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同步试题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同步试题全套.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同步试题全套.精品文档.1.1等腰三角形(1)课时:第 1 课时 主备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一)在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证明”一章中给出的作为证明的出发点和依据的8条基本事实是:1.2.3.4.5.6.7.8.(二)等腰三角形知识回顾1.如图,在ABC中,AB = AC,点D在AC上,且BD = BC = AD。请找出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二、训练巩固: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_ 如图,已知D =C,A =B,且AE = BF。求证:AD = BC。2.等腰三
2、角形的性质定理:已知,如图,在ABC中,AB = AC。求证:B =C。分析:要想证明B=C,根据以前所学的证明方法,只需证明分别包括B和C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但图中只有一个三角形。我们应该如何作辅助线呢? 除了作顶角的平分线还可以怎样作辅助线? 顶角的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为什么我们所作的三条辅助线,从位置上看都是同一条线?你得出的结论是:_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则它的底角为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另两个角为 。5.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_。6.如图,在ABC中,AB = AC,D是BC边上的中点,且DEAB,DFAC。求证:1 =2。7. 如图
3、,AB = AC,ADAC,BAC = 100。求1、3、B的度数。三、拓展延伸:如图,在ABC中, AB = 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五、分层作业:1.1等腰三角形(2)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自学课本P5例1后独立完成)2.自学课本P5“议一议”,完成2个问题。3.等边三角形的三边和三角有什么特殊性质?自学课本P6了解如何证明。_二、训练巩固:1.已知:如图,在ABC中,AB = AC,BE,CD是等腰三角形ABC两条腰上的高。求证:CD = B
4、E。2.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要求: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自己尝试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如图,在ABC中,AB = AC,DEBC,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三、拓展延伸:1.如图,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连接AD、BE。求证:AD = BE。四、分层作业:1.1等腰三角形(3)课时:第 3课时 主备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明天上课你会很轻松的。)1.至少用一种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反证法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公理
5、、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_。反证法步骤:(1)假设:假设命题的结论_(2)归谬: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论方法,得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_的结果(3)结论: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_二、训练巩固:1.投影出示课本P8例2,让学生自主展示。2.用反证法证明:(1)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2)同一平面内,若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必与另一条相交。三、分层作业:1.1等腰三角形(4)课时:第 4课时 主备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自学
6、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明天上课你会很轻松的。)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 _是等边三角形AB = AC = BC_(2)_是等边三角形A =B =C_(3) _是等边三角形或AB = AC,B = 60 AB = AC,A = 60 _ ABC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每个内角都是60的特殊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_。这个定理成立的条件有两个:其一,_;其二,_。在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前提下,结论是_。如图,在Rt中, =0, = 30,则_聪明的你一定能证明它,试试吧。3.
7、自学完成P11例3的证明。二、训练巩固:1.如图1,AB = AC,BCAD,BD = 4,若AB = ,则ABC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AB = AC,AD是ABC的一条中线,AB = 5,若BD = ,则ABC是等边三角形。 图1图23.如图,在Rt中,B = 30,BD = AD,BD = 12,求DC的长。4.如图,在Rt中,(B = 30),AC = 6cm,则AB = ;若AB = 7,则AC = 。三、拓展延伸:1.如图,在中,已知AB = AC =,ABC =ACB = 15,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2. 已知:中,AB = 40,求DB的长。四、分层作业:1.2直角
8、三角形(1)课时:第 5 课时 主备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明天上课你会很轻松的。)1.每个命题都是由 、 两部分组成。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 ,结论是 。2.“对顶角相等”是 (填“真”、“假”)命题。3.把“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如图,ABC是Rt,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5.勾股定理 _6.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9、12,则斜边为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3,其中一条直角边为5,则另一条直角边为 。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6、10、8,则这个三
9、角形是 三角形。9.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_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注意: 互逆命题是相对两个命题而言的,单独一个命题称不上互逆命题。 一个命题是真,它的逆命题可能是真,可能是假。10.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_,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_。二、训练巩固: 1.如图,BADA于A,AD = 12,DC = 9,CA = 15,求证:BADC。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1)初三(6)班有62位同学; (2)等边对等角; (3)对顶角相等; (4)平行四边
10、形的两组对边相等。 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沿过B点的一条直线BE折叠这个三角形,使C点与AB边上的一点D重合。(1)当A满足什么条件时,点D恰为AB的中点?写出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并利用此条件证明D为AB的中点;(2)在(1)的条件下,若DE1,求ABC的面积。三、拓展延伸: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D是BC的中点,CEAD,垂足为点E,BF/AC交C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C=2BF2.练习:找出下列定理有哪些存在逆定理,并把它找出来。(1)矩形是平行四边形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如果,则 (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四、分层作业:
11、1.2直角三角形()课时:第 6 课时 主备人: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 自主预习: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AAS。2.课前用硬纸片动手完成课本P18“做一做”,并裁剪好后备用。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_ 4.在RtABC和RtABC中,C =C,如果_ 且 AC = AC (或BC = BC)那么RtABC RtABC证明: 5. 自学完成P20例题的证明。二、训练巩固:1.在RtABC中,C = 90,且DEAB,CD = ED,求证:AD是BAC的角平分线。2.如图,ACB = ADB = 90,AC = AD,E是AB上
12、的一点。求证:CE = DE。9 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 CE CD求证:BD DE 3.如图,B =E = 90,AC = DF,BF = EC,求证:BA = ED。三、拓展延伸:1.如图一架2.5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C上,这时梯足B到墙底端C的距离为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多少米?2.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如图3所示,若AB=2,BC=1,求AG的长.四、分层作业: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课时:第 7 课时 主备人:
13、马芸山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_ _相等.(1)符号语言 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上, _ _(2)定理解释:P为CD上的任意一点;只要P在CD上,总有_2.巩固练习如图1,已知直线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则AB = 如图1,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AB = 5,BD = 4,则AC = ,CD = ,AD = 如图2,在ABC中,AB = AC,AED = 50,则B的度数为 。图1 图2 图3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1)分析上面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再写出其逆命题,按证明的格式将证明过
14、程书写出来逆命题:已知:求证:证明:(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_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_ 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只要有_,则P为CD上的任意一点二、训练巩固:1.如图3,在ABC中,C = 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1)则BD = ;2)若B = 40,则BAC = ,DAB = ,DAC = ,CDA = ;3)若AC= 4, BC = 5,求DA + DC 、ACD的周长2.如图4,ABC中,AB = AC,A = 40,DE为AB的中垂线,则1)1 = ,C = ,3 = ,2 = ; 图42)若ABC的周长为16cm,BC = 4cm,则AC = ,BCE的周长为 ;3
15、.已知点A和线段BC,且AB = AC,则点A在 ; 如果平面内的点C、D、E到线段AB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则C、D、E均在线段AB的 4.如图5,已知AB = AC = 14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1)若DBC的周长为24cm,求BC; (2)若BC = 8cm,求BCD的周长 图55.如图5,在ABC中,AB = 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BC和DBC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38cm,求AB、BC。三、拓展延伸: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ABC的周长为12cm, ABD的周长为9cm,求AC的长度。四、分层作业: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6、课时:第8 课时 主备人:马芸山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 以你现在的能力作出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通过严格的尺规作图,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作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垂直平分线(1)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3.在上题中,利用尺规作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时,三条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定理:_ , ,这一点称作三角形的外心,这一点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2题作图回答:(1)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的 ;(3)钝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的 ;(2)直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的 二、训练巩固:1.如图,ABC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
17、P,若PA = 10,则PB = ,PC = 2.已知:线段、求作:ABC,使AB = AC,且BC = ,高AD = 作法:作图:1) _ ;2) _ ;3) _ ;4) _ ; ABC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3.求作腰为5cm,底边上的高为 cm的等腰三角形4. 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我们称它为筝形如图,在筝形中,相交于点,(1)求证:,;(2)如果,求筝形的面积5.如上图,在筝形中,AB=AD,AC平分DAB,求证: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6.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着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交AD于点E(1)试判断B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AB=4,AD=8,求BDE的面
18、积;(3)求CC的长。三、拓展延伸:在ABC中,ABAC,D是BC上中点,且BC=2AD=10,求ABC的周长和面积四、分层作业:1.4 角平分线(1)课时:第9课时 主备人:马芸山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角平分线的性质(1)点到直线的距离:从一点向直线引垂线,_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_ _定理条件: 结论: 2.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_ _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定理条件: 结论: 对比这两个定理的关系: 二、训练巩固:1.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且1 =2 求
19、证:OB = OC2.如图,AB = AC,DE为ABC的AB边的垂直平分线,D为垂足,DE交BC于E求证:BE + EC = AB3.如图,E是线段AC上的一点,ABEB于B,ADED于D,且1 =2,CB = CD求证:3 =44.如图,在ABC中,BEAC,ADBC,AD、BE相交于点P,AE = BD求证:P在ACB的角平分线上5.如图,E为AB边上的一点,DAAB于A,CBAB于B,1 =C,DE = EC求证:DA + CB = AB6. 在ABC中,AC = AC,点D为BC边上的一点,DEAB于E,DFAC于F, DE = DF求证:AD垂直平分B三、拓展延伸:如图,在ABC中
20、,AC = BC,C = 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1)已知CD = 4cm,求AC的长;(2)求证:AB = AC + CD四、分层作业:1.4 角平分线 (2)课时:第 10 课时 主备人:马芸山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我们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个点。我们看看,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1.尺规法作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说出角平分线的性质:2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角平分线的相关推论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
21、点,并且这一点到_相等二、训练巩固:1.如图,求作一点P,使PC = PD,并且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2.三角形内一个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P点一定是( )A.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这个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C.这个三角形三角角平分线的交点D.这个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3. ABC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P,A=800,求BPC的度数4. ABC内的一点P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且A=,用表示BPC的度数5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过C作CEAB于E,且AE(ABAD),求ABCADC的度数6自主预习2题中:以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为圆心,以交点
22、到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看看圆与各边共有几个交点。三、拓展延伸:OADBM1如图,P是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求证:OC=OD;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四、分层作业:第一章复习与回顾课时:第 11课时 主备人:马芸山 一、选择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2,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7 B9 C12或者9 D122如图,加条件能满足AAS来判断ACDABE的条件是( ) AAEB = ADC ,C = D BAEB = ADC , CD = BECAC = AB , AD = AE DAC = AB , C =B3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
23、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4ABC中,ABC=123,若BC=2,则AB等于( )A.1 B. 2 C.4 D.5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06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ACAFFABEAB,EFBC,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解答题:7在ABC中,用尺规作图作BC边上的中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并求AD的长8已知:如图,DCCA,EACA
24、, CD=AB,CB=AE 求证:BCDEAB10 如图,在RtABC中,C=90,沿过B点的一直线BE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与AB边上的一点D重合。当A满足什么条件时,点D恰好为AB的中点?写出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并利用此条件证明D为AB的中点.四、分层作业:第一章复习与检测课时:第 12课时 主备人:马芸山 一选择题1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BDC=75,则A的度数为( )A 35 B 40 C 70 D 1102适合条件A =B =C的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3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平行四边形(不
25、包含菱形、矩形、正方形);矩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 A B C D 4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 A ADAEB AEBADC C BECDD ABAC 5如图,ABCFED,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 EC = BD B EFAB C DE = BD D ACED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为4, 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17 B 22 C 13 D 17或22 7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边上高的交点
26、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第5题图)8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则EFC的周长为( )A. 8cm B. 12cm C. 10cm D.18cm二、耐心填一填:9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顶角是 度(第题图)10ABC中,A是B的2倍,C比A + B还大,那么B = 度11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CEB(第11题图)12在ABC和ADC中,下列论断:AB=AD;BAC=DAC;BC=DC,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27、三、细心做一做: 13作图题: 已知:如图,ABC中,AB=AC。(1)按照下列要求画出图形: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过D作DEAB,垂足为点E过D作DFAC,垂足为点F。(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求证:EB=FC。14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15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CDAB于D,E是AC的中点,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1) 求证:FD2=FBFC。(2) 若G是BC的中点,连接GD, GD与EF垂直吗?并说明理由。四、分层作业:2.1不等关系课时:第
28、13课时 主备人:刘丽莉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_ _ 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号表示相等关系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有 _ .1.写出相关数学表达式或符号:(1)a等于4 _ , (2)b大于8 _ , (3)c小于-4 _ , (4)不大于 _ , (5)x不小于3 _ , (6)m不等于0 _ , (7)y至多为8 _ , (8)a至少是-5 _ ,2.上题的数学符号中表示相等关系的是_ _ , 表示不等关系的是 _ .3.不等式的概念: _ _ .三、训练巩固: 1.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L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
29、大于25 cm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呢?4)L的取值改变,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如何变化?2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 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为 3 cm,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只列关系式)3.用不等式表示.(1)a是正数 _ , (2)a是负数 _ ,(3)a与6的和小于5 _ , (4)x与2的差小于1 _ , (5)x的4倍大于7 _ , (
30、6)y的一半小于3 _ . 4.说明:当x = 2时,不等式x+34成立吗? 当x = 1.5时,成立吗? 当x = 1时呢?5用不等式表示:是非负数 ; 不大于3 ;的2倍减去3的差是负数 6若,为实数,用不等号填空: ; ,则 7若,则m的范围是 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右图所示: 用“”或“”号填空:(1)a b (2)|a| |b| (3)a+b _0 (4)ab 0 (5)a+b ab (6)ab a三、拓展延伸: 1代数式的值等于1,求x的取值范围四、分层作业: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时:第 14 课时 主备人:刘丽莉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
31、程:一、自主预习:等式的基本性质1: _ _ .等式的基本性质2: _ _ . 2.(1)不等式基本性质1: _ _ .(2)不等式基本性质2: _ _ .(3)不等式基本性质3: _ _ .二、训练巩固:1已知xy,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1)x6y6 (2)3x3y (3)2x2y2设ab,用“”或“”号填空. (1)a+1 b+1 (2)a2 b2 (3)3a 3b (4) (5) (6)a b.3用不等式的性质解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4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的正确性。5.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说出解题依据).(1)x51 _ _ .(2)2x3 _ _ . (3)3x+18 _ _ .(4)-5x+16 _ _ .6. 设ab用“”或“”号填空.(1)a3 b3 (2) (3)4a 4b (4)5a 5b (5)当a0 ,b 0时,ab0 (6)当a0 ,b 0时,ab0(7)当a0 ,b 0时,ab0 (8)当a0 ,b 0时,ab07.若ab,则(1)a+3 b+3 (2) ab (3)3a 3b (4)12a 12b (5)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