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配筋计算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向板配筋计算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单向板配筋计算书.精品文档.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题号:班级:水电0601姓名:李海斌学号:200690250127指导教师:王中强 彭艺斌 任宜春日期:2009年6月 8-14 日目 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 计算书正文第一章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 结构布置 . .1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21.2.1板厚度的选定1.2.2次梁的截面尺寸1.2.3主梁截面尺寸第二章 单向板的设计2.1板的荷载计算. .3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2.1.2
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12.2.1边跨的计算2.2.2中间跨度计算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第三章 次梁的设计3.1次梁的荷载计算.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1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3.2 次梁的内力计算.3.2.1次梁边跨计算.3.2.2次梁中间跨计算1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3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3.4.5次梁斜截面受剪
3、承载力计算1第四章 主梁设计.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4.1.2主梁承受可变荷载的计算 14. 2主梁的内力计算4.2.1主梁的边跨计算4.2.2主梁中间跨的计算4.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4.4主梁承载能力计算4.4.1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4.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4.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4.4.4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4.4.5主、次梁交接处附加横向钢筋计算第五章 施工图的绘制5.1施工图绘制.5.2 结构平面布置图.5.3 板的配筋图.5.4主、次梁的配筋图. .3课程设计体会 4致 谢15参考文献.16附录.1附录1 计算书
4、手稿.1附录2 施工图手稿1第一章 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1.1结构布置因为在肋形楼盖结构中,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格和板的布置,且需注意:对承重墙、柱网和梁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且柱网尺寸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根据设计经验,主梁的跨度一般为 5m8 m,次梁为 4m6 m。而对于单向板肋形结构设计需满足板的长边比短边大于2,即,按照课程设计题目和以上结构设计要求及经验布置次梁和主梁如图一图一 主梁和次梁布置情况1.2初步选定板和梁的截面尺寸1.2.1板厚度的选定根据题目要求,取板的厚度h=80mm1.2.2次梁的截面尺寸因为次梁高度取,宽度取,初
5、设= =5700mm,取h=400mm,b=200mm1.2.3主梁截面尺寸因为主梁高度取,宽度取,初设=6600mm,取h=600mm,b=250mm1.3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二图二 结构平面布置图第二章 单向板的设计2.1板的荷载计算 / =2.592为单向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其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的厚度如前述厚度h=80mm /40=2200/40=55mm,次梁的厚度取前述初选高度h=400mm,截面宽度b=200mm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如图三所示。板:l01= ln+h/2 和 l01= ln+a/2 取小值l0
6、=lnl0=lnabblnlnln图三 板的尺寸和支承情况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0.02 20 = 0.4 80mm厚现浇板自重: 0.08 25 = 2 15mm厚板底抹灰 : 0.015 17 = 0.255 永久荷载标准值: = 0.4 + 2 + 0.255 = 2.655 线永久荷载设计值: g =1.051= 1.05 2.655 =2.788 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 可变荷载标准值: = 6 可变荷载设计值:q = 1.2 6 1 = 7.2 每米板宽荷载设计值:2.788 + 7.2 = 9.988 板上荷载具体情况及计算结果见表1荷 载
7、种 类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分项系数荷载设计值(kN/m2)永 久荷 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0.41.050.4280mm厚现浇板自重2.01.052.1015mm厚板底抹灰0.2551.050.268小 计(g)(KN)2.655-2.778可变荷载(q)(KN)61.27.20总荷载(g+q)(KN)8.655-9.988表1 板的荷载计算表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因为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不小于120mm(取a=120mm),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次梁宽度。计算跨度按图三进行计算,其中,边跨: 取 , 两式较小值中间跨:2.2.1边跨的计算=2.2 - 0.12 - 0.2/2 + 0.0
8、8/2 =2.02 m=2.2 - 0.12 - 0.2/2 + 0.12/2 =2.04 m取= = 2.02 m2.2.2中间跨度计算= = 2.2 - 0.2= 2 m 又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2.02-2)/2=1%5.575m 故 取 =5.575m3.2.2次梁中间跨计算 =5.7-0.25=5.45m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5.575-5.45)/5.45=2.3%10%故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七:图七:次梁的计算简图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由于次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mp值按图5及表八采用,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
9、矩按式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表5: 次梁的弯矩系数及弯矩计算表 截面位置边跨中M1B支座MB中间跨中M2、M3中间支座MCmp1/11-1/111/16-1/14计算跨度l0(m)5.5755.5755.455.45M=mp (g+q)l02 (kN.m)67.541-67.54142.872-50.715注:为了保证结构在支座两侧不致发生破坏,保证结构的安全,在B支座处计算跨度取大值计算弯矩。而次梁各支座截面的剪力系数vb值按表九采用,剪力按式计算,具体计算结果见表6:表6 次梁的剪力系数及计算表 截面位置边支座QA第一内支座QBl第一内支座QBr中间支座QCl、QCrvb0.450.6
10、00.550.55净跨度ln(m)5.455.455.455.45 (kN)58.62578.16671.65271.652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因为支座承受负弯矩,翼缘位于受拉区,故按矩形截面进行设计;而跨中翼缘位于受压区,则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按教材第二版表3-3进行计算。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对于矩形截面配筋,而对于T形截面,满足适筋要求,又混凝土,=10,级钢筋,=310,一类环境,取a=35mm,梁高h=400mm, =400-35=365mm, 翼缘厚度=80mm。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对于T形梁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5.575/3=1.85867
11、.541 对中跨:=10182080(365-80/2) /1.2=394.3352.554故,对于所有T形截面都按第一类情况计算,即计算同计算高度为的矩形,钢筋截面积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7。表7: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截面位置边跨中M1B支座MB中间跨中M2中间支座MC中间跨中M3弯矩设计值M(kN.m)67.541-67.54142.872-50.71542.872截面类型T形矩形T形矩形T形S0.0330.3040.0210.2280.0210.0340.3740.0210.2620.021AS(mm2)743.8880.7450.0617.0
12、450.0选配钢筋实际配筋面积(mm2)770924468.1628468.1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因为该副厂房属于3级建筑物,结构安全系数=1.0,设计状况为正常运行状况,=1.0,混凝土结构系数=1.2。截面尺寸验算:=400-35=365mm =365/200=1.825 =1.2 78.166=93.8,满足抗剪要求;=51.1200,初选满足要求。=1.2521066.4/200365=31.81KN=51.1+31.81=82.91KN=70.35KN=66.4/(200200)=0.17%=0.12% ,满足要求。为了配筋方便,其他地方均以构造配置的钢筋。斜截面受剪承
13、载力计算结果见表8:表8 次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截面位置边支座QA第一内支座QBl第一内支座QBr中间支座QCl中间支座QCr剪力设计值V(kN)58.62578.16671.65271.65271.6520.25fcbh0182.5182.5182.5182.5182.50.07fcbh051.551.551.551.551.5弯起钢筋-箍筋用量第四章 主梁设计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主梁的自重和主梁底及两侧的粉刷自重为均布荷载,然而此荷载值与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值相比很小,为简化计算,采取就近集中的方法,把主梁自重集中到集中荷载作用点,将主梁视为承受集中荷载的连续梁来计算。主梁承受的
14、荷载包括:次梁传来的恒荷载、主梁自重和主梁底及两侧的粉刷重量;主梁承受的可变荷载仅考虑次梁传来的可变荷载。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g=8.064 5.7 = 45.965 KN主梁自重(折算成集中荷载):1.05250.25(0.55-0.08)5.7/3=5.86 KN梁底及梁侧抹灰(折算成集中荷载):1.05170.015(0.55-0.08)2+0.25 5.7/3=0.605 KN永久荷载设计值合计:G = 52.43 KN4.1.2主梁承受可变荷载的计算由次梁传来可变荷载:Q=15.845.7 =90.288 KN永久和可变荷载合计:G+Q=142.718
15、 KN为了方面查阅和检验计算和主梁的设计,现将主梁荷载的具体荷载计算情况及结果列于表9表9 主梁的荷载计算表荷 载 种 类荷载标准值(kN)荷载分项系数荷载设计值(kN)永久荷 载次梁传来的恒荷载43.7761.0545.965主梁自重5.5811.055.86主梁底及两侧的粉刷0.5761.050.605小 计(G)49.933-52.43可变荷载(Q)75.241.290.288总荷载(G+Q)125.173-142.7184. 2主梁的内力计算主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不小于370mm,取a=370mm中间支座宽度即为柱横截面高度。计算跨度按图八进行计算图八 主梁的支承情况4.2.1主梁的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向 板配筋 计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