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doc





《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精品文档.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1-3-9颁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药卫生档案工作,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医药卫生档案,是指在医药卫生工作中从事医疗、防疫、科研、教学、生物制品、生产、药品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第三条医药卫生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和发
2、展医药卫生事业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便于开发利用。第四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的发展计划,在档案机构、人员配备、经费、库房等方面给予保证。第二章档案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第五条医药卫生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卫生部档案处在办公厅领导下,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档案工作,并对部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地方各级医药卫生档案机构负责管理本部门医药卫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六条
3、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应有名领导同志分管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七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理顺档案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档案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和统一管理本部门形成的全部档案(病历档案除外)。规模较大、内部机构和下属单位较多、负有监督、指导和检查任务的单位,应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设立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对下没有指导任务、但本部门档案工作任务较重的,应设综合档案室(处或科级);设立档案馆的具体条件可参照年国家教委发布的第号令执行。规模较小的单位可视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设档案馆的应配备工作人员人;设档案科、室的,应配备工作人员人。综合档
4、案机构的设置,按有关规定报上一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同时报所在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八条医药、卫生部门单位档案馆具有双重职能,既是收集、保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又是本单位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第九条综合档案管理机构的基本任务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二)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本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及有关资料;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有关档案;(四)负责编辑档案参考资料,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全心全意地做好业务工作;(五)
5、加强档案工作的横向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积极开展档案信息交流及学术研究活动;(六)负责对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七)负责收集档案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宣传利用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增强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积累档案、利用档案的意识。第三章档案工作人员第十条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策,热爱档案事业,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并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技术水平和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第十一条档案工作人员(包括以做档案工作为主的兼职人员),均属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其业务能力的考核、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实行档案专
6、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任命制),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档案工作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第四章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第十二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制度,并纳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每项重要的医疗、防疫、科研、教学、药品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都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第十三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的档案工作要与本部门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实行“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应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第十四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对科研成果、产品规划与试制、基建工程等项目进行鉴定、验收时必须有档案部门
7、参加。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会同档案部门,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检查,并签署意见。未经档案部门检查或经检查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的项目,不能通过鉴定、验收,科研成果不予上报。第十五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应实行文件材料形成单位及科研课题组立卷归档制度。由立卷人按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和保管期限表系统整理组卷,编排张号,填写卷内目录和案卷标题,经立卷单位负责人检查,装订后向本部门档案室移交。卷内目录和案卷标题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书写。第十六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一)党管理方面凡是本部门党、二、工、团,包括纪检、人事、保卫、财会、基建、生产、科研、外事等单位和临时机构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
8、电)和内部形成的会议文件、会议记录、纪要、重要电话记录、各类统计报表、出版物原稿和样本、剪报(不另行文的)等文件材料,以及反映本部门工作活动的影片、照片、录音带、录相带等声像材料,均应收集齐全,立卷归档。(二)医疗技术方面凡是医疗单位形成的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医疗技术的法令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计划、总结。处方章印模。各类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包括计算机盘片等)。医疗技术常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文件。医疗质量调查和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文件。突发事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抢救工作记事、照片、录象、总结等文件材料。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来信来访调查分析,医疗事故鉴定书和处理意见。新疗法、新技术的鉴定及实施中
9、形成的文件材料。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医案原稿、中药炮制等。传统的药物标本、成分、配方、工艺等材料。制剂处方单、质量检验报告、药检证书及制剂配剂的有关材料。住院及门诊病历和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登记本以及病理切片、照片、图纸、光片等(单独存放保管)。医疗单位开展医疗合作形成的协议书、合同、聘书等。地方病、职业病及肿瘤、心血管病等疾病防治的专题材料。(三)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方面凡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部门所形成的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有关卫生防疫和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流行报告、防治方案、规划、总结、监测点、防治点记录数据等有关材料。传染病暴发流行防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卫生 档案 管理 暂行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