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7-2:脊椎动物形体模式形成.doc





《发育7-2:脊椎动物形体模式形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育7-2:脊椎动物形体模式形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发育7-2:脊椎动物形体模式形成.精品文档.第五节 脊椎动物形体模式的形成及基因控制两栖类是在胚胎体轴形成方面了解最多的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胚轴的形成不仅与定位于囊胚期分裂球中的各种决定因子相关,更重要的是与其后发育阶段中细胞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相关。一、胚胎诱导的概念脊椎动物胚胎形体模式是通过相邻细胞间一系列的相互作用渐进式决定的,而不是象果蝇中那样是完全通过形态发生决定子的细胞质定域决定的。胚胎细胞中这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胚胎诱导(embryonic induction)。胚胎诱导现象是比利时人伟大的实验胚胎学家Spema
2、nn发现的。如前所述,受精卵中的灰色新月区域在在胚胎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缺少这一部分就不能进行原肠作用(figure 10. 19);如人工损伤这一部分,则将产生畸形胚胎。灰色新月区是产生胚孔背唇的地方。Spemann与他的学生Mongold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区域以及所产生的胚孔背唇的作用,将蝾螈一个胚胎的胚孔背唇移植到另一个蝾螈早期原肠胚的囊胚腔中(figure 10. 21),结果在这个受体胚胎的腹面诱导产生了第二个对称排列的胚胎。这一实验证明了背唇(脊索中胚层)具有使外胚层发育成神经系统的能力。他们也证明了如果在外胚层下面没有脊索中胚层,则此外胚层就不能发育为神经组织。Spemann和
3、Mongold在1924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在1935年获得了Nobel Prize。并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都是发育生物学和胚胎学最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近年来一些与胚胎诱导相关的分子的发现也是现代科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事件。胚胎诱导现象最先发现与蝾螈的胚胎发育中。以后的实验又不断地证实在无尾两栖类、鸟类、鱼类文昌鱼以及无脊椎动物等的胚胎发生过程中均有这种诱导的现象。说明胚胎诱导作用是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胚胎发育中,一部分细胞对其邻近细胞的形态发生产生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的作用称为诱导作用或胚胎诱导(induction or embryonic induc
4、tion)。胚胎诱导是一种依赖性分化(dependent differentiation),即一种器官或组织的分化依赖于其原基与另一种器官或组织的的原基的联合。胚胎诱导应该理解为胚胎进行和维持细胞分化及形态发生所需要的细胞间的通信;即一部分细胞将信号发送到邻近区域,而另一部分细胞做出应答反应。Spemann 和Mongold的发现激发了一场鉴别这种诱导因子或信号的旷持日久的竞赛。但这种诱导因子是异常难以捉摸的。直到1987年,随着技术手段的完善才第一次分离到了其中的一些因子。在胚胎诱导中,产生影响的那部分细胞或组织称为诱导者,接受影响而进行分化的那部分细胞或组织称为反应细胞或反映组织。而反映组
5、织必须具有感应能力才能接受诱导者的刺激。二、初级胚胎诱导(primary embryonic induction)与形体模式的形成初级胚胎诱导是指脊索中胚层诱导其表面覆盖的外胚层发育为神经板的现象。在原肠形成时,胚孔背唇由内陷作用通过胚孔转移到背中线处,组成脊索中胚层,迁移到位于原肠胚顶部时叫原肠顶,位于顶部的外胚层会发育成神经板。(一)组织者的发现及在初级胚胎诱导中的作用Spemann和Mongold为了研究两栖类早期原肠胚各个部分决定的确切时间,将一种浅色蝾螈原肠胚的胚孔背唇移植到深色蝾螈同龄胚胎腹侧(figure 10. 21)。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宿主原有的神经板相对的腹侧面形成了另一个
6、神经板。他们称之为次级神经板。次级神经板能继续发育为次级胚胎。切片分析发现次级神经板主要由宿主的深色细胞组成,而中胚层的轴器官,如脊索和体节的一部分由移植的浅色蝾螈的细胞组成,一部分由宿主的细胞组成。这些结果表明,胚孔的背唇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诱导出神经板,而且还能组织整个胚胎,使宿主的细胞也参与到次级胚胎的形成中。因此,Spemann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中心或组织者。所以,组织者的定义是: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组织,并能够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在Spemann和Mongold开始这项研究时,尚无预定命运的概念。到1925年Vogt首次通过活体染色,发表了有尾两栖
7、类早期原肠胚表面区域和预定器官分布图,才开始明确胚孔背唇是预定脊索中胚层区。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不同时期胚孔原肠胚的胚孔背唇的诱导性质是不一样的。Spemann等研究证明,早期原肠胚胚孔背唇是是预定原肠顶的前部,即索前板,具有诱导头部结构的倾向,称为头部组织者,而晚期原肠胚胚孔背唇是预定原肠顶的后部,诱导躯干和尾部结构的形成,称为躯干组织者和躯尾组织者(figure 10. 41)。组织者中的细胞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启动原肠作用;发育成背部中胚层部分,包括索前板和脊索中胚层等;诱导覆盖其上的外胚层发育成神经板,进而形成神经管和中枢神经系统;诱导其周围区域的中胚层细胞
8、背部化(dorsalize),分化成轴旁中胚层。(二)初级诱导的过程及体轴决定的机制初级胚胎诱导导致的胚胎模式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Nieuwkoop中心的形成: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受精时。未受精卵是围绕卵轴辐射对称的。受精时精子入卵,因重力作用导致皮层下卵子内层细胞质(inner cytoplasm)旋转,打破了卵子的辐射对称,由此形成两侧对称。精子入卵点的对面产生一个兼具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喊有背部中胚层诱导信号。在卵裂形成多个卵裂球以后。这一区域的卵裂球由于动物极、植物极细胞质的混合而导致卵裂球内的背部化决定子被激活。这些含有已激活的背部化决定子的植物
9、极区域即为Nieuwkoop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子是-CATENIN,由母体效应基因-catenin编码而贮存在这一区域中。它是一种转录因子,可启动背部化基因的表达。-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既可以作为细胞膜上cadherin分子的锚定蛋白,也可以作为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起作用。在非洲爪蟾中,-catenin在细胞质转动的过程中开始在背部区域聚集,并在卵裂早期仍然继续这一聚集过程。这种聚集过程可以在图10. 24A-D中看到。-catenin是背轴形成的关键。用-catenin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处理会使胚胎缺失背部结构。而在胚胎的复侧注入-catenin会产生第二个体轴。-cat
10、enin是Wnt信号途径中的一部分。被糖原合成激酶3(glycogene synthase kinase 3, GSK-3)负调节。GSK-3通过抑制-catenin的背部化功能而在轴形成中起关键的作用。将活化的GSK-3加入到卵子中可以阻断轴的形成。如果早期胚胎腹侧细胞中的内源性GSK-3的功能被用显性的抑制蛋白阻断,则会产生第二个体轴(figure 10. 24 E)。那么-catenin是如何在囊胚的预定背部细胞中定位的呢?标记实验证明在初始阶段,编码-catenin的母源效应基因在整个胚胎中都合成-catenin,但在腹侧通过被GSK-3介导的特异性磷酸化而降解。轴决定的关键事件可能是
11、GSK-3的抑制因子迁移到精子入卵点的对面。可能的候选因子是Disheveled(Dsh)蛋白。这种因子是GSK-3在Wnt途径中的抑制因子。Disheveled蛋白最初存在于爪蟾未受精卵植物极的皮层中,但在受精时转移到胚胎的背侧(figure 10. 25)。这样,由于在胚胎的背侧GSK-3被Disheveled蛋白抑制,不能降解-catenin而使其在背侧保持稳定。-catenin这种转录因子可以和其他转录因子结合而使这些转录因子具有新的功能。已知道-catenin可以和转录因子Tcf3结合,没有-catenin结合域的Tcf3突变体会导致胚胎没有背轴的形成。-catenin/Tcf3复合
12、体能和几个轴形成关键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其中之一是siamois。这个基因编码一种有同源异型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在发生了中期转换后立即在Nieuwkoop中心表达。如果这个基因在植物极腹侧异位表达,就会在胚胎的腹侧出现第二个体轴。如果皮层的转动被阻止,则siamois基因就不会表达。Tcf3蛋白在没有-catenin存在时结合到siamois的启动子上后,被认为能抑制siamois基因的转录。但当与-catenin形成复合体再结合到这个基因的启动子上时,则能激活siamois的表达(figure 10. 26).Siamois 蛋白对组织者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Siamois蛋白结合和激活到几
13、个与组织者功能相关的基因的启动子上,这些基因包括转录因子Goosecoid和Xlim1基因,旁分泌因子Cerbrus和Frzb。Goosecoid是组织者中许多基因的表达所必须的。所以,胚胎的背部区域含有-catenin,-catenin将使这一区域表达siamois,siamois又将启动组织者的形成。但仅有Siamois不足以启动组织者的产生。TGF-因子也对激活Goosecoed和组织者的产生至关重要。两种可能的TGF-因子是VG1和爪蟾结相关蛋白(Xenopus nodal-related, Xnr),它们都是在内胚层中合成。2.中胚层形成的诱导:在囊胚赤道板有一条宽的环状的细胞带,被
14、植物极部位的信号因子所决定而发育为中胚层组织(figure 10.22,)。这些细胞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中胚层细胞的发育潜能。如果将美西螈的中期囊胚分为动物半球顶部帽状的区、下部的环形的区,植物半球分为赤道下外层环状的区和包含大量卵黄的区。如果将、区分离培养,则只形成未分化的非典型表皮,以后逐渐退化。说明在中期囊胚区尚未获得中胚层的分化能力。培养植物极半球也不能产生中胚层结构。只有两者结合培养时才会形成中胚层结构。中胚层诱导的分子生物学:上述实验胚胎学的结果说明植物极的细胞可能分泌了某些因子能够诱导其上方的胚胎细胞特化为中胚层细胞。从1987年以后,开始分离出了一些诱导因子。迄今为止所鉴定的诱导因
15、子都是蛋白质或者糖蛋白。中胚层诱导因子包括:FGF家族(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包括碱性和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即bFGF、aFGF。bFGF诱导形成“腹中胚层”,即血液细胞、间充质细胞和一些肌细胞。TGF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转生长因子):包括:中胚层诱导蛋白生长因子,其他的几种活化素的衍生物。(鉴定出中胚层诱导因子是认识诱导子生化特性的一个历史性突破),BMP4(骨形态发生因子4)。BMP4最初在整个晚期囊胚中的外胚层区域和中胚层区域都表达。但在原肠发生过程中,bmp4的转录被限定在腹侧边沿区域。其原因可能是在原肠发生开始时,在背部中胚层区域(组织者)中产
16、生了Xiro1蛋白质。这种转录因子可以抑制bmp4的转录。BMP4介导表皮而非中胚层的分化。BMP4还与中胚层形成因子协同作用,赋予中胚层结构以腹部的特征。例如形成腹中胚层的心脏等。当BMP4结合到细胞上后,激活一些转录因子基因如Xvent1,Xmsx1,Vox以及Xom等的表达。这些转录因子诱导胚胎细胞向表皮外胚层和腹中胚层分化。同时,这些转录因子抑制能产生神经细胞的基因的表达。低剂量的BMP4可激活肌肉的形成。中等水平的BMP4可以引发细胞发育为肾细胞。高剂量可以引发中胚层细胞成为血细胞。不同的BMP4浓度是通过BMP4与从组织者来的BMP4拮抗物相互作用造成的(figure 10. 33
17、)。WNT家族:包括WNT-1和WNT-8。Xwnt8是Wnt生长和分化因子家族中的因子之一,与BMP一样可以抑制神经诱导。Xwnt8在整个中胚层的边沿带中合成。在未卵裂的卵中,可以找到编码这些诱导因子的卵源性mRNA。卵子一旦细胞化,这些mRNA可能被分裂到不同的卵裂球中。这些细胞转译这些信使并把制造好的因子分泌到细胞间隙中,因子从该处通过扩散到达相邻的细胞。受体细胞接受诱导后,表达brachyury基因(也是转录因子)作为应答,从而转换成中胚层细胞。扩散导致浓度梯度的建立。因为可用的空间随发源地的增加而增加。人们认为浓度梯度使胚胎区域化。已知体外培养的动物极对活化素有剂量依赖作用。低浓度引
18、起动物帽分化成表皮。但随着浓度增高,产生能分化为肌肉细胞、心脏搏动特异性肌肉细胞和脊索等的中胚层细胞。诱导的分子机制: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发现,几种结相关蛋白质(Xenopus nodal-related proteins,Xnr),包括Xnr1, Xnr2和Xnr4等的基因在植物极内胚层中按背腹极性呈梯度表达。这种梯度的形成是通过VegT和Vg1与-catenin协同作用的结果(figure 10. 27)。定位于背部的-catenin与定位于腹部的Vg1信号相互作用而产生结相关蛋白质(Xnr1,2,4)在内胚层中的浓度梯度。这些结相关蛋白质的浓度梯度使中胚层特化。结相关蛋白质很少的区域
19、成为中胚层的腹部;有一定浓度结相关蛋白质的区域成为两侧的中胚层;有高浓度的结蛋白质的区域发育成为组织者。3背部化和头尾化诱导(Caudalizing induction)在爪蟾以及其他脊椎动物中,头尾轴的形成是与背腹轴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胚胎的背侧和头尾的极性都是由起源于皮层下的信号,即众所周知的灰色新月区的信号所决定的。这些信号物质是当精子刺激细胞质成分重排时分配到卵子的该部位的。一旦胚胎的背部被确定下来,卷入内部的中胚层细胞通过运动开始建立胚胎的前后轴。这种诱导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Spemann组织中心的建立:如前所述。在32-64细胞期:在前灰色新月区下面的一小团卵裂球(即Nieuwkoo
20、p中心)接受整合某些母源信息,从而使细胞释放第一套信号(如一些转换生长因子家族的活化素等),诱导其上方的中胚层组织和建立一个重要的传播中心。这个中心即为Spemann组织者。第二步组织中心一套转录因子基因被激活表达: Nieuwkoop中心的分泌蛋白能激活组织者中一套转录因子。一些组织者中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列于表10. 2中。其中最重要的转录因子是goosecoid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如果在第一次卵裂前用紫外线处理受精卵,则背部化和前端诱导,以及goosecoid基因的表达都会被明显抑制。将全长的goosecoid mRNA注射到四细胞期爪蟾胚胎的两个腹面卵裂球中,则所发育成的胚胎在原场开始时
21、,其腹面的细胞会内陷、内卷和延伸,形成第二胚胎中轴的背部中胚层和头部内胚层(figure 10. 28)。第三步Goosecoid转录因子在组织者中激活一些可扩散蛋白基因的表达:Goosecoid不是一个能分泌到细胞外的分子,因此,如果没有分泌或暴露于细胞表面分子的作用,它不能把信号传递给邻近的细胞。但goosecoid等转录因子在Spemann组织者细胞中表达以后,会在组织者中激活一些编码分泌蛋白质的基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基因是Noggin基因和Chordin基因,它们表达合成NOGGIN和CHORDIN两种信号蛋白分子。NOGGIN和CHORDIN都在正确的位置和时间表达以调控原肠形成的运
22、动。如果在囊胚的前腹部显微注射这两种基因的mRNA则会导致第二个体轴的出现,并因此或多或少的产生出多余的胚胎(头和躯干),与移植早期背唇一样。组织者分泌的可扩散蛋白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骨形态发生蛋白质BMP的抑制因子,第二类是Wnt蛋白质的抑制因子。组织者分泌的BMP4抑制蛋白:在爪蟾中,诱导表皮形成的因子是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sis protein 4, BMP4)。已经知道BMP4与组织者之间有一种拮抗的关系。如果将BMP4的mRNA注射到爪蟾的卵子中,所有的中胚层都成为腹侧中胚层,在胚孔背唇处不会发生内陷和内卷的细胞运动。相反,使显性的BMP4无功能受体超量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育 脊椎动物 形体 模式 形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