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分章节汇总全套.doc





《历届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分章节汇总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分章节汇总全套.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历届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分章节汇总全套.精品文档.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46(1)、小明发现水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甲),仔细观察了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他取了一滴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丁),发现原来的小白点是草履虫.请问:以上甲、乙、丙、丁四句叙述中,属于探究实验中问题提出的是 ,属于实验的是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时,第一步是: ( )A.作出假设 B.得出结论 C.观察并提出问题 D.制定与实施计划05(201013)、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哪一项是
2、错误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都是生活在水中02、珊瑚虫和海葵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排出1.海葵的身体呈( )A两侧对称 B前后对称 C辐射对称 D上下对称 2.水螅的神经细胞分布在( )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3、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有( )A 乌贼 B 虾 C 海豹 D 珊瑚虫4、血吸虫曾在我国江南广大地区造成严重危害,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就要尽量消灭( )A、猪 B、钉螺C、鱼类 D、河蚌5、血吸虫侵入
3、人体的途径是( )A.由皮肤侵入 B.由不洁的河蚌食入 C.由鼻腔吸入D.由生菜食入01.科学考察队员发现一种新生物有口无肛门,在海中生活。它最可能是( )A.软体动物 B.腔肠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01.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蜇 B.沙蚕 C.水螅 D.海月水母02.下列有关水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B.内螅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C.水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D.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
4、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2、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3、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5、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6、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
5、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7、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8、设计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5)得出
6、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9、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1)你认为他可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土壤湿度(或水分)是变量,要控制好。(3)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湿度对蚯蚓有影响.(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答: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7)表达交流
7、10、蚯蚓体节腹面的刚毛和体表的黏液,分别有利于( )A、游泳和交配 B、土壤中运动和捕食 C、土壤中运动和交配 D、土壤中运动和呼吸0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 )A.加快蚯蚓的运动速度 B.使蚯蚓的刚毛直立C.使蚯蚓保持呼吸 D.促进蚯蚓的血液循环201027.小明在做“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实验时,把刚从土里挖出的蚯蚓放在干燥的纸盒里,结果第二天做实验时发现蚯蚓全死了.请你分析,蚯蚓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 )A.皮肤干燥 B.纸盒里缺少空气 C.纸盒里缺少食物 D.纸盒里缺少空气、食物05.下列有关蚯蚓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可以提高土
8、壤的肥力 B.蚯蚓可以清除土壤中的枯叶、朽根C.蚯蚓可以捕食农作物的害虫 D.蚯蚓在土壤中运动时可以改良土壤1.蛔虫的受精作用发生在 A.人体胃内B.土壤里C.雌蛔虫体内D.人体粪便里2.蛔虫在人体小肠内不会被消化掉的原因是( )A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 B体表细胞生长很快C蛔虫的肌肉不会被消化液消化 D体表有角质层3.蛔虫进入人体是通过()A呼吸道B口腔C蚊虫叮咬D皮肤4.下列哪一组动物都属于线形动物? A.蛔虫、血吸虫 B.蛲虫、绦虫C.钩虫、姜片虫(布氏姜片吸虫) D.蛲虫、钩虫 5.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A蛲虫B钩虫C蛔虫D血吸虫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寄生虫的是( )A蛔虫B蛲虫C草履
9、虫D血吸虫7.在做观察蚯蚓的运动的实验时,要随时用浸过的棉球轻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持体表光滑B、便于测量运动痕迹C、便于刚毛伸缩D、保持体表湿润8.蚯蚓在干燥的灰尘或沙里,会很快死去,原因是( ) A、灰尘阻滞了呼吸的通道B、体表干燥,呼吸无法进行 C、体内水分蒸发,造成身体失水D、不习惯干燥的环境9.实验者为减少粗糙的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给蚯蚓壁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后,蚯蚓将( )A、运动更快 B、运动更慢C、运动情况不变D、死亡10.蚯蚓的体节中有一生殖带,其位置为( )A、靠近前端B、靠近后端C、位于中部D、位置不确定11.下列有关蚯蚓对自然环境有多种影响的叙述中,观点
10、错误的是( )A.蚯蚓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B.蚯蚓可以清除土壤里的垃圾C.蚯蚓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D.蚯蚓的活动会损伤植物的幼根,影响其生长02.下列哪一项不是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A.牙齿发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B.用气管或肺呼吸 C.感觉器官和神经器官发达D.有角质鳞片、甲或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散失21.下列有关“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C.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的湿润体壁来完成D.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后端06.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11、)A.涡虫 B.钩虫 C.丝虫 D.蛔虫37.下列关于蚯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仅靠刚毛完成运动 B.蚯蚓以土壤中腐败的微生物为食 C.蚯蚓的体表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呼吸 D.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41(3)夏季的雨后,营穴居生活的蚯蚓爬出地面活动。其原因是土壤中缺少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河蚌的贝壳能逐年增大,贝壳是由 A.外套膜分泌物形成 B.斧足分泌物形成C.贝壳细胞分裂而增大 D.贝壳内层细胞分裂而增大2珍珠质是由( )A贝壳形成的 B外套膜分泌的 C河水沉积的 D异物形成的3.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体柔软B.体外都有坚韧的贝壳保护C.多生活
12、在水中 D.有多种类型的足帮助运动4.下列哪一门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 A原生动物门B腔肠动物门 C环节动物门D软体动物门5.指出下列名称叫鱼,而不是鱼的动物 A金鱼B鲍鱼C鳗鱼D鲨鱼6当人用手摘掉贴在玻璃板上的蜗牛时,会感到它有较强的吸附力吸附在玻璃板上。这主要与它( )有关.A呼吸器官湿润有关B腹足所分泌粘液使腹足和附着的玻璃板间形成真空C.腹足与玻璃板间接触面的摩擦力小 D.腹足肌肉收缩力强7乌贼贝壳的特点是( )A螺旋型贝壳 B两片厚厚的贝壳C色泽美丽单片壳 D退化为包被在外套膜内的内壳8.下列正确描述珍珠形成的是( )A、河蚌的外套膜分泌形成B、河蚌的贝壳分泌形成C、乌贼的外套膜分泌形成
13、D、河蚌的内脏分泌形成9.做中药的海螵蛸是 A河蚌的贝壳B蜗牛的贝壳C乌贼退化的贝壳D鲍鱼的贝壳10.下列哪种动物在捕捉食物时,使用触手? A.水蛭B.海葵C.乌贼D.扇贝02、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河蚌 B、扇贝、章鱼 C、海蜇、河蚌 D、水蛭、蜗牛201003.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A.甲壳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03.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是( )海蜇乌贼蟹河蚌蜗牛章鱼带鱼A、 B、 C、 D、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
14、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1)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2)作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3)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4)实验步骤: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预期结果:B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5)得出结论: 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
15、的干扰.01、蝗虫气管的作用是( )A、排泄 B、呼吸 C、运输 D、感觉12、“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这描写的动物是( )A、虾 B、蟹 C、昆虫 D、家鸽13、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蜘蛛 青蛙 家鸽 蚯蚓 虾 蝗虫 蜈蚣 家兔A、 B、 C、 D、1.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 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 )A.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B.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C.外骨骼非常坚韧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生长2. 蝗虫身体体表坚硬的部分是蝗虫的 A.角质层B.骨C.外骨骼D.皮肤3.蝗虫的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触角 B.后足C.复眼D.外
16、骨骼4.蝗虫和其它昆虫都有触角,触角的功能是 A.触觉、防御 B.触觉、嗅觉 C.防御、听觉 D.嗅觉、听觉5.( )下列对于各种动物的气体交换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通过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蚯蚓的体表粘液溶进外界气体,这些气体再经体壁进入毛细血管血液C河蚌在水流经鳃时,水中气体与鳃内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完成交换D蝗虫的气门是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外界气体从气门进入,被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送往组织细胞.6.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并且分部 C.有足和触角,而且分节 D.都有复眼7.蝗虫既能感光同时又能产生视觉的器官是( )A.单眼B.复眼
17、C.触角D.口器8.蝗虫的取食器官叫做( )A口沟 B口器 C口腔 D嘴9.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是 A原生动物门 B软体动物门C环节动物门 D节肢动物门10.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动物最可能是( )A蚯蚓B乌龟C蝙蝠D蝴蝶11.将甲乙两只蝗虫做如图的处理,结果是:( ) A甲蝗虫先死 B乙蝗虫先死C同时死 D都不会死12.蝗虫跳得很远,这是因为它的:( )A前足发达 B中足发达 C后足发达 D身体轻13.下列动物不是营寄生生活的是( )A蛔虫 B虱 C血吸虫 D涡虫14.下列各组动物中,全部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A.家蚕、沙蚕 B.蝇、蚊子 C.蛔虫、蝗虫 D.疟原虫、
18、蜈蚣05.下列四种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16.在无脊椎动物中,能飞行的是:( )A昆虫和蜘蛛 B昆虫和蜈蚣 C节肢动物 D只有昆虫17.下列动物中全都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河蟹 河蚌 蜈蚣 蟑螂 蜗牛 蝗虫 蚯蚓 珊瑚虫A.1346 B.2578 C.1235 D.267818.无论是花丛中忙碌的蜜蜂、海水中游动的龙虾、荷尖上小憩的蜻蜓、墙角处结网的蜘蛛,还是啃咬农作物的蝗虫,它们都是我们常常见到的(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05(201016、23)、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蜘蛛、青蛙、金龟子、蚯蚓、虾、家鸽、蜈蚣、家兔A. B. C.
19、 D. 24(25)、下列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金龟子 蟹 蜘蛛 蝇 虾 蝗虫蜈蚣蜻蜓A B. C. D. 34、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协助运动C.有利于捕食D.方便蜕皮57、资料分析: 小学生的大发现: 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行时翅膀高速振动产生“嗡嗡”的声音。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书本的说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探究。她把蜜蜂的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翅,也能听
20、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也能发出声音。为了进一步探究蜜蜂的发音,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刺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两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它有专门的发音器官。2003年8月中旬,在兰州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荣获大赛银
21、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聂利是如何发现问题的? 。(2)你认为她做实验和前作出的假设是: 。(3)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4)将发现写成论文并发表,其作用是什么? 。04.节肢动物具有的特点是( )A.身体被毛,用肺呼吸 B.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C.体表具鳞片,用肺呼吸 D.体表光滑,用皮肤呼吸05.下列哪组海鲜属于节肢动物? ( )A.鲍鱼、乌贼 B.海蜇、扇贝 C.花蟹、龙虾 D.石斑鱼、小黄鱼09.缢蛏贝壳内包裹关柔软身体的那一层膜叫做( )A.珍珠膜 B.外套膜 C.膜状物 D.贝壳膜第四节 鱼1、目前已知动物约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届 年级 生物 上册 期末 考试题 章节 汇总 全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