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土木工程(道路方向)毕业设计.精品文档.本科学生毕业设计七依公路大四站至双河段两阶段初步设计 院部名称: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08-02班 学生姓名: 高 飞 指导教师: 武 鹤 职 称: 教 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二一二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Da si zhan to Shuang he of the Qi yi highway in section two stages preliminary designsCandidate:Gao Fei
2、 Specialty:civil engineeringClass : 08-02Supervisor:Prefessor Wu He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2-06HarBin摘 要本设计根据给定的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根据该路段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设计内业详细资料有:路线设计,包括纸上定线(山岭区或越岭线)、绘制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完成两公里横断面和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及路基排水设计;路面设计,水泥
3、混凝土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完成一项涵洞设计;路线交叉设计,完成一项路线平面交叉;施工组织设计;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按老师指导和要求完成。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横要素,设计了路基、路面、平面交叉、小桥涵的尺寸等内容,由此圆满完成了佳同公路集贤至向阳川段两阶段初步设计。关键词:路线,路基, 路面,涵洞,平面交叉ABSTRACT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iven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origin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fea
4、tures, 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highway route design standard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related technical indexes, the teachers guidance and help the classmates.Design in details, including design:paper fixed line (mountai
5、n area or servants line) and drawing route map, line longitudinal design), Complete two kilometers roadbed design, and roadbed conditions and roadbed drainage design, Road design, the design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Small bridge culvert design, complete a design, Line a crossover design, complet
6、e a line plane cros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drawing engineering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teacher.The design of the route computation,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elements, design the subgrade pavement, plane and the size of the small
7、 bridge, etc., thus completing the jixian to xiangyangchuan of the Jia Tong highway in section two stages preliminary designsKey words: Route, roadbed, Rroad ,culvert,Route cross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 论1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2 设计任务11.3 路线概况11.4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21.5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21.6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31.7 本章小结3第2章 路线线形
8、设计42.1 路线方案的说明和比较42.1.1 了解资料42.1.2 定线的原则42.1.3 定线具体过程42.1.4 路线方案的比选52.2 路线平面设计52.2.1 确定各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52.2.2 设计确定平曲线的原则72.2.3 特殊线形设计方法72.2.4 编制直线及转角一览表92.2.5 平面图标注92.2.6 弯道视距的检查92.2.7 绘图102.3 路线纵断面设计102.3.1 设计原则和方法102.3.2 纵断面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112.4 本章小结13第3章 路基路面及排水143.1 路基设计143.1.1 路基有关参数值的选取143.1.2 加宽超
9、高设计163.1.3 路基横断面面积与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方法183.1.4 路基处理工程设计183.2 路面设计193.2.1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93.2.2 路面等级及类型的确定203.2.3 干燥路面结构拟定及厚度计算233.2.4 中湿路面结构拟定及厚度计算293.2.5 最大冻深验算293.2.6 接缝设计403.3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及排水系统设计303.3.1 排水系统的一般规定303.3.2 边沟的设置303.4 本章小结30第4章 涵洞设计314.1 全线采用的涵洞314.2 涵洞设计314.2.1 小桥涵位置确定314.2.2 洞口类型的选择314.2.3 涵洞计算314.3
10、 本章小结33第5章 路线交叉345.1 全线采用的路线交叉说明345.2 平面交叉设计345.2.1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345.2.2 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345.2.3 交叉口设计类型345.2.4 交叉口设计技术指标355.2.5 平面交叉计算355.3 本章小结36第6章 环保设计376.1 环保设计规范376.2 本章小结37第7章 施工组织设计387.1 工程概况387.2 主要工程量387.3 施工进度安排387.4. 施工进度计划397.5 施工人员工作分配417.6 工期控制427.7 工期质量保证427.8 本章小结42结 论44参考文献45致 谢46第1章 绪 论1.1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对公路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及其它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段公路的两阶段初步设计任务。本次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应用学过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专业的服务去向,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一段公路的初步设计任务。通过此次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设计能力,进而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的应用和巩固,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掌握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小桥涵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并能够独立完成全部设计的图表。为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1.2 设计任务依据地形图完成给定的初步设计路线设计: 纸上定线(山岭
12、区或越岭线) 进行方案比较(局部) 进行路线平面设计 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 完成2km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及路基排水设计,结构设计,边坡设计。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设计)。小桥涵设计:结合自身设计,拟完成一项涵洞设计。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完成一处路线平面交叉设计。初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设计:线型设计。1.3 路线概况 七(台河)依(兰)公路是黑龙江省公路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四路至双河段沿线为:沿线为第四纪冲积和洪积层以及中生代晚期形成的岩浆岩。平坦及低洼地区04m 表层土壤为粉质中液限粘土; 中层512m为冲积形成的砂砾、圆砾; 底层1025m为侏罗纪的砂
13、岩。山区表层24m为植被层;13m为风化土层;36m为半风化层;6m以下为未风化的砂岩层。砂砾、圆砾,土壤渗透性较好, 岩层比较稳定。路线位于东经12929361293843北纬482636482917之间, 地势变化情况为东南高,西北低 ;地表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冲积和洪积层以及中生代晚期形成的岩浆岩;土壤状况为粉质中液限粘土;沿线所处自然区划为-2区;气候:年平均气温4.1,降雨量549。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南 年平均风速为3.6ms 最大冻深为195cm。水文情况:地表排水为良好,地下水位为2m;沿线公路主要病害为雪害、冻胀、翻浆、水毁。1.4 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确定公
14、路等级: (1-1)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r设计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n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8%,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量,=小型车+1.5中型车+2大型车 =1760+7901.5+4302.0=3805量,=3805(1+6.8%)=13280.318量,交通量在500015000之间,所以所选路段为二级公路。表1.1 技术指标选取表计计速度(km/h)行车道宽度(m)路基宽度(m)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m)会车视距桥涵设计载重807.51
15、25极限250一般400220公路-级1.5 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路线的起点桩号为K69+000,终点桩号为K76+471.123,总里程为7.471km,在路线设计路段上,设置了5个圆管涵洞和1个箱涵,5条平曲线,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12m,平曲线最小半径采用值为400 m,最大纵坡度为4.98%,会车视距为220m,路面宽度为10.5 m。该路设计基准期为20年,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面层(水泥混凝土),基层(水泥水稳碎石),底基层(级配碎石),垫层(天然砂砾)。1.6 路线设计起讫点及设计高程起点坐标 N-5368000 E-22545000 起点高程 352
16、.069m终点坐标 N-5373000 E-22548700 终点高程 380.000m1.7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七(台河)依(兰)公路大四站至双河段的设计任务和整个路段的自然地理状况,为整个路段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依据。设计路段前应先确定路线的等级及路线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因此,本章还介绍了公路等级及路线等级的技术指标。第2章 路线线形设计2.1 路线方案的说明和比较2.1.1 了解资料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2.1.2 定线的原则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
17、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1在1:10000的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在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 2.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最终合理确定出公路中线的位置(定出交点)。2.1.3 定线具体过程 1.试坡:定均坡线。在山岭重丘地带,根据等高线间距和所选定的平均纵坡(视路线高差大小,一般选5%-5.5%)按计算得等
18、高线间平均距a(a=等高距/平均纵坡)进行试坡(用分规卡等高线),本设计中a取2cm,将各点连成折线,即均坡线。 2.定导向线:分析这条均坡线对地形、地物等艰苦工程和不良地质的避让情况。如有不合理之处,应选择出须避让的中间控制点,调整平均纵坡,重新试坡。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折线,称为导向线。3.平面试线: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平面线形设计的要求,穿线交点,初定路线导线(初定出交点)。敷设曲线:按照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各弯道的圆曲线的长度。平面试线中要考虑平纵横配合,满足线形设计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物等情况,穿出直线并选定曲线半径。 4.修正导向线:
19、纵断面控制:在平面试线的基础上点绘出粗略纵断面地形线,(可用分规直接在图纸上量距,确定地面标高),进行初步纵坡设计,并根据纵坡设计情况修正平面线形。横断面较核:根据初步纵坡设计,计算出路基填挖高度,绘出工程困难地段的路基横断面图(如地面横坡陡或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等),根据路基横断面的情况修平面线形。 5.定线: 经过几次修正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要求,平纵线型都比较合适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一般由交点坐标控制)。2.1.4 路线方案的比选 如有路线局部方案,应分别进行定线设计,经论证比较定出推荐方案,路线方案比较选择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路线长度;(2)平、纵面线形指标的高低及配合情况
20、;(3)占地面积;(4)工程数量(路基土石工程数量,桥梁涵洞工程数量);(5)造价等。2.2 路线平面设计 根据路线几何线形设计要求,确定路线平面线形各要素及其他们之间的配合;线形应与地、地物相适应,与道路所经地带的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相协调,而且减少工程数量,节省投资。2.2.1 确定各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当平曲线半径大于等于1500m时可以不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超高的横坡度计算由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二级最大超高不应大于8%,在积雪地区不宜大于6%。当超高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道路 方向 毕业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