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古代汉语二语法部分教案.精品文档.第三章 语 法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我们了解到古代汉语是研究古代的汉语言文字的课程,汉代把研究汉语言文字的学问叫“小学”,发展到唐代末年,就形成三门学科: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唯独没有提到语法学,可见古人对语法问题不关注或者说关注很少。中国的语法学发展得较晚,虽然历代的传注中也涉及了一些语法问题,如虚词的研究从元代开始有专书出现(卢以纬的助语辞,又名语助),但系统的语法研究是从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从此汉语有了系统的语法学著作。我国古代语法学史,即建国前的语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按王力先生说法):一是
2、兴起阶段(公元1898年1935年),以马建忠、杨树达、黎锦熙为代表主要参照西洋语法著作,建立汉语自己的语法体系,建立一套为这个体系服务的名称术语,研究划分词类的标准、方法,对句法结构的分析也提出了一套方法。二是发展时期(公元1936年1948年),以王力、吕叔湘、高名凯为代表用西洋普通语言学理论作指导,直接研究原始材料,建立汉语自己的体系。观念上的进步表现在树立历史观点和系统观点,区分材料的时代性,重视共时语法系统的平面描写。方法上的进步表现为更重视科学的归纳研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马建忠马氏文通马建忠(1845年1900年),字眉叔,江苏丹徒(今属镇江市)人。通晓拉丁文、英文、法文。187
3、6年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归国后入李鸿章幕府办洋务,得到李鸿章的信任和重用。1884年,即光绪十年,中法战争,马建忠任上海招商局总办,当时法国侵略军扬言要封锁长江口,阻断招商局的漕运出路。为了便于招商局商轮在海上通行,也使招商局的船只在中法开战后免于为法国所夺,保存民族航运业,经李鸿章批准,将轮船招商局转售给美国商行暂管,各商轮全部改悬美国旗帜,此举使马建忠遭到朝臣的激烈抨击,一些对李鸿章心存忌妒的士大夫,也借此发起猛烈攻势,骂李鸿章为“大汉奸”,马建忠为“小汉奸”。同时一向妒忌马建忠的招商局督办盛宣怀,力作伪证,参劾眉叔。马建忠被迫离开招商局。此后马建忠赋闲在家,这为马建忠日后完成他
4、的语法巨著马氏文通提供了充分保证。难怪后来有人说,政治上的失意,对于马建忠个人来说是人生中的不幸,但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却是不幸中的万幸。对于语言学,马建忠有着超常的天赋,他不但精通英文、法文,而且还熟悉古希腊文、拉丁文等西方古典语言;当然他更通晓中国的文史典籍和汉语言学。早在法国读书时期,马建忠就曾获得修辞学学位。当时让马建忠难以容忍的是,西方学者一直不承认中国有语言学。 因为西方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三个分支学科,而语法学是语言学中最基本、最踏实的一门学科。触发马建忠编写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另一原因,是汉语学习的困难与低效。当时以拼音文字和白话文为核心的汉字改革运动正
5、风起云涌,马建忠认为从拼音文字和白话文角度探讨汉字改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汉字语言科学本身的认识。当人们掌握了汉语的语法规律和规则时,其认识难度便会大大降低。因此研究古代语言的语法也是汉字改革的重要任务。马建忠决心要编写一部中国的语法学著作,他要向外国人证明,中国有非常严密的语法体系。马建忠以拉丁文语法为理论参照,结合汉语本身的特点,在吸收传统训诂学中有关虚、实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且在词法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句法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为了撰写这样一部著作,他平时读书,遇到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的语句,常信手记下,作为研究的依据。所以他的兄长马相伯(马相伯是复旦大学创办者
6、)后来称,马氏文通是马建忠“经二十年长期的记录”才写成的。 1900年8月30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因主持和议,又想起了赋闲在家的马建忠,要他担任外交助理,并令马建忠赶译一份俄国专电。马建忠译完电文已午夜,第二天清晨溘然长逝,年仅五十五岁。 马氏文通的贡献:马氏文通结构宏伟,内容丰富,主要贡献有三条: 第一次为汉语草创了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 第一次体统地揭示了古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属于词根-分析语,虚词和语序是两种最主要语法特征,十卷马氏文通有三卷研究虚字。其中对于助字范围的确立和分立,基本为后代语法学家所接受如疑问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位于动词之前,这都是马氏的发现。 第
7、一次对古汉语的语法材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马建忠直接从古书中取证,而且进行排比分类,归纳整理,所以是“积十余年之勤求探讨”。据统计,文通有例句7326条。问题有两条: 马氏语法理论欠完整 资料方面也有问题杨树达长于金石、甲骨和古文字,训诂、音韵及汉语语法、修辞都精通。语法方面著作:马氏文通刊误、高等国文法、词诠(虚词专著)、中国语法纲要及中国修辞学(后改为汉语修辞学)生卒年(1885年1956年),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长期在北京的北大、清华,长沙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校担任大学教授。1931年写成马氏文通刊误,因马氏文通本质上是文言文语法,对书中虚词再作专题深入,著成词诠(1
8、928年),同时,在补订马氏文通的基础上,著成高等国文法。高等国文法是杨树达任教的讲义,三十余万言,此书专门研究古汉语词类,共十章。马氏文通刊误十卷,分条讨论文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共计368条,大体是正确的,可以说杨树达是文通的功臣。晚年杨树达先生主要从事甲骨文、金文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王力中国语言学家。(1900年1986年),字了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曾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教授、院长。 60年来,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6年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一文,对中国语法学界
9、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提出批评,同时对汉语语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指出系词在古代汉语里不是必要的,汉语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动词,这揭示了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在40年代,王力的语法著作和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都对汉语语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响。王力编的古代汉语 教材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19621964年编写,共4册,1980年修订)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
10、 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著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吕叔湘吕叔湘先生1904年出生于 江苏 省 丹阳 县,曾赴英国留学。1998年逝世,享年九十四岁。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曾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
11、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吕叔湘先生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和我国第一部现代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主编。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从40年代开始发表的专题论文到80年代出版的近代汉语指代词(江蓝生补)代表了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方面的总体成就,不仅填补了白话语法研究的空白,而且具有方法论上的示范作用。古今语法有同有异语法具有稳定性。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
12、则,在各种语言要素中,语法的稳定性最强。如:殷墟卜辞中有“丁卯卜,王大获鱼。”但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舜发于畎亩之中”(从)、“金重于羽者”(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在)“于”没有词与之固定对应。在结构上位置与现代汉语也有区别,这反映古今语法在发展上的变化。如:国语周语“今是何神也?”“是”,这。可以换成“今此何礼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人如果不仁义,怎样去行礼呢? 人如果不仁义,怎样去施乐呢?“如何”是凝固结构,有固定的翻译。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是文言今译的有利条件。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也有一些不同,这是由历史变迁形成的差异,主要有:
13、 特殊的句式:判断句(陈涉者,阳城人也。)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双宾语句(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习惯句式(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特殊的语序:宾语前置(吾谁欺,欺天乎?) 特殊的述宾关系(使动、意动、为动等) 实词活用(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词作状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虚词用法古今相承,词类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马氏文通的出现,才真正有了全面的语法上的词类。马氏吸收我国传统学问,把字(词)划分为虚、实两大类,并给予明确的界说,即“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志者曰虚字。”并指出实字有五类: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虚字有四类:介字、连字、助字
14、、叹字。这些词类,取法拉丁文,并适当照顾了汉语的特点,不仅有开创之功,而且确定了词类大限,有较强生命力。后人对词类的划分有诸多见解,没有统一,见教材按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划分。按是否表示实在意义划分: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虚词(无实际意义,只帮助诗词表达异议或表示语法关系的词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代词,现代汉语划入实词,因为它可以独立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古代汉语划入虚词,是因为它用法灵活,又与其他虚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一个字,既作代词,又作其它的虚词使用。如“之”:代词、助词、动词。第一节 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1、现代汉语句子的分类分类标
15、准与分类结果: 按语气分: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肯定句、否定句 按结构分:主谓句(刘老师教我们古代汉语;她真漂亮; 小伙子高高的个子;她性情温和)(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随手关门; 好极了; 好大的风啊;) 按谓语表述方式分: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叙述句:一般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我是中国人;今天是星期天) 按句子的构件分:单句、
16、复句2、应用于古代汉语,试试给下列句子归类 1.触龙问赵太后:日食饮得无衰(cui)乎?战国策赵策 您每天吃喝该不会减少吧? 疑问句、否定句、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叙述句、单句;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柳宗元蝜蝂传 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判断句;善于负重物的小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复句;一、判断句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现代汉语:他是大学生。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词“是”古代汉语:亚父者,范增也。没有判断词,由名词或名词词组直接作谓语形式上在主语和谓语后面使用语气助词“者”“也”加强判断又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定义:判断句是指由名词或名
17、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特点: 一般不用判断词,由名词或名词词组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表示判断。 常有语气助词“者”“也”等配合使用。 常有副词修饰或限制。如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判断句典型格式:南冥者,天池也。庄子北冥有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A者,B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A,B也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雕龙情采A者,B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荀卿,赵人。史记荀卿列传A,B 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
18、国策冯谖客孟尝君A副词B 判断句的省略形式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史记项羽本纪( ),B(者)也 3、判断句中应注意的问题 “即”“乃”“非”等是副词,不是判断词“乃”“即”“必”等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非”“弗”等是副词,表示否定的语气。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此二人者,皆圣人也。说难 “是”在先秦文言文中常用作指示代词,充当判断句的主语,不可看作判断词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十年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9、。论语 “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算判断词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作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张 “算作”大多数情况下,“为”不是判断词,是实义动词。余为伯儵chu,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尔为尔,我为我。孟子公孙丑上准判断词。“为”不是真正的系词,因为它不是普遍应用的,而是偶然出现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它。 正确理解判断句的活用典型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常常是: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类别。如:“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但是古今汉语判断句都有一些灵活运用的情况,大致有三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0、。荀子王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气,水也,言,浮物也。韩愈答李翊书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四年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较复杂的内容 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韩非子功名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由于他顺着节割的原因;差的厨师每月更一把刀,是由于他乱砍的原因。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 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4. 系词的产生和发展 (通过“是”词性演变的了解,让学生树立起古今语法变异观。) 奥巴马是美国总统。这是判断句。“是”是系词,系词这个概念是从逻辑学来的,他的作用是联系主语和谓语两
21、项,缺一不可。是我忘记了,请你原谅。不是判断句,缺乏主语,“是”是动词,不是系词他实在是很喜欢你。谓语不是名词,不是判断句。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对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 关于系词产生的年代五、六十年代发表了几篇讨论系词的文章。其中洪诚先生的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最见功力,他不但列举了众多用例,而且作了充分论证。他举的用例中,史记5个,谷梁传3个,盐铁论1个,说苑1个。王力先生一向认为系词开始于东晋,盛于南北朝,后采用洪诚的意见,认为论衡中的例子可以说明系词已产生,从而把汉语系词的产生确立为西汉末年东汉初叶。(见王力汉语史稿)我们来看系词“是”产生的例子:天
22、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此是螳螂也。韩诗外传八除了以上这些确定无疑的系词“是”的用例外,还有一些两可的用例也透露出“是”由代词向系词转变的信息。随着出土文献的发现,提供给我们很多珍贵的语言资料。如教材132页。是是帚zhu彗,有内兵,年大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是是竹彗,人主有死者。(同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潜桃花源记因此,我们认为在西汉,“是”已经用作系词。不过在西汉用系词“是”的判断句是一种新兴的句法结构,所以用得不太普遍,而不用系词“是”的判断句还占有绝对优势,东汉时期,
23、这种带系词“是”的判断句新形式日益用得普遍,到六朝“是”系词的新形式才最后取代不用系词“是”的旧形式。这就是用系词“是”的判断句由少到多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于系词“是”的来源古代汉语的“是”的词性和用法:做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指示代词 做前置宾语 “寡人是问”复指前置宾语 “唯命是听”是 判断词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熟。”“此必是豫让”形容词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认为魏其侯是对的)“ 魏其言是也”(魏其的话对)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古代汉语里的判断词“是”是从代词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是”有复指作用,“此”也可以用来复指。为什么“是”字演变成了系词,而“此”字又没有演变呢?这
24、得考虑两个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此”字是一个与“彼”字相对的指示性很强的近指代词,所以没有演变为系词,而“是”,指示性较弱,它有一个同行的形容词“是”,如史记“魏其言是也。”形容词“是”和判断词“是”没有源流关系,但当形容词“是”虚化为表确认、肯定语气的副词时,表复指的代词“是”受同形的表确认意义的副词“是”的影响,自然就容易演变成表判断的系词“是”。因此,系词“是”来源于表复指的指示代词。作业及思考题:找出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一文中的判断句。阅读子路从而后,了解主语省略的判断句。查找相关文献,了解“是”由指示代词发展成为判断词的发展演变线索。二、被动句1. 什么是被动句 古今一致,根据主语和
25、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将叙述句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两类。主动句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陈相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翻译:陈相拜见孟子。主语“陈相”是“见”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就是主动句。被动句则不同,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而是被动者、受事者。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这个句子中,前一个分句是主动句,主语“劳心者”是“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后一分句则是被动句,主语“劳力者”是谓语动词“治”的受事者,不是动作的发出者。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种被动
26、式的叙述句,我们称之为被动句。现代汉语的称之为被字句。用介词“被”构成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如:每天,黑板被值日生擦得干干净净。请分析被字句的特点:主语是受事,施事通过介词“被”引介出来;谓语是及物动词。有时“被”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即施事者省略。如:他被激怒了。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如:地上的水叫太阳晒干了。古代汉语被动句则比较复杂,有些有语法标志,有些则没有语法标志。有语法标记的被动句不仅可以用“被”,还可以用“于”,“为”,“见”,“为所”,既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补语。如前面提到的例子:“劳力者治于人”,就是用“于”字作
27、为被动标志的。现代:他被骗或他被人骗 古代:彼见欺,彼见人欺(),应为彼为人欺或彼见欺于人,或彼为人所欺。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一种是没有特定标志的,也叫意念被动句,即在谓语动词前后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只是主语和谓语动词在语义上表示为被动关系。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胠箧周的大臣龙逢被斩,商纣王的叔父比干被剖心。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它与主动句在形式上相同。如何区别呢?大致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A、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
28、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翼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五蠹B、谓语是及物动词,但后没有宾语,也无法补出宾语,这个句子可能是被动句。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C、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指属于主语所指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又对主语不利,句子一般表被动。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另一种是有特殊标志的被动句。这些被动句式有:“于”字式、“为”字式、“见”字式、“为所”式、“被”字式,还有其他形式的被动表达式,如“吃”字式、“蒙”字式、“教(叫)”字式、“给”字式等。下面我们来进一步阐述: “于(於)”字式 格式:受事者+动词+于+行为主动者“于”字式是先秦时期较为常见的被动句式
29、。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谊传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史记商君列传从上可以看出,“于(於)”字式被动句中,被动标记“于”字都位于动词后,也就是说,“于”是介词,引介行为主动者,作句子中的补语。还可以发现,动词后去掉介宾结构,句子仍然表示被动意义,从句子的语义可以判断出,是动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有人认为“于”字式不是被动句的类型。但“于”字的作用却很重要,如果把它去掉,就会使被动句变成主动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君子役使外界事物,小人常被外界事物所驱使。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通达的人常制服别人
30、,困窘的人常被别人制服。在以上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句子中,介词“于”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于”就无法构成主动与被动的对比,因此,我们应该承认有“于”字式的被动句。介词“于”引介行为主动者,这种用法是从引介处所的用法发展而来的。如:韩非子说疑:“智伯灭于晋阳之下。”其中的“晋阳之下”不是行为的主动者,而是赵国的领地,是处所。意思是“智伯在晋阳城下被消灭”,“于晋阳之下”并不表示被动,是意念上的被动句。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为”字式 格式:受事者+为+行为主动者+动词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出去办政治要事奉公卿等长官。到了家就要事奉父母兄长。办理丧事
31、不敢不勉力。不受酒的困乱。这四桩事,我能做到那一桩呢?以“不为酒困”代表日常生活在享受方面的自我约束。介词“为”放在动词“困”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酒”,表示被动。“为酒”作“困”的状语。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八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这些人现在被刘邦俘虏了。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从今以后没有能代替自己的国君承担患难的人,在这里有一个,将要被(卻克)杀掉吗? 注意:“为”后面没有出现主动者。 “为所”式 格式:受事者为行为主动者所动词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卫太子被
32、宦官江充败坏。(江充诬陷太子谋害汉武帝,太子奋起抗争,最后两敗俱伤)“为”后的行为主动者可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一起,成为“为所V”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被刘邦所俘虏 “见”字式 格式:受事者+见+动词 年四十而见恶w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年龄到四十岁却被厌恶,他一生也就完了。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列传整个社会都浑浊而我独自清白,人人都醉生梦死而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见”字帮助表示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字。最后一句中“为”和“见”对举,更加说明了它们表示被动意义的功能相同,都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33、“见”字式与“为”字式不同的是:“见”后不带施事宾语,即行为的主动者,而“为”后面常出现施事宾语。因此,相比较而言,在表示被动意义方面,“为”字式比“见”字式略为优胜。注意:“见”字用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是表示被动的,但汉代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的。如:李密陈惰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慈父见背”不是“慈父被弃”,而是“慈父弃置自己去世了”。 现代汉语中有“见笑”、“见怪”、“见教”的说法,不表示被动意义。见教材。“见”字句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果需要引介施事,就需与“于”结合,构成“见+动词+于+行为主动者”,靠介词“于”引介施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确实担心被
34、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解然而您在公的方面不被别人信任,在私的方面不被朋友支持。 用“见”字表示被动,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弥补了“见”字式不能引进行为主动者的缺陷,也进一步加强了被动标志,更加完备的表达了被动意义。 “被”字式 格式:受事者+被+动词这种句式是现代汉语里被动句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在古代汉语中,它的出现要晚于“于”字式、“为”字式和“见”字式,而且在当时也不如这些句式常见。覆盖说文:“被,寝衣也。” 蒙受、遭受 表被动的助词通“披” 将吏被介胄而睡。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广身被八创。汉
35、书李广传李广身受八处创伤。“被”在战国末期发展为表被动的词,但为数不多,到汉代才多起来。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被”与“见”对举,为助动词,不能直接引介行为主动者,通过介词“于”引出施事。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战国策齐策东汉以后,“被”可以引介行为的主动者,发展成为介词。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庾亮的儿子被苏峻谋害。 今年三月,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受“为所”式的影响,“被”字式也出现“被所”式。不过这种句式多见于半文不白的平话体文献,在纯粹的古文或纯粹的白话中并不多见。例如:父子并
36、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元帅所夺州府县镇,皆被张飞所收。三国志平话果被众人之所怪笑。百喻经注意:“被”字式是现代汉语中典型被动句型,但这种句式在先秦明显不如用“见”和“为”的被动句式常见。“被”字式是在唐代的比较口语化的诗文中得到很大的发展,逐渐代替其他被动句式的。另外,汉语的被动句在语义上有自己的特点,被动句作用基本是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这个特点在古汉语里更为明显。其他形式的被动表达式除了上面介绍的五类主要的被动表达式以外,古代汉语中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被动表达式。这些表达式使用范围比较狭窄,这里简要谈谈。 “吃(喫)”“吃”字式在唐五代不太多见,宋代以后
37、逐渐增多。如:那一日吃你家妈妈赶逼我不过,只得忍了一口气,走出你家门。元曲金线池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左手却散着。水浒全传30回不过,“吃”字句在宋元白话中流行了一时,明代以后就很少运用了。 “蒙”昔日深蒙救命,甚重感恩。搜神记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西游记第一回 “教、叫”这些词在古代都是使役动词。太田辰夫认为“教”表示被动始于唐代;“叫”表示被动始于清代。例如:叫雪滑倒了。红楼梦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方。白居易石榴树 “给”用“给”表示被动,是从清代开始的。例如: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给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儒林外史三、
38、双宾语句一个动词谓语带两个宾语,叫做双宾语。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宾语指人,靠近动词,间接接受动作的支配,叫做近宾语或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指物,远离动词,直接接受动作的支配,叫做远宾语或直接宾语。如:公赐之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动词表示的意义来看,双宾语有如下几种类型:1. 一般双宾语(动词多表示给予、告诉等意义)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孟子公孙丑下我想在国都中送给孟子住房(齐王跟大臣时子商量的话:我要在国都为孟子修房子,让它教养君臣的弟子)如果指物的直接宾语为代词“之”,就要放在间接宾语之前。蔺相如看秦王没有把十
39、五城补偿给赵国的意思,在略施小计拿到璧后指责秦王道: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吴国大夫)。国语勾践栖会稽凡为人臣者,犹炮宰烤羊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孰敢强之矣。韩非子难二2. 使动双宾语(动词谓语,对直接宾语来说,是一般用法,对间接宾语来说,是使动用法)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使民生二心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秦背负理亏的名声。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3. 为动双宾语(动词谓语,对直接宾语来说,是一般用法,对间接宾语来说,是为动用法)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为他们立国
40、君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为此挨饿,为此受冻四、习惯句式何 麦 像人肩上扛着一物,所荷之物后改成形近的“可”,何何h,从人,可声,严格来说,属于形声兼会意字。本义:背、扛。诗经小雅“何蓑何笠”,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荷”何/荷,古今字。“何”假借为疑问代词,久借不还。上古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假借字,如:奚 奚,本义是奴隶,假借为代词; 其 其,本义是簸箕,假借为代词、助词;耳 耳,本义是耳朵,假借为语气词;焉 焉,本义是黄色鸟,假借为代词。请思考下列“何”字用法,充当句子什么成分?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 作宾语公子何为知之? 史记 与“为”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君所以有天下
41、者何? 汉书 作谓语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作状语,“怎么能”如三日之间,公见孟子,孟子奈前言何乎?论衡 作谓语,“对怎么样”后面两句,说明“何”可以与其他的词构成凝固结构,成为习惯句式。习惯句式是古人在长期使用汉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结构。习惯句式有固定的翻译,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它的类型,从而能准确翻译文言文。1、“如何”、“若何”、“奈何”及“何如”、“何若”,语译为“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在上古汉语中,古音相近,义同,表“处置、对待、安顿”意思,作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两者结合构成以询问办法或原因的格式。两种情况: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询问原因,如:伤未
42、及死,如何勿重chng重复?左传子鱼论战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单独使用或用于句末,作谓语,往往是先提出一种情况,再询问办法,如: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秦晋崤之战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如何”,“若何”,“奈何”,语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样”作为整体充当谓语,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 竟然 挖掉 对太行、王屋那样的大山怎么样呢?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败垓下,自杀之前作了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
43、不逝。骓zhui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有骏马名骓,美人名虞, 把你怎么样呢注意:如果前加否定副词,可以译为“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对待”,不表示询问。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韩非子内储说上相称 没有办法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战国策齐策 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此皆上圣,无奈下愚子何。汉书王莽传大圣人 对待玩劣的儿子没有办法丹朱:尧的儿子,品质不好,所以尧禅位于舜;管蔡:周文王的两个儿子管叔鲜和蔡叔度,周公摄政时,他们散布谣言,中伤周公,后作乱被杀。桓公谓管仲与鲍叔曰:“夫宋,寡人固欲伐之,无若诸侯何?”管子大匡无法对待诸侯,怎么办呢?3、“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译为“怎么办”、“怎么能”、“为什么”,“之”已虚化,失去称代作用。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子路从而后若之何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齐晋鞌之战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曰:“巫妪y、三老不来还,奈之何?”4、“何为”,“何以为”,“奚以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