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技术一、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课时安排】用0.5个课时完成。【教学准备】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请学生介绍生
2、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技术(2)
3、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2过程与方法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新技术(例如: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难点: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准备】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教学过程】1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2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3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3个技术。4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5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教师来总结归纳。6介绍
4、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7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三、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3)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4)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了解,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2)通过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正确认识新技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2)树立网络安全防范、遵
5、守网上公德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2)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3)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难点:(1)防范计算机病毒。(2)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课时安排】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准备】 寻找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脑病毒、黑客、网络陷阱和网瘾的相关实例。【教学过程】1引入。从学生周围抄作业的现象引入,说明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是网络文化、道德的一部分。2介绍计算机病毒。演示计算机中了某些病毒的症状,请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介绍病毒概念及
6、其特点,引导学生从特点出发,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和措施。3介绍黑客、网络陷阱请学生列举身边中的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实例,感受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危害。4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通过各种报道中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网瘾的表现和危害。请学生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5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简单介绍一些网络政策法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讨论。四、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3)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5)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7、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3)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计算机系统组成。(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4)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难点:(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2)不同存储容量单位间的相互换算。(3)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8、课时安排】建议3个课时。【教学准备】一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或网页、各种电脑广告。【教学过程】1引入。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在购买个人计算机前,大量的销售广告是我们的最好参考。2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请学生浏览教师提供各类电脑销售广告,从中归纳整理得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根据冯诺依曼的定义“计算机是一个能接受输入、能处理数据、能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与前面提到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相结合,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9、。4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计算机产生哪些类型的输出?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怎样交换数据?将答案提炼归纳就会得出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演示实物或播放视频,讲解它的功能和用途。5学习软件及其分类。请学生组内讨论,列举常用的软件并分类。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系统软件是帮助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软件;应用软件是帮助人完成任务的软件,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6请学生尝试脱离书本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7活动:“畅想未来电脑”。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找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分类和历史,并和
10、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归纳出几点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完成未来电脑的畅想(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设想一下未来电脑的样式、功能等)五、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方法。(2)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过程与方法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方法(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信息表示的规范和准则。【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难点: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简单换算。【课时安排】建议0.5个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从电灯的开和关、计算机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引入其中数据的表示法。2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介绍二进制的概念,二进制进位计数的规则是“逢二进一”
11、。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换算表。请学生参照书中的对照表进行几道二进制和十进制换算的小练习。(2)可以适当地拓展到八进制和十六进制。3ASCII码和汉字代码。将ASCII码和汉字代码从占位大小,代表字符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码的特点。六、初步使用计算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键盘的基本组成。(2)熟悉键盘基本指法的操作。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中掌握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开机、关机的方法。难点:熟练使用键盘。【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准备】键盘示意图、打字练习软件。【教学过程】1开、关机的操作。请学生开
12、机,体会冷启动的过程,讲解其中的关键点(按下电源开关、自检、调用程序、进入桌面)。介绍正常关机的步骤,并请学生练习体验。从计算机遇到死机情况,不能从系统退出,引出热启动。2键盘基本键的功能介绍和基本指法的介绍。3通过打字练习软件进行简单的指法练习(键盘操作将在今后的不断使用中加强)。4根据前面所学,分组讨论制定班级的“上机公约”。第二单元认识操作系统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操作系统。(2)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3、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难点: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课时安排】0.5个课时。【教学准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教学过程】1介绍操作系统。请学生复习第一单元中学过的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列举知道的操作系统。2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以微软操作系统为例,简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代表产品。并请学生讨论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二、认识Windows【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Windows XP 的桌面(图标、快捷方式、任务栏)。(2)熟悉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3)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4)能进行窗口操作和之间的切换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窗口界面的共性,
14、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2)掌握Windows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难点: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准备】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认识桌面(图标、快捷方式和任务栏)。2认识“我的电脑”。演示我的电脑的启动和窗口操作,穿插解释鼠标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鼠标的操作,认识窗口的组成,了解基本的窗口操作。3小游戏:“扫雷”。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体验鼠标、菜单和窗口的操作。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游戏规则,或请会玩的学生介绍。4设置自己喜欢的个性化的
15、桌面让学生通过自学,举一反三设置自己喜欢的桌面、屏幕保护程序、外观等,在活动中加深对对话框的认识。教师提供包含对话框介绍和桌面某个设置操作步骤的课件给学生自学。5关机。根据第一单元所学,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关闭计算机。教师提醒学生要养成安全关机(即关闭系统)的好习惯,否则会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造成损坏。三、组织管理文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资源管理器(2)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文件的类型、文件夹结构。(3)掌握建立、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根据信息分类管理文件和文件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分类、整理、存放信息的习惯。(2)亲身体验信息
16、管理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增强主动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文件的类型、文件夹结构。(2)掌握建立、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查看文件夹或文件的方法。难点:根据信息分类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课时安排】用4课时完成。【教学准备】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认识资源管理器。介绍多种启动和退出资源管理器的方法,也可请学生例举。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叙述窗口的组成,教师要强调特有的树型结构。2文件和文件夹。借用书包和文具、书本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类型、命名规则和文件标识符。3相关选择题练习。4教师机整理。演示混乱的教师机的整
17、理过程,自然而然地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和子文件夹,移动、复制、删除和查看相关文件和文件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明确技术是为目标服务。练习: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和必要的下级分类子文件夹,管理和上传自己的作业和素材。让学生体验到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主动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或观看课件。四、使用应用程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2)了解事本、画图、录音机、Media player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能够完成的任务2过程与方法(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正确使用有关功能。(2)通过记事本、画图、多媒体工
18、具的使用,理解不同软件基本操作的共性与个性,并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经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事本、画图、录音机、Media player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和能够完成的任务。难点:(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正确使用有关功能。(2)通过记事本、画图、多媒体工具的使用,理解不同软件基本操作的共性与个性,并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课时安排】用4.5个课时完成。【教学准备】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输入并保存竞选演讲稿。演示在记事本中输入并保存竞选演讲稿的过程,让学生学习微软输入法和记事本的使用。
19、2练习:自我简介。请学生在记事本中输入一段自我简介,并保存到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体验记事本的功能和输入法的操作。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或观看课件。3画一幅自画像并保存。演示自画像的绘制过程,让学生认识画图软件和它的常用工具。4练习:画一幅计算机图。请学生在画图软件中画一幅计算机图,并保存到自己的作业文件夹中。体验画图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或观看课件。5将刚才的竞选演讲稿录制下来。演示使用录音机录制并保存竞选演讲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系统自带的这款小型录音软件的使用方法。6练习:录制刚才的自我简介。请学生录制刚才的自我简介,探究延长录制时间的方法,并保存到自己的作
20、业文件夹中。体验录音机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或观看课件。可通过知识迁移拓展到其他多媒体录音软件的使用方法。7播放刚才录制的声音文件。演示使用Media Player播放声音文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系统自带的这款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8练习:播放自我简介和系统自带的音频与视频。使用Media player播放自我简介和系统自带的音频与视频。体验Media player的使用方法和功能。若存在疑问,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或观看课件。可通过知识迁移拓展到其他播放软件的使用。五、管理软硬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控制面板。(2)熟悉更改鼠标设置的方法。(3)熟悉查看硬件信
21、息的方法。(4)熟悉安装和设置打印机的方法。(5)掌握添加和删除程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控制面板的各项功能。(2)通过已学的操作规律,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学习经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控制面板的基本操作。难点:通过已学的操作规律,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课时安排】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准备】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认识控制面板。请学生尝试打开控制面板的多种方法,并根据前面所学介绍控制面板的窗口界面。2练习:尝试更改鼠标速度,查看硬盘的属性,添加一台虚拟的Canon打印机。请学生
22、参考课件自学控制面板的使用,通过实践体验掌握控制面板的操作。若遇到问题可与同学、老师讨论请教。3拓展练习:尝试控制面板中其他项目设置图标的功能。 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索未知的操作技能。第三单元 走进网络一、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网络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3)知道网络的主要功能。(4)了解网络的2个分类。(5)知道网络的拓扑结构。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环境(电脑房),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设备和功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了解,打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计算
23、机网络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2)了解网络的2个分类。难点:网络协议。【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准备】机房环境、网线、交换机(或路由器)、相关图片、视频或网页。【教学过程】1介绍网络的概念。2介绍网络的组成。让学生自己来提出上网的方式及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然后教师总结并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最后概括网络的三个组成主体。3介绍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主要功能。通过图片说明结构,要求学生知道就可以。用实例来说明网络的主要功能,特别强调资源共享时,不要忘记知识产权的保护。4介绍网络的分类。5练习:说说机房或加中网络的功能、结构和所属类型。二、认识因特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因特网及其产生和
24、发展。(2)了解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和扩充服务。(3)知道因特网协议。(4)了解因特网地址。(5)知道因特网的2种连接方式。2过程与方法。(1)根据需求进入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2)通过网络与其他人交流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因特网的应用,对使用各种新技术产生兴趣,有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和扩充服务。(2)了解因特网地址。(3)知道因特网的两种接入方式。难点:能根据需求进入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体验它们的不同用途。【课时安排】用1课时完成。【教学准备】关于因特网的视频,寻找具有不同功能定位的实例网站,若有需要,做好注册工作。【教学过程】1因特网
25、小专题介绍。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关于因特网的小专题(因特网的概念、因特网的产生、因特网的发展)来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教师在对学生发言加以总结,强调因特网是没有中心的。2播放关于因特网应用的视频。请学生在观看后介绍自己使用过的服务及感受,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因特网的应用。3介绍访问因特网前的准备。从因特网的协议、连接方式和因特网地址的组成3方面来介绍上网前的准备工作。4练习:登录1-2个由老师提供或自选的网站,体验并说说它的服务方式及类型。三、拨号接入因特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建立拨号连接。2过程与方法通过拨号连接,触类旁通,掌握接入因特网的不同方法。3情感、态
26、度与价值观培养做好准备工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建立拨号连接。难点:通过拨号连接,触类旁通,掌握接入因特网的不同方法。【课时安排】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准备】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建立拨号连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建立电话线拨号连接的过程,而后请学生介绍ADSL的连接方法。2拨号上网。3根据学校情况拓展介绍局域网的上网方法。4介绍上网连接失败的可能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请学生回忆自己在上网连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诊断导致连接失败的可能原因,介绍排除故障的方法。四、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2)掌握信息的搜索
27、方法。(3)掌握保存各类信息(文字、图片、网页、动画、程序等)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方法,搜索信息。(2)对完成活动所需的信息有选择地进行有主见地进行收集、处理、传输。(3)主动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和小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自主探索的精神。(2)养成根据需要为网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建立相应文件夹的习惯。(3)随时注明信息的来源,能主动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4)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勇于承担责任,并善于互相交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信息搜索的使用方法。(2)掌握各类信息的保存方法。难点:(1)根据
28、需要选择合适的搜索方法,快速高效地搜索信息。 (2)对完成活动所需的信息有选择地进行有主见地进行收集、处理、传输。 (3)主动对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反思和小结。【课时安排】用5个课时完成。【教学过程】1浏览网页。2搜索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教师演示使用两种搜索方法搜索信息,让学生了解搜索的方法。3探究活动:著名搜索网站的使用比较(百度、谷歌、搜狗等)。通过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在使用搜索引擎的过程中对几大搜索引擎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更高效的搜索方法。4保存搜集到的关于某个主题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演示保存各种类型信息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根据信息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技术。5综合活动:如“电子邮件”
29、、“2008北京奥运会”等。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活动主题,讨论分配每个人的任务。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文件夹,内有小组成员各自的文件夹。搜索的信息先分门别类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然后再在小组文件夹中统一整理,并交流展示。下载信息时,应将信息的出处注明,在今后使用信息时也应注明出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和其他伙伴或教师进行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人的思维动向,更好地进行协作化学习。五、使用电子邮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mail的工作原理和通讯协议。(2)知道Email的地址格式。(3)掌握Email帐号的申请方法。(4)掌握Outlook Express帐号设置的
30、方法。(5)掌握通过网上邮局或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体验使用网上邮局和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所学的知识用在日常交流上,不但要交流还要方便交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Email帐号的申请方法。 (2)掌握Outlook Express帐号设置的方法。(3)掌握通过网上邮局或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方法。难点:(1)了解Email的工作原理和通信协议。(2)体验使用网上邮局或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课时安排】用4个课时完成。【教学准备】包含操作步骤的多媒体课
31、件,其他的邮件地址。【教学过程】1探究学习:“电子邮件探秘”。以学生探究学习模式展开,重点是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借用上次活动的结果。学生探究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不作准确性评定,让学生对照课本所叙述的原理进行对比,交流时可以用形象生动的例子说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特别是通过对比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的工作流程,有助于学生形象化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2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考虑到上课时间和网速问题,教师直接演示课件。提示学生在注册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练习:(1)将搜集到的关于电子邮件的知识发送给老师。申请一个免费邮箱。使用此邮箱发送电子邮件到指定邮箱。主题:电子邮件。内容:电子邮件概念。附件:电子邮件工作原理图。(2)发送、接收好友的邮件,主题、内容自定。若有疑问,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4设置Outlook Express的帐号。演示Outlook Express帐号设置的操作过程,这是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前提。5练习:设置Outlook Express帐号,并给老师发送一封主题为上课建议的邮件。学生通过参考多媒体课件或知识迁移来自学Outlook Express的使用。若有疑问,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6比较网上与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请学生在实践后比较网上与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的不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