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1.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1.精品文档.第一节 压力的一般概念二、压力和压力的单位1、压力均匀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均匀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称为压强。在工程技术与日常生活中,常把压强称为压力,并用符号“P”表示。2、压力的单位压力的单位是牛顿/米2(N/m2),即表示将IN的力均匀垂直地作用在1 m2的面上所产生的压力,又称为帕斯卡(Pa),简称帕。1帕1牛顿/米2,或写作:1Pa1 N/m2。由于“帕”这个单位太小,因而常用“兆帕”(MPa)作为压力的基本单位。即:1MPa106Pa。工程上,过去习惯用的压力单位是千克力/厘
2、米2(kgf/cm2)。压力的工程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Pa10.2 kgf/cm2,或1 kgf/cm20.098MPa压力单位的换算详见表1-1。三、表压力和绝对压力表压力是指压力表上直接指示的压力值,而压力表上所指示的压力值又是指容器内的压力与容器周围大气压力的差值,这个压力值称为“表压力”,用符号“P表”表示,一般常简写为“P”。 “P表”只是表明容器内部的压力比容器周围的大气压力大多少,所以是一个相对值。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及计算容器强度时所用的压力都是指表压力。 四、气体压力的形成在容器中,运动着的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冲击力。虽然每一
3、个分子碰撞器壁是简断的,方向与冲击力也不一定相同,但由于无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使各个方向的碰撞机会相等,由此产生一个持续而稳定的作用力,而且总的作用力总是垂直地作用与器壁。这样便形成了气体压力。由此可知,气体压力不仅仅是作用于容器的底部,而是作用与整个器壁上。五、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压力容器的压力来源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气体的压力是在器外产生(增大)的;第二类,气体的压力是在器内产生(增大)的。1、在器外产生(增大)压力的情况容器内的气体压力产生与容器外,它的压力源一般来源于气体压缩机或蒸汽锅炉等。这些压力源一般通过缩小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的密度、加速气体的流动速度来提高气体的压力。这类压
4、力容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一般只限于保持压力源出口的气体压力,除非气体在器内温度大幅度升高或产生其他物理、化学变化。2、在器内产生(增大)于器内,一般是由于器内介质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介质在器内受热而温度剧烈升高;或者是介质在器内发生体积增大的化学反应等。器内的气体受热(包括环境温度的变化)时,压力要增大,增大的幅度取决于温度增高的程度。压力容器内温度小幅度的增加,一般使气体压力增大不明显,但当压力容器内出现大量化学反应热时,可引起气体压力的急剧增大。如盛装易于发生聚合反应的介质的压力容器(如某些碳氢化合物储罐),在合适的条件下,单分子气体可以局部发生聚合反应,产生大量聚合热,使器内其他气体
5、受热,温度大幅度升高,气体压力急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导致容器超压,发生爆炸事故。如最常见的用碳化钙(电石)加水生成乙炔的反映,在容器内即产生较高气体压力。第二节 温度的一般概念一、温度及温度的测量仪器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对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温度越高则表示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的测量仪器叫温度计,常见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二、温度的表示方法温度的表示方法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及绝对温标(开氏温标)三种。第三节 压力容器的介质分类及特性一、介质分类1、易燃介质易燃介质是指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
6、的气体。二、一些常见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1、蒸汽蒸汽是水的气态形式,其分子式为H2O。纯净的蒸汽无色无味。工业生产和其他行业中常用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即一定的压力对应一定的饱和温度(表1-3)。如在0.1MPa绝对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为99.09,在1.37MPa绝对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为194.13,若继续对水加热而压力不变,则饱和温度不变,水将陆续转化为蒸汽,这种达到饱和温度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2、空气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无色、无臭、无味、其分子量约为28.96;体积百分组成为N2 78%,O2 21%,惰性气体0.94%,CO2 0.03%。空气易压缩,来源方便且使用安全,故常作为动力使用,如作
7、为风枪、风镐、风铲、气动夹具等的动力;可用于物料输送和料液搅拌及管道吹静等;在压力容器生产行业中用做气密性试验或气压试验的介质等。3、氧气(O2)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1.429kg/m3,对亏空器的相对密度为1.105;在-182.98时,变为天蓝色透明液体,在-218.4时变为蓝色凝固体结晶;临界温度为-118.37,临界压力为4.91MPa;氧微溶于水。氧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和其他物质生成氧化物。即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氧气能助燃,它与可燃气体(如H2、C2H2、CH4、CO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为可燃性的混合气体,一旦有火源或产生引爆条件,能引起爆炸。各种油脂与
8、压缩氧气接触可自燃。4、氢气(H2)氢气是无色、无臭、无味和无毒的易燃气体,但它同氮气、氩气、甲烷等气体一样,都是窒息气体,可使肺缺氧。氢气的分子量为2.0158,是最轻的气体。黏度最小,导热系数最高,化学性质活泼,渗透性和扩散性强(扩散系数为0.63cm2/s,约为甲烷的三倍)。氢气在生产、贮运和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泄露。由于氢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所以当钢暴露于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氢气中时,溶解于钢的晶格中的氢原子,在缓慢的变形中将引起脆化作用。5、氮气(N2)氮气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空气中占78%。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6、惰性气体氦(He)、氖(Ne)、氩(Ar)、氙(Xe)、氡(Rn)
9、等气体均为惰性气体。7、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无色易燃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5kg/m3。一氧化碳的毒性很大,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又很不容易察觉,故在与一氧化碳的接触中必须引起注意。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8、甲烷(CH4)9、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碳酸气),又称碳酸酐,为无色、无臭、有酸味的无毒性的窒息性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78 kg/m3,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9。溶于水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压缩成液体。液态时密度为1101 kg/m3(-37)。沸点为-78.5。液态二氧化碳凝成固体,称为“干冰”,其密度为1.56kg/L,熔点为-5
10、6.6(0.51MPa)10、氯气(CI2)氯气是一种草绿色带有刺激性臭味且毒性强的气体。常温下相对密度是水的1.4倍,液氯密度和温度变化有关,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同时存在液态氯和气态氯,其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液氯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因此,贮液罐常因液氯汽化降温,而出现表面结霜现象。氯是活泼的化学元素,容易和其他化学元素结合;遇水生成盐酸及次氯酸。盐酸对钢制容器有很强的腐蚀性,直接影响容器的使用寿命。氯的用途十分广泛,如:自来水、游泳池用水的消毒;造纸工业及纺织业(如棉织物)的漂白;制造无机氧化物,如漂白粉、氯化亚锡(还原剂)、氯化银(照相用)、合成盐酸等;制造有机物,如聚氯议席塑料、溶
11、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冷冻剂(氯甲烷、氯乙烷、二氯甲烷)等。氯对人的呼吸道和皮肤以及为人体其他器官伤害很大,毒害程度见表1-5。11、氨(NH3)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1kg/m3,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971,沸点为-33.4,熔点为-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和氯接触能发生低温自燃,并生成不稳定极易爆炸的氯化氮。这就是氨和氯接触引起爆炸的原因。氨气刺激鼻黏膜引起窒息,能使咽喉发生红肿,引起咳嗽、声音嘶哑、眼皮红肿;长期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会引起肺气肿、肺炎,对神经系统也有刺激作用,并能
12、破坏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皮肤接触液氨,会引起化学性灼伤,使皮肤红肿、起糜烂。氨气在室内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12、氟立昂(氟氯烷烯类)常见的氟立昂有F11、F12、F13、F14、F21、F22、F23、F112、F113、F114、F142、F152等。氟立昂在大气压力下的沸点与其种类有关,分子量大,绝热指数低,压缩终点温度和凝固点低,故用作制冷剂(F142除外)。氟立昂与水接触即行分解,本身无毒、无臭,除F152(氟乙烷)易燃易爆外,其他不易着火,与空气混合不爆炸,200以下对金属无腐蚀,能溶于水;与油脂可互相溶解。1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气体常用于制三氧化硫、硫酸和保险
13、粉等。液态二氧化硫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用于精制各种润滑油,并用作冷冻剂等。16、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丙烯、正丁烷、异丁烷等为主要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易燃介质,气态时比空气重,其密度为空气的1.52倍。(1)丙烷(C3H8)(2)丙烯(C3H6)(3)正丁烷(C4H10)(4)异丁烷(C4H10)19、乙炔(CHCH)乙炔又称电石气,无色气体。纯乙炔无臭、无毒,是单纯的窒息性气体。工业乙炔常因含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臭味,杂质中的硫、磷及氰化物含量较多时能引起中毒或其他病症。它是目前唯一的溶解气体。其密度为1.17kg/m3,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1,熔点为-81.8,升华点为-83.
14、6。乙炔易燃,燃点为330,在氧气中燃烧(氧炔焰)的火焰温度可高达3400K,并发出强光,易爆炸,爆炸极限在空气中为2.5%81%(体积百分比7%13%时爆炸能力最强)。在氧气中为2.8%93%(体积百分比30%时爆炸能力最强)。乙炔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与水的溶解比在0时为1:1.7,15时为1:1.1;与丙酮的溶解比在15时为1:25,在1.18MPa压力下为1:300。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还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切割、加热等。第四节 压力容器的含义及分类一、压力容器的含义压力容器又称受压容器。从广义上讲,它应该包括所有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容器。但这里指的是其中一部分,即为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15、监察规程所辖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因为这部分压力容器事故率较高,特别是事故的破坏性大,损失严重,所以,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查,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二、属容规管辖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属于容规管辖范围151容规中所指压力容器范围划定如下: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联结的第一道环向焊缝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联结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连接的焊接接头。2下列一些特殊的压力容器,可不按容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但
16、其他要求(如设计、制造等)仍应满足容规要求;与移动压缩机一体的非独立的容积0.15 m3的储罐,锅炉房内的分气缸;容积0.025 m3的高压容器;制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空分设备中的冷箱;螺旋板换热器;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气压给水(泡沫)压力罐;水处理设备中离子交换器或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电容压力容器);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及承压的橡胶模具。3容规适用的压力容器所用的各种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等)也
17、属容规管辖范围。4容器内主要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气相空间(非瞬时)0.025 m3,且最高工作压力0.1MPa时,也属于容规管辖范围。5下列情况的压力容器不属容规管辖范围:核压力容器、船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用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各类气瓶;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无壳体的套管换热器、冷却排管等、波纹板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包括压缩机、发电机、泵、柴油机的承压壳或汽缸等,但不含造纸、纺织机械的烘缸和压缩机的辅助压力容器
18、);超高压容器;正常运行最高压力0.1MPa的压力容器(包括在进料或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0.1MPa的压力容器,不包括消毒、冷却等工艺过程中需要短时承受压力0.1MPa的压力容器)。三、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使用位置分类按容器的使用位置可分成两大类,即固定式容器及移动式容器。2、按设计压力分类按设计压力P的高低,容器可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及超高压四个等级。其划分的范围及代号见表1-6。3、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按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及储存压力容器四种。4、按容器壁厚分类按容器壁厚可分为薄壁容器及厚壁容器两种。容器壁
19、厚小于等于容器内径1/10者为薄壁容器,容器壁厚大于容器内径1/10者为壁厚容器,或按下列公式计算:KDO/Di式中DO、Di分别为容器的外径(mm)和内径(mm)。当K1.2时为薄壁容器;当K1.2时为壁厚容器。5、按容器的制造材料分类按容器的制造材料的划分见表1-7。6、按压力容器工作温度分类按压力容器工作温度可分为低温容器、常温容器及高温容器三种。7、按压力容器压力等级、品种及介质的毒性或易燃危害程度分类为了便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荣规按压力容器压力等级、品种、介质毒性程度和介质易燃性将容器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及第三类压力容器,具体划分如下:第五节 压力容器的使用特征压力容
20、器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是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生产工艺要求高,使用条件比较恶劣,并承受多种载荷,操作要求也高,这就决定了压力容器的使用不同于其他设备。现简述如下:一、生产工艺要求高许多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特别是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线长、容器种类多、数量多、相互关联,且多为连续性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集中控制、自动调节日趋广泛,对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要求愈来愈高。二、使用条件比较恶劣为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压力容器要承受一定的压力,甚至是较高压力;还由于间歇式操作或交替加入不同介质的原因,承受的压力大幅度波动;另外压力容器还要承受不同的温度,有些需要在-20以下的低温状态工作,有些需要在
21、450以上的高温状态下工作。间歇式操作的容器以及一些加热、冷却交替进行的容器还要受到温度大幅度变化的影响;此外,压力容器还受到介质对它的腐蚀影响,压力容器内的介质,有的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腐蚀性介质会对容器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有的压力容器内介质有易燃易爆性或毒性程度高,一旦泄漏或遇到火源,就会造成人员中毒或引起燃烧、爆炸等。三、承受多种载荷(1)介质的压力(内压、外压或压差)和压力波动,这里主要是载荷;(2)液体的静压力;(3)容器的自重(包括内件和填料等)以及正常操作条件下或试验状态下,内装物料的重力载荷;(4)装在容器上的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平台等的重力载荷;(5)风载荷、
22、雪载荷及地震载荷,尤其是室外安装的高大塔类设备;(6)其他因素的载荷;支座及支撑件的反作用力; 连接管道及其他部件振动引起的载荷; 温差引起的载荷,特别是间歇操作的容器和交替使用冷热的容器,各部位的温度不同,同时受邻近部件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造成的载荷; 冲击反力,如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四、操作要求高容器的运行主要依靠仪表监视。容器内的温度、压力的变化往往在瞬间发生,且影响因素较多,一旦操作失误,就会发生事故,严重时会导致设备爆炸事故。因此,这就要求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一定的技术素质,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排除,防止事故发生。第六节 压
23、力容器的参数及应力来源一、压力容器的参数1、压力(1)最高工作压力:对承受内压的容器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对承受外压的容器,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差值;对夹套容器指夹套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差值。最高工作压力在容器出厂时已做了规定,在出厂的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已明确,产品铭牌和注册铭牌中也有注明。在使用中有些容器经检验后发现缺陷,检验单位又重新核定其允许运行的压力(简称P允),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操作压力容器时,不得高于上述压力。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应不大于该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或检验单位核定的压力标准。(2)设计压力: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并与相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力容器 安全 运行 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