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论文:再探音乐教学模式优化音乐课堂教学.doc
《初中音乐论文:再探音乐教学模式优化音乐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论文:再探音乐教学模式优化音乐课堂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中音乐论文:再探音乐教学模式,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精品文档.初中音乐学科再探音乐教学模式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摘要】随着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推广及实施,音乐学科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新理念带来了教学领域的许多实质性变化。处于新课改浪潮下的音乐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能否领会新课程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通过改变教学行为、形成适宜的教学模式并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音乐课堂教学境界,就成为这场改革的关键。在这其中,教学模式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形成与运用,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音乐教师更好地把握、驾驭音乐课堂,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
2、率的重要因素了。【关键词】创新 音乐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正文】在2011年教育部重新频布音乐新课程标准后,音乐教师们又将掀起新一轮的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的思考与实践行动了。比较2011版与2001版新课程标准的异同,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反思:当新课程标准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音乐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能否领会新课程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并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音乐课堂教学境界,就成为这场改革的关键。而教学模式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形成与运用,就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音乐教师更好地把握、驾驭音乐课堂,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了。为了新课标
3、在课堂中更好地落实,以及审美体验功能在音乐教学中的更有效实现,我们有必要对音乐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与说明,只有建立起正确而又科学的教学模式观,才能有助于音乐教师更好地成长,也更有利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的音乐体验、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一系列目标得以实现,使我们的音乐课堂能成为实践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主阵地。一、 音乐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在现代学科教学论中,模式是一种探讨研究教学规律的重要研究方法。自美国专家乔伊斯和韦尔教学模式一书出版至今,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何谓教学模式?叶湘教授曾指出:“它是区别于常规教学方法的一种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
4、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因此,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加以理论化的教学操作样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而作为音乐教学模式,曹理教授认为:“它是在一定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具体可操作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的基本框架。”所以它除了具有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应具有特殊的音乐教学模式特点,如:音乐性、动态开放性、多样性等。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可以使音乐教师扭转陈旧的教学观念,摆脱了单一、体统、粗放型的教学手段,合理地控制与调节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寻找到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5、果。但教学模式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容易滋生出严重的模式化教学现象。二、 对当前音乐教学模式观的辩证认识教学模式观是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特征、作用、价值及发展的根本认识与看法。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成长。特别是在教学改革的当前,辩证而又科学的教学模式观会对新时期音乐教师产生积极影响,能从根本上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促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发展。反之,偏激、片面的教学模式观则会使音乐教师或盲目走入新的模式化教学误区,或再次陷入无序、粗放的教学境地。纵观“模式化音乐教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首先,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以“知识为本”“重技能轻感受”的传统学科价值观使音乐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掌握运用得可谓是“炉火
6、纯青”,从而使单调、划一、僵化的模式化音乐教学现象始终挥之不去。其次,音乐教师对音乐本体所具有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表现内容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及音乐教学的个性化审美体验方式缺乏全面深刻认识,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做到还其音乐性的庐山真面目。再次,音乐教师本身在新课程观下缺乏应有的创造性、灵活性及教学想象力,使自己沦为了音乐教育中的“模式瘾君子”,照搬、克隆、滥施滥用教学模式等。每位音乐教师都在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中得以成长,而这一成长阶段也正是音乐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其实践性教学智慧逐渐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为防止“教学新模式化”现象出现,我们应充分注意在实践过程中的
7、各种状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做到“求新、求多、求变”。只有合理、有效的音乐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贯彻音乐教学新理念。三、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之新探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巴班斯基指出:“课堂教学任务确定之后,老师就应当选择最合理的课堂结构。”可见,探索确定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对于达成音乐教育目的极为重要。特别是在2011版音乐新课程标准新推出之后,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建立适合本校实际、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习新课标解读之后,我也认真地考虑了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在参考、借鉴传统的音乐教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做了新的探索与尝试。1、
8、歌唱教学中的新旧模式之对比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实践,强调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重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体验、感知与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则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学习,将学生定位于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地位,教师则成了绝对占主导的课堂控制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与机械操作之后所获得的“知识”而非自身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图一:新旧模式对比)比如,在歌曲学习中,我们想必都经历过这样的课堂场景:曾经我
9、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先播放音乐,学生们听赏一遍录音。然后再问:“这首歌好听吗?好听;想不想学呀?想学;好!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曲谱。”接下来的反应可以想象:先是学生情绪高涨的回答,一听学曲谱,立刻像泄气的皮球,全都有口无心、心口分离地跟着老师唱着一遍遍的曲谱。经过艰难的跋涉与较量,方才到达“学唱歌词”这一步骤。需知,这一过程早已冷却了学生一开始对歌曲的热情,又如何谈得上对作品本身的情感体验。要是中间老师们再对歌曲来个肢解式的结构、情绪分析,还不把作品切割得七零八落的?我们也都曾尝试过新课程实施后的新模式: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与感受,让我们都忽视了对音乐知识的讲授了。
10、于是乎,我们将课堂里更多的时间都“还”给学生了。在一遍聆听过后,就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或是钢琴的伴奏便演唱歌曲了,然后便是热热闹闹的对作品的“创造”与“表演”。殊不知,这貌似热闹的背后又能令学生留下对作品多少的“体验与感受”呢? 而热闹过后的学生不仅对作品谈不上审美体验,就连最简单的歌曲旋律的视唱也是不着头脑。所以,我在歌唱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先听赏歌曲,然后直接学唱词,最后再自学、集体学唱曲谱的方法。而在听赏歌曲的时候,我一般也都会出示曲谱,带着学生边听边看,有时也会直接范唱,这样,有了老师面对面的示范,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也会是直接而全神贯注的。在有些歌曲的教唱时,我也会试着在听赏之后,让学生选出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音乐 论文 教学 模式 优化 课堂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