品名、企业名称、有效成分、剂型、规格、农药登记正号、产品标准代号、准产号、净重或净体积、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施用禁忌、中毒症状和急救、药害、安全间隔
8、期、储存要求等。2、检验农药理化性质(1)乳油(EC)农药一般是浅黄色或棕色透明液体,加水稀释后如有分层、沉淀或悬浮物,可以判定该农药为伪劣农约。(2)乳剂(ME)农药多为玻璃瓶装,用肉眼观察如发现有分层现象,可将瓶子上下摇荡,待1小时后,如不再有分层现象,说明此农药有效,如仍出现分层,则说明农药已失效。(3)鉴别粉剂(DP)时,可以取清水一杯,将药粉轻撒在水面上,如1分钟内粉末全部渗入水中,说明药物没有失效,如粉末长时间不浸润,说明药物已失效。(三)农药的稀释方法l、ppm浓度及其换算ppm就是百方分率或百方分之几,在农药应用中以往常用于表示喷洒液的浓度,即一百方份喷洒液中含农药有效成分的份
9、数。现根据国际规定百方分率已不再使用ppm来表示,而统一用微克/毫升、或毫升/升、或克/立方米来表示。百方分率与百分率之间的换算公式为:百方分率=百分率100001ppm甲就是稀释1000000倍;50ppm就是1000000除以50即20000倍,一桶水中加入0.75克农药;500ppm就是2000倍,一桶水中加入7.5克农药。2、农药稀释配制首先要把各种浓度表示方法换算成倍数。如ppm浓度、克/公倾或克/亩、百分比浓度等。然后还要注意二次稀释的问题,如甲基托布少克、九二0(先用酒精稀释,再兑水)克/公倾或克/亩 一般每亩三桶水,如45克/亩就是45公斤水中含有45克农药,即稀释1000倍,
10、每桶水中加15克药;百分比浓度 如0.5%溶液即15000(150000.5%)=200倍,每桶水中加75克农药,如此类推。3、农药混合使用的些优点(1)防治农作物上同时发生的几种虫害、病害、草害,或者病、虫、草都能兼治。(2)对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可以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对还没有产生抗性的害虫,又可起到防止或延缓的作用。(3)有些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混合可以改进药剂的性能,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4)可以延长药剂的残效期(即对有害生物的持续作用时间)。(5)可以取长补短,发挥药剂特长(6)可以节省药剂用量,降低防治成本,一般可降低用药量20%30%。4、农药混合使用应注意的问题(1)要明确农药混合
11、使用的目的,不能瞎混用。(2)农药混合后不应发生不良的化学和物理变化,且要现混现用,不能放置时间过久。石硫合剂、松脂合剂呈碱性,不能与其它大部分农药混用。(3)混合后的混合药液 (药粉),对作物不应出现药害现象,如出现药害,就不能相互混合使用。(4)药剂混合后,应该是提高了混合药液的药效,至少不应降低药效,也就是说,混配后要增效。(5)药剂混合后,其混合液的急性毒性一般不能高于各自原来的毒性,也就是说不能增毒。(四)最佳施药时期适时用药是含理用药的关键。可根据害虫特点、气温条件等选择最佳时机用药。1、根据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适时用药。蔬菜害虫随着虫龄的增长,其抗药性也一次次增强。杀虫剂农药的
12、最佳用药期应在幼虫期3龄前,即刚孵化后不久;对于钻蛀性害虫,如棉铃虫、食心虫、斑潜蝇、 葱蓟马等害虫,用药适期应在孵化高峰期;成虫期可采用性诱剂诱杀,效果明显。2、根据不同气候选择最佳用药时期。许多农药的防效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如敌百虫、乐果、辛硫磷等,其防治效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而提高,此类农药在温度较高时用药。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如功夫、溴氟菊脂、联苯菊脂等,在温度较低时防效较好,所以,此类农药应在早晨和傍晚用药。具有内吸输导功能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在田间光照较弱、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开始升高时,药剂挥发少,大部分可被植物吸收,防效较好,所以,此类药剂应在
13、下午或傍晚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对光照、湿度敏感,应选择雾天或露水较多时用药较好。3、根据蔬菜病害不同的侵染危害特点选择杀菌剂最佳用药时期。应在病害危害最重、产量损失较重之前进行用药防治。在施用保护性杀菌剂时,应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打药。4、根据用药后栽培管理的效果选择最佳时间。在冬季温室生产中用药时,为了保持温室的温度和降低空气湿度,应在睛天上午或中午用药,便于放风、排湿。露地栽培,避兔在降雨前用药,防止雨水冲淡药液。正确施药是指施药方法。目前我国生产或从国外引进的杀虫剂主要以乳油为主;杀菌剂和除草剂以可湿性粉剂为主。所以,我国目前施药方式喷雾为主,其次是拌种、喷粉、撒粉、撒毒土等。可根据不同情况
14、选择不同施用方法。(1)防治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拌种、毒饵、毒土、灌根、土壤处埋等方法。(2)防止种子带菌。可用药剂处理种子、温汤浸种等。(3)在保护地生产中用药。目前常用的施药方法为喷雾和点燃烟雾剂。(五)农药使用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农药,既能便农作物增产增收,达到防治病、虫害最理想的药效,又能确保人、畜、禽、鱼等的生命安全。因此,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下列事项:1、购买农药时,先要看出厂日期,注意所购农药是否在保质期内,一般农药的保质期为二年。不要购买过期变质农药和伪、劣农药。2、对症下药。根据农作物所发生的病害、虫害,选择对口农药。3、选择正确的施药时间。晴天特别是大太阳的天
15、气,应在上午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施药,以兔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和施药人员中毒。同时,施药时,要选择风向,不能逆风喷施农药,以兔施药者中毒。4、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农药,特别注意施用浓度和药剂用量,以免产生药害或达不到防治效果。5、现在农药普遮使用的背包式喷雾器,其压力和搅拌力不够理想,因此,在农药兑水时(特别敌敌畏这肃比重比较大的农药)应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进行喷雾,以兔药液分散不匀,对作物产生药害。6、施药完毕后,应先用清水清洗脸部、手、脚,再用肥皂清洗,以兔中毒;施药器具也应及时清洗,以免腐蚀;清洗后的残液不要倒入鱼塘和吃、用水塘,以免人、畜中毒;药液用完后
16、,空药瓶要妥善处埋,切勿乱丢乱放。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洋葱1、紫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花梗,洋葱在贮运期间还可侵染鳞茎。受害部位初呈水浸状白色小点,以后发展扩大,则为大型灰褐色或灰紫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多灰褐色至灰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黑色霉状物,霉状物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最后病斑整体呈紫色,上部叶组织常常坏死,当病斑扩展到叶片,花梗一周或近一周时,致使叶和花梗变黄枯死或折断。防治(1)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3小时或0.2%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20分钟,浸后及时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播种。(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5
17、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35%普菌克1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隔710天一次。2、霜霉病症状叶片和花梗染病,初生黄白色椭圆病斑,湿度大时,其上产生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为淡黄色或紫灰色,即病菌的孢子囊梗及孢子囊。霜霉病亦可系统感染,造成植株矮缩。当发病条件适宜时,霉层直接从绿色叶片和花梗上长出,随后叶片、花梗逐渐失绿变黄。染病植株可造成病部及以上组织干枯。防治(1)种子及葱苗消毒 用0.3%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拌种,或用50C温水浸种,再浸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再播种。葱秧移栽前,淘汰病秧,弱秧,并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秧苗1020分钟后再行定植。(2)药剂防治 田间
18、发现病株,应摘除病叶。选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3、锈病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梗。发病初期病部的绿色表皮上产生出椭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后表皮破裂外翻,散出橙黄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后期叶片疱斑变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色粉末。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2000倍液,腈菌挫2000倍液、粉菌特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4、葱蓟马识别葱蓟马也称烟蓟马,俗称爬干虫。成虫和若虫以挫吸式口器危害寄主植物的嫩芽、叶片、形成许多长
19、形黄白或银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阻碍光合作用,影响品质产量。防治(1)农业防治 一是早春清除葱蒜地及其周围杂草和残株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害虫。二是加强水肥管理,尤其天气干旱时应注意浇水,促进植株生长,破坏适宜葱蓟马发生的生态环境。(2)化学防治 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液、2.5%金迪乐2000倍液、15%绿园1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据虫情适时喷药。水稻1、稻瘟病诊断:水稻各生育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有苗瘟、叶瘟、叶枕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尤以苗瘟、叶瘟、穗颈瘟危害重。苗瘟:多发生在23叶期,病菌侵染稻基部,出现灰黑色,造成稻苗卷缩枯死。叶瘟:3叶期后至穗
20、期均可发生。典型病斑呈棱形,最外层中毒部为黄色晕圈,内圈坏死部为褐色,中央崩溃部为灰白色,两端有褐色坏死线。穗颈瘤: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阻分枝的穗颈部,先呈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展呈灰色或墨绿色。发病早,多形成白穗,严重影响结实、粒重、米质。发病规律:在分蘖至孕穗期,经常低温多雨易造成叶瘟爆发,抽穗前期多雨易引起穗颈瘟流行。山区,长期深灌,冷浸田,偏施氮肥等都易引发稻瘟病。防治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埋,培育壮秧,提高抗性。叶瘟应在发病初期 (病叶率3%时)喷药,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药剂有75%三环挫1500倍、稻瘟净1000倍、40%富士1号500倍液喷雾。2、稻纹枯病诊断:该病主要危害
21、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稻杆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防治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管制氨、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氨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药剂防治 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可用5%井岗霉素1500倍、15%粉锈宁1000倍、粉菌特1500倍液喷雾。主要施于稻株中、基部。3、稻白叶枯病诊断:一般在分蘖后期出现,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黄绿色
22、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或中脉发展成条斑,病部灰白色,病健部交界线明显,呈波纹状。空气湿度大时肉眼可见病部有“鱼卵”状菌脓 (内有许多白叶枯病细菌),水稻类型不同,病斑颜色略有差异。防治:培育无病壮秧,加强水肥管理,切忌深灌、串灌、漫灌。在秧苗三叶一心期,大田出现零星病株时进行喷药,可用20%叶枯宁800倍,77%可杀得1000倍,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喷施23次。4、细菌性条斑病诊断:病害症状多在叶片上,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成为宽0.51,长14的水渍状暗绿色至黄褐色条斑,病斑上生出许多很小的露珠状浓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严重时,病斑增多而联合,局部呈不规则的黄褐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药 使用 常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