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精品文档.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一、基坑开挖前应采取的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并在距基坑边1.5m处设置截水沟。(2)坑顶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作护道,堆载距坑缘不小于0.5m,动载距坑缘外缘不小于1m,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应适当增宽,堆置弃土的高度不得超过1.5m。(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坑缘顶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若出现此现象应清除干净,并加固。(4)对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的地层应及时增设支护,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5)基坑自开挖起,应抓紧连续不断施工直至基础完成。各种土质坑
2、壁坡度参考表 基坑坑壁坡度坑壁土类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地质有动荷载砂类土1:11:1.251:1.5卵石,砾类土1:0.751:11:1.25+粉质土,粘质土1:0.331:0.51:0.75软质岩1:01:0.11:0.25二、圆管涵的施工要点(1)圆管涵基坑的开挖应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开挖前放出基坑开挖线,用白灰撒出做为标志。开挖时测量人员跟随配合观测。机械基底开挖后的标高应比设计高出1020cm,采用人工开挖整修。(2)圆管涵管节端平整并与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3)管节外壁应注明适用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放置一起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4)基坑开挖
3、后,必须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轻便触探仪检测基底承载力,基底承载力不小于0.12MP,符合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留泥土等杂物。(6)对插口管,接口应平行,环形间隙就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接管接缝宽度不大于10-20mm。禁止用加大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段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7)管节在对头拼接时,填塞缝隙的沥青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
4、8)涵洞全长范围内,每4-6米应设一道沉降缝,对于洞身受力不均匀处,或地基沉降相差较大处,应设置沉降缝。(9)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及端墙位置的准确,对斜交管涵应首先配置俩端的斜管节,其余按2米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2米的管节以1米或0.5米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与上下游两端。管基砼可分为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砼2-3cm,待管节安放就位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以及管基砼与管壁砼的有效结合。(10)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石垫层必须均匀,密实。(11)洞口尺寸的设计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管 施工 技术 交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