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精品文档.古文翻译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说明:说明: 学习古代汉语各种知识的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是全面考察阅读古文能力的最好方式。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较多,由于期末是开卷考试,所考内容多数在教材中,因此难度不是很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考试中必须增加古文翻译比重古文翻译光靠翻教材是做部出来的。要做好古文翻译,必须要加强练习。为了给翻译提供练习的题目和检测的依据,这里列了一部分古代汉语语言特点比较突出的古文选段,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选择地做一做,不仅可以检测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而且对及时发现
2、在翻译古文方面的问题,从而引起注意。翻译古文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注意掌握翻译的方法,这就是直译。所谓直译,就是首先要一字一句地对译,然后在调整句式,在不太通顺的地方增补词语。这样可以避免漏译,而漏译是以往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例如:原文: 夏 ,郑 杀 申侯以说 于齐 ,且 用陈 辕涛涂之 谮也。译文:夏天,郑国杀死申侯来讨好 齐国,同时(也是)因为陈国辕涛涂的诬陷。原文:初 ,申侯,申 出也,有宠 于楚文王。译文:起初,申侯是申氏所生 , 在楚文王(那里)得到宠信。 又受到 楚文王的宠信。原文:文王将 死 ,与之 璧,使 行 ,译文:文王将要死的时候,给申侯玉璧,让(他)离开(楚国),原文:
3、曰:“唯 我 知女,女 专 利而不 厌 ,译文: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物而不(知道)满足,原文: 予 取 予 求, 译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要, 原文: 不 女 疵瑕也。后之 人将求多 于女,译文:(我)不(把它当作)你的毛病 。继位的人将(向你)索取大量的(财物),原文:女 必 不免 。我死 ,女 必 速 行 。译文:你一定不能免(于罪)。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迅速离开楚国。原文:无 适小国 , 将不女容 焉。” 既 葬 ,译文:不要到小国去,(小过)将不会容纳你的 。已经安葬(了文王),原文:出奔 郑,又有 宠 于厉公。译文:出逃到郑国,又在厉公(那里)得到宠信。原
4、文:子文子闻 其 死 也,曰:“古人有 言曰:译文:子文子听到申侯死的消息 ,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原文:知 臣 莫 若 君。 弗可改 也已。”译文:了解臣下没有象国君(那样清楚的)。不能改变的啊!”翻译中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错译,这只能通过平时学习不断提高辨析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的能力来解决。在目前阶段,做好古文翻译题目最重要的问题是掌握翻译的方法。掌握翻译方法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不论学习还是教学辅导,都应该加强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翻译古文的训练。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选古文中有一些人名、地名等方面的问题,篇幅所限,这里没有注释。如果考试中出现这类的问题,会加注释。第一部分:1. 子 曰
5、 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乎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不 亦 君 子 乎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复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高兴吗?别人不理解你但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 有 子 曰 其 为 人 也 孝 弟 而 好 犯 上 者 鲜 矣 不 好 犯 上 而 好 作 乱 者 未 之 有 也 君 子 务 本 本 立 而 道 生 孝 弟 也 者 其 为 仁 之 本 与 (论语学而)【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喜欢犯上的人,这种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做人首先要从根
6、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3. 哀 公 问 曰 何 为 则 民 服 孔 子 对 曰 举 直 错 诸 枉 则 民 服 举 枉 错 诸 直 则 民 不 服 (论语为政) 【译文】哀公问:“怎样做百姓才心服?”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心服;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到正直的人上面,这样百姓就不心服;”4. 季 康 子 问 使 民 敬 忠 以 劝 如 之 何 子 曰 临 之 以 庄 则 敬 孝 慈 则 忠 举 善 而 教 不 能则 劝 (论语为政)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勤勉,应该怎么做?
7、”孔子说:“你对待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事情也严肃认真;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尽心竭力和勤劳努力;你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就勤勉。”5. 子 曰 里 仁 为 美 择 不 处 仁 焉 得 知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事。选住处没有仁德高尚德人,怎么能算聪明呢?”6. 子 曰 不 仁 者 不 可 以 久 处 约 不 可 以 长 处 乐 仁 者 安 仁 知 者 利 仁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居于贫穷,不能长久地居于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7. 子 曰 富 与 贵 是 人 之
8、 所 欲 也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不 处 也 贫 与 贱 是 人 之 所 恶 也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不 去 也 君 子 去 仁 恶 乎 成 名 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 违 仁 造 次 必 于 是 颠 沛 必 于 是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8. 子 曰 我 未 见 好 仁 者 恶 不 仁 者 好 仁 者 无 以 尚 之 恶 不 仁 者 其 为 仁 矣
9、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身 有 能 一 日 用 其 力 于 仁 矣 乎 我 未 见 力 不 足 者 盖 有 之 矣 我 未 之 见 也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喜欢仁道的人,那是至高无上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他施行仁道的目的是不让不仁道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施行仁道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大概这样的人是有的,但我没见过。9. 子 曰 士 志 于 道 而 耻 恶 衣 恶 食 者 未 足 与 议 也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粗布衣服,吃粗粮为耻,这种人不值得和他交谈。”10. 子 谓 公
10、 冶 长 可 妻 也 虽 在 缧 绁 之 中 非 其 罪 也 以 其 子 妻 之 (论语公冶长)【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11. 宰 予 昼 寝 子 曰 朽 木 不 可 雕 也 粪 土 之 墙 不 可 杇 也 于 予 与 何 诛 子 曰 始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信 其 行 今 吾 于 人 也 听 其 言 而 观 其 行 于 予 与 改 是 (论语公冶长)【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材无法雕琢,粪土似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我便相信他的行为;
11、现在我看人,听到他说什么,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表现上我改变了以前的方法。”12. 子 曰 宁 武 子 邦 有 道 则 知 邦 无 道 则 愚 其 知 可 及 也 其 愚 不 可 及 也 (论语公冶长)【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傻。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13. 颜 渊 季 路 侍 子 曰 盍 各 言 尔 志 子 路 曰 愿 车 马 衣 轻 裘 与 朋 友 共 敝 之 而 无 憾 颜 渊 曰 愿 无 伐 善 无 施 劳 子 路 曰 愿 闻 子 之 志 子 曰 老 者 安 之 朋 友 信 之 少 者 怀 之 (论语公冶长)051【译
12、文】 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14. 哀 公 问 弟 子 孰 为 好 学 孔 子 对 曰 有 颜 回 者 好 学 不 迁 怒 不 贰 过 不 幸 短 命 死 矣 今 也 则 亡 未 闻 好 学 者 也 (论语雍也)【译文】 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拿别人撒气,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
13、没听说谁好学了。”15. 子 华 使 于 齐 冉 子 为 其 母 请 粟 子 曰 与 之 釜 请 益 曰 与 之 庾 冉 子 与 之 粟 五 秉 子 曰 赤 之 适 齐 也 乘 肥 马 衣 轻 裘 吾 闻 之 也 君 子 周 急 不 继 富 (论语雍也) 【译文】 子华被派到齐国去做使者,冉子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子请求增加。孔子说:“再加二斗四升。”冉子却给了八十石。孔子说:“子华在齐国,坐着肥马驾驶的车子,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不去锦上添花。”16. 宰 我 问 曰 仁 者 虽 告 之 曰 井 有 仁 焉 其 从 之 也 子 曰
14、何 为 其 然 也 君 子 可 逝 也 不 可 陷 也 可 欺 也 不 可 罔 也 (论语雍也) 【译文】 宰我问道:“作为一个仁德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个有仁慈的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陷害他;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17.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徙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钻研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18. 子 曰 恭 而 无 礼 则 劳 慎 而 无 礼 则 葸
15、 勇 而 无 礼 则 乱 直 而 无 礼 则 绞 君 子 笃 于 亲 则 民 兴 于 仁 故 旧 不 遗 则 民 不 偷 (论语泰伯)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容貌态度恭敬却不知道礼就不免徒劳,知道谨慎却不知道礼就不免胆怯,知道勇猛却不知道礼就不免闯祸,知道直率却不知道礼就不免尖刻。在上位的人能用深厚感情对待亲属,那么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在上位的人不遗弃老朋友,那么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19. 子 曰 笃 信 好 学 守 死 善 道 危 邦 不 入 乱 邦 不 居 天 下 有 道 则 见 无 道 则 隐 邦 有 道 贫 且 贱 焉 耻 也 邦 无 道 富 且 贵 焉 耻 也 (论语泰伯) 【译文
16、】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住在动乱的国家;国家太平就出来施展才华,国家黑暗就隐姓埋名。国家安定,贫穷低贱就是耻辱;国家动乱,富贵也是耻辱。”20. 子 曰 大 哉 尧 之 为 君 也 巍 巍 乎 唯 天 为 大 唯 尧 则 之 荡 荡 乎 民 无 能 名 焉 巍 巍 乎 其 有 成 功 也 焕 乎 其 有 文 章 (论语泰伯) 【译文】 孔子说:“伟大啊,尧作为君主,只有天伟大崇高,只有尧能够把天作为准则学习!他的恩惠广博啊,无法形容!他的功绩,千古留芳!他的制度,光辉灿烂!”21. 子 疾 病 子 路 使 门 人 为 臣 病 间 曰 久 矣
17、哉 由 之 行 诈 也 无 臣 而 为 有 臣 吾 谁 欺 欺 天 乎 且 予 与 其 死 于 臣 之 手 也 无 宁 死 于 二 三 子 之 手 乎 且 予 纵 不 得 大 葬 予 死 于 道 路 乎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病得很重,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同学组织治丧处。病情好转后,孔子说:“很久了,子路骗我!我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要让人组织治丧处。我欺骗谁?欺骗天吗?与其死让治丧的人为我送终,宁肯死让你们学生为我送终!即使我的丧事办得不隆重,我的尸体还会丢在路上吗?”22. 颜 渊 死 子 哭 之 恸 从 者 曰 子 恸 矣 曰 有 恸 乎 非 夫 人 之 为 恸 而 谁 为 (论语先进
18、) 【译文】 颜渊死,孔子为他痛哭。跟着孔子的的人说:“您太伤心了!”孔子说:“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谁伤心呢?”23. 子 路 问 闻 斯 行 诸 子 曰 有 父 兄 在 如 之 何 其 闻 斯 行 之 冉 有 问 闻 斯 行 诸 子 曰 闻 斯 行 之 公 西 华 曰 由 也 问 闻 斯 行 诸 子 曰 有 父 兄 在 求 也 问 闻 斯 行 诸 子 曰 闻 斯 行 之 赤 也 惑 敢 问 子 曰 求 也 退 故 进 之 由 也 兼 人 故 退 之 (论语先进) 【译文】 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呢?”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吗?”
19、孔子说:“听到干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干起来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却说听到就干起来。(您的答复不同)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子有两个人那么大,所以我要压压他。”24. 子 路 曾 皙 冉 有 公 西 华 侍 坐 子 曰 以 吾 一 日 长 乎 尔 毋 吾 以 也 居 则 曰 不 吾 知 也 如 或 知 尔 则 何 以 哉 子 路 率 尔 而 对 曰 千 乘 之 国 摄 乎 大 国 之 间 加 之 以 师 旅 因 之 以 饥 馑 由 也 为 之 比 及 三 年 可 使 有 勇 且 知 方 也 夫 子 哂 之 求 尔
20、 何 如 对 曰 方 六 七 十 如 五 六 十 求 也 为 之 比 及 三 年 可 使 足 民 如 其 礼 乐 以 俟 君 子 赤 尔 何 如 对 曰 非 曰 能 之 愿 学 焉 宗 庙 之 事 如 会 同 端 章 甫 愿 为 小 相 焉 点 尔 何 如 鼓 瑟 希 铿 尔 舍 瑟 而 作 对 曰 异 乎 三 子 者 之 撰 子 曰 何 伤 乎 亦 各 言 其 志 也 曰 莫 春 者 春 服 既 成 冠 者 五 六 人 童 子 六 七 人 浴 乎 沂 风 乎 舞 雩 咏 而 归 夫 子 喟 然 叹 曰 吾 与 点 也 三 子 者 出 曾 皙 后 曾 皙 曰 夫 三 子 者 之 言 何 如 子
21、 曰 亦 各 言 其 志 也 已 矣 曰 夫 子 何 哂 由 也 曰 为 国 以 礼 其 言 不 让 是 故 哂 之 唯 求 则 非 邦 也 与 安 见 方 六 七 十 如 五 六 十 而 非 邦 也 者 唯 赤 则 非 邦 也 与 宗 庙 会 同 非 诸 侯 而 何 赤 也 为 之 小 孰 能 为 之 大 (论语先进)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没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说:人家不理解我呀。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子路不假思索地说道:“一千辆兵车地国家,局促地夹在几个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又有饥荒,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
22、使人人有勇气,并且懂得道义。”孔子微微一笑。“冉求,你怎样?”答道:“方圆六七十或五 六十里的地方,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于礼乐,要等待贤人君子来教化。“公西赤,你怎样?”答道:“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乐,但愿意学习去做:祭祀的事,或者和外国盟会,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司仪。”“曾点,你怎样?”曾皙弹瑟正接近尾声,铿地一声放下琴,站起来答道:“我与他们三位志向不同。”孔子说:“说说有什么关系?只是各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成年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文 翻译 自测 练习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