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D201304输血科技术标准操作规程.doc
《卷D201304输血科技术标准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D201304输血科技术标准操作规程.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卷D201304输血科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精品文档.文件编号:CQJY/CBT/SOP A/0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性操作规程(依据GB/T19001-2008idt ISO 9001:2008编制)编 制 人: 艾 万 辉 审 核 人: 徐 育 云 批 准 人: 发布日期: 2013年4月30日 实施日期: 2013年4月30日目 录CBT-SOP-01-2013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3CBT-SOP-02-2013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7CBT-SOP-03-2013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
2、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9CBT-SOP-04-2013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3CBT-SOP-05-2013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5CBT-SOP-06-2013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7CBT-SOP-07-2013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20CBT-SOP-08-2013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24CBT-SOP-09-2013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27CBT-SOP-10-2013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29CBT-SOP-11-2013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32CBT-SOP-12-20
3、13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35CBT-SOP-13-2013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40CBT-SOP-14-2013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43CBT-SOP-15-2013细胞洗涤离心机(XTL4.7型)标准操作规程46CBT-SOP-16-2013台式低速离心机(XKA-2200型)标准操作规程48CBT-SOP-17-2013SANYO的MBR-304DR型冰箱标准操作规程51CBT-SOP-18-2013XL-200卧式血液速冻箱标准操作规程53CBT-SOP-19-2013DiaMed-ID-Incubator 37 S型孵育器标准操作规程55CBT-SOP-
4、20-2013ID-Centrifuge 12 S卡式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56CBT-SOP-21-2013XJ-8血液解冻机标准操作规程57CBT-SOP-22-2013Haier的HXC-358型血库专用血液储存冰箱标准操作规程58CBT-SOP-23-2013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标准操作规程60CBT-SOP-24-2013TD-3A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62CBT-SOP-25-2013封管热合器标准操作规程64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ABO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5、。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ABO血型鉴定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方法及原理3.1方法:试管凝集法3.2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4、试剂4.1血清抗A(市售)、抗B(市售)、抗A+B(健康O型人血清);4.2 5%A、B及0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4.3受检者血清或血浆;4.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5、样本
6、采集及处理 用一次性EDTA-K2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1ml,将标示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等信息的标签贴在标本管上,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标本送交输血科。6、操作步骤6.1正定型: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各1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合。6.2反定型: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6.3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
7、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7、结果判断:凝集为阳性(+),不凝集为阴性(-),ABO定型结果如下表ABO正反定型结果标准血清+被检者红细胞血检者血型标准红细胞+被检者血清抗A抗B抗A+BA细胞B细胞O细胞+-+A-+-+B+-O+-+AB-8、干扰:8.1分型血清质量性能符合要求,用毕后应放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8.2试剂红细胞以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和,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以除去存在于红细胞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8.3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8.4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
8、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8.5按理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37可使反应减弱。8.6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止假阳性或假 阴性结果。8.7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8.8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9、凝强度判断:观察结果应仔细,首先注意有无凝集,再按下述情况说明凝集强度:9.1 4:红细胞凝聚成一大块,血清透明清晰。9.2 3: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9.32:红细胞凝集分散成多个小块,可见游离红细胞。9.41:
9、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红细胞。9.5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红细胞。9.6混合凝集视场(MF,mixed field):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大多数红细胞分散分布为MF。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10、质量控制:单克隆抗-A(B)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次在使用前应检测特异性及效价,试剂红细胞的质控执行输血科试剂质控标准操作规程,每天常规血型鉴定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11、医学解释:11.1 血以成为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输血必须输入ABO同型血,否则输入的红细胞可能迅速被破
10、坏,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常常威胁生命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杜绝ABO血型不合的血液输入人体,这以显得十分重要。11.2 肾、皮肤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时,必须保证供体与受体之间ABO血型符合,否则将发生排斥反应,造成移植术失败。11.3 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可导致流产、死胎或因出生后抢救不及时而致死等。目前早期诊断仍依赖于ABO血型血清学检查。11.4 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可用作遗传距离和聚类的分析,现以知道中国人氛围北方、南方两大群,前者以较高B基因,后者以较高O基因为特征。11.5 其他:如亲子鉴定,法医学上对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等ABO血型鉴定。12、最常见的误
11、差来源:12.1自制分型血清抗体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造成定型不准。12.2患者纤维蛋白原升高或异常蛋白质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可产生缗钱状假凝集。新生儿脐带血中喊有华顿胶(Wharton jally)或操作中使用了质量差的玻璃管(瓶),误认其脱下的胶状硅酸盐为串钱状凝集。12.3病人输入了高分子血浆代用品或静脉注射造影剂等药物,可引起红细胞聚集,易误认为凝集。12.4 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如A2和A2B型患者血清内有A1抗体,能凝集A1红细胞。此外还有I抗体等。有些癌症患者(如胃癌、胰腺癌等)血中大量的可溶性A或B物质可中和抗体血清的抗体,从而抑制反应,造成假的不凝集。12
12、.5婴儿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出生36个月后方逐渐产生),或有从母亲获得的血型抗体,故新生儿不宜用血清作反向定型。12.6老年人血型抗体水平会下降,某些免疫缺陷的人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有些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免疫球蛋白下降,血型抗体也下降甚至缺如。可出现反向定性错误。12.7用近期内输过血的患者血液做对照红细胞,其红细胞是多种红细胞的混合物。12.8病人红细胞已经被大量抗体包被(如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浮于含高浓度蛋白的介质中,红细胞都回自发地发生凝集。12.9有些人红细胞膜有遗传或获得性异常,易发生多凝集(较罕见)。12.10
13、 A或B的弱抗原易判断为不凝集(假阴性),而由细菌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误判为阳性。12.11由于患白血病或某些恶性肿瘤(如Hodgkin病)使A或B抗原变弱。婴儿及老年人的红细胞抗原较青壮年弱,在实验室内保存过久的红细胞及部分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性也会减弱。11.12 当用血清配制红细胞悬液时,若血清中有高浓度血型物质则会中和分型血清中的抗体,而不再与红细胞抗原起反应。11.13红细胞被细菌污染。12.14嵌合体(chimera)现象,此处指混和细胞群,见于异卵双生子。如有98%O型红细胞,2%B型红细胞会定为O型,但血清中只有抗A抗体。12.15 用了不洁的玻璃器皿或使用了严重污染的血清、红细
14、胞可出现假阳性。试管沾染了洗涤剂会造成假阴性。12.16红细胞与血清的比例不当、过度离心或离心不足可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12.17将出现的溶血现象(阳性)误认为阴性结果。12.18温度过高会造成假阴性。因为ABO血型系统的IgM抗体最适温度为422,如达37凝集力即下降。12.19 弄错标本、试剂、标签,或出现记录错误。13、相关文件13.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3.2试剂盒说明书。13.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3.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RhD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
15、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RhD血型鉴定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方法及原理3.1方法:试管凝集法3.2原理:Rh 血型抗体多系不完全抗体,属IgG 型。因分子短小, 与红细胞上的抗原作用后,不能使红细胞靠拢凝集。木瓜酶能破坏红细胞表面上的唾液酸,降低其表面电荷,减少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红细胞得以靠拢,在不完全抗体的作用下,红细胞便出现凝集。4、试剂市售IgG型抗D标准血清;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5、标本采集及处理同ABO血型检查。6、操作步骤6.1取小试管1支,用蜡笔标记,加入抗D血清1滴,再加5%受检者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匀,立即以100
16、0r/min离心1min。6.2 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7、结果判断:受检管凝集,表示受检红细胞上有D抗原;受检管不凝集,即表示受检红细胞上没有D抗原,Rh(D)阴性。8、临床意义8.1 Rh 血型与输血。Rh 阴性患者如输入Rh 阳性血液, 可刺激患者产生免疫性抗体,当第二次再接受Rh 阳性血液时,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Rh 阴性妇女如孕育过Rh 阳性胎儿,当输入Rh 阳性血液时亦可产生溶血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8.2 Rh 血型与妊娠。Rh 阴性母亲孕育了Rh 阳性胎儿后,在胎盘
17、有小的渗漏时,胎儿血液可渗入母体血循环中,母体受到胎儿红细胞的刺激可产生相应的抗体。此种免疫性抗体能通过胎盘而破坏胎儿红细胞,如果第一胎所产生抗D 抗体效价较低, 一般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如再次妊娠Rh 阳性胎儿时,抗D 效价很快升高。此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病。9、质量控制:单克隆抗-D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次在使用前应检测特异性及效价,具体执行输血科试剂质控标准操作规程,每天常规血型鉴定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10、注意事项Rh血型系统的抗体多由获得性免疫产生,血清中很少有天然抗体,故不需要做反定型
18、。Rh血型鉴定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因Rh抗原、抗体凝集反应凝块比较脆弱,观察反应结果时,应轻轻弹动试管,不可用力摇动。11、相关文件11.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1.2试剂盒说明书。11.3输血科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11.4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田兆嵩主编。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ABO和RhD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ABO正反血型和RhD血型鉴定的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4、
19、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微柱凝胶免疫测试法4.2原理:本微量定型系统凝胶测试法基于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当抗原抗体反应,则红细胞发生凝集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呈阴性反应。4.2.1 ABO血型基础血型抗原与抗血清反应与A1,B细胞反应抗-A抗-B抗-A,BA1BAA+0+0+/+BB0+/+0ABAB+00OH000+/+/+4.2.2 Rh血型Rh血型系统包括的主要血型抗原:C,c,E,e,D Cde=R1 Cde=R2 CcDdee=R1r与抗
20、-D阳性反应的红细胞为Rh阳性。5、样本采集和处理:受血者血样为EDTA-K2抗凝血。抽取受血者静脉血12ml于专用管(紫色头管)内,离心分离出血浆。将细胞配成0.8%的悬液备用。 6、 试剂:6.10.9%的生理盐水;6.2长春博迅公司的血型定型试剂卡;6.3长春博迅公司的0.8%的A、B型试剂红细胞悬液;7、仪器:7.1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7.2长春博迅公司的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7.3长春博迅公司的TD-3A型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8、操作程序:8.1工作准备:8.1.1将0.8%A、B型试剂红细胞悬液室温平衡。准备样本,标记卡。8.1.2 0.8%样本红细胞制备:将8l压积
21、红细胞加到1ml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8.1.3 将50lA1、B标准反定细胞加入血型卡的第5-6管中,将待检者血浆或血清50l加到血型卡的第5-6管中。将0.8%样本红细胞分别加入到血型卡的第1-4管中,各50l。8.1.4将血型卡放入TD-3A型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后,判断结果,并作好记录。9、结果判断: 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底部+/-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1/3之内1+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2/3之内2+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2/3之内3+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1/3之内4+凝集的细胞全部处于微管的顶部d.p.双群Hemo.溶血 4+ 3+ 2+
22、1+ +/- - 溶血 双群10、方法确认:10.1ABO系统抗体以外其他血型抗体可通过抗体筛查来检查。用O型细胞可检查血浆、血清样本有无其他血型抗体。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检出临床意义抗体。10.2结果清楚明确,凝集在上层为阳性,沉积在下层为阴性,血型配血结果清晰明了,结果易判定。10.3结果稳定、可保存、可拍照、可存入计算机。可复检。10.4操作简明,凝胶卡中已有抗血清,加入样本细胞即可定型。避免因忘记加抗血清引起的错误。10.5可检出不完全抗体。避免了ABO以外血型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同时本卡不存在抗人球被中和问题,避免了费时费力的洗涤过程和假阴性。10.6样本用量少,有利于新生儿及少血液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201304 输血 科技 标准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