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真菌植物多样性.doc
《名贵真菌植物多样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贵真菌植物多样性.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名贵真菌植物多样性.精品文档.第一章 绪论一、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相关概念l 营养:指人体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l 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满足劳动及工作的需要,必须每日从外界环境摄入必要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等6大类。目前已知有40-45种存在于食品中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l 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l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 。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l (1)平均需要量: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l (2)推荐摄入量: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l (3)适宜摄入量: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一般大于EAR,也可能大于RNI,但小于UL。l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目的是为了限制膳食和来自强化食物及膳食补充剂的某一营养素的总摄人量,以防止该营养素引起的不良作用。l 营养素需要量: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机
3、体为维持“适宜营养状况”,即处于并能继续维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平均每天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有时也称为“生理需要量”。l (1)基本需要量:为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的营养素量,达到这种需要时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繁育,但他们的组织内很少或没有此种营养素储备,故短期的膳食供给不足就可能造成缺乏。l (2)储备需要量:维持组织中储存一定水平该营养素的需要量,这种储存可以在必要时用来满足机体的基本需要以免造成可察知的功能损害。l (3)预防出现临床缺乏症的需要 预防某种疾病对特定营养素的需要量。这是一个比基本需要量更低水平的需要。 l 合理营养: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
4、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 2.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四大营养缺乏症(蛋白质-热能缺乏症、干眼病、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营养过剩四大危害(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系统组成:由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第一节蛋白质与氨基酸一般蛋白质中氮的平均含量为16%,以测出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可换算成蛋白质量。基本概念:必需氨基酸:有9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
5、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故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
6、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是反应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其关系式:B=I-(U+F+S),B:氮平衡;I:摄入氮;U:尿蛋;F:粪蛋;S;皮肤等氮损失。一、蛋白质的分类 营养学中一般多按化学结构、外形及营养价值等三种方法分类。1.按营养价值:营养学上根据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将食物蛋白质分三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质是指那些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比例适当,能够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为优良蛋白质或理想蛋白质。如牛奶、蛋、肝脏、酵母、黄豆及胚芽等食物
7、中所含的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是指那些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含量不均,相互比例不合适,仅能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如小麦中的麦胶蛋白,含赖氨酸很少,豆类蛋白质中的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较少。不完全蛋白质是指那些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类蛋白质。如肉皮中的胶原蛋白。二、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以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叫蛋白质互补作用。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以及互相间的比例是否于人体的需要相吻合,两者越接近,则生物价值也越高。譬如
8、玉米、小米、大豆三者单独使用,其生物学价值分别为60,57,64,如果按23,25,52的比例混合使用,则可以提高到73,这是因为玉米、小米中赖氨酸含量不足而甲硫氨酸相对丰富,大都则相反,故三者同时使用则可以互相补充。如果在植物性食物的基础上再加少量的动物性食物,则互补作用往往更大,如小麦、小米、大豆、牛肉单独使用时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值,分别是67,57,64,76,若将他们按39,13,22,26的比例使用,则蛋白质的利用率可高达89。 互补作用的一般原则是: 1)食物的物种起源相差越远,则互补作用越大。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同食,其效果优于单独用植物性食物或单独用动物性食物混吃。 2)同吃的食
9、物种类越多,效果往往也越好。 3)要同时食用,因为游离氨基酸在血中逗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只有当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时才能发挥互补作用。三、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各种食物,其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等都不一样,人体对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全面地进行评价。 1.蛋白质的含量我们选择蛋白质食物,首先应考虑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即使营养价值很高,也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
10、。2.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一种蛋白质能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即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的比例。3.蛋白质的利用率 食物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其消化率可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故营养学中常采用蛋白质的利用率来表示食物蛋白质实际被利用的程度。蛋白质的生物价:表示蛋白质经机体吸收后在体内的利用程度,实际上也就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通常,生物价是以氮储留量对氮吸收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净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因此,
11、它把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都包括了,因此更为全面。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指标。试验期内动物平均每取1g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称为PER。综合上述所有评定指标来看,蛋白质含量越高,必需氨基酸种类越全,含量及比值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构成模式的蛋白质质量越好。第二节 脂肪人体中的脂类约占体重的12.5%,是一种产生热量最高的营养素;同时脂类又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一、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必需
12、的两种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对胆固醇代谢十分重要:体内约有70的胆固醇与脂肪酸结合成酯,方可被转运和代谢。合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血栓烷(TXA)、白三烯(LT)的原料。 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亚麻酸可在体内转变为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DHA在视网膜光受体中含量丰富,是维持视紫红质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与动物精子形成有关:缺乏可使生殖力下降,授乳过程发生障碍。有保护因X 射线、高温引起的皮肤伤害作用:可能是由于新生组织生长和受伤组织的修复过程需要亚油酸。 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症磷脂合成受
13、阻,会诱发脂肪肝。胆固醇将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易造成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引发心血管疾病。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 出现皮疹等) 以及肾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此外,对炎症、肿瘤等多方面也有影响。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使体内有害的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增加,产生多种慢性危害。 二、脂类营养价值评价1.食物脂肪的消化率食物脂肪的消化率与其熔点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熔点50以上者,消化率较低,一般在80-90,而熔点接近或低于人的体温的消化率则高,可达97-98。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必需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主要来源。3.脂溶性维生素含量植物油脂中含有丰富
14、的维生素E,谷类种子的胚中含量较为突出。动物储存脂肪中几乎不含维生素,而肝脏中的脂肪含维生素A、维生素D丰富。奶和蛋的脂肪中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4.油脂的稳定性油脂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或受不利因素影响发生变质酸败,不仅有异味,且营养价值下降,因其中的维生素、脂肪酸被破坏,发热量下降,甚至产生有毒物质,不宜食用。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糖类)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来源1.单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糖,一般情况下人体消化酶是不会再将其分解为更小分子的糖。其中,重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葡萄糖是人体生理功能上最重要的糖,是构成食物中各种糖类的基本单位。人体中血糖即为葡萄糖。果糖是天然糖类中最甜
15、的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及蜂蜜中。半乳糖是乳糖的组成成分,半乳糖在人体中先转变成葡萄糖后被利用,母乳中的半乳糖实在体内重新合成的,而不是食物中直接获得的。2.双糖蔗糖:日常食用白糖即蔗糖,是由甘蔗或甜菜提取而来。麦芽糖:量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尤其是麦芽中。乳糖:是唯一来自动物的糖类,故只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及乳制品中,其浓度多为5%。乳糖不易溶解,且不太甜,但对婴儿营养非凡重要。成人的小肠液中若缺乏乳糖酶或因年龄增加而致乳糖酶的活性下降,会导致乳糖不耐症,造成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3.多糖多糖是由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可被人体消化吸收,如糖原、淀粉,另一部分不能被人体
16、消化吸收,如膳食纤维。二、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总称。可分为不溶性纤维与可溶性纤维,两者之和为总膳食纤维。 1. 膳食纤维的分类根据其水溶性不同,一般分为:可溶性纤维、不溶性纤维。不溶性纤维:纤维素,存在于所有植物中,以小麦为代表。某些半纤维素,存在于小麦、黑麦、大米、蔬菜中。木质素,木质素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可溶性纤维:果胶、树胶、粘胶2. 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1)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浆和肝中的胆固醇水平。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5-10)。一般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得很少或不降低。(2)改善血糖生成反
17、应 可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餐后血葡萄糖曲线变平的作用与纤维的黏度有关,黏度可以延缓胃排空速率,延缓淀粉在小肠内的消化或减慢葡萄糖在小肠内的吸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3)改善大肠功能: 增强肠道功能,利于粪便排除。具有吸水膨胀功能,增加粪便体积,从而稀释肠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及降低其吸收。维持肠道正常菌群,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不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预防结肠癌发生的作用。(4)其他生理功能 增加胃部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具有预防肥胖症的作用。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改变食物消化速度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量,可预防胆结石。3. 过多摄入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抑制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的酶的活
18、性,影响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引起腹部不适,增加肠道产气,不利于胃肠的蠕动。纯的膳食纤维可能降低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率。第四节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回出现相应的缺乏症。第五节 矿物质矿物质:人体所有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存在人体内的元素统称为矿物质(或无机盐或灰分)一、矿物质的分类常量元素:体内的元素其含量大于体重0.01%者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钠、钾、氯、硫、镁等。微量元素:体内的元素其含量小于
19、体重0.01%者为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硒、锰、钴、铬、钼、氟、镍、硅、矾、锡等。二、钙钙是人体内最多的矿物质元素,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200g,相当于体重的2%,其中99%的钙集中在骨骼、牙齿中,许多人形象地称之为“骨骼矿物质”,称骨骼为“钙库”。1.钙(calcium)的生理功能(1)钙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占其总量的99;钙作为各种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并影响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钙与钾、钠、镁等离子保持一定比例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有重要意义;钙离子还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钙离子对细胞功能的维持、酶反应的激活以及激素的分泌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ATP酶、脂肪酶和某些蛋白酶等
20、都需要钙激活。 (2)骨外钙对维持机体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约占体内总钙1。促进体内酶的活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活动其他功能:参与血液凝固,激素分泌,维持体液体酸碱平衡,调节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骨外钙具有下列重要生理作用2. 钙的吸收及代谢膳食中钙的吸收率为2030,钙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端。降低肠内钙吸收的主要因素:草酸、植酸、磷酸、膳食纤维、脂肪酸、碱性药物、饮酒过量 、蛋白质摄入过多、活动减少或代谢降低。促进肠内钙吸收的因素:代谢旺盛、维生素D、某些多肽、某些氨基酸、乳糖、一些抗生素、肠液酸性增加和钙磷比例适宜。钙的排泄与储存:蛋白质、磷、高温作业、乳汁、酸中毒、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
21、有影响。3.钙缺乏症钙缺乏症是较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生长期婴幼儿缺钙时,可表现出生长发育迟缓、骨和牙质差,严重时骨骼畸形即佝偻病。 妇女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丢失速度加快。骨密度降低到定程度时,就不能保持骨骼结构的完整,甚至压缩变形,以致在很小外力下即可发生骨折,此即为骨质疏松症。 4.钙的参考摄入量(DRIs)与食物来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钙的AI值为0岁300mg,0.5岁-400 mg,4岁-800 mg,11岁-1000 mg,18岁-800 mg,50岁-1000 mg,孕妇1000 mg,乳母1200 mg。钙的食物来源应考虑钙含量及利用率。含钙较高的食
22、物如奶与奶制品、小虾皮、海带、发菜和豆与豆制品。三、铁主要在小肠中吸收。膳食中铁吸收率从1%-50%,与机体铁的营养状态、膳食中铁的含量及存在形式,以及膳食中影响铁吸收的食物成分及含量密切相关。1.体内铁的分布: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一般含铁总量约为35g,其中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辅助因子及运载铁中,称之为功能性铁,其余30的铁作为体内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2.铁的生理功能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主要作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O2和CO2的运输:铁又是细胞色素
23、系统、过氧化氧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在呼吸和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红细胞中含铁约占机体总铁量的23,缺铁可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参与其他重要功能:含铁酶,如参与能量代谢的NADH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对氧代谢副产物分子起反应的氢过氧化物酶,多氢酸酶(参与三羧酸循环)、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糖产生通路限速酶)、核苷酸还原酶(DNA合成所需的酶)。3.铁缺乏缺乏可致缺铁性贫血,多见婴幼儿、孕妇、乳母,也可见于月经、痔疮、消化道溃疡等引起的出血。铁缺乏的一个重要预防措施是多食含铁和维生素C多的膳食。4.影响铁吸收的因素食物中的存在形式:血红素铁吸收率比非血红素铁高;维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贵 真菌 植物 多样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