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讲义基础工程1桩基础部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基基础讲义基础工程1桩基础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基础讲义基础工程1桩基础部分.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基基础讲义基础工程1桩基础部分.精品文档.桩基础参考资料:1 地基及基础 四校合编第三版2 简明建筑基础计算与设计手册 张季容,朱向荣编3 建筑地基基础 吴湘兴主编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熊智彪 二00三年五月目录1概述2桩的分类3桩的质量检测4桩的布置及构造要求5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6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7群桩效应8桩基承载力验算9桩基沉降验算10承台的构造和计算11基梁的设计与计算12桩基础设计13桩基础施工1概述1. 桩基的适用性. 当建筑物场地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
2、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利用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方案了,深基础有桩基础,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类型,其中以桩基利用为最早最广。. 下列情况可考虑选用桩基础:(1) 高层建筑或重要的有纪念性的大型建筑,不允许地基有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2) 重型工业厂房。(3) 高耸构筑物或需要采用桩基来承受水压力的其他建筑。(4) 需要减弱振动影响的大型,精密机械设备基础。(5) 软弱地基或某些特殊性土上的永久性建筑。(6) 以桩基作为抗震措施的地震区建筑。2. 桩基础设计内容:. 选择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 确定单桩竖向(或水平向)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桩数
3、,桩距及平面布置方式。. 验算桩基承载力和变形。. 桩身结构设计。. 承台设计。. 绘制施工图。 3.桩基设计应具备以下资料:(1)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2) 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3) 建筑物有关资料。(4) 施工条件有关资料。(5) 供设计比较用的各种桩型及其他实施的可行性。4.桩基设计原则:(1) 建筑桩基采用一慨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采用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2) 设计时应按下表确定相应的建筑桩基安全等级,并采用相应的重要性系数r0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重要性系数r0一级很严重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对桩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物1.1二级
4、严重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1.0三级不严重次要的建筑物0.9(3) 设计时同时应按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乙,丙)相应的进行。(4) 一 桩基须进行下列计算与验算:. 所有桩基场地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 a.桩基竖向(抗压或抗拨)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计算。b.桩身计算(压屈验算、吊装、运输、锤击下的强度验算)c.承台计算(抗冲切、抗剪切、抗弯)d.可能的软弱下卧层验算。e.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整体稳定性。f.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以下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按GB50007-2002(强制性条文):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的或桩基以
5、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级的建筑桩基。.摩擦型桩基。桩基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根据使用条件要求砼不得出现裂缝的桩基应进行抗裂验算,使用上需限制裂缝宽度的桩基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桩基计算荷载效应组合:一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二验算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三验算桩基的水平变位、抗裂和裂缝宽度时,应根据使用要求和裂缝控制等级分别采用短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桩的分类一按承载性状分类:() 摩擦型桩: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 端承型桩: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二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6、竖向抗压桩。() 竖向抗拨桩。() 水平受荷桩。() 复合受荷桩。三按桩身材料分类:() 混凝土桩:预制桩与灌注桩。预制桩:截面形状:方行、圆形、十字行及空心管桩。定型产品:外径或边长为、两种。长度:现场预制,工厂预制分节长度小于,现场连接。预应力管桩 1.PH管桩(高压蒸养)砼强度C80 2.HC管桩(未高压蒸养)砼强度C60C80外径300600mm。分节长度513m。现场通过焊接端头板接头。 e配筋:主筋应计算确定。打入式最小配筋率0.8%。静压式0.6%。箍筋68mm200mm。 f吊环:桩上应设吊环以便运输搬运,吊环位置应计算确定。 g沉桩方法:锤击,振动,静压。 h沉降深度控制:
7、桩尖设计标高。 最后贯入度控制。 锤击法:以10击为一阵,采用最后二、三阵平均贯入度为1030mm为标准。振动法:以1分钟为一阵,采用最后二阵,平均贯入度为1050mm/分钟为标准。 i钢筋混凝土: 桩尖:用芯棒将所有主筋焊接在一起。桩顶:埋设24070方格网片三层,层距50mm,保护层35mm。 螺旋钻空灌注桩 干作业法 钻空扩底 机动洛阳铲 人工挖孔 潜水钻成孔 非挤土灌注桩 反循环钻成孔 回转钻成孔 泥浆护壁法 机挖异型、 钻空扩底 贝诺托灌 套管护壁法 短螺旋成注桩 冲击成孔 部分挤土灌注桩 钻孔压注成型 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挤土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 锤击振动沉管灌注同步桩 Franki桩夯
8、扩桩 无桩靴夯扩桩夯压成型桩旋转挤压灌注桩干振桩爆扩桩() 钢桩() 组合材料桩。(四)按成桩方法分类(1) 非挤土桩。(2) 部分挤土桩.(3) 挤土桩(含预制桩).(五)按桩径大小分类:(1) 小桩:d250mm.(2) 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3) 大直径桩:d800mm 3 桩的质量检测(一) 成孔质量检查:包括三个方面(即三个工序过程)1. 成孔及清孔:中心位置(桩位允许偏差要求)孔深(应同时考虑设计桩长,桩嵌入持力层深度,设计持力层承载要求)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等的检查;2.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3. 砼搅制及灌注.钻孔桩:端成桩50mm;摩擦端承,端承摩擦100
9、mm摩擦桩300mm.(二) 成桩质量检查:桩身质量及桩身砼强度检测.1.开挖;2.抽芯法;3.声波透射法;4.动测法.(三) 单桩承载力检测.1. 方法:单桩静载试验或可靠的动测试验.2.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小于2根.4 桩的布置及桩基的构造要求一.桩的布置:1. GB50007-2002要求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少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少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少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
10、的3倍。2. JGJ94-94要求:桩距:表中d-桩身直径土类及成桩工艺排树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基其他情况非挤土和部分挤土灌注桩3.0d2.5d挤土灌注桩穿越非饱和土3.5d3.0d穿越饱和土4.0d3.5d挤土预制桩3.5d3.0d打入式敞口管桩和H型钢型3.5d3.0d对于大面积桩群,尤其是挤土桩。桩的最小中心距宜按上表列值适当加大。对于扩底灌注桩,除应符合上表外尚应满足下表要求:成桩方法最小中心距钻挖孔灌注桩1.5D或D+1m(当D2m时)沉管夯扩灌注桩2.0D上表中:D扩大端设计直径桩的平面布置a. 排列基桩时,宜使桩群承载力合力点与长期荷载重心重合,并使桩基受水平力和
11、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截面模量;b. 对于桩箱基础,宜将桩布置于墙下;对于带果(肋)桩筏基础,宜将桩布置于果(肋)下;对于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对于有门洞的墙下布桩,宜降桩设置在门洞两侧;桩大的选择a. 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0d.GB50007-2002规定: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b. 同一基础的邻柱桩底高差,对于非嵌岩桩,不宜超过相邻桩的中心距,对于摩擦
12、型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的1/10.比较:通常增加桩长比桩数更有效。二.桩的构造要求:GB50007-2002的要求:1. 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制桩不应低于C40.2. 桩的主筋应径计算确定,最小配筋率要求为:打入式预制桩:不宜小于0.8%;静压式预制桩:不宜小于0.6%;灌注桩: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3. 配筋长度:1)受水平荷载和弯距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3)坡地岸边的桩,8度或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拨桩,嵌岩端承桩应延长
13、配筋。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4. 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级)的30倍和钢筋直径(级和级)的35倍,当采用一柱一桩时,柱纵筋扦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5. 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要求。JGJ94-94的要求:1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灌注桩,桩身可按构造配筋:桩顶轴向力(N)应符合: r0Nf c A r0重要性系数.对于柱下单桩按提高一级考虑,对于柱下单桩的一级柱基r0=1.2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对于灌注桩应按基桩施工工艺系数c折减. fc的折减:混凝土预制
14、桩: c=1.0;干作业非挤土桩: c=0.9;泥浆和套管护壁桩: c=0.8 A桩的截面面积。桩顶水平力H1 应符合:r0H1h d2(1+0.5NG rm ft A)式式中:h 综合系数。NG永久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rm桩身截面模量的塑性系数:圆截面:2 ;矩形截面:1.752桩身构造配筋的要求如下:1) 一级建筑桩基,应配置桩顶与承台的连接钢筋笼,主筋采用68根1214,配筋率不少0.2%,锚入承台30倍主筋直径,伸入桩身长度不少于10倍桩身直径,且不少于承台下软弱土层层底深度。2) 二极建筑桩基,根据桩径大小配置4-8根10-12的桩顶与承台连接钢筋。锚入
15、承台至少30倍主筋直径且伸入桩身长度不少于5d,对于沉管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少于承台软弱土层层底深度。3) 三级建筑桩基可不配构造钢筋。4) 配筋率:按GB50007-2002执行。5) 配筋长度:按GB50007-2002执行。6) 箍筋采用6-8200-300,宜采用螺旋式箍筋,受水平荷栽较大的桩基和抗震桩基。桩顶3-5d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当钢筋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左右设一道12-18焊接加劲箍筋。7) 砼保护层:35mm;水下灌注的砼:50mm。8) 扩底端尺寸要求:a) 扩底直径D与桩身直径d之比D/d应小于3.0;b) 图式5.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一.桩身轴力与截面位移:图桩
16、顶轴力N0=,桩长为L,在桩身任一深度Z处取微段dz。桩身轴力在该截面处为Nz并在其作用向下位移了z。令桩周长为p。则微单元应满足如下力的平衡:Nz-zpdz-(Nz+dNz)=0可得桩侧摩阻力z与轴力Nz的关系为:式式中负号表示两参考方向相反,z也就是桩侧单位面积上的荷载传递量。令N0作用下桩顶位移为S,则在Z处桩身截面位移z为S与Z深度范围内桩身压缩量之差,所以有:式 若通过在桩身若干截面预先埋设应力量测元件,获得Nz的分布图。则通过上两式得出z,z沿桩身的分布图。二.桩侧摩擦力与桩端阻力:1) 桩侧摩擦力是体现桩土相互作用与影响桩的荷载传递的重要因素。随着桩顶荷载的变化,桩截面的轴力、位
17、移、摩阻力是不断变化的。较小时,桩身截面位移主要发生在桩身上段。主要由上段桩侧摩阻力来承担。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桩端产生位移,桩端阻力才开始表露出来。2) 根据试验资料,桩、土相对位移约为4-6mm(粘性土)或6-10mm(砂土)时,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桩端位移达到桩径的0.1-0.25倍时,桩端阻力达到极限值。3) 对于密实砂土中的桩,由于桩土相互作用,只是在地面以下一段(约为10-20倍桩径),摩阻力极限值才随深度而增加,深度更大时,摩阻力接近均匀分布。在粘性土中的挤土桩,摩阻力沿深度呈抛物线分布,桩身中段的摩阻力较大。三.桩侧负摩阻力:1) 在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产生于桩侧的向下的摩阻
18、力称为负摩阻力。产生负摩阻力情况有:1)欠固结软土或新近填土的桩;2)大面积堆载;3)地下水全面降低;4)自重湿陷性黄土。2) 单桩负摩阻力标准值q的计算: 当降低地下水位:i=rizi a).q=ni 当地面有满布荷载:i=p+rizi当q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时,取正摩阻力。对于砂类土:q=式 b).群桩中任一基础的不拉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式以上公式中:n桩周土负摩阻力系数;可查表i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 ri第i层土层底以上桩周土按厚度计算的加权平均有效重度; zi自地面起算的第i层土中点深度;p地面均布荷载;Ni桩周第i层土径钻杆长度修正的平均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中性点以上土层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基础 讲义 基础 工程 桩基础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