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浩生版心理学史-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浩生版心理学史-复习笔记.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叶浩生版心理学史-复习笔记.精品文档.本资料使用的参考书:叶浩生 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8月第一版)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史的体系心理学史:是研究心理学起源、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一、 时限上划分 朴素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前科学时期/哲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时期。二者的界定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一)前科学心理学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学也被称为常识心理学、朴素心理学或哲学心理学。1.特点:(1)有
2、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心理学理论。 (2)心理学附属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 (3)哲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中阐发了许多心理学构想。2.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思想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自然哲学的心理学阶段 哲学家们把心理状态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进行探索,分析灵魂的功能或作用,虽然在灵魂的探讨中有迷信或者超自然的观点,但并非服务于宗教的目的,这也使它同随后的宗教哲学心理学相区别。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宗教哲学的心理学阶段 欧洲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成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心理学思想的核心还是灵魂的作用或功能,但服务于宗教。代表人物:奥古斯汀、阿奎那(3)意识经验的心理学阶段探讨
3、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经验论和唯理论,也成为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和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经验论:主张感性认识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客观世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联想主义心理学,以“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认为各种心理元素通过联想的规律形成各种心理状态。联想主义心理学是意识经验心理学发展的最高形式,代表了哲学向科学的过渡。代表人物:洛克、休谟等。唯理论: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唯物主义唯理论主张知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心主义唯理论则认为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代表人物:斯宾诺莎、莱布尼兹。(二)科学心理学时期1860年,费希
4、纳心理物理学纲要;1862年,冯特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与冯特同时期的学派有: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艾宾浩斯的实证心理学;狄尔泰的文化心理学1.诞生【1】两大基础:哲学&实验生理学【2】最早使用psychology一词的人:梅兰克森,戈克列尼乌斯,沃尔夫【3】诞生标志:版本一 1860年费希纳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 版本二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4】中国心理学的萌芽1901-1905年,心理学传入中国;1917年,陈大齐在北大哲学系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出版了第一本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大纲。2.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Eg:冯特【2】解
5、释:解释心理现象产生的机制。Eg:艾宾浩斯【3】说明和理解:心理学应该是对意识经验的理解与说明(说明布伦塔诺,理解狄尔泰)3.各学派的观点(详见列表)20世纪80年代之前: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之后:超个人心理学,社会建构论,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批判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学派代表人物人的形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意识经验的组合体意识的内容实验内省法对意识经验的复合体进行元素分析实用/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适应环境的行动者心理的功能性测验法、比较法、内省法提高人心理适应的有效性及质量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
6、夫卡勒温智慧的生命体直觉、顿悟学习、创造性思维自然观察法、现象学习法提高学习效率;对一些现象加以解释行为主义华生托尔曼斯金纳班杜拉机器、白鼠外显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拟人化)实验法、观察法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动物/野兽潜意识,童年经验对人的影响临床法、宣泄发、自由联想、社会调查治疗精神病,提高精神境界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精英,自我实现者健全人格的特点、自我概念、自我与场的关系个案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认知心理学斯滕伯格米勒计算机信息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法。实验法揭示认知规律超个人心理学马斯洛萨迪奇格罗夫神秘的存在超越经验的东西坐禅,静修,催眠,濒死体验打通神秘与显示的联系进化心理学
7、巴斯吉布森进化的产物心理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推测法社会构建论格根,邵特,维特根斯坦社会经验的承载着关系、语境作品分析二、从地域上划分西方心理学的三个故乡:古希腊,德国(实验心理学),美国(现代心理学)1.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发展 2.17-19世纪英国与法国经验主义心理学3.17-19世纪荷兰与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 4.德国实验主义心理学的创建5.产生于德国,发展与美国的构造主义心理学 6.欧洲和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心理学的应用基础)7.机能主义衍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8.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10.瑞士日内瓦学派1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
8、12.美国认知心理学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史的对象与内容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规律学科,研究重点包括:(一)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二)心身关系:不同认识唯心/唯物,一元论/二元论,身心交感论/身心平行论(三)研究方法 1.哲学方法论 【1】实证主义(例如构造主义、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孔德线性因果论(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弗洛伊德本能论;行为遗传学&习性学:刻板印象)还原论:把高级复杂的东西还原为低级、简单的运动形式。Eg:华生:S-R行为反应 斯金纳:心理语言物理语言客观论 方法中心论【2】现象学(e
9、g :人本主义,格式塔)代表人物:胡塞尔 直观体现,整体把握,不分割,不还原【3】释义学/解释学(eg:精神分析):表面现象不一定是真的2.自然科学方法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老三论)二、西方心理学史的主要内容1.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2.前人对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3.前人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对发展趋势的预见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科学、临近科学在发展上的联系(心理学是中间学科 eg:心理学各学派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构造主义化学“元素分析”,机能主义进化论“适者生存”精神分析(法国)精神医学、精神病理学 19世纪三大发现(能量守恒,进化论,细胞学说)格式塔现象
10、学、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勒温拓朴学; 行为主义(英国)动物心理学的研究、进化论; 发生认识论生物、逻辑; 认知主义计算机、老三论; 人本主义有机整体论; 联接主义认知神经科学)5.关于西方各国的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及其传统观点(心理学史上几次重要的整合:(1)托尔曼在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整合。提出S-O-R中的中介变量O,从格式塔中搬用情感、期待、态度等概念,主张有目的地研究整体行为。(2)提出团体研究的概念,并把人格、动机等引入格式塔研究中通过打靶实验证明欲求水准与成败经验有关拓朴效应:未完成的事情使人处于一种紧张状态(3)新精神分析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整合: 荣格集体潜意识;弗洛姆社会潜意
11、识;霍妮基本罪恶、基本敌意)第三节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态度及方法一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作用(培根:“学史使人明智。” 休谟:“学史可以愉悦我们的想象力,增进理解力,加强美德,获得知识。”马吉亚维利:“历史是人类智慧不可缺少的源泉。” 龚自珍:“驭民之道,必先知史”)1.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 心理学史不仅是联接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也是整合当代各个心理学领域、各种取向、各理论流派的力量。2.学习心理学史可以了解心理学的交替与变迁3.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理论思维的培养4.为我们分析世事提供新的视角5.吸收西方心理学的精华用以构建中国的心理学体系二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态度1.既反对崇洋媚
12、外,有反对闭关锁国 2.既反对无缘地拔高,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3.正确认识伟人说和时代精神说 4.抛弃现代主义与古代主义,即厚古说和后今说三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1.整体把握法(假设-研究对象-方法-领域-贡献-局限) 2.史论结合法3.对比分析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同类比较,统一学派各个分支;异类比较)4.原著阅读法第二章 心理学的建立第一节 心理学建立的科学基础一、 科学出现的标志(拓展性知识,此处略)二、近代科学的开端1593年,伽利略创制了温度计。 1600年,吉尔伯特发表磁力学论文 。 1609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发现木星的卫星 。 1609年,开普勒天体运行规律。 1628年,哈维
13、提出血液循环定律。 1643年,托里切利发明气压计。1666年,牛顿发布天体与力学定律 。 1674年,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18世纪是科学发展的高原期,19世纪,出现了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实验生理学三、实验生理学的兴起(一)神经生理学的研究1.贝尔-马戎第定律 也称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差异定律,即传到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是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的,所以神经不是混合地传道感觉和运动冲动,而且是单向的。意义:这一发现为神经科学的单向传导、感觉神经的特殊能说和反射弧概念奠定了科学基础。2.神经冲动的电性质1780年,伽伐尼发现,若用两根金属棒分别连接蛙腿神经和蛙腿,当两棒相触时便可引发蛙腿的动作。这
14、一发现证明神经冲动具有电性质,因而神经传导是可以测量的。3.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赫尔姆霍茨利用自己发明的测量计,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神经冲动的传导速率不是无限的,而是慢于音速,这一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4.神经特殊能学说 “实验生理学之父”缪勒:神经纤维可分为五种类型,每种感觉神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即“能”,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性质,而是关于感觉神经自身的性质或状态的认识。其主要依据是: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官引起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引起同一的感觉。(二)脑机能定位的研究1.来自脑外的定位:颅相学创立者:加尔&施普茨海姆主要观点:大脑是
15、心理机能的定居部位,心理特征与头颅的形状之间有一种相关关系,因而可以根据颅骨形状推测心理特点。基本命题:头的外部结构与脑结构相关;心灵可以分为许多机能;头盖骨的形状与心灵的官能有关贡献:承认了脑是心理的器官,使人们注意到心与脑的关系问题; 激起了脑机能定位的研究,由于要从科学上辨别颅相学的真伪,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脑机能问题。2.弗卢龙:大脑机能统一说利用局部切除和刺激法证实,尽管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依其性质和机能分为几个主要不同的成分,但仍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是统一的,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受损,其他部分可以补偿这个部分的功能。3.布洛卡语言中枢的发现布洛卡通过人体解剖发现,
16、左脑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导致患者不能清楚说话,他把这一部分称为言语运动中枢,后称为布洛卡区。意义:言语中枢的发现对于大脑机能统一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一发现再次使人们相信脑机能有特殊的定位。4.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 弗里奇&希齐格: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大脑机能定位VS机能统一争论的意义巩固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概念 使用的切除法、临床观察法、电刺激法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研究方法(三)感觉生理学的研究(大多数在19世纪上半叶)1.1825年,霍恩:不同味蕾掌握不同的味觉 2.1833年,惠斯顿;双眼视察3.1833年,西贝克:色盲的种类 4.1838年,缪勒:水晶体折光作用与近视原理5.1856年,赫尔
17、姆霍茨:确定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视觉三色说;黑林四色说6.1863年,赫尔姆霍茨:听觉“共鸣说” 7.1865年,奥贝特,明适应&暗适应四、天文学中人差方程的发现1.提出:贝塞尔发现,所有天文学家正在观察时间上都存在差异。2.两个结论:【1】天文学家不得不考虑观察者的特性,因为个人的特质和个人的知觉将不可避免的影响报告的结果。【2】如果天文学家不得不考虑观察者的作用,那么其他依赖于观察的学科也无法避免这一问题。3.意义:人差方程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如复合实验(包括两种以上的感觉过程)和反应实验。五、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把实验法同心理学的研
18、究联系起来,是心理学有了精确的测量方法,这对心理学的独立有着重要意义。(一)韦伯应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心理学性质的问题,证明了阈限的概念,且探讨了一个新的领域,即触觉。1.研究历程 重量的最小可觉察皮肤两点阈限线的长短&声音的高低2.结论(韦伯定律) 物理刺激同它引起的知觉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可以用数学关系加以表示:K=I/I3.意义1】刺激和感觉之间存在依存关系,且这种关系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2】刺激和感觉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用数量化的方式来表示,开创了心理学中数量方法先河。(二)费希纳1.基本观点1】对人的每一种感觉来说,刺激的某种相
19、对增加总是导致感觉强度上可以观察到的变化,因此,感觉(心理品质)和刺激(身体或物质品质)是可以测量的,即我们可以用数量化的关系把心理感觉同物质刺激联系起来。2】刺激强度的增加不会导致感觉上的强度一对一的变化,两者的关系是,刺激以几何级数增长,感觉以对数级数增长:S=KlogR2.意义若要测量感觉的变化,就必须测量刺激的变化。因此,形成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数量化或数字间关系是可能的。这样一来,费希纳从经验上把心灵和身体联系起来,跨越了身体和心灵之间的障碍,使得对心灵的实验成为可能。第二节 心理学建立的哲学基础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二、中世纪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三、文艺复兴时期
20、与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学说和发现的共同特点:来源于经验的方法,观察的事件,而不是仅仅依赖理性的推理。研究问题:身心关系问题:出现了交感论和平行论两种学说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白板说&天赋说联想主义心理学:以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讨论联想的机制和规律(一)笛卡尔(法国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主要观点1.理性主义的哲学观【1】对神学的真理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两种获得真理的方法: 经验归纳法(培根) 经验演绎法(笛卡尔):首先凭借直觉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推演出其它命题和定理,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2】贬低感觉经验的作用,认为感觉经验常常欺骗我们,只有通
21、过理性推理的知识才可靠。【3】由于生活在一个宗教影响仍十分强大的历史时期,因此不得不提出二重真理论,信仰的真理和科学的真理。2.我思故我在从理性注意的认知论出发,主张对以往的一切知识都要进行清理,置于理性天平上进行衡量,也就是要怀疑一切,只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我在怀疑”,怀疑是一种思想,思想总有一个主体,这个主题就是“我”,所以,它使用的是一种内省的方法。3.二元论通过怀疑,笛卡尔确立了“自我”,亦即心理或精神的存在,而在我之外还有一个物质的世界,这就确立了两个独立存在的实体:物质和精神。即肉体和灵魂二元论。4.身心交感论物质和精神或心灵和身体在人类有机体内是相互作用的,身体影响心灵,心灵
22、影响身体,二者通过“松果腺”相互影响。5.天赋观念论不学而能、不证自明、与生俱来、毋庸置疑的观念叫天赋观念。如至善至美的观念、上帝的观念、自我的观念等,即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6.反射学说笛卡尔以血液循环的模式解释神经运动过程,从机械原理出发,把人和动物看作是一部机器,尽管他没有提出“反射”这个词,但是勾画出了反射弧的基本机制。(二)洛克(英国哲学家,教育家,著有教育漫话(*_*) 父母必读,在此隆重推荐)1.白板说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的经验得到的,全部知识来源于经验,且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
23、础上,没有什么天赋的观念或原则。2.经验论人的经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感觉,一类来自反省。感觉是外物刺激人的感官引起的,是外部经验;反省是人观察自己内心的活动而得来的。是内部经验。3.观念论【1】从观念的来源上,将观念分为两类: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同自己的原型相似,是事物的肖像,是对客观性质的反映,如关于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等的观念。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没有与之符合的原型,只有引起这种观念的诱因,不是客观事物的影响,只是一种主观感受。【2】从观念的形成过程来看,将观念分为:简单观念:由感觉或反省得到的观念,是观念的基本元素;复杂观念:简单观念经过不同的结合构成复杂的观念,如朋友。
24、因此,简单观念是消极被动的,而复杂观念是主动生成的。4.联想论复杂观念赖以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联想,联想把简单观念进行结合,组成复杂观念,联想可以分为两类:1】自然联想:观念之间因相似、接近等因素自然而然地结合;2】习惯联想:通过多次使用而形成的联想。5.总评:洛克的经验论和联想论使他被称为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而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经验主义对心理学的贡献1】经验主义产生后,许多哲学家抛弃了以往探索知识的方法,尽管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他们考察这些问题的方法变成了原子论、机械论和实证主义的。2】经验主义的原则:强调感觉经验的根本作用;把意识经验分解成元素通
25、过联想过程把元素综合成复杂的心理经验 关注的焦点为意识过程(三)斯宾诺莎(荷兰)的哲学心理学思想1.整体论思想所有事物都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中极其有限的部分,先认识整体,才能了解部分。2.冷观自然的伦理观宇宙有其永恒不变的秩序,人作为其中微小的一部分,应放低自己的姿态,对大自然的一切,都要以冷静的态度来面对。3.身心同一论世界上只有一个实体,即无限的和永恒的自然界,人只认识这无限属性中的两种,即心与物。心是这个实体的思维属性,物是其广延属性。心与物属于同一实体,二者的变式都只是这同一实体的变式。4.无神论上帝就是无限和永恒的自然界。神就是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是万物的内因,而非外因。(四)莱布尼兹(
26、德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1.单子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是真正不可分的单元,它不是物质而又具有一定的质,它是精神性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其特点包括:1】密不可分,所以无法通过可部分的组合而产生,也不能以自然方式消亡,其产生和消亡是一个奇迹。2】单子没有供其他事物进入的窗口,任何单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3】无广延属性和量的属性,但在质的方面有差别4】内因是单子发生变化的根源。2.天赋观念论的恢复人具有天赋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原则,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来源,而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通过它使人类觉察出先天固有的理性原则,使心中不清晰的知觉变成清晰的观念。3.预定和谐说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的身心平行论,
27、即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是互不影响的,其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们按各自的内部规律活动。但由于上帝实现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协调一致。4.微观统觉说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于产生知识的单子具有知觉的特性,因而可以根据知觉的明晰程度将单子划分为不同等级,也用于划分观念的等级。最无意识的观念叫做微觉,最有意识的观念叫做统觉。微觉:几乎相当于无知觉。 统觉:对感觉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或反思,即自我意识。第三章 西方心理学的建立哲学:提供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自然科学:准备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第一节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 冯特生平及其贡献1862年,出版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一书,第一次表达了
28、实验心理学的思想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是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1881年,创办哲学研究杂志,是实验心理学的第一杂志;1896年,出版心理学大纲,标志着他的心理学体系完全建立。二、冯特的心理学体系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参考课本P80)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但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其他学科研究间接经验。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课本P81)冯特反对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内省法,认为内省法不可靠。但是他认为心理学不能完全抛弃内省法,因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只能为自己所察觉。主张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1】冯特为实验内省法制定了几条规则: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观察
29、自我的过程开始后,被试必须集中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必须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并便于验证;经常变换刺激条件,如增加或减少刺激,或调整刺激强度,使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分开。【2】评价贡献:把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将经验内省法改造为实验内省法,这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确立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局限:冯特把实验内省法限制在只能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如感觉、联想、反应时,而反对把实验内省法应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等。这不仅是一大局限,也引起了与冯特同时代的人对他不满。3.元素分析【1】基本观点:心理是可以且必须进行分析的,心
30、理被分析到最终不可再分解的部分或成分,成为“心理元素”,它是一切复合观念、复杂经验的独立要素,这种分析叫元素分析。【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把意识过程分解为基本要素;搞清楚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和组合的;确定这些联系的基本规律【3】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感觉和情感(课本P83内容)感觉:由作用于感觉的刺激引起的,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和观念,对于外在客体的感觉总是以知觉的形式而不是以纯感觉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的。感知同外部世界相联系,它们代表直接经验的客观方面。情感: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它伴随感觉产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但情感并非像感觉那样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它仅仅是感觉的
31、伴随物。冯特的情感理论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 情感的这三个维度是彼此独立而不同的。每一特定的情感都是这三个维度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三维说曾激起广泛的研究,推动了情绪研究的进展。4.经验的结合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心理元素结合而成的,心理元素结合而成的产物称为心理复合体,这一过程通过联想、统觉和几种心理复合的规律形成。【1】联想心理元素被动、消极的结合方式。其方式包括:a同化:由当前的感觉联想到先前的印象(EG:当不熟悉的事物出现,我们通过联想找出与之相似的事物)b融合:把若干不同的心理元素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复合体,从中很难再辨认出个别元素。c相继联想:也就是记忆的联想,即把
32、过去的感觉、情感回忆起来,并与现在心理元素相结合。d合并/联觉:不同种类的感觉和情感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例如:听到枪声产生恐惧)【2】统觉联想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过程,是一种低水平的心理组合方式,而只有通过一个更为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使进入意识的内容得到清晰的注意,才有可能理解这一内容与意义,这一过程叫做统觉。意识有一定的范围,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范围才有可能得到理解,意识的范围内又有一个较小范围的中心区域,即“注意的焦点”。统觉就是把特定的心里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总之,统觉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且这种组合功能具有创造性综合的作用,各种心理元素通过统觉形成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具
33、有新的性质的复合体。【3】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结合原则: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的心理复合体并非原有元素的简单相加,实质上,元素的组合产生了新的性质。心理关系原则: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即每种基本的意识状态总是在与其它意识状态所处的关系中获得它的意义;心里对比原则:心理关系原则的特例,即两种相反或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互相加强。PS:现代自然哲学揭示了整体及其组成元素之间的辩证关系1】元素是整体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从根本上讲,整体是由元素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所以,整体依赖于元素,没有元素就没有整体,不了解元素就不能了解整体。2】整体对元素的依赖只有相对的意义自然界
34、有许多整体性系统,元素相同,但因为结构不同,而性质不同。整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结构一旦形成,便对元素有反作用,反过来约束、控制、决定和支配着元素的表现和性质。3】作为整体组成部分的元素,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获得其意义,脱离了整体,其本身性质也就丧失了。4】整体对于其元素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整体出现了元素不具有的新性质;因为整体不是元素的堆积,而是元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合;整体丧失或改变了元素具有的某些性质;整体又保留了元素的某些性质,如知觉作为感觉的整体保留了强度这一性质,即有得有失又保留,最根本的是第一条,凸显性质。三、冯特的民族心理学1.基本观点冯特将心理学分为实验
35、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认为实验室研究必须限制在直接意识经验这个范围内,即仅仅能研究简单心理过程,因此实验心理学不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心理学应该有更广泛的研究目标。研究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如学习、思维、语言及文化影响,但他认为这些过程和个人生活史、文化史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对它们不能再实验室中进行控制研究,只能用观察、跨文化比较、历史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2.研究方法对心理或精神的产品及其发展进行因果分析的方法。即人类的语言、风俗、神话、宗教艺术等,对这些文化产品的分析可以揭露人类思维和想象的发展轨迹,发现人类思维想象的发展模式。3.民族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冯特参考进化论的观点把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
36、段,即原始人阶段、图腾崇拜阶段、英雄与神的阶段、人性发展阶段。民族心理学既研究每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也研究阶段之间过渡状态的心理特点。为了符合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冯特从人类学中寻找他所需要的事实和资料。因此,除了语言论述之外,大部分民族心理学属于文化人类学。4.民族心理学的要素语言、神话和风俗组成民族心理学的三要素,而民族心理学是关于这三者发展原理的研究。5.总评冯特构建民族心理学的本意是弥补实验心理学在研究思维与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不足,从民族的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中发现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他的民族心理学以群体心理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文化中的心理因素,因而支持了社会心理的
37、研究,有利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四、冯特的心理科学观1.心理学同哲学的关系在冯特之前,心理学是思辨的,是精神哲学的一个分支。冯特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附庸的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但事实上,冯特并没有主张心理学同哲学彻底分离。2.心理学同生理学的关系虽然冯特是从生理学的立场出发走向心理学的,他早年的生理学实践使他建立心理学起了关键作用,但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反对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尽管我们可以从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和解剖学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但这不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唯一途径。冯特持有身心平行论的观点,认为心理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受生理过程支配,然而,他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却并为贯彻身心平行论,
38、这是冯特心理学体系中无法克服的理论和实践矛盾。3.心理学的实用性 冯特把他的实验心理学看成一种纯科学,不主张进行应用研究。虽然他提到了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应用学科,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他只是研究人类的一般心理,即现在的普通心理学。五、冯特的贡献1.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2.冯特是是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也是发展与促进者。将实验法应用于心理学!3.冯特促进了心理学在全球的发展,建立了国际心理学队伍。(知名门徒:安吉尔,卡特尔,闵斯特伯格,铁钦纳,蔡元培等)4.冯特创立的实验的个体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是互相补充的,称之为“新心理学”理论体系。第四章 构造主
39、义心理学它是心理学独立之后的第一个流派,由铁钦纳创立,冯特知识先驱。课本P145-155一、 研究对象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验,但他反对冯特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分,认为心理学和物理学都直接地研究经验,但是从不同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经验。物理学研究的是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反对应用。二、研究方法1.基本观点:铁钦纳认为,既然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对象一致,那么方法也相同,都是观察。1】物理学的观察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因而是外部观察,即检查2】心理学的观察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因而是内部观察,即内省。2.铁钦纳的内省法是对冯特内省法的继
40、承和发展,但对内省描述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参照课本P149)1】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内省 2】初学者最好根据记忆进行内省,即事后考察3】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在环境安静舒适、摆脱外界干扰时,才能进行观察。4】内省必须是公正而无私地描述意识状态的本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5】铁钦纳将内省法的范围扩大,打破了冯特的限制。三、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课本P150-151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同自然科学的任务是一致的,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 “是什么”,即把意识经验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1】像冯特一样,铁钦纳主张把意识元素分解为基本元素,但他又在
41、感觉元素与情感元素之间增添了一个新的意识元素,及“意象”2】关于意识元素的属性,他在冯特“性质、强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持续性、外延性和清晰性。a 性质:一个元素区别于另一个元素的特征。 b强度:性质从低到高的排列 c 持续性:意识元素的时间特性 d 外延性:意识元素的空间性 e清晰性:一个意识元素在注意中的地位3】感觉和意象都具有五种属性,而情感只有前四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2.“怎么样”,即确定这些元素如何结合和结合的规律 坚持“联想律”,他认为通过接近联想,我们首先把两个同类元素结合在一起,然后把两个以上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再把不同种类的基本心理过程结合在一起。3. “为什么”,即把这些元素跟他
42、们的生理条件(神经过程)联系起来铁钦纳坚持身心平行论,但是他认为,要研究心理现象,必须了解生理机制。强调用神经过程解释心理过程,明确生理过程有助于了解心理过程发生的条件。四、对铁钦纳构造主义的评价(课本P153-155)(一)贡献【1】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流派(20世纪30年代,因铁钦纳去世而灭亡)。坚持心理学的纯科学性质,重视和推进实验研究。【2】著有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大纲心理学入门等,广泛传播。【3】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促进了美国心理学的发展。【4】最大的贡献在于,构造主义成了有力的“靶子”,广受批评,刺激了心理学界百家争鸣。(二)局限1.在心理学对象上,只主张研究意识的内容和结
43、构,把心理学视为纯科学,反对应用,排斥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限制心理学的发展。2.只重视元素而忽略整体。3.方法上比冯特更为极端,对内省法加以太多限制,容易最终把心理学引向封闭的主观世界。4.坚持身心平行论,有否认神经和心理的因果关系,自身存在矛盾。5 未能及时的吸收进化论思想。第五章 机能主义产生的背景与先驱 社会历史条件:美国社会强调实际、效用和功能的总要求反映到心理学中机能主义简介:1.顾名思义,机能主义关心的是心灵怎样发挥它的功能,或者有机体怎样利用心灵去适应环境。机能心理学关注的是很实际的问题:心灵过程完成了什么?机能主义并不是从构成的观点研究心灵,即它不关心心理的元素或结构,它
44、关注心灵在现实世界中所导致的实际结果。2.机能主义有意识地对抗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在机能主义看来,这两种心理学的范围都过于狭隘,对于了解心灵活动的结果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不符合机能主义的目标,机能主义的这种功利主义的目标与心理学中的纯科学方法是不一样的。3.由于强调心理功能的研究,技能主义者对人们怎样发挥功能、怎样适应环境这样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感兴趣,应用心理学早期的发展是机能主义的产物之一。4.机能主义是现代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也是一种研究取向。作为一个理论流派:1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包括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发展和兴盛在美国,但思想和理
45、论基础来自于英法。2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特指美国的哥伦比亚机能主义。第一节 进化论的兴起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一、 进化论与达尔文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一思想并非达尔文的创造。早在1809年,法国自然学家拉马克就提出了行为的进化论理论,指出有机体是在“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两条原则的调解下进化来的:用进废退:生物的器官的组织会由于经常使用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若长期不用,器官和组织则会丧失活力而退化;获得性遗传:生物会把自身有利于生存的优势特征通过遗传方式传给下一代,从而加大后代生存的可能性。通过获得性遗传,优势的物种得以保存下来,而劣势物种被淘汰,即优胜劣汰。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环境条件调解人口增长达尔文把这一思想应用于动物、职务和人,认为在适应环境条件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在生存竞争中获胜的人和动植物才能生存下来,而那些不能适应环境条件变化,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的任何动植物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最初的“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三、达尔文的进化论 包含三个重要的观点:生存竞争、适者生存、自然选择1.生存竞争所有生物繁衍后代的能力都超出了环境条件所能承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