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2.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2.精品文档.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一)固体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三要素(1)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2)作用点:被压物体表面(3)大小:例1:如图,画出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例2:物体A为10N,物体B为20N,问A对B的压力大小和B对地面压力大小。3、压力的作用效果思考:利用一支一端削好的短铅笔,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呢? 若加大力气夹着两头,感觉怎样?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实验器材:小木桌,海绵,
2、小砝码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过程: (1)图甲、乙,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2)图乙、丙,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例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通过 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 两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比较a、c两图可知: 。练习:1、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它的重力为 N,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 (
3、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2、作出图中物体对各支持面的压力的示意图。3、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3、符号:P 单位:Pa(帕斯卡,简称帕)4、计算公式: 其中F为压力大小(单位N),S为受力面积(单位m2)例4:小理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立在承平
4、地面时,双脚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004m2求:(1)小理同学的重力;(2)小理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例5: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l=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l P2(填“”、 “GB,SASB,圆柱体 对地面的压强较大。5、生活应用书包带要做宽些 斧刃磨得很锋利减小压强途径: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增大压强途径: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例6: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
5、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A B C D例7: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断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站住不动 B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迅速走开 D踮着脚尖轻轻走开练习:1、图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a:pb=1:8Bpa:pb =1:4Cpa:pb=l:2Dpa:pb =1:l2、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
6、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3、3.如图1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求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求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A:B若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1和PB1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h的取值
7、范围 (二)液体压强一、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1、一个注满水的塑料袋,用手托其表面,你的感觉是什么?用手轻拍它的侧面,你感觉到什么?2、在塑料杯子上挖几个小孔,先用胶布封住,注满水,撕下胶布,观察到什么现象?二、产生液体压强的原因如图所示,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分析: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三、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介绍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U形管压强计原理: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高度差使用方法: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
8、高度差为0;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对薄膜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例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向下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_的压强(向上、向下)。2、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猜想B 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猜想C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实验步骤: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进行了各图所示的操作: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A水3向前6B3向下6C3向上6D1向下2E6向下12F盐水6向下14分析论证:比较代号为
9、A.B.C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A正确;比较代号为B.D.E.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B正确;比较代号为E.F 两个图,可以说明猜想C正确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例1:图中, 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深度越_,液体的压强越_例2:如图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原因是 。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盐水,液面相平,,A .B在同一深度,比较A.B.C三点的压强大小,则PA_PC, PA_P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固体 压强 液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